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雪峰,徐 伟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要包括瑟罗和卢卡斯等人的职位竞争理论、多林格和皮奥里等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以及雷克和戈登等人的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其中被引用论述最多的是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赖德胜,1996)[1]。该理论是由多林格和皮奥里在 1971年系统论述的,主要观点是: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福利条件好,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其收入低、福利条件差,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 (Doeringer&Pio re,1971)[2]。
在该理论提出之后,许多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学者通过对各种相关数据的分析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进行了多个维度的实证检验。国外的研究者主要是从产业、企业、职业等三个维度方向对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行实证检验 (巨文辉,2005)[3]。我国学者最初研究较多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这主要是基于改革前中国社会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特殊的户籍制度对乡城间人口流动的严格限制。改革开放后,随着用工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性增强,城乡劳动力市场间的严格分割被逐步打破,大量的农村户籍人口涌现城市寻求就业;与此同时,城市内部由于改革的渐进性形成了体制外和体制内的用工差别,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城市内部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分割。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一些学者分别从国有和非国有部门(蔡昉等,2002;李建民,2002)[4][5]、垄断和开放产业的角度 (张展新,2004;聂盛,2004)[6][7]研究了城市劳动市场分割的存在,也有学者的研究认为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职业分割 (郭丛斌, 2004)[8]。也就是说,学者们对我国城市劳动市场分割的研究主要是从部门分割、产业分割和职业分割这三个维度进行的,但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和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分割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到某些城市或区域的劳动市场分割到底表现在哪个维度方向上;对于不同的区域,哪个维度方向上的分割程度更高一些,哪个维度方向上的分割是不显著的;这些问题国内外的劳动市场分割研究学者则很少涉及。因此,本文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为例,研究经济发达城市劳动市场分割的存在维度,以期在这方面有所探索。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三大城市化区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沿海地区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形成最早和发育程度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地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内部差异比较显著。选择这三大地区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为例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和具体存在维度,能够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其他研究提供现实和理论的基础。
本文实证研究中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所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数据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课题所设立的中国社会调查开放数据库内获取。本文采用的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2005年的普通居民问卷的原始数据,问卷同时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一综合社会调查为全国性的调查,调查对象为 18-69岁人口,调查方法采用多阶分层抽样法,调查获得的有效样本量总计为10000份。原始数据以 SPSS格式下载。我们在原始数据中抽取了上海、浙江、江苏三省的城市调查数据来代表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广东省的城市调查数据来代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北京、天津的城市调查数据来代表京津地区的城市。为了研究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我们只抽取样本中的当前就业的受调查者的数据,即选择那些现在是全职、半职或临时工的劳动者作为样本,略去了那些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或者还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的样本数据。最后抽取的全部数据一共是1000份,其中,长三角地区 416份,珠三角地区215份,京津唐地区 369份。
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区别体现在收入、福利、工作稳定性、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等多个方面。由于现阶段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收入高低是决定劳动者所处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再从数据处理的方便性上考虑,我们使用收入来作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指标。由于我国学者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主要从单位性质、产业、职业这三个维度方向上进行,所以我们分别验证在经济发达城市劳动者的单位性质、行业、职业对其收入的影响程度,以明确城市劳动市场在这三个维度方向上的分割程度。
为了明确劳动者所在的单位性质、行业和职业是否会对其年收入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我们分别将这三者与年收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 1所示。可知,劳动者单位性质、行业和职业的不同能使其年收入也大大不同,即它们之间是显著相关的。但从表 1也可以看到,虽然它们的概率 p值是相同的,但其 F统计量的观测值各不相同,尤其是行业这一变量的 F值大大低于单位性质和职业这两个变量,说明行业对年收入的影响程度低于单位性质和职业对年收入的影响。
表 1 单位性质、行业、职业分别与年收入的方差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把这三个变量对劳动者年收入的差异的影响具体化,我们分别对单位性质、行业、职业与年收入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 2可知,职业差异对劳动者年收入差异的影响程度最高,其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是1995.117,该模型能解释收入差异的 2.8%,其次是单位性质,能解释收入差异的 1.1%,对劳动者的年收入水平影响最小的是行业,只能解释 1. 0%的收入差异,这和上面方差分析的结果是相对应的,都说明行业的差异对年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是低于单位性质和职业这两个变量的。
为了能进行更直观地比较,我们再把单位性质、行业、职业这三个变量与年收入之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 3所示。根据表 3可知,常数项显著性检验的概率 p值小于 0.01,说明模型是比较稳定的,调整的 R2值是 0.045,说明模型仅能解释 4.5%的收入差异,即单位性质、行业和职业这三个因素总共能解释收入差异的 4. 5%。职业与单位性质这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要远远大于行业的回归系数,且前两者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概率 p值小于 0.01,而行业的回归系数的概率 p值大于 0.01小于 0. 05,这些都表明,在单位性质、行业、职业这三个变量对收入差异的解释上,单位性质和职业对收入的解释程度比较高,而行业对收入的解释很低,其中职业对收入的解释程度是最高的。这说明,劳动者的职业差异能够产生明显的收入差异,劳动者所在的单位性质不同,其收入水平也会大大不同,且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非常显著的;劳动者所处的行业不同,其工资水平也是不同的,但这种差异在统计仅仅是显著的,而不是非常显著的。这种状况也可以从不同单位性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的平均收入水平上反映出来。
表 2 单位性质、行业、职业分别与年收入的一元回归分析结果
表 3 单位性质、行业、职业与年收入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我们得出,劳动者的职业不同其收入差异最明显,其次是单位性质的不同也能产生明显的收入差异,最后是行业对收入差异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远低于单位性质和职业的影响。为了能明确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中不同单位性质、行业和职业的具体收入情况,我们分别统计它们的平均收入水平及其平均收入水平之间的样本标准差和样本方差,结果如表 4所示。由表 4可以看出,不同职业平均收入之间的样本标准差和样本方差最大,其次是不同单位性质的平均收入之间的,最小的是不同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之间的样本标准差和样本方差。这说明,劳动者的职业不同,其收入差异最大;劳动者所在的单位的性质不同,其收入差异也很大,但小于职业之间收入的差异;劳动者所在的行业不同,其收入也是不同的,但这种收入差距在总体上是比较小的。
表 4 不同单位性质、行业、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
通过以上对数据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描 述性统计的结果可知,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所在的职业的差异对其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劳动者所在的单位的性质对其收入水平也有比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要低于职业的影响,最后是劳动者所在的行业也会对其收入水平产生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是比较低,要大大低于前两者所造成的收入的差异。如果以劳动者的收入差异代表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以收入差异的高低代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那么可以认为,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中,劳动力市场在单位性质、行业、职业这三个维度方向上均存在着分割,但其分割的程度不同,在职业这一维度上,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最高,其次是单位性质这一维度上,最后表现在行业上。
在济发达城市中,劳动力市场在单位性质、行业和职业三个维度方向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其中,职业层面上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最高,其次是单位性质层面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最后是行业层面上存在较低程度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但这种分割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
本文的研究仅仅是揭示了特定区域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些现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形成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的因素以及更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原因,这种分割现状会对劳动者的就业以及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1]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6,(11):65-67.
[2]PeterB.Doeringer,M ichael J.Piore,InternalLabor M arkets andM anpow erAnalysis,Lexington,M ass,1971.
[3]巨文辉.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6):78-81.
[4]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2,(12).
[5]李建民.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2).
[6]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2):45-52.
[7]聂盛.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J].当代经济科学,2004,(11):23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