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建华,余彬华,雷 绫
(1.峨眉山市公安局 刑事技术室,四川 峨眉山 614200;2.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有关损伤时间推断的课题历来都是法医病理学者研究的热点,尤其是颅脑损伤时间的推断。脑挫裂伤(brain contusion,BC)是法医学上常见的原发性闭合性/开放性脑损伤,它是指在颅脑受到暴力作用后而直接造成脑组织点片状出血、水肿及坏死性变化的器质性损伤。BC后可引起多种蛋白、细胞因子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大鼠建立脑挫裂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对脑损伤区、损伤周边脑组织取材,并以阴性组和正常组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蛋白的动态变化,了解S100B标记的胶质细胞对脑挫裂伤的反应,并以此来推断脑外伤后所经过的时间,探讨其发生机制及其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健康、清洁的SD大鼠80只,雌雄不限,体重在250g左右,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大鼠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又分为损伤后4h,12h,1d,3d,5d,7d,10d共7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5只,阴性对照组5只。
浓缩型DAB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鼠SP通用型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美国ZYMED公司,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装);鼠抗S100B单克隆抗体(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大鼠脑挫裂伤模型的建立。参照高燕、孙骏谟等[1]报道的方法,实验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0.12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于脑立体定向仪上。消毒皮肤,头皮正中切开,切口长2cm,剥离骨膜,暴露前囟和左顶骨,用牙科钻在冠状缝后2mm、矢状缝左侧2mm处钻一直径5mm圆形骨窗,保持硬脑膜完整。将撞杆置于硬膜上,用20g砝码20cm高处沿外周导管坠落,撞击撞杆从而撞击硬脑膜,致左顶叶发生脑挫裂伤。打击后切口内滴注4万单位硫酸庆大霉素4~5滴,骨蜡封闭骨窗,缝合头皮。阴性对照组仅开颅窗后用骨蜡封闭,不施加打击。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处死取材。
(2)取材及标本处理。分别于伤后相应时间断颈处死,取出全脑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24h后,切取损伤区及其周边区组织,常规组织连续切片,切片厚3μm,作HE染色及S100B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具体步骤参照北京中杉公司SP试剂盒说明进行,以PBS液作阴性对照。
(4)显微镜观察。在Olympus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常规HE切片、S100B蛋白免疫组化切片。重点观察免疫组化的着色范围、强度情况。
(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标准。S100B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由神经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别是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正常脑组织中仅有微量的S100B蛋白表达。如脑细胞胞浆中出现明显的棕黄色染色应判定为阳性表达。故根据神经组织内是否出现棕黄色颗粒及范围半定性划分等级为:细胞和间质无染色或微染(1级);细胞和/或间质有染色,染色浅,呈小灶性(2级);染色中等强度,呈斑片状(3级);染色深,呈广泛分布(4级)。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的各切片均无棕黄色染色颗粒出现。
(6)图像分析。采用北京天地公司TD2000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切片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在20×20倍镜下,按照着色色调的一定阈值分割阳性细胞,每个点取5张片,每张片取连续不重复的10个视野,平均计数阳性细胞。
使用SPSS 11.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所得实验数据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SD法;同一时间点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显著性。
脑损伤后4h,损伤区及其周围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淤血并见出血,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肿胀,胞核着色浅,部分神经细胞核深染。伤后12h,损伤灶及其周围神经细胞皱缩、胞核固缩,尼氏体消失,胞浆呈嗜伊红色;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核固缩、碎裂或溶解,并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伤后1d,损伤灶周围出现小胶质细胞。伤后3d,损伤区脑组织出现坏死,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并可见胶质细胞增生。伤后7~10d,损伤区形成软化灶。(见图1、图2)
图1 伤后1dHE染色图片
图2 伤后3dHE染色图片
实验组大鼠在脑损伤后4~12h,损伤区周围即可见S100B蛋白表达增多,但着色较浅。损伤后1d,损伤区周围开始出现较多的S100B蛋白表达,染色明显加深。伤后3~5d,损伤区周围有很明显的S100B蛋白表达,染色较深。随后逐渐减少,伤后10d阳性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已无明显差别。阳性细胞主要为损伤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各实验组结果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图3、图4)。阴性及正常组偶见S100B蛋白阳性细胞。
表1 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测定S100B蛋白阳性细胞数
表1 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测定S100B蛋白阳性细胞数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与脑挫裂伤组伤后4h、12h、1d、7d、10d比较P<0.01。
图3 伤后1d免疫组化染色镜图片
图4 伤后3~5d免疫组化染色镜图片
大鼠脑挫裂伤后S100B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时序变化见图5。
图5 大鼠脑挫裂伤后S100B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时序变化
有研究表明,S100B蛋白不但是迄今最能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特异性蛋白[2],而且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炎性损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
S100B蛋白是神经组织蛋白中的一种,为一种不含糖、脂和磷的酸性钙结合蛋白,可溶解于pH7.0的饱和硫酸铵溶液,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q21,而且其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种属中的一致性说明该蛋白具有重要功能。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以反向平行的方式组成同源二聚体(S100αα,S100ββ)或异源二聚体(S100αβ),形成S100αα、S100ββ、S100αβ三种组合形式,S100αβ和 S100ββ常被统称为S100B蛋白[4]。S100B蛋白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Schwann细胞以及某些神经元、黑色素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中。脑内生理量的S100B蛋白(3500mg/mg蛋白)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产生,作用于神经元及其生长环境,成为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主要具有以下功能[5]:①胶质源性营养作用;②调节细胞的可塑性;③参与信息传递;④调节细胞代谢;⑤调节钙离子浓度;⑥其他,促进胰岛β细胞、垂体瘤细胞分泌胰岛素和催乳素;参与炎症反应等。
但高水平的S100B具有神经毒性:低浓度(1~10ng·mL-1)S100B保护培养的神经元免于谷氨酸诱导的损害[6],但高浓度(>10ng·mL-1)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和培养的神经元死亡。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100B蛋白在大鼠脑挫裂伤后脑组织的表达,结果表明:大鼠脑挫裂伤后损伤周围脑组织S100B蛋白水平在造模4~12h即开始增高,在伤后3~5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到伤后10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引起S100B蛋白在颅脑损伤时分泌增加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脑挫裂伤后继发炎性反应,小胶质细胞增生,分泌IL-1增多,IL-1能强烈刺激星形细胞活化和增殖,产生大量S100B蛋白,有研究表明:在体和离体实验中IL-1能显著上调S100B蛋白水平,使其升高较正常3倍以上[7];②S100B蛋白自身液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肥大和增殖产生更多的S100B蛋白,从而形成正反馈调节(Positive feed back regulation)[8];③其他炎性因子如IL-6、TNF-α、FGF-2、5-HT 对 S100B蛋白的表达亦有促进作用;④S100B蛋白的表达增加与凋亡的关系: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凋亡的发生可能促进S100B蛋白分泌增加,但目前尚无深入探讨,需要进一步实验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大鼠颅脑损伤后S100B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逐渐升高—高峰期—下降期的变化,其表达水平在伤后3~5d达到高峰。因此认为S100B蛋白可作为法医学颅脑损伤时间推断的一个补充指标。
[1] 高 燕,孙骏谟,田志雄,等.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的制作[J].浙江创伤外科,2004,9(5):283.
[2] INGEBRIGTSEN T,ROMNER B.Biochemical serum markers for brain damage:a short review with emphasis on clinical utility In mild head injury[J].Restor Neurol NEUROSCI,2003,21(3-4):171-176.
[3] KANNER AA,MARCHI N,FAZIO V,et al.Serum s100beta:a noninvasive maker of blood-brain barrier function and brain lesions[J].Cancer,2003,97(11):2806-2813.
[4] DONTO R.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 role of S100proteins[J].Microse Res Tech,2003,60(6):540-551.
[5] STANACKE BM,TEGNER Y,SOJKA P.Playing ice hockey and basketball increase serum levels of s-100B in elite players:apilot study[J].Clin J Sport Med,2003,13(5):292-302.
[6] AMLEMEYER B,BEIER H,SEMKOVAL,et al.S-100Bprotects cultured neuron against glutamate and stauro sprorine-induced damage and is involved in the antiapoptotic action of the 5-HT1a-receptor agonist[J].Brain Res,2000,858:121-128.
[7] MCGEER PL,MCGEER EG.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stem of brain: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of Alzheimer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J].Brain Res RE=ev,1995,21(2):195-218.
[8] SHENG JG,ITO K,SKINNER RD,et al.In vivo and in vitro evidence supporting a role for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 interleukin-1as a driving force in Alzheimer pathogenesis[J].Neurobiol Aging,1996,1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