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锋,刘宁宁,张国徽,任君旭
(1.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院法医学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情报中心,河北 张家口075000)
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法医学鉴定1例
李建锋1,刘宁宁2,张国徽1,任君旭1
(1.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院法医学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情报中心,河北 张家口075000)
法医临床学;创伤性膈疝
高某,女,56岁,2006-11-28日因交通事故伤及胸腹部等处.
某县医院住院病历:2006-11-28日,首次病程记录:以 “头胸部车祸后头晕、恶心、胸闷、气短、流血约2h”为主诉入院.专科检查:左颞顶部可见一长约3.0cm左右创口,重度污染,深达皮下,创缘不整,有活动性出血,人中部可见皮肤擦伤,右胸壁广泛触痛 (++),胸廓挤压试验 (+),前额触压痛(++),双下肢活动略受限,大腿略肿胀,触压痛 (++).初步诊断:头面部外伤,右侧第3至8肋骨骨折,周身多发性软组织挫伤.2006-11-30日,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恶心,呕吐3次,呕吐多为咖啡样物,经化验潜血为阳性,X光片示胃内液平面,血红蛋白80g/L,考虑为外伤后胃黏膜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胃区不适,腹胀,胃区压痛,出现出血症状表明出血较急,给予止血,保护胃黏膜及对症治疗,根据目前情况,必须进行输血治疗.2006-12-5日请专家会诊,诊断为脑震荡,上消化道出血,右侧第3至8肋骨骨折,右侧血胸,颜面部擦皮伤,双眼挫伤,双足踝韧带损伤,骨折待除外.2006-12-12日因患者平卧后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并有呕吐症状,呕吐物为咖啡色,量约200mL/d,经肺部CT平扫提示 “左肺疑似占位性病变”,经县人民医院胸科主任会诊后考虑为1.肿瘤,2.结核,3.栓塞.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区总医院住院病历:2006-12-14日,主诉:头胸部外伤14d,呕血10d,加重3 d.体格检查:右胸部腋中线第6肋间有闭式引流创口,无渗血,左侧呼吸动度减弱,左下肺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右侧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诊断:闭合性胸外伤,创伤性膈疝,多发肋骨骨折,右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脑外伤 (脑震荡).手术记录: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长约22 cm断第8肋进胸探查,见膈肌内侧由内下向前外侧破裂长约8cm左右,创缘不整齐,膈肌薄弱,胃底及部分胃体、大网膜疝入胸腔内.胃壁充血,水肿,颜色血运正常,弹性尚可,与膈肌裂口炎性粘连,胸腔内有约300mL淡红色胸水,左肺下叶部分不张.吸净胸水,钝性分离胃壁与膈肌裂口粘连,还纳胃及大网,探察见腹腔内清洁,无污染及积血,缝合膈肌,胀肺,左肺下叶复张良好.
法医学鉴定:阅伤后当天胸部正位片示:右侧3~8肋骨骨折,右肋膈角变钝.伤后14d胸部CT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胃疝入左侧胸腔.伤后17d胸部正位片示:右侧第2~7肋骨骨折,右侧肋膈角消失,左侧胸腔可见高密度影 (图1~图3).分析:高某于2006-11-28日胸腹部等处被伤,致创伤性膈疝,并行膈肌破裂修补术治疗,依照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第4.10.6f)条之规定,本例腹部伤残程度为十级.
图1 伤后当天胸部正位片
图2 伤后14天胸部CT片
图3 伤后17天胸部正位片
创伤性膈疝是胸腹部严重损伤导致膈肌破裂,腹腔内脏器因腹腔压力变化而进入胸腔所致[1],其疝入物多为胃、小肠及结肠,其次为肝、脾、大网膜及肠系膜.突入胸腔内的脏器大都没有壁层腹膜构成的疝囊,所以实质上膈疝不是一般所谓的疝,只能被认为是一种 “假疝”或脏器突出.近年来,随着各种原因的损伤增多,尤其交通事故率高,创伤性膈疝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已跃居膈疝的第一位[2].膈疝胸部平片同于受疝入部位,疝入脏器种类、数量及合并胸积液、积血、气胸、肺不张、肺渗出灶等影响而表现多样,但主要可归纳为2类:①可伴积液,合并实质性脏器的疝入也归入此类,表现为胸腔内胃肠影像征;②实质性脏器或充满液体的胃、肠,表现为胸腔内片状、团块状影.胸腔胃影征表现为胸内大囊,可占据半侧胸腔,多伴宽大液平,为疝入的胃膨胀而成,大囊上缘多呈光滑弧形[3].创伤性膈疝在法医临床鉴定中较少见,而迟发性膈疝则更少.本例因车祸受伤,同时应合并有左前内侧膈肌破裂,但早期尚未形成膈疝.因膈肌破裂与膈疝的早期,膈肌破裂口较小或被大网膜堵塞,腹内脏器未或少量进入胸腔,无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只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受伤当时伤者的胸腹部损伤较重,掩盖了左前内侧膈肌损伤的症状体征,在未形成膈疝前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血气胸也可以掩盖膈肌损伤的X线特征,加之初诊医生对创伤性膈肌破裂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而造成漏诊.由于膈肌不停运动,左前内侧膈肌破裂口不能自行愈合,因胸腹腔之间压力差的持续存在和增加,使腹腔脏器逐渐移位形成膈疝,其过程病理发展变化缓慢,致使在受伤后迁延一段时间才发病[4].本例外伤后首次就医并未发现创伤性膈疝,其原因可能为钝性外伤导致多器官损伤,掩盖了膈肌损伤的症状;另一方面,由于器官通过膈肌缺损处的堵塞效应,推迟了腹腔器官向胸腔的移动[5],综上所述,其膈疝应为本次外伤所致,故应给予伤残程度评定.
[1] 邱勇,江毅平.外伤性膈疝影像学误诊分析 [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1):57-58
[2] 李海,邱乾德.膈疝的影像诊断价值 [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3):136-139
[3] 董御曦,易继权,徐伟.膈疝的X线诊断分析 [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4-115
[4] 陈林昊,黄良祥,李建党.创伤性膈疝误诊28例分析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44-3645
[5] 路涛,谭今.迟发性间接创伤性右膈疝伴肝、胃扭转1例 [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0):1392-1393
R 89
C
1673-1492 (2011)06-0115-02
来稿日期:2011-10-09
李建锋(1980-),男,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人,研究方向: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
李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