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道平
大量研究发现,学习动机的有无与强弱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课程目标六级、七级的总体描述中分别规定“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动机”“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在情感态度目标七级、八级中分别要求 “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有稳定和持久的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稳定和持久的英语学习动机,不仅可以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积极推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也是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需要。
一、注重培养学习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即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自身,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另一类是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指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部因素引起,学习活动只是满足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及发展其实质是心理需要的唤起和形成,是心理需要与满足它的目标相互联系的过程。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独立性不断增强,内部动机开始占据主要地位,并成为英语学习中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机。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认为英语学习本身可带来享受和愉悦。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能在学习中获得很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内部动机尤为重要。
(1)优化教学方式。教师应适当借助多媒体,用现代化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当然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种手段,使用时应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通过多种感官作用加深对课题的理解。除了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富有创意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其他环节中优化教学方式,力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有些传统的教学方式仍行之有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效果选用,而不能一概摒弃。
(2)灵活运用教材。先行不少教材已明示了具体的教学步骤,易于教师操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但是,正如《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所指出的,首先,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其次,任何教材都不是为某一特定的学习者群体编写的,因此不可能完全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考虑到所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周围环境。对绝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陌生的内容应敢于舍去,同时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对一些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以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感觉到语言素材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3)充分挖掘语言本身的魅力。内部动机是由于个体对所进行的活动本身感到愉快,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英语语言本身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设计能使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的活动。英文歌曲、短诗、散文、演讲片段、谜语、绕口令、谚语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
2.注意外部动机的作用
高中生都知道英语是升学考试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并且源于教师、同学以及学业成绩等因素所引起的外部动机在英语学习中也起一定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关注,教师本身的素养和人格魅力都会加强学生的外部动机。同学的尊重和认同也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学业成绩对学生外部动机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设计的试卷要难度适中,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一种主观判断,它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自我概念的标准是具有自尊心(self-esteem),自尊心的满足必须具有三个条件:重要感(sense of significance),指个人觉得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成就感(sense of competence),指个人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表现出成就,达到预期目标时所产生的满足感;有力感(sense of power),指个人觉得自己有处理事务与适应困境的能力。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就应该在教学中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1. 面向全体学生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置和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用花名册的形式建立学生课堂活动档案,对每位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次数和表现都作简单记录,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均等,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即使在学生人数超过60人的大班,每个学生平均每2~3堂课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让他们觉得英语课堂需要他们,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重要和有意义的。
2.发挥成功效应
成就感是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另一条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欢乐”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在实际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并不容易。学习目标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吻合。目标过低会降低成功的价值,目标过高则难以实现,失败的经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甚至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 helplessness),即当有机体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破罐子破摔”现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供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和成就标准。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使他们能够从成功的学习开始,体验学习成功的经验,获得自我效能感,提高自信心,从而具有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机。
三、树立正确的归因观
归因(attribution)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体不同的归因观会导致不同的成就动机,从而影响个体取得成就的大小。
1.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在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于努力不够,而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在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于能力不足,认为努力也不能带来成就。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但如果把学习的成败一概归因于学习能力,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好的学生如果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就会降低努力的程度;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如果把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归因于能力,就会产生“努力也无济于事”的想法。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个人努力的程度。利用学生身边的例子比教师的说教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努力归因,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笔者所教的班级中曾有一名英语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但到了高三下学期,他的成绩提高到了中等偏上。当我向其他学生展示他认真做过的几十套各地高考试卷时,学生们立即就明白了这位同学成功的原因是努力。
2.加强学习策略指导
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已经付出很大的努力了,但却很少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时把学习上的成败归因于努力并不合适,而归因于学习方法更能提高学习积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并不是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形成的。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总结出有效、高效的学习策略。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和推广使用,使更多学生体验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总之,培养高中生稳定而持久的英语学习动机,不仅对他们目前的学习行为和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为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提供了长期的动力,英语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参考文献:
[1]李秋颖.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三种途径[J].中小学英语教育,2007,2(4).
[2]WILLIAMS M,BURDEN 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嚴先元.教师的教学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