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立 谢 鹏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装备物资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装备物资本身的实物管理上,这样的认识是比较片面的。装备物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使用装备和物资,使装备物资能在特定的工作任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帮助使用者完成既定目标。一般来说,装备物资管理工作包括:实物管理、制度建设、人员管理、仓储管理和方案制定等。从管理工作的特征上来看,还分为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不同性质的装备物资管理,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而同一装备物资在不同任务阶段所需要的管理也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装备物资管理所体现出的效果,是要根据装备物资本身的作用和所处时间与空间来决定的。
比如说在部队军火库中枪支弹药管理和超市里食品与日用品的管理,因其功能上的不同,所以在管理中的侧重就不会相同。枪支弹药的管理是安全第一,而超市的食品、日用品的管理则必须与具体的销售情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它的管理则是侧重于信息获取和及时补充。然而,在战争时期,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则不仅仅需要安全,更重要的是怎样能及时运送到需要它的战士手中。在超市下班的时间段,对所有商品的管理重点则转移到了数量清点上,需要的是如何快速高效的对商品进行清查。
用于地震救援的装备物资,从根本的功效上来说就是要在地震应援现场帮助救援人员顺利的完成救援工作。按照国际搜索与救援工作指南和方法(《INSARAG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Y》)上的描述,救援工作共有五个阶段,分别是:准备(Preparedness)、动员(Mobilization)、行动(Operations)、撤离(Demobilization)和总结(Post Mission)阶段。其中,准备阶段指的是没有地震救援任务时的日常工作时间段;动员阶段是从启动地震救援任务工作到队伍集结完毕准备出发的时间段;行动阶段是指救援队伍开始出发到现场救援任务结束的阶段;撤离阶段是现场救援任务结束后,队伍从受灾地区撤回到国内总部的阶段;总结阶段指的是队伍回到总部后恢复到可以在此出队执行救援任务的阶段,也就是又回到一开始的准备阶段。
作为地震救援工作的一部分,地震救援装备物资的管理同样也被归结在这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即有其明确的时间划分节点和不同的工作目标,这也就意味着在不同的阶段,地震救援装备物资管理的特征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但同时又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
地震,作为地球生命运动的外在表现之一,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一种自然危险因素,如果地震发生在一个脆弱性无法与之破坏力抗衡的区域,那么在此区域范围内的人类社会则将遭受到“地震灾害”。准备阶段的工作是为了能满足在发生地震灾害后立即进行救援工作的各项需要。在地震救援装备物资管理上,这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提前准备好能保证救援队出队执行任务时所需要的装备和物资。由于装备物资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再加上地震灾害发生后需要尽可能快的实施救援,所以在准备阶段对装备物资必须要做好分类和集成。而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出队执行任务的救援队员人数也会不同,因此还需要管理者根据不同队伍规模及任务要求做好相应的出队集成方案。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不单单只考虑其功能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对装备物资的运输、方便取用和现场管理等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就是要做好对装备物资的维护保养以及更新补充。可以说,如果没有在准备阶段大量精细的基础工作,救援工作将很难顺利得到开展。
在动员阶段对装备物资的管理是一种从日常的静态管理到启动任务后的动态管理,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该阶段工作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救援队是否能及时出发到达受灾现场,也就意味着能否为拯救生命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工作开展首先是依托于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的完成度,其次就是要能够根据队伍规模及任务需求做好相应调整,快速准确的将装备物资准备完毕并安全的运送到指定集结地点。这里要提出的是,部分需要临时采购的装备物资,如食品、水和要补充的生活物资等,必须按照统一集成要求进行装箱打包,并对最终准备情况进行记录,形成此次任务的装备物资出队清单。如果是进行国际救援的话,就还必须准备好出关手续,以及部分特殊装备的运输及使用许可,如“危险品”、搜救犬及部分药品等。这个阶段的工作同样是准备阶段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体现,为救援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到了行动阶段,救援装备物资管理工作重点便转移到了对所携带装备物资的充分利用和合理控制上。这里需要的是管理者对所携带装备物资情况的详细掌握和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的统筹安排。首先要考虑队伍到达灾区现场后,哪些装备物资必须在第一时间得到使用,哪些需要二次运输,运输中的管理需求是什么。一般情况下,通讯装备是必须在第一时间使用的,在有通讯能力的情况下才能保障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在救援工作开展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做好救援装备物资在现场的管理,要根据任务需求做好相应装备的调用;第三,对救援装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如果出现装备损坏的情况,还必须考虑是否能够修理或是否有能够替代的装备。如果救援队在现场搭建行动基地(BoO / Base of Operation)的话,那么要维持行动基地的正常运转同样需要对后勤方面的装备物资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在受灾地区,尤其是在社会秩序比较差的地方,除了救援队员有人生安全危险外,装备物资也是存在被偷盗或哄抢的危险的。特别是所携带的食品和水,这些正是灾民们急需的生活物资,如果得不到安全保障和有效的管理,救援队本身将面临无法继续开展救援工作甚至无法生存的尴尬境地。因此,救援装备物资在行动阶段的管理同样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救援行动的开展,是救援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和保障。
在撤离阶段,由于救援工作接近尾声,救援装备物资的管理工作相较前面几个阶段而言要略显简单一些,主要是对装备物资进行清理、检查和重新装箱,并对损坏、丢失和捐赠的装备物资进行登记和处理。在捐赠的装备物资中,如有需要特殊说明的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处理,如部分药品等。因为是要撤离救灾地区,返回国内总部,所以这里需要考虑装备物资在运输中的管理问题,如同在动员阶段中的要求一样,特殊装备有特定的运输要求,比如说上面所提到的“危险品”,另外,搜救犬如果没有特别安排就必须放在犬笼里进行运输。这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虽然不多,但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时工作的效果将影响到下一阶段,也就是总结阶段时装备物资恢复工作的快慢。
总结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从救援行动恢复到日常准备阶段,是一个从装备的动态管理回到静态管理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管理者需要将从救援现场带回的装备物资进行清理、检查和维修,并按照原有方案对消耗掉的装备物资进行补充和更新。对于部分生活和个人用的装备物资必须进行洗消处理,而搜救犬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也应该是管理者根据实战经验和效果,对装备物资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总结与改进的时间。
总体来说,地震救援装备物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地震救援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也不可缺少的。虽然从表面上体现出来更多的是大量的基础工作,但那只是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而已。以上笔者只是就五个不同阶段中的管理工作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概括和阐述,真正要做好地震救援装备物资管理,必须从管理的整体性和各个工作环节的细节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