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越久越美好
俄国同时也是美国大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自传性回忆录《说吧,记忆》(《Speak,Memory An Antobiography Re-visired》)最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研究纳博科夫的读者或者爱好者来说,都是天大的喜讯。
纳博科夫是沙皇俄国时代出生并长大的俄国作家,说他也是美国作家是因为他在1940年5月也就是他51岁的时候移民美国,并开始学习英语写作。两年之后,也就是1942年,他开始在美国的《纽约客》杂志上发表英文作品,并逐渐成为英语世界的文坛大师,成为英语出版商手上的王牌。纳博科夫的这本自传性回忆录写于1960年,后来几经修订分别在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出版了不同的文本。这本书记述了作者富有传奇的一生,也为全世界喜欢他的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
纳博科夫1899年4月23日出生于圣彼得堡。他的家族在沙皇俄国时代是十分显赫的家族,他的祖父曾经担任过沙皇政府的司法部长。父亲的家族也是地位显赫的大财阀。十月革命以后,他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18年的文学生涯。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讲授文学。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由于作品描写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几乎是未成年少女之间充满着性爱的关系引发了巨大争议。后来这部作品在解禁之后还被好莱坞拍成电影,传播甚广。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3年因其终身成就被美国授予国家文学金奖。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葬于Clarens。墓碑镌文:“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作家”(vladimirNabokov,ecrivan)。
中国引进纳博科夫其实时间也并不很晚,梅兰芳先生的儿子、美国文学学者梅绍武先生逝世前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次前往美国查看他的资料,并翻译了大师的小说《微暗的火》。而《洛丽塔》小说的中文翻译则是我的好友,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居住的欧阳煜博士。
纳博科夫之所以伟大,绝对不只是因为他写出了被禁的作品,而是由于他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有着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得他能在很年轻的时代就超越了一般艺术家的趣味,尽管他的一家受到了不是很公平的政治待遇,但是,他能超越一般际遇而产生的看法把思想引向更为深入的地方。他的知识尤其是在语言上学识十分渊博,他的作品在翻译界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文本,因为一个作品当中,必定夹杂着很多种语言和历史甚至宗教,他的作品还不是一般小说的简单立意,而具有令人难以解读的深远意境。
纳博科夫一生尽管辗转很多地方和国家,但是,他始终深爱着俄国,他很多时候都还要回到俄国去写作,只有在那到处都说着俄语的世界里他才会有真正的创作灵感和激情。
读他这本自传性的回忆录,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因为我还没有见过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一生回忆成这样。难怪有人说,这是回忆中的小说。我认为凡是喜爱文学的人都应该很好地读这本书。
美国“郊外契诃夫”约翰·契佛
美国作家约翰·契佛(John Cheever)(1912-1982)是美国所谓中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外国文艺》介绍到中国来。中国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也对这个作家推崇备至,王蒙甚至还亲自翻译过他的作品。但是,这个作家在中国的认知度并不高,我到处找他的作品,结果还是在上海一家低价书店里买到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2001年的《约翰·契佛短篇小说集》,才花了10元钱,但是对我来说,简直如获至宝。因为这个版本就是根据1976年出版的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翻译整理的,几乎集中了作家全部最精美的短篇小说杰作。
约翰·契佛的小说很多,但是,最为出色的还是他的短篇小说,由于他在小说中着意刻画城市郊区以外的中产阶级聚居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不无遗憾地记录了这些中产阶级家庭以及人物的生活和心态,因此在美国和世界文坛有“郊外契诃夫”的美称。
