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检验职业教育师资现状调研与建设策略

2011-01-23 08:00刘家秀张玉领芦慧霞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检验药学系江苏淮安3300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检验科南京0009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1年6期
关键词:名师检验技能

刘家秀,张玉领,芦慧霞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检验药学系,江苏 淮安 3300;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检验科,南京 0009

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业务水平,必须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1 调研目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随着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学生规模已经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本专科高等教育总规模的近一半[1]。1999年,全国中等医药学校中开设检验专业的学校有97所,当年检验类专业招生数占全国中等医药学校招生总数的4.3%[2]。职教师资也和事业规模一样,数量上大幅增加,职称和职业资格等层次大幅提升,年龄、类别等结构上日趋合理,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等保障逐步强化。然而,职业教育还缺乏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大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名师”群体。2007年,教育部职成教司、财政部共同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即中职学校重点专业师资培训包开发项目,旨在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们对全国开办医学检验专业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医学检验职业教育名师队伍建设途径、方法与机制等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及有益探索,旨在尽快培养一批卫生职业教育“名师”群体。

2 调研内容方法

2.1 调查主要内容

主要围绕专业教师年龄构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所学专业及教学能力与培训需求等核心问题展开调查。

2.2 调查对象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全国抽出15所中等职业学校,并以其所有136名检验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采用函调法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向15所学校检验专业教师发放问卷100份,共回收52份,回收率52%。调研信息汇总后,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接受调查的52名教师中男性23名,女性29名;平均年龄为(41.88 ±8.20)岁;平均从事检验教学(15.65±9.68)年。教师职称分布较为合理,15所学校中,高级职称达到42.75%,中级38.17%,初级职称19.08%。

3.1 专业师生比例令人担忧

15所学校,共有专业教师136名,检验专业学生3 000名,师生比为1∶23。这与国内相关省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评估“A”等规定的“师生比1∶18以内”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3.2 教师学历层次有待提高

相关示范专业建设标准明确规定,专任专业教师结构“A”等标准应均为本科以上学历,且研究生或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25%以上。而15所中职学校检验专业教师本科占76.0%,硕士占14.4%,还有9.6%的专科学历,无博士学历。

3.3 专业吻合程度急需加强

52名教师中检验专业毕业的仅占58.78%,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临床医学(29.01%)和医学相关专业(12.21%),教师所教专业与其所学专业吻合度不高。因此,参加临床专业实践,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是解决该矛盾的有益途径。

3.4 教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教学中融入行业岗位知识、专业课程开发、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临床检验带教、教学评价、提供就业指导。自我评价分3个级别:能、基本能和不能。调查结果显示,教师6个方面的能力自我评价不高,参差不齐,具有相关能力的比例偏低,不具有相关能力的也占有一定比例(如表1所示)。尤其是专业课程开发和临床带教能力不足,可能与专职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繁重,很难保证定期到医院检验科现场学习有关。但医学检验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仪器、新项目不断涌现,职业学校的课程难以与实际工作的发展保持同步,而教师又不能及时走向临床专业实践进行更新知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职教检验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尴尬局面。

表1 检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自我评价结果表 n(%)

3.5 培训体系期待科学合理

3.5.1 培训机会及培训内容覆盖面较窄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的教师仅13人(占25.0%),未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的39人(占75.0%),且参加培训的教师中,以高年资、高职称的教师为主,但都没有国外培训学习的机会。调研结果表明,所有接受过省级以上(含省级以下)各类培训的教师中,接受专业知识及综合技能培训的比例较高,分别占44.2%,38.4%,而接受过职教理念培训的教师比例较低,占25.0%,接受教学法培训的教师比例更低(9.6%)(如表2所示)。

表2 检验专业教师培训内容和职称分布情况 n(%)

3.5.2 培训需求内容

●专业知识。在教师的培训需求调研中,教师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需求主要有4种:基本理论、检验技能、检验进展和实验室质量管理(如表3所示)。绝大多数教师有培训的需求,我们认为这与教师的教学自我评价以及职业发展期望是相关的。在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训需求中,对医学检验进展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需求分别占第一位和第二位,说明实验室管理近年逐渐受到重视,实验室检测日趋规范化,实验室资质认可将成为趋势。

表3 检验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需求 n(%)

●现场实训能力。教师对于实训能力培训的需求主要有4种:自动化仪器操作能力、手工操作能力、检验结果分析咨询能力和学生技能评价能力(如表4所示)。在对实训的需求中,半数以上的教师希望能得到自动化仪器操作的培训。临床实验室使用的自动化分析仪大多价格昂贵,学校不可能自行购置,只能在医院检验科的学习中体验。

