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针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2011-02-06 06:25宋秀媛戴淑清李晓昱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6期
关键词:腕踝针夹脊椎动脉

宋秀媛 戴淑清 李晓昱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266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临床特征主要是头痛,眩晕和视觉障碍,重者可猝然昏倒,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目前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笔者采用针刺夹脊穴和腕踝针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均来自青岛海慈医疗集团住院及门诊患者55例,符合文献[1]关于CSA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1例,女性34例;年龄33~67岁;病程12d至13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性10例,女性18例;对照组27例,男性11例,女性16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根据X线或CT(MRI)提示的病变部位及症状,选用相应的夹脊穴、百会、风池,腕踝针上6区(手太阳小肠经与腕横纹上2寸处1圈之交点);配穴根据病情选四神聪、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行间等穴2~4个。夹脊穴操作取28~30号 1.5~2寸之毫针,向脊椎方向呈 75°刺入或旁开夹脊穴呈45°刺入,至针尖有抵触感即退针5分。腕踝针操作以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右手拇、食、中指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于皮肤表面,针体沿皮下刺入一定深度,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若患者有酸、胀、麻、沉感觉,说明针体进针过深,已深入筋膜下层,应将针调至皮下浅表层。针刺深度为1.5寸。腕踝针及夹脊穴均留针30min。对照组取夹脊穴,手法同治疗组。两组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1]痊愈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临床症状及功能障碍;无效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痊愈、显效及有效总数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上自头部,下至腿足,浅至皮肤,深至某些内脏的症状与体征,都可以是某型颈椎病所导致的。CSA是颈椎病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骨质增生等原因对椎动脉造成挤压和刺激,造成了血流缓慢,甚至造成血流中断,从而引起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物模糊,甚至猝倒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治疗的重心应放在改善椎动脉的供血,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符合局部取穴的原则,针灸相关夹脊穴既可缓解颈肌痉挛,扩张椎动脉,改善脑基底动脉供血,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又促进炎症的吸收,加速代谢产物的吸收,从而减少或消除对椎动脉直接或间接的压迫与刺激,大脑缺血、缺氧状态得到改善,则筋络顺接,气血流畅,使头痛眩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得以解除。百会属督脉,为督脉与诸阳经及足厥阴之会,能升提气血,充溢髓海,止眩晕,配以四神聪安神,以求标本兼治。在治疗时有的患者表现舒适感,有的患者感觉疼痛剧烈,对于这些部位加强刺激,往往可收到奇效。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腕踝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各部均有密切关系。按标本、根结理论,腕踝针的十二个刺激点均位于腕踝关节附近,相当于本部、根部,故可主治全身各部病症。腕踝针上1、上2、上3区沿阴侧面上行,相当于手三阴;上4、上5、上6区沿阳侧面上行,相当于手三阳。下1~6相当于足三阴、足三阳。十二个刺激点,均分布于经线上,与十二络穴位置大致相当,浅刺这些部位的皮部,可以调整相应经脉之气及其联属的脏腑功能,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治疗椎动型颈椎病联合应用针刺夹脊穴和腕踝针明显优于常规应用夹脊穴,见效快、疗效好,是安全、可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猜你喜欢
腕踝针夹脊椎动脉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腕踝针疗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腕踝针通过提高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