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翠芳,聂建平
(1.遵义师范学院马列部;2.遵义师范学院美术系,贵州遵义563002)
近几年,随着城乡二元格局的逐渐打破和户籍制度约束力的逐渐减弱,贵州民族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量增多,因自身经济条件、居住不稳定、子女受教育等因素的制约,他们无法将子女带进城市,只能留在农村,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其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关系到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所关注。他们远离父母的管教,尤其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文化侵蚀,在当今“价值中立”、“价值虚无”的思潮中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儿童。德育是社会主义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它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个方面,同智育、体育、美育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相结合。作为本研究调查取样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丹寨县是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人口结构方面有代表性的县,两县每年分别有10万与6万多人外出务工,是劳务输出大县。在两县中抽取经济发展处于该县中等水平的城镇进行实地调查,具体是榕江县寨蒿镇、乐里镇和丹寨县龙泉镇。在三个镇分别选择1所中学,1所小学(一共3所中学,3所小学)的学生来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采取自填问卷法、集中填答法、当面访问法填写问卷。6所中小学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5份,有效问卷578份,有效回收率96.33%,其中寨蒿镇156份,龙泉镇184份,乐里镇238份,在578份调查问卷中抽取238份留守儿童问卷进行编码,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009年7 月——9月展开调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访谈,从其生活细节入手,描述其学习与生活状况,力图从中得到启示,厘清这些儿童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探讨整合解决问题的共识性方法。
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现象相当普遍。6所学校接受调查的578名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占41.18%(238/578)。其中,单亲外出打工者占61.76%(147/238),双亲外出打工者占38.24%(91/238),而且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
留守儿童与爸爸或妈妈一起居住生活的比例低,家庭缺乏的情况较为严重。仅22.69%(54/238)的留守儿童与爸爸或妈妈生活在一起,50.42%(120/238)的留守儿童与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生活,与其他亲属一起生活的占20.17%(48/238),还有6.72%(16/238)的留守儿童住校(仅限初中生)。
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自我感觉优秀的占21.85%(52/238)、良好29.83%(71/238)、一般27.73%(66/238),三项共占79.41%(189/238),总体上说明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满意度还是挺高的,但这一比例不一定是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和在学习兴趣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由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使生活在社里的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必定具有共性。
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每年回家1—2次,但在家停留的时间较短。无论是在省内还是在省外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的时间较少,更谈不上对孩子应有的家庭教育。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留守儿童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许多性格缺陷与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任性、孤僻内向、愤怒、敏感、抑郁、胆怯等。他们对待批评教育,往往采取逃学、游逛甚至出走等过激行为。由表1可知,从三镇中小学校总体来看,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89.92%(214/238),其中孤僻内向的31.09%(74/238),存在焦虑心理的22.27%(53/238),抑郁症状的21.43%(51/238),属易怒性格的15.13%(36/238),觉得自己心理正常的仅占10.08%(24/238),100%的孩子希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表1 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人、%)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自控力差,缺乏对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父母外出,家庭教育缺失,或者是留守儿童看护人管教不力,导致这些孩子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至道德、纪律意识下降,尤其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文化侵蚀和不法分子的引诱教唆,从而走上偷盗、抢劫的违法犯罪道路。据榕江县派出所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该县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有16人,属农村留守儿童的9人,占全县未成年人犯罪的56.25%(9/16)。可见,若不对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给予高度重视,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良隐患。
父母外出打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但亲子教育的缺失易使留守儿童缺乏思想观念,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仅有经济生活的满足,而精神生活的缺乏使其思想功利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在问题“你将来的理想是做什么?”表2显示:26.47%(63/238)的留守儿童理想、人生价值观不明确,受父母的影响,有28.57%(68/238)的留守儿童错误地认为将来的理想工作就是打工,有钱就有一切,进而产生一切向钱看和享乐主义的思想,只有不到一半的留守儿童有比较明确、积极的人生理想。
表2 留守儿童理想状况(人、%)
本次调查的238名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少数民族(侗族或苗族)。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经济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的山区,而所就读学校的同学也基本上是本民族的同伴,没有与其他民族的朋友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没有见过世面,他们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团结意识,但封闭的生活环境也容易滋生民族狭隘主义。笔者在丹寨县龙泉镇小学调查了解到:2007年,一个外地汉族小朋友转学到该校,两年来,当地小朋友都不愿意与他玩,原因是他不是本地人,与当地小朋友不是同族,而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民族认同意识上具有趋同性。可见,贵州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因地域限制,受家族文化和村落文化的影响极深[1],民族情绪深厚,普遍存在民族狭隘主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德育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农村社区文化氛围等因素也不可忽视。笔者采用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视角分析原因,在突出教育学、社会学分析的同时,也考虑采用民族学、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首先提出一个关于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成因的理论解释框架(见图1)。框架的右边是被解释的变量或我们要分析的变量,即导致不容乐观的具体原因:家庭德育教育缺失,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村社区文化氛围的制约。我们认为,思想观念是贯穿在这四个变量中,决定变量发挥作用的中介变量,是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农村社区提高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主观因素。家庭是提高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内部条件;学校、社会、农村社区是提高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外部条件。四个变量均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呈正相关。由于资料的限制,本研究暂时不考虑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框架的左边是四个层面的解释因素,四个变量与四个层面的解释因素是一一对应关系。
图1 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成因分析的理论解释模型
根据以上四个层面因素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的视角,结合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家庭作为一个初级社会群体,在培养孩子的基本社会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个人理想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2]。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留守儿童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属临时监管,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在照看留守儿童时,往往采取溺爱、责备、训斥、打骂等错误方式管教孩子,缺少精神上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情感交流的缺失易导致孩子孤僻、冷漠、自卑、胆怯、抑郁等性格缺陷或心理问题。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易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取向,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容易行为失控,或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感染和坏人的引诱,走上歧途。
