张军, 彭玉, 冷丽, 王大志
急性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腹泻病主要是对症治疗,病程较长,疗效欠佳,易产生对药物的毒副反应。既使部分腹泻病由肠道细菌感染所致,也因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使小儿应用受限或禁用。中药汤剂虽然效果较好,但因腹泻的婴幼儿常伴有呕吐或药后呕吐加剧而无法服用。根据WHO腹泻组提出的90%之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国内学者对腹泻病原谱的组成及临床观察,证明在中国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之腹泻占70%,只需要防治脱水,继续喂养和对症治疗即可。中国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地区,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年龄越小,这种“娇嫩”和“不足”就更为明显。而婴幼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高,饮食处于由流质向固体转化的过程,加之小儿饥饱不知自节,卫生不能自理,极易发生饮食不节和不洁之物所伤,特别在每年的秋季,3岁以下婴幼儿是腹泻病的高发人群[1-3]。目前,中国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病主要在地区级以上的卫生医疗机构开展,但存在选穴不合理,手法操作不规范,疗程、刺激量不统一等问题,不利于治疗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完善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技术操作规范很有必要。笔者应用以按揉阑门穴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实证(含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以下相同),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形成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技术操作规范打下一定的基础,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09-06/2010-06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共收治患儿180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 1.58岁。180例患儿中伤食泻60例,风寒泻66例,湿热泻54例。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内关于泄泻的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等证候分类标准明确诊断。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医诊断标准;(2)至就诊时腹泻病程在1周以内者;(3)年龄为出生后3个月至5岁(含5岁);(4)患儿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纳入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 (1)伴发热,体温>38℃者;(2)伴中度及以上脱水者;(3)经检查证实为痢疾、霍乱者等传染性疾病者;(4)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者,或治疗中途使用本治疗方案以外的其他治疗腹泻疗法者;(5)未完成整个疗程或不能配合而自行退出者;(6)严重营养不良,或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威胁生命的原发疾病及精神、神经疾病患儿及其他严重疾病者;(7)出血性疾病或皮肤有出血倾向者;(8)操作部位皮肤有皮疹或感染、破损、创伤、瘀血者。
1.5 小儿泄泻症候分级量化表 以主症积分之和为依据,轻度:1~6分;中度:7~12分;重度:13~18分。1.6 治疗方法 将麻油或爽身粉涂于患儿穴位。采用揉法、按法、摩法、推法等手法。体位选择(1)推手部和下肢穴时,受试者一般取坐位或卧位,由家长抱扶,坐于双腿上,使患儿面对术者。(2)取胸腹部穴位时,患儿取仰卧位于治疗床上,术者立于患儿右侧。(3)取背部穴位时,患儿取俯卧位,术者立于患儿左侧。5次为1个疗程,每日1次。选穴:(1)主穴:阑门 、脾经 、大肠 、脐 、腹 、七节骨 、龟尾 、足三里 。(2)配穴:①伴呕吐者,加板门穴;②风寒泻配推三关;③湿热泻配退六腑,补大肠改为清大肠;④伤食泻配中脘、天枢。主要操作穴位阑门穴:裸露患儿腹部(注意保暖),医者左手拇指指腹,轻按于患儿上腹脐上6寸的巨阙穴(防止按压患儿腹部穴位时,胃气上逆);其余四指自然伸直,辅置于患儿的左侧胸胁。医者右手中指伸直,指端按于阑门穴上,食指指腹贴在中指背侧,拇指、无名指及小指屈曲呈叩指状。频率:100次/min,按揉2 m in。手法特点:(1)指压时“迎随呼吸”,医者指端先轻按阑门穴位,逐渐加力,小儿按法力度不宜大,注意与患儿气息的配合,顺应患儿的呼吸,即当患儿吸气腹部隆起时,操作者按压之指,约为放松,减轻下按之力。呼气时,腹部下陷,操作者按压之指可向下稍加力,使小儿身体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状态,容易接受推拿。(2)阑门穴施术使用按揉结合手法,即医者用中指或拇指指腹,垂直于体表穴位上,由轻逐渐加重,至相应深度后停一定时刻,再缓慢向上提起即可;在手指指端向下按压操作的同时,相应做一次缓慢的旋揉动作,可以缓解按法强刺激给患儿带来的不适感,使小儿推拿效果更明显。一般逆时针方向揉动。操作顺序部位:先上肢穴位※腹部※背部※下肢穴;穴位操作顺序:推补脾经※推补大肠※按揉阑门※揉脐※摩腹※推七节骨※揉龟尾※揉足三里,每次操作时间约为20 min。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5]拟定。(1)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80例患儿治疗前症候积分(12.06±3.71)分,治疗3次后积分(0.94±2.22)分,治疗5次后积分(0.44±2.51)分,治疗前与治疗3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00,P<0.001,);与治疗5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52,P<0.001)。推拿治疗第3天(第3次治疗时)即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阑门,七冲门之一,出自《难经·四十四难》,指大、小肠交接处。其犹如门户间之门阑,故称之。该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1.5寸处,在水分穴、下脘之间,是脏腑推拿流派治疗疾病主穴,具有调理胃肠气机,分清泌浊之功效,能加强脾胃运化功能,除湿化滞作用较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泄泻、胃脘痛、消化不良、腹痛等证,常配合揉脐、摩腹、揉天枢等应用,治疗脾系病证效果好,是本疗法的独特穴位。泄泻之本在脾胃,“脾胃合气以消水谷,水谷既分,安有水泻”[6],以脾经、大肠、腹、脐、足三里为主穴,诸穴合用以调畅脾胃气机,恢复运化功能。
小儿推拿疗法是中医推拿学上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儿科常用的外治方法。它集保健和治疗于一体,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发病部位及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穴位和手法,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注重调整脾胃而达止泻的目的。不仅对脾胃起调整作用,也能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功能,而且对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起到调整和促进作用。其机制决不是局部受到机械刺激所致,而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反射性地提高机体防御机能,同时与经络的传导作用也有一定的关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操作简便、疗效肯定、经济安全,不但可避免小儿服药之苦及产生其他药源性疾病,而且有“便、验、灵”之特点,能及时解决农村地区患儿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实用性强。
本研究中应用按揉阑门穴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疗法显著,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技术稳定,患儿易于接受,既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阮微,陈志伟,严隽陶.小儿腹泻推拿治疗研究进展[J].按摩与导引.2006,22(9):36-39.
[2] 谢斌,张文毅.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5):19-21.
[3] 孙重三,陆永昌.儿科推拿疗法简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5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9.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2.
[6] 田思胜.推拿按摩卷:幼科推拿秘书·泄泻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