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

2011-01-25 11:17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3期
关键词:喉科鼻甲变应性

章 凯 罗 毅

1.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宜宾 644000;2.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宜宾 644000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主要是多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等共同参与的慢性炎性反应。目前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笔者观察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学作用机制。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6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64例患者均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参照1997年11月海口会议修订诊断标准[1]。64例患者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15~66岁,中位年龄29岁。病史0.5~10年,病程2~3.5年,平均1.4年。临床表现为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伴或不伴嗅觉减退。排除伴有哮喘、肝肾疾病,治疗前停用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1个月、停用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1周,无鼻息肉和严重鼻中隔偏曲,近期无鼻窦炎和上、下呼吸道感染病史。另选同期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64例患者自双侧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5 mg,以5号细长针头分别注射于两侧下鼻甲黏膜下1.5 mL,14岁以下患者每侧1 mL。第1周隔日1次,第2周隔2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2]。

1.3 检测方法

所有检测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IFN-γ、IL-6。所有试剂均购自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疗效标准[1]

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1997年海口疗效判定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三级进行评定。评分后按下列公式进行评定疗效:症状总积分改善百分率=(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51%为显效,表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50%~21%为有效,部分症状得到缓解;<21%为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失随访患者和退出患者按无效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0例(62.50%),有效20例(31.25%),无效4例(6.25%),总有效率93.75%。其中28例患者主诉用药后24 h内临床症状如打喷嚏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仅4例(6.25%)患者主诉用药后出现鼻腔干燥感,未见嗅觉减退和鼻中隔穿孔现象。

2.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观察组64例患者出现的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伴或不伴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经治疗后,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s)

注:*P<0.05

观察时间 喷嚏 鼻痒 鼻塞 流涕 体征治疗前 2.4±0.5 2.2±0.7 2.4±0.1 2.6±0.8 1.8±0.6治疗后 0.9±0.1* 1.1±0.5* 1.2±0.6* 0.8±0.3* 1.0±0.4*

2.3 各组IL-4、IFN-γ含量变化

治疗前观察组的IL-4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4、IFN-γ含量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 见表2。

表2 各组IL-4、IFN-γ含量的变化[(±s),ng/mL]

表2 各组IL-4、IFN-γ含量的变化[(±s),n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观察时间 IL-4 IFN-γ对照组 60 53.15±5.06 65.92±9.20治疗组 64 治疗前 151.39±8.05# 44.21±7.79治疗后 55.30±9.12* 67.03±8.48*

3 讨论

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变应性鼻炎,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并且常涉及结膜炎、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经济负担[3]。

随着分子免疫学的进展,近年来,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被进一步了解,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亚群)比例失衡可能是变应性疾病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始动因素[4]。研究表明,体内Thl/Th2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失衡关系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IL-4和IFN-γ分别是Th2型细胞和Thl型细胞具有代表性的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分泌或功能性的治疗是控制变态反应强有力的手段。Th细胞增多,其产生的以IL-4为代表的细胞因子增多,IL-4促使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IgE和IgG。并促使肥大细胞成熟脱颗粒,释放递质,介导变应性炎症反应而发生变应性鼻炎,故在Ⅰ 型超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5-6]。本研究中,治疗前观察组的IL-4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提示可能在炎症发生时T细胞及B细胞的激活可以抑制Thl细胞产生IFN-γ等细胞因子,体内Th1/Th2细胞的平衡被破坏,Th2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使Thl细胞功能受到抑制[7]。

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过敏反应,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8]。本组资料中,治疗后观察组IL-4、IFN-γ含量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地塞米松抑制变应性鼻炎的Th2反应,且可促使亚群的Th向Th1转化,使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病得到阻止。

综上,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地塞米松通过调节IFN-γ、IL-6含量的变化,从而进一步阻止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发生。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 徐志鸿,杨成章.Thl/Th2失衡与变应性鼻炎[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8):5l0-512.

[3] 赵分兰,顾之燕.变应性鼻炎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5):270-271.

[4] 章雪松,谢宗万.50%葡萄糖加地塞米松行下鼻甲粘膜下注射治慢性鼻炎[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11):58-59.

[5] 吴革平,章如新,温武,等.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10、IFN-γ和IgE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0):1157-1158.

[6] 吴革平,章如新,温武,等.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血清IgE、IL-4和IL-17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14(2):69-70.

[7] Bousguet J, Vauwenberge P, Khaltaev N.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 2(6) : 147-334.

[8] 杨继芳,刘涛.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IL-4含量的影响 [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1):63-64.

猜你喜欢
喉科鼻甲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2018’学术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第二次编委扩大会通知
更正:
第十五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的通知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