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比灵致下颌震颤2例报告

2011-02-09 18:51王利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帕金森

王利萍 刘 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神经内科 大连 116021

有报道使用西比灵致复杂锥体外系症状,如帕金森样症状较常见,但少见服西比灵后出现单纯下颌震颤,且常被误诊为特发性震颤。将我院的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 女,75岁,2009-12入院,主诉下颌震颤1周余,临床体检见下颌规律性震颤,4~6次/s,除此外内科及神经系统体检未见其他定位体征,实验室检查正常,头颅CT及MRI未见异常,经详问病史及服药史了解到,半年前患者为治疗头痛,在医生建议下开始服用西比灵,5 mg/晚,头痛缓解后为预防再发,继续自行服用此药至入院时,诊断药源性震颤,即西比灵引发的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DiP),停药并服用安坦2 mg,2次/d,2周后震颤消失。

病例2 女,72岁,因高血压、冠心病于2010-11入我院心内科,患者主诉下颌震颤3个月,加重1个月,体检情况同病例1,不伴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无肢体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迟缓、表情呆板等,发病后曾做头颅CT未见异常。为除外药源性震颤,详细询问服药史,患者平时服药较多,在入院前十余种常用药中发现了西比灵,原来患者近几年时有头晕,社区医生建议服此药,所以2 a来一直在服用,5 mg/晚,诊断DiP后即建议患者停用西比灵,服用安坦,用法用量同病例1,患者出院后随诊,约1个月后震颤缓解。

2 讨论

本文2例患者均为DiP,主要表现为下颌震颤、运动障碍,与帕金森综合征(PDS)的震颤麻痹、强直、运动减少、脑部常有病灶等较复杂、多样的运动障碍相对易鉴别,但与特发性震颤(ET)较难鉴别,ET亦属于锥体外系运动障碍,震颤是ET唯一的临床表现,如仅表现为下颌震颤时则更不易鉴别,ET是一种原因未明具有遗传倾向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其中 15%累及下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1],而DiP停用西比灵,必要时用胆碱受体阻滞剂——安坦症状即可缓解。

西比灵引起DiP的发病机制:相关报道中服用西比灵发生DiP以老年人多见,可能是由于年龄老化等原因,纹状体和皮质的神经介质代谢紊乱,多巴胺(DA)能神经元功能相对或绝对不足,而苍白球内侧、丘脑底核功能亢进,西比灵为非选择性钙拮抗剂,具有阻断突出后D2受体的作用,并阻断与DA受体结合,致使乙酰胆碱占优势,而发生 DiP[2]。另外老年多见可能与黑质中DA神经元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有关,长期服用西比灵,血药浓度可能会逐渐增加,进一步阻断DA受体,加重DA缺失,本文2例与上述情况一致。西比灵致帕金森样表现报告较多,但单纯下颌震颤较少,其原因机制不明,可能与患者的特异体质、个体锥体外系与下颌相关部位敏感性有关。

我们认为,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时,应该想到可能由西比灵引起,注意详细询问服药史,另外单纯下颌震颤,应注意和ET鉴别,在排除其他疾病和药物的原因外,即停止此药,并给予安坦对症治疗。特别对于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西比灵或合用其他钙拮抗剂,如必须使用应小量、短期。

[1]吴江主编.神经病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1.

[2]赵经文.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近况[J].中国医院药物杂志,1996,16(5):228-229.

猜你喜欢
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帕金森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布南色林致锥体外系综合征1 例*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康复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疗效分析
口服甲氧氯普胺片致严重锥体外系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