对于美国最为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我自己也有着深刻体验。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很羡慕美国到处都是中产阶级,而实际上,在美国做一个中产阶级真的很痛苦。他们的收入和消费都是那样的一致,所有的欲求都被商业家们编排好了,一切都为你设计和制定,你的生活就如同是一出被导演安排好了的戏剧一般毫无生气。甚至连爱情与两性关系都已进入商业圈套。他们做梦都在想着早日脱离这个阶层。我自己家里就有好多位这样的美国中产阶级阶层的人物,我每次到了美国与他们交谈,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精神内在的疼痛。
约翰·契佛的小说正是以此作为突破点,他以幽默调侃的笔调写出了这些人多样但实际上缺乏生气的生活。和另一位美国作家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l在自己的小说当中虚构了约克纳帕塔法郡(Yoknapatawpha County)一样,约翰·契佛也在自己的小说当中虚构了绿阴山(Shada Hill),他小说当中那些人物的生活都发生在这个地方,这些地方距离大城市很近,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铁路和公路相连,人们都居住在自己买下的充满温馨的房子里,他们的生活表面上看去似乎很富足,他们除了工作之外,就是夏天去海滨,冬天去滑雪,丈夫在外工作养家,妻子在家里操持家务等候丈夫的归来,而实际上,这样的生活背后是入不敷出,夫妻不合,调情私通,酗酒闹事,人们自私苦闷,相互欺骗,惴惴不安。约翰·契佛的这些描写惊动了美国社会,《纽约时报》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在小说写作手法上作家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那就是构思的精巧与语言的幽默,使得他的小说成为一种非常受美国社会和文化界喜爱的作品。而作家自己则说,写小说,本来就是一种大众的艺术。
从一定意义上说,约翰·契佛的小说所描写的这些生活,我们中国现在正在一步步地逼近。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现代化速度和程度都很高的城市,甚至已经就是那样的生活了。叫人感到绝望的是,约翰·契佛小说所说的那些事并不只是美国的独有,在中国也一样甚至更加严重地存在与发生着,所以,我们今天读作家的作品几乎是处处都感到有心得。所以,我预言,中国文学界很快就会认识到约翰·契佛小说的价值,认真研究他的创作是很快就将发生的事情。生逢不幸的小说家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父亲是一个犹太人工厂主。茨威格写作上也是一个发轫很早的天才,他的第一篇小说是在他16岁的时候写的。他除了喜欢文学之外,也喜欢哲学、诗歌以及翻译。他主要用德语写作。在维也纳那样的城市里,从事文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茨威格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德国与法国文学,他尤其对俄罗斯的几位文学巨匠感兴趣。他后来因此获得了博士学位,这在二十世纪的小说家当中,并不多见。
茨威格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他的一生当中,写过很多闻名遐迩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收藏》、《早年的花冠》、《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等。他在当时。几乎就是俄罗斯伟大的短篇小说之父契诃夫之后最杰出的小说家。茨威格还写过很多剧本和诗歌,他也还喜欢写艺术家传记,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写于1920年的《三大师》,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次年他又写了关于法国浪漫作家罗曼·罗兰的传记。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我读茨威格的小说也很早,那时候还不太知道这位作家是那么伟大,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他的作品。但是,有一篇小说始终为我记忆深刻,这个小说就是《家庭女教师》。小说写了一个在富人家里做家庭教师的青年女性,她与家里的两个姐妹相处非常好。两个天真的女孩也很喜欢这个文雅的女教师。可是,她们却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女教师与住在家里的叔叔奥托之间似乎有了点故事。女教师总是喜欢用自己想睡一会的理由把两个女孩支开。两个女孩因为十分关心女教师,就从钥匙孔里偷看女教师与奥托的相会,偷听他们之间的谈话。原来是女教师在责怪奥托为什么老躲着她。而一个更加让她们震惊的消息是,女教师已经怀上了奥托的孩子。两个善良的女孩真是为自己的老师感到担心,她们也因此痛恨自己的叔叔奥托。后来她们听到奥托与自己的父亲假说自己要到学校去准备功课,实际上是想逃离他已经厌倦的女教师。
这个小说完全是从两个天真善良的女孩的视角来构思的,而让她们看清楚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又是那么一个小小的钥匙孔。善良与丑恶、天真与虚伪就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天地间展开了。我很惊叹作家讲故事的办法。同样是这样一件事情,如果让我来写可能不会采取这样的角度。小说的精妙有时候