我国素质教育的口号虽早已提出,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影响着人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尤其是在贵州民族地区。学校领导表面抓素质教育,而实际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表现为:首先,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使德育陷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的尴尬境地。其次,因为学校评价教师是否优秀,主要以所教班级的学习成绩为准,导致老师在考评学生时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学校领导和老师潜意识中都加深了“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因此,德育课落实不到位,德育内容滞后是贵州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的普遍现象。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还未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一方面,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化,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大众传媒及影视作品中大量暴力、色情和低级不健康的内容,使本身缺乏管教、自控力差的留守孩子极容易深受其害,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水平下降,人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据笔者调查,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周围开设卡啦OK厅、电玩城、赌场、网吧等娱乐场所,孩子们手里有些零花钱往往禁不住诱惑就会去这些场所玩,就连学校周围的杂货小店的小商贩们也会想方设法从他们身上获取利益。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秩序较乱,对留守儿童良好品德与素质的培养有极大的不良影响。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地区受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这里经济水平低,科学文化落后。一方面,生活在这里的人受家族文化与村落文化的影响较深,民族情结浓厚,本土思想观念深。这种文化以其浓厚的封建底蕴顽固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使农村的教育缺乏必要的文化动力和人文环境,人们难以打破原有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客观上影响了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选择的倾向[3]。另一方面,落后、封闭的经济文化条件所导致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解决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刻不容缓。如何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使其自身价值得以真正实现,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视
解决留守儿童德育问题,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如广播、影视报刊、文艺宣传等传媒,大力宣传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唤起全社会关注,尤其是要唤起外出务工父母及其家庭的重视,并力求解决这一问题。
2.做好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相关状况的统计调研工作
有关部门要组建留守儿童统计调研的学术团队与机构,积极做好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相关状况的统计调研工作,对他们生活、学习、家庭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为解决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创新管理工作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3.加强对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综合管理
加强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综合管理机制。政府要制定留守儿童的长效管理机制,从制度上加强管理,打破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束缚,为人口流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规范有序的社会环境,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为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走家庭、学校、社会、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之路是必行之举。
(1)强化家庭教育与监护责任,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和价值观[4]。一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注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他们知道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也不要因为外出务工挣钱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鼓励家长和临时监护人多从精神上去关心孩子。二是乡政府、村委会要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要督促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就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精神状态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以确保孩子的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三是家长虽在外地务工,但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网络聊天等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在家里的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迫切需求,帮助解快问题。
(2)学校应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学校在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上起到核心作用,但这一教育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二是运用书信、电话、信息、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沟通联系,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三是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父母在外地务工,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
(3)发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社会形成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
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是社会问题,更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派出所、妇联、团委、街道、村委会共同关注,齐抓共管。一是充分发挥乡(镇)、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等社会力量在教育青少年中的作用,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法制宣传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对孩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激发孩子爱家乡、爱他人、爱祖国的热情,从小树立良好志向。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及农村社区环境的监管整治,彻底清理卡啦OK厅、电玩城、赌场、网吧等娱乐场所,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三是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日程,建议在贵州民族地区州或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州或县农业厅牵头,妇联、团委等部门成立机构,各负其责,认真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做好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并给予人、财、物的投入。
(4)发挥农村社区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
贵州民族地区受家族文化与村落文化的影响较深,要充分尊重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发挥民族文化优势[5],利用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农民工回家过年)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本地特色的德育文艺宣传活动,如快板、小品、民族舞蹈等,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为活动宣传题材。通过定期活动的开展,一是加强了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二是留守儿童自身也获得了教育;三是有利于民族地区形成良好的、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社区文化氛围。
[1] 龚平,徐纪律,等.现代化与农村家庭道德建设[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3.
[2] 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3):42.
[3] 廖鸿冰.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7):19—21.
[4] 孙志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1):22—24.
[5] 杨军昌.论西北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