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华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 314000)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不同时机使用腹压的观察
蒋小华
(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 314000)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不同时机使用腹压对妇儿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260例产妇随机分组,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全且等便意感很强烈、产妇自主使用腹压时指导开始使用腹压;对照组宫口开全即指导使用腹压,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结果 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正确时机指导产妇使用腹压,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出生时的窒息率。
硬膜外镇痛 腹压 分娩时机 护理
硬膜外镇痛分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痛分娩方法之一。分娩镇痛可以使产妇的疼痛及应激反应减弱甚至消失,精神状态趋于平静,改善母体和胎儿的氧供需平衡,对母子有益[1]。但第二产程要求产妇配合宫缩使用腹压,而硬膜外镇痛分娩由于疼痛感减轻,产妇对宫缩时期没有精确的判断,失去主动性[2],使用腹压效果不理想,从而造成产妇较疲劳等情况。2010年2~4月,我们对我院分娩室的260例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产妇进行了不同时机使用腹压的指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4月在我院分娩室分娩的单活胎初产妇,自愿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者260例,年龄18~34岁,孕周37~42周。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28例,由于各种原因转剖宫产6例,实际122例;对照组132例,转剖宫产9例,实际123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比较(±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孕周 新生儿体重(g)观察组122 26.2±3.25 39.9±0.97 3311.6±271.6对照组 123 26.1±3.11 39.9±0.96 3310.6±291.8 P>0.05 >0.05 >0.05
1.2 方法 对自愿要求分娩的单活胎初产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无麻醉禁忌症者,开放静脉通路,吸氧,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当宫口开大2 cm时,协助麻醉师硬膜外置管,成功后予0.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1μg/ml,负荷量5~8 ml,背景剂量6~8 ml/h,锁定时间20 min。待宫口开全时停用镇痛泵。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儿情况,各组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产科异常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在产妇宫口刚开全时继续观察,待产妇便意感很强烈、产妇自主使用腹压的时候才指导使用腹压。宫缩时嘱其深吸气,向下屏气连续用力2~3次,间歇期彻底放松,予以精神鼓励。对照组在产妇宫口开全立即指导使用腹压[3]。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s),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2 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3.1 不同时机使用腹压对第二产程的影响 宫口刚开全,产妇没有便意感或便意感不强时,指导产妇使用腹压,产妇虽使足了劲,但往往由于方法不正确或用劲不协调,胎先露下降不明显、甚至不下降,浪费了大量的体力,而且产妇觉得自己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效果却很差,丧失了信心,有的产妇甚至不配合,产程进展更加缓慢。等到便意感明显的时候,产妇已经很疲劳,产力不足造成第二产程时间增加。而当产妇便意感明显时指导使用腹压,这本身是一种生理反射,产妇能很快掌握方法,各种肌群也协同作用,大部分能在30~40 min内娩出胎儿。
3.2 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主要分娩并发症,在分娩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产后出血量,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第二产程的明显缩短可使产妇产后子宫收缩力增强,更有利于产后恶露排出、子宫复原、减少出血。
3.3 第二产程时间增加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胎儿宫内窘迫在娩出前未能得到纠正的结果。宫缩及产妇使用腹压能使胎盘血供明显减少,子宫内压力明显上升,如果持续较长的时间,易导致胎儿酸中毒、宫内窘迫。第二产程越长,新生儿出现窒息及并发症的几率越高,并发症严重者甚至终生不可逆,故缩短第二产程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关键,应引起足够重视[4]。
3.4 镇痛分娩能有效减轻疼痛,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由于第二产程产妇对宫缩时期没有精确的判断,失去主动性,所以正确指导使用腹压的时机至关重要。临床上我们发现,观察组中较多的产妇便意感明显时胎先露已拨露,产妇能较轻松地就把胎儿娩出。本观察提示:产妇宫口开全且等便意感很强烈、产妇自主使用腹压时,再开始指导使用腹压,同时配合正确换气及精神鼓励,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并降低新生儿出生时的窒息率。
[1]王璐,王锐,贾艳霞.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自控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5):978-979.
[2]汤蓓蕾,张引法,姚康珍,等.低浓度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1):82-83.
[3]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
[4]李其英,金英,刘淑红.人为干预缩短第2产程时间254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21):89-90.
Epidural analgesia Abdominal pressure Delivery time Nursing
R473.71
B
1002-6975(2011)11-1006-02
蒋小华(1976-),女,浙江嘉兴,本科,主管护师,从事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
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