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针对性康复护理观察

2011-01-29 03:38曹婷婷王小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6期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实验组

曹婷婷 王小花

(1 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专家门诊部,广东 深圳518020;2 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特诊病房,广东 深圳 518034)

近年来,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心脑血管 疾病逐渐增多。虽然许多患者经过及时抢救,避免了死亡,但由于神经系统的损害,常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后遗症,如运动和语言功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瘫痪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因此在康复期,及早进行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对脑梗死患者在早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76岁,平均61.3岁,男56例,女28例。所有患者均经抢救治疗顺利度过急性期,在康复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28~76岁,发病类型:原发病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10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其他3例;对照组42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25~73岁,发病类型:原发病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糖尿病7例,高血压10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康复期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身心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1.2.1 语言训练

许多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为了语言功能的恢复,首先应创造一个温馨的语言环境,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适当的播放一些患者喜欢的歌曲、评书、相声等,让患者接受长期的语言刺激。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加强和患者的沟通,诉说患者病前感兴趣的事情,并加强沟通频率,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其次是强调训练的科学性。首先,从简单的单音节开始,逐渐过渡到字、词、句等,从简到难,从少到多,逐步推进[3]。为引起患者兴趣,选择患者感兴趣的内容,激发患者听说读写的欲望。训练中还要注意态度。患者由于功能障碍,发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准,对此要给予理解和尊重,给予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对患者的每一次微小进步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对于效果不明显的患者,积极安慰患者,并适当调整训练内容和目标,使患者能保持兴趣。

1.2.2 肢体训练

脑梗死患者若不及时进行肢体锻炼,后期恢复效果会明显降低,因此肢体锻炼要及早进行。我们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在结合患者个人口味的基础上,帮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使其增强体质,保持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和新陈代谢能力。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首先在床上进行简单的翻身、坐立、抬腿等动作,逐步过渡到下床直立,单腿扶拐行走,搀扶行走,独立行走,以及走平路、上楼梯等,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由简到难。在训练的过程中,适当注意的运动量,不过度疲劳。同时,配合按摩、热敷、针灸等中药和物理疗法,恢复关节功能,刺激神经生长,防止肌肉萎缩。

1.2.3 心理疏导

许多患者术后行动或沟通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正常的情感表达得不到满足,或者虽然能表达,但由于行动不便,不能自己实现,加之病情恢复缓慢,很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会消极或抗拒治疗,给康复带来不利影响[4]。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和临床表现,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安慰患者,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树立信心,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患者失语程度比较严重,不能准确的表达自身愿望,此时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眼神等,从中加以揣摩,主动帮患者排忧解难。同时还发动患者家属和朋友等加强支持和关心,让患者感觉到被重视和被尊重,从而改善自我封闭的状态。

1.3 效果评价

心理状态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价,改善程度共为3级,有反应:11~21分;可疑:8~10分;无表现:0~7分。运动和语言能力采用康复量表(MAS)测定,共9项指标,每项0~6分。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HAD评分和M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HAD和MAS比较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经抢救治疗后,虽然急性症状有所缓解,但大脑相关神经重建尚未定型,因此有必要在早期给予护理干预。一般认为,神经细胞属于不可再生细胞,但当机体遭受重大变故或损伤时,神经干细胞有可能转化成一部分新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系统的重建和完善。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外界刺激,常规护理仅仅通过药物干预和有限的语言康复训练是不够的[5]。因为许多患者虽然语言和运动功能丧失,但意识尚未丧失,还可以感受到各种外界刺激,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因此我们采取综合护理模式,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因人而异的针对性强的多方面康复刺激因素,让患者在良好积极的环境中调养,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从临床统计来看,实验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是很有意义的,可改善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郑英华,冯鹏雄,郑纯.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31):538-539.

[2]张财莲,李德莲.急性脑卒中60例偏瘫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3):2334-2335.

[3]楚立云.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594-595.

[4]李英,时立芬.脑梗死病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1,6(3):79.

[5]王海英.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7):117-118.

猜你喜欢
脑梗死康复实验组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