表4 检验专业教师的实训能力培训需求 n(%)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培训的需求主要有: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质量评价分析、课外实践指导能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如表5所示)。教学能力和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为我们制定培训计划及教材编写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表5 检验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需求 n(%)

4 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由做大向做强、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必须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为基础,以培养骨干教师为突破口,以双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造就师德高尚、学高技强、勇于创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4.1 以引进、培养并重为原则,构建合理师生比例

“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师生比例大幅提升[3]。然而,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行动方案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有一定距离。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和改革[4]。职业学校应根据学校招生计划,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出发,把抓好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遵循“精选、严育、重用、对口”教师引进原则,招聘硕士以上优秀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水平、有临床检验实践经验的急需人才,培养有发展潜力的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确保教师专业对口、结构优化、业务精良、素质较高、师生比例符合教育规律。

4.2 以名师工程为引领,打造优秀职教团队

教学名师应该是能够在教育岗位上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和创新的教师[5]。一流职业学校靠一流的教师支撑,一流的教师靠一流的“名师”引领[6-7]。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名师”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并将其与加快职教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联系起来,放到突出的位置,使名师的培养常态化、自主化。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同岗位、关键环节,积极开展“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五阶梯选拔培养工作。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锻造名师,形成合理梯队;通过名师引领、青蓝结对,采取“请进来培养、送出去培养、派出去培养、传帮带培养、校本式培养、压担子培养”,使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尽快成长。

4.3 以临床实践为平台,加大双师培养力度

专业教师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双师型”[8]。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教学,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应专业岗位的技能,培养和形成一批“双师型”教师是办出特色专业的前提。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专业课教师到有关医院检验科室、疾病控制中心、中心血站进行相应的进修、短期技能培训、岗位挂职培训学习等,培养教师医学检验岗位知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临床检验带教和提供就业指导的能力。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9]。提倡教师一专多能,鼓励教师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申请和评定多种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并在考试、培训、继续教育上给予经费支持。在加大自身培养的同时,聘请医院、社会和有关学校的专家、工程师、技术员、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

4.4 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增强课改教改意识

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只有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能力和技能资格的教师才能担此重任。所以,教师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的质量[10]。教师通过参加技能大赛锻炼,在自身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与教学方法调整改革方案,促进了对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标准的重构,促进了教师与企业合作,依靠行业、企业,调整专业结构,连接技能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提高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意识。因此,技能大赛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师资的实力,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学校、到地区的全方位检验。

4.5 以职教培训为突破,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从2000年到2011年,适逢我国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深入推进时期。“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培训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在培训体系上,积极落实和吸引高校、医院、企业参与,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一是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尤其是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质量评价分析、课外实践指导能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教学能力素养培训;二是建立完善的轮训机制。国家、省要增加中职教师培训基地,明确高等院校的培训职责、义务和任务,尽可能多地安排国外、国家和省级长、短期培训,力争做到在职教师每六年左右有一次培训机会,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每五年左右有一次出国培训机会,使高水平的培训常态化;三是建立内需的普训机制。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要积极推进职教师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分类指导、多形式、多渠道并举原则,紧紧围绕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对各级“教师”进行多层次、多样化培训;四是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培训效果要加以考核评估,使受培训人员的培训成果能最大限度地在职业教育视域下发挥作用。

4.6 以弘扬尊师为美德,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教育管理者必须创设有利条件和环境促进教师成长,培养教师自信[11]。弘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以人为本”的良好风气,创造“专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及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营造一种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与开拓创新的和谐学术、人文氛围。改善教师教学、科研环境,为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造必要的学习、工作条件,使教师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为做好卫生职业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1]王继平.30年中国职业教育的回顾、思考和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45-46

[2]戚林,傅一明.中等医学检验教育现状与改革趋势[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26-28

[3]汤静.高职高专师资现状及对策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3):170-172

[4]马陆亭.以制度保证质量和公平[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1-6

[5]张妍.积累、改革、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0,(4):93-96

[6]王培峰.“名师”的理性批判[J].人民教育,2008,(19):33-35

[7]秦培元.打造“名师”团队,提升“名校”品牌[J].文教论坛,2007,(1):26-27

[8]汤仕龙.强化工程素质培养 建设双师队伍[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79-81

[9]李尚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目标管理体系的重构[J].创新,2008,(5):83-85

[10]郑端阳.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启示[J].河南教育,2010,(7):80-81

[11]李建伟.理解尊重教师 培养教师自信[J].宁夏教育,2009,(7):26

猜你喜欢
名师检验技能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