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002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范茂丹 杨敏 赵红晓
一例肝性脊髓病的护理体会
310002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 范茂丹 杨敏 赵红晓
肝性;脊髓疾病;护理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各种肝病晚期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截瘫[1],是急慢性肝病的一种罕见并发症。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现将1例肝性脊髓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我院康复病房于2011年5月收治1例肝性脊髓病肝移植术后患者,男,58岁,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6年,确诊肝硬化6年,予以保肝、降酶等治疗后,肝功能、临床症状好转,其后间歇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2002年出现乏力、腹胀、间断性呕血等不适,腹部B超示肝硬化,脾大,腹腔积液,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予止血、保肝、扩容、利尿、补白蛋白、抗乙肝病毒、腹腔抽液等综合治疗后腹水减少,后反复出现,一直未能完全消退。2005年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行动障碍,遂拄拐助行,后症状逐渐加重。查体示肌肉无萎缩,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Ⅲ级,深浅感觉存在,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宾斯基征(+),括约肌功能正常。临床诊断为肝性脊髓病。2008年6月行活体肝移植手术,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VitB及叶酸、甲钴胺、CoA等营养神经治疗,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但双下肢症状改善甚微,现仍不能独立行走。
2.1 病情观察 每日查房观察原发肝脏疾病的症状、体征有无加重。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并注意患者有无行为、性格和情绪改变。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各种反射情况,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姿势、体位和肢体活动等,每日评估双下肢肌力、感觉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2.2 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宜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当发生低蛋白血症时,注意加强营养,补充白蛋白,尤其是瘦肉、鱼肉、虾等优质蛋白的供给。腹水时应限制水和钠的摄入,进水量1 000 mL/d左右,给予低盐饮食。为避免诱发肝性脑病,血氨偏高时控制蛋白摄入量,按<1 g/(kg·d)计算,每日控制在30 g以内,以植物蛋白为佳[2]。
2.3 用药指导 目前肝性脊髓病尚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往往是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原则是促进肝脏功能恢复、保护健存的肝脏细胞功能、降低血氨、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氨浓度,必要时服用谷氨酸钾/钠、精氨酸、苯甲酸钠、苯乙酸、门冬氨酸等降血氨药物。同时,给予VitB及叶酸、甲钴胺、CoA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下肢症状。
2.4 肢体功能锻炼 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肌无力的程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鼓励患者自主锻炼,拄拐扶栏行走,3次/d,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经常做双腿的屈伸、外展运动,促进下肢肌肉群功能恢复。教会家属正确的锻炼方法,早晚按摩患者双下肢各1次,15 min/次,方法是由远端向近端揉捏,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禁忌强行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劳逸结合,合理安排锻炼强度及时间。
肝性脊髓病由于脊髓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本例患者入院时双下肢无力伴行动障碍,针对本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在护理中我们通过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加强饮食与营养的护理、进行用药指导及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等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促进了病人病情的恢复和稳定,缓解了症状,使其双下肢无力感明显减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仍需进一步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1]王璇,许卫红.肝性脊髓病的护理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28-29.
[2]付益平,张淑华.一例HBV,HCV重叠感染并发肝性脊髓病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495-497.
1005-619X(2011)11-0996-01
201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