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
在体育课堂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有效教学和安全教学的有利保障。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紧扣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促进学生行为规范。不但要对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还要让其他同学在以后的体育课堂中能引以为鉴。笔者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举例谈谈在体育课中如何促进学生行为规范,以求共飨。
现象一
在收、发体育器材、集合队伍时,尤其是球类器材,总有学生运球、耍球,动作迟缓、拖拖拉拉等现象。
处理技巧:教师可以规定时间,一般是倒数5秒钟,读秒5、4、3、2、1,学生能很迅速地集合到位。主要是抓住学生不甘落后、好胜心强的特点,促使他们能做到快、静、齐。
现象二
教师在讲解示范时,有时会有学生在队伍里面议论,既影响教师讲解示范,也影响其他同学听讲。很有可能是教师讲解有问题,或者对示范动作有着不同的看法。
处理技巧:教师可以突然提高讲解的声音或者突然暂停讲解示范,两眼凝视议论学生,使其意识到老师已经关注他们,暗示他们停止议论,专心听讲,也可以灵活运用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指导的机会,直接走向那学生,亲切地拍拍其肩,问问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可以当时处理就及时解决,不能处理的,可以与学生说,咱们课后再交流好吗?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想到自己刚才的不良行为,标本兼治,融洽感情,促使学生顿悟。
现象三
教师在示范或者学生分组练习时,有时会有体育特长生表现出不屑一顾,认为动作都会做,表现出一副傲慢的样子,甚至做恶作剧,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处理技巧:教师发现这学生时,先注视该生,然后面向全班学生提问,接着以“随机”的方式请该生回答、或作示范,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不足与希望。课后还可以多参与体育特长生活动,共同比赛,充分展示体育教师的优美动作。事实上不得不承认,教师与学生比较,并不是个个运动项目都比学生强的,师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切磋,采用此法,既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也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服从教师的严格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其行为规范。
现象四
球类课在讲解示范或者分组练习时,或者教学比赛时,时有小部分学生喜欢坐在球上,教师虽然也及时提醒了好几次,但以后仍我行我素,提醒效果不明显。
处理技巧:学生坐球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球变形,容易损坏,这种现象,需要采取适当的时机,在教授篮球运球时,让其深刻体会变形球对运球造成的影响,同时配以爱护体育器材的教导,让他们在经历深刻的体验后,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现象五
课堂上学生之间可能由于争夺器材或者在相互保护、帮助时故意刁难同伴而产生矛盾,使用不文明语言相互攻击,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尤其是保护、帮助时涉及到学生安全问题,事关重大,如若形成后果则性质恶劣,影响较坏。
处理技巧:一般课堂学生人数都在四五十人左右,出现这些不良行为在所难免,如果教师中断课堂教学而致力于处理教育,势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还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本人一定要冷静,一旦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局面会更加难以控制。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如果有学生受伤,可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并送校医务室,事实证明,一般制止及时不会形成损伤,如果没有学生受伤,教师可以要求双方各自到一边冷静思考,各自从自身找原因,反省自身不足之处,课后访谈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开疙瘩。然后,根据情节轻重,看是否需要在下次课上公开检讨。
总体来看,课堂上不良行为频繁发生率、目标达成率等,与教师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责任意识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言行、仪表方面都要起表率作用,决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使“言教”通过“身教”落到实处,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开学伊始,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体育课堂常规教育,严格要求,让学生明白体育课堂中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增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免疫能力”,防患于未然。
再其次,体育教师平时对课程标准教材的钻研要有一定深度,精心备课,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得当,提高对课堂驾驭能力,对于体育课成绩评定,不能一味体育好而都好,让学生明白行为不规范,体育成绩虽满分,但体育课成绩不一定是满分。
最后,体育课程学科性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对学生个体的研究必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去体会学生心中的体育,方能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