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0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推进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护理专业的挑战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本着适应病人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其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建立了无陪护病房,各种检查、治疗、取药等工作,全部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全程全方位地承担,以达到方便于患者、服务于患者,体现整体化、人性化、专业化和无陪化[1],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精神各方面得到全面精心护理。
1.1 以国家有力政策作保障,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2009-04召开的全国护理管理工作研讨会提出落实三贴近,改进临床护理服务模式,实施无陪护护理,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发展已迫在眉睫。2010年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又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护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服务医改大局,做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病人满意度。这为无陪护病房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室管理者建立无陪护病房的入室宣传教育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床头交接班制度,探视制度,入室护士培训制度,人员聘用制度,检查制度,三级督查制度,科学合理的弹性排班制度,奖惩制度等。
1.2 提高全院人员认识,转变并统一思想 态度高于一切,态度决定一切。在组建无陪护病房前,医院组织相关人员到无陪护护理开展较早的江苏、天津部分医院进行参观和学习。回来后,邀请业内相关专家对医院成立无陪护病房的可行性和现存难度,用客观、科学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召开全院中层干部会议和职工动员大会,成立无陪护服务模式管理小组,院长任组长,业务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护理部正、副主任、病区科主任、护士长、心理咨询师、专业营养师等组成。号召全体医护人员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同参与筹建无陪护病房的准备工作。医院支持开展无陪护理,合理添置所需的仪器设备,并保证配送餐。
1.3 “家庭化”病房环境,实施亲情式护理 无陪护病房本着以“患者为中心”、“始于患者之需求,止于患者之满足”的原则建立,走廊应该宽敞、明亮、无障碍,使用防滑地砖,有安全扶手和温馨提示等。病房内设施应以“家”的环境、实用、温馨、安全感为主题,家庭化病房,让患者时刻体会家的感觉。必要时,低音播放一些抒情、舒缓、流畅而放松的民族乐曲,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注重语言修养,用适当的语调和语速向患者讲解保健常识和康复方案,使患者产生信赖、安全、依靠、希望之感,从而打开患者的心灵之窗,促进良好的沟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指导其合理的生活方式、活动锻炼;充当“子女”角色,为患者提供亲情护理,也可与患者进行棋牌等竞技游戏,让患者消除紧张、悲观情绪,增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4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 站在患者及家属的角度解释实施无陪护的内涵和意义,争取家属对工作的积极和主动配合。恶性肿瘤患者中有70%~90%的人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油菜、雪里蕻、西红柿、小白菜、韭菜、荠菜、山楂、柑橘、鲜枣、猕猴桃、沙棘及柠檬等[3]蔬菜和水果,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机体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癌症的目的。
肿瘤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孤独、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和悲观沮丧的情绪,甚至可能对生活失去信心,作为医护人员就应该关心体贴病患者,在精神上给予关心,与患者交谈,也要让初治者看到已治愈者的健康状况,给患者一个温馨、安全、舒适、洁净的休养环境,分散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注意力。
2.1 降低了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 无陪护病房有一整套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加上严格的监督体系和家属探视制度,有效减少了感染几率,限制陪床和探视人员,改善了病区的医疗环境和秩序,最大程度保持了病室清洁,使术后感染率明显下降。无陪护病房的护士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技术培训,比家属护理更有经验,使护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并迅速解决,有效地降低了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有效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的发生 无陪护病房有医护人员24 h守护,且无家属陪护,避免了以往由于陪护家属多,经常发生同一问题不同的家属找不同的医护人员询问,如果解释不到位、不一致,或病人不满意,家属就投诉的情况。此外,因为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护理,问题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病人并发症少,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看护负担。
2.3 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护士在进入无陪护病房前,进行了集中强化学习,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遇到疑难问题能够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使病房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专科护理水平的发展[4]。无陪护病房满足了病人的多元化需求,将人性化、家庭化的服务带到病人身边;同时也弥补了部分重症病人家属无时间照顾、不会照顾病人的局面,也弥补了部分无陪护家属病人无人照看,生活护理不到位的局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发生演变。“无陪护病房”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适应医疗改革的大方向,符合当代医疗模式的要求,能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利益和方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构筑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桥梁。但作者认为,无陪护病房的实施举步维艰。首先是资金和人员问题,建无陪护病房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医院收入无法满足;护士目前已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不增加护理人数而增加其工作量,恐怕很难真正解决患者的生活护理问题。其次是护理人员的依从性,专业的医疗技术服务让他们更有成就感,而多数人不愿从事生活护理,理念的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调整。再者,由于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患者家属接受无陪护病房的程度不高。最后,无陪护护理模式刚起步,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成熟经验不多。
[1]顾则娟 .舒心病房护理运行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10.
[2]石秀芳 .儿科病房开展无陪护护理服务的SWOT分析[J].全科护理,2009,8(11):2 986.
[3]申琴 .探讨如何更好的对白血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102.
[4]车杰 .神经外科无陪护重症病房的实施与效果[J].医疗装备,2008,2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