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聪,任 珍,包志英,袁晓青,刘 梦
健康教育与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相关性研究1)
李惠聪,任 珍,包志英,袁晓青,刘 梦
甲型H 1N 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2009年4月首先出现于墨西哥和美国,并迅速蔓延至全球。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于2009年5月1日在香港确诊。流行期间,我国的甲型H 1N 1流感病人明显增多,防控形势严峻[1,2]。其中重症病例、危重症病例也随之增加。截止2010年1月2日,我国内地31个省份共报告确诊病例120 940例,死亡659例。甲型H 1N 1流感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由于几乎所有人都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没有免疫力,都有可能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所以人群普遍易感。因此,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流感的健康教育,帮助群众掌握甲型H 1N 1流感的有关防控知识,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对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防止疫情的扩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健康教育对提高群众甲型H1N1流感认知度的作用,2009年7月—2009年10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部分住院病人及探视家属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于宣教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认知度的提高情况,为更好地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1.1 研究对象 2009年7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非甲型H1N1流感病人及探视家属共500例,其中男236例,女264例;年龄15岁~68岁;文化程度均为高中以上的非医疗工作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度。在对被调查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1.2.1 调查内容 甲型H 1N 1流感相关知识共4项,包括: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传播途径、主要临床表现、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时间;甲型 H 1N 1流感的预防方法共 5项,包括:预防措施、日常的生活习惯、戴口罩的认知、消毒剂的使用、流行期间到医院就诊行为等。
1.2.2 调查方法 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和病人病情平稳的情况下,调查人员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被调查者以不记名的形式填写调查问卷,回收的同时发放预防甲型H1N1流感健康宣教手册并指导其学习,然后再发放调查问卷。本研究健康教育宣教前后共发放调查问卷各500份,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各493份和436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8.6%和87.2%。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甲型H 1N 1流感相关知识认知的宣教效果(见表1)
表1 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认知的宣教效果 例(%)
2.2 对甲型H1N1流感预防方法认知的宣教效果(见表2)
表2 对甲型H 1N 1流感预防方法认知的宣教效果 例(%)
3.1 健康宣教明显提高了群众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对甲型H 1N 1流感的传染期,大部分人有正确的认识。64.5%的被调查者认识到在病人出现症状前就有传染性,37.5%也认识到儿童的传染期时间一般会比成人更长。经过健康宣教后,这两个比例提高到了71.6%和50.7%。但我们也看到,22.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病人出现症状前没有传染性,而在宣教后,仍有20.9%存在这种错误认识。提示我们的健康宣教应更关注对一些错误观点的纠正。
对甲型H 1N 1流感的传播途径,60.9%认识到通过病人打喷嚏或咳嗽时近距离接触传播,83.2%认识到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传播,经过健康宣教后,超过90%的被调查者掌握了这两种主要传播方式。而对通过暴露于被病人污染的环境或物品传播途径,认知的人群也由30.0%上升到51.6%。对其他3种错误的观点,群众有较好的认知度,经健康宣教后,认知度提高。
对甲型H 1N 1流感的主要症状,大部分(81.7%)认识到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但对可能出现的其他症状,如腹泻、呕吐和呼吸困难,甚至出现严重疾病,引起死亡的认知度较低,仅占31.0%和35.1%,宣教后对其认知有了较大的提高分别为69.7%和75.9%,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甲型H 1N 1流感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天数,宣教前,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50.5%)存在错误的认识,宣教后,这一比例明显降低,只有约11.2%的被调查者没有认识到医学观察时间只需7 d。
3.2 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群众对甲型H 1N 1流感预防方法的掌握水平 对甲型H 1N 1流感的预防措施,广大群众已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等呼吸道病人、咳嗽或打喷嚏后注意洗手”,而超过50.0%的人群也注意到“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场所并减少滞留时间”及“室内尽量多通风”。通过健康宣教,民众对这些预防措施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均达到90.0%以上。而关于疫苗注射的问题,民众的认知度不高,经健康宣教后,也只达到56.7%,提示尚需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关于民众的卫生习惯,82.6%认识到通过经常洗手来保护自己,但保护他人的意识尚缺乏,如咳嗽时用手遮挡,不随地吐痰等,通过健康教育,群众的这种利人意识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于呼吸道传染疾病,戴口罩可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并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对戴口罩的一些错误观点,如不分正反面、不完全覆盖口鼻、随意丢弃,群众的认知度较高。而对一些正确观点,如长时间佩戴需清洗、使用一次性口罩,群众的认知度仍有提高的余地,分别由宣教前的56.8%和61.9%提高到宣教后的74.8%和89.4%。提示在健康教育中对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的讲解还不到位。
对消毒剂使用时间问题,群众的认知度很低,即使经过健康宣教,仍只有39.0%认识到需消毒30 min以上才能达到消毒目的。这可能和此问题的专业性较强有关。对甲型H 1N 1流感流行期间的就诊行为,80.7%都能主动配合体温检测,但人们普遍没有注意洗手和携带纸巾、手帕备用的习惯。因此,应注重向人们讲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就诊行为的重要性,使75.0%的人群认识到了这些问题,达到了健康宣教的目的。
控制传染病,预防比治疗更为有效。只有做好充分的预防,才能防病于未然,在传染病暴发时,良好的预防又能控制疫情的蔓延。因此,应用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甲型H 1N 1流感的健康教育,帮助群众掌握有关防控知识,提高对甲型H 1N 1流感的认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对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防止疫情的扩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本研究显示,对甲型H 1N 1流感相关知识及其预防方法,广大群众有一定程度的认知,这可能和近些年来随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先后流行,社会和政府对传染病有更多的认识,通过媒体的宣传教育,正面引导民众从生活小事做起,纠正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顽症劣习,有力地促进了这些传染病的控制。但也发现,广大人民群众对这种新型流感的传染性、严重性、有效的预防方法、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消毒剂的使用以及如何就诊等方面,除有待于进一步加深认识外,尚存在许多错误认识。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健康宣教时,有针对性的设置知识点,宣教正确的防护知识,同时,着力对一些错误观点进行纠正。但一些个人卫生习惯,如随意丢弃口罩,健康宣教未见任何效果;群众保护自己意识较强,但保护他人的意识尚缺乏。这已不仅仅是个人习惯问题,而是社会道德的问题,要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认识到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在加强自我保健的同时,加强自我管理。
总之,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度,有助于公众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尽快控制疫情,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1] WHO.Pandem ic(H 1N 1)2009 G lobal A lerd Response(GAR):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EB/OL].[2009-04-24].http://www.w ho.in t/csr/don/2009-04-24/en/index.h tm 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 1N 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S].2009-10-13.
[3] Anon.猪流感概述[J].全科护理,2010,8(2C):556.
Study on relativity between health education and cognition of patients toward type A H1N1 influenza
LiHuicong,Ren Zhen,Bao Zhiying,etal
(A ffiliated Beijing You'an Hospitalof CapitalM 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 China)
R473.5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1.03.010
1009-6493(2011)1C-207-03
1)为佑安肝病艾滋病资助项目,编号:BJYAH-2009-001。
李惠聪,女,副主任护师,工作单位: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任珍、包志英、袁晓青、刘梦工作单位: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10-07-30;
2010-12-10)
(本文编辑 吕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