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江墓志铭考

2011-01-25 06:4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曾国荃曾氏铭文

曾 山

曽广江墓志铭

2002年11月,因城市建设之需,长沙市考古队在长沙市大托铺机场口发掘了一座古墓,通过棺内青石板制的墓志铭,确认墓主人为曾国藩之侄孙、曾国荃之孙曾广江。该石刻现存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石刻铭文如下:

清故荣禄大夫安徽候选道曾府君墓志铭

公讳广江,字霖森,湘乡曾氏竹亭公之曾孙,忠襄公之孙,文正公之侄孙也。忠襄以上族勋阀著於一代,国史、家牒载之綦详。忠襄二子,次户部陕西司部中,讳纪官,是为公父。妣欧阳太夫人、继母刘太夫人。公踵武前徽,绳已接人,一秉先人遗训,年十四迁户部。公丧服除,补县学生。忠襄公薨,朝命推恩,以举人与礼部试,寻尝花翎郎中,改候选道,指分安徽。公以蚤失恃怙,澹於荣□(左月右无),归奉继慈,勖更朝,朝夕愉愉如也。引退以后,於地方公益事,靡勿勇为。共和肇造,尤唱导教育实业,先后斥资六万,而志不稍却。岁在辛酉夏正五月十七日以疾终,距生於同治七年戊辰正月初九日,年五十四。配唐夫人,妾石氏。子兆祥、兆颐、兆绶、兆祁,女三人。孙宪朴、宪杰、宪根、宪柱,女孙六人。其年十月十七日葬公於长沙大托铺鸦公坪庄山之阳,首乾趾巽。爰为之铭曰:孝於家,义於乡,迪前人,光大托

之原,惟公藏铭诸幽,官延厥庆。

该铭文按例首先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和家世。文中提到曾祖竹亭公,即国藩、国荃兄弟的父亲曾麟书,字竹亭。他生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殁於咸丰七年(1857年),享年68岁。曾麟书虽自幼受过严格的家训,且锲而不舍地攻读应试,但科举之道并不顺利,42岁才得补县学生员。他自知仕途无望,便将主要精力放在课业传道,发奋教子上。他的一副对联“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曾广为流传,表达了他把光大门第的希望寄托于儿孙的思想。他还有一副对联在家族内传之久远,“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曹当之。”似乎更准确地表达了他的心境。

铭文中提到曾广江之祖父忠襄公即曾国荃,伯祖父文正公即曾国藩,两人均为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清朝官至极品;曾国藩之六弟国华战死于三河之役;季弟国葆病殁于南京雨花台军次,皆受封于朝廷,曾国藩之子惠敏公曾纪泽,曾作为钦差大臣出使英、法、俄等国,历时十二载,为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故铭文上只用“族勋阀著於一代,国史、家牒载之綦祥”一笔带过。

如铭文所述,曾广江之父叫曾纪官,是曾国荃的次子。曾国荃的长子叫纪瑞,也是墓主人的伯父。所以曾国荃在家乡建“大夫第”时,除竹亭公祠外,就修有两堂,“敦德堂”和“奖善堂”,分别由两个儿管理和居住。曾纪官生於咸丰二年(1852年),16岁即考取优禀生,被其伯父曾国藩称为“少年秀才”,后考荫获正一品荫生,在京出仕四年,诰授奉直大夫、通议大夫,可惜天不假寿,光绪七年(1881年)30岁时就英年早逝,当年曾广江14岁。曾国荃的长子纪瑞寿命也不长,32岁时先纪官一年去世,留下广汉、广河两个儿子。故曾国荃是2子3孙,两个儿子都先於他去世,这就是铭文中“公丧服除补县学生”在先,而“忠襄公薨,朝命推恩”在后的缘由。铭文中提到“妣欧阳太夫人”即曾广江之生母,曾纪官的原配夫人欧阳氏,她是曾国藩夫人的侄女,自然是家教严谨,门当户对,可惜年仅22岁就死于难产,当时曾广江不满两岁。因广江是两岁丧母,14岁丧父,所以铭文中又有“公蚤失恃怙”(“蚤”通“早”)之说。

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继母刘太夫人”,她叫刘鉴,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于长沙一个世代书香的相府之家,祖父刘权之在清廷曾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拜体仁阁大学士;父亲刘若珪历任湖北知府、靳水令等职。刘鉴自幼接受良好而又严格的家族教育,不仅通经博史,于诗词文赋,样样俱工,琴棋书画,无所不涉,真可谓“相府才女”。刘鉴作为曾纪官的继配夫人来归时,曾广江刚两岁,她视如亲出,凭自己深厚之学识功底悉心培养教育,母子感情深厚,曾广江后来成为曾国荃孙辈中的第一个秀才,刘太夫人功不可没。铭文中说“归奉继慈”,“朝夕愉愉如也”,当是母子情深的真实写照。光绪七年(1881年)曾纪官病逝后,与丈夫同庚年仅30岁的刘鉴不仅继续悉心抚育广江,同时担起了大夫第敦德、奖善两堂儿孙辈的教育重任,并以渊博的知识和贤淑的秉性,得到了家翁曾国荃的完全信任和全力支持,夸其“善教”,“相府才女”又成了“帅府淑妇”。关于刘鉴的生平事绩和文学成就,在赵世荣先生所著《女杰之乡——荷叶纪事》一书中,有专章详述。刘鉴生有一子,可惜早殇;生女曾广璈,后嫁与左宗棠的孙子左念贻。刘太夫人高寿,民国十九年(1930年)以79岁高龄辞世,葬于长沙大托铺鸦公庙曾氏墓园,距曾广江墓址不远,现保存尚好,只是希望长沙市有关部门妥加保护。

铭文对墓主人之生平事绩记述十分简约,这与他生于清末民初这段动荡的历史有关。曾广江虽在服丧后被补为县学生员,后又因祖父的荫庇而以举人身份参与礼部一体会试,并得赏花翎郎中,以备选道指分安徽,但因清王朝的覆灭,始终未能出仕为官;然而铭文对于墓主人的人品却用较多的笔墨予以充分肯定,不仅说他“澹于荣□”(左月右无)、“归奉继慈”、“朝夕愉愉如也”,且于“地方公益事靡勿勇为”、“共和肇造尤唱导教育实业”、“先后斥资六万而志不稍却”,铭文最后总结为“孝於家、义於乡、迪前人”当不为过。

曾广江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民国十年(1921年)农历五月十七日以疾终,享年54岁。铭文中提到的“配唐夫人妾石氏”,即指原配夫人唐氏和侧室石氏,唐氏系长沙名门唐树楠之女,春秋七十有六,抗日战争时期曾氏家族避难于荷叶老宅时才辞世;石氏为邵阳人,两人都归葬于荷叶大夫第附近山中。

曾广江生有4子,即铭文中所述“兆祥、兆颐、兆绶、兆祁”,在大夫第曾氏“昭”字辈的大排行中分列大、四、八、十。铭文中提到孙子只有“宪朴、宪杰、宪根、宪柱”四位,因为“宪”字辈其余子弟当时尚未出生。铭文中还提到“女孙六人”,其中就有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曾宪植和她的姐姐、著名历史学家、清史专家曾宪楷,关于她们的生平事绩,在赵世荣先生所著《女杰之乡——荷叶纪事》中,各有专章详述。

铭文最后指明,“共和十年(1921年)十月十七日葬公於长沙大托铺鸦公坪庄山之阳”,此处是曾国荃家族移居省城长沙后所购置的两大曾氏墓园之一,为“奖善堂”亡人之墓地;另一处则在长沙河西杉木桥,为“敦德堂”亡人之墓地。

猜你喜欢
曾国荃曾氏铭文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曾国荃:我也是个猛人
读《曾国藩日记》:一日四省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山村除僵尸
夔膚簠铭文读笺
曾国荃的秘书和参谋不好当
壶铭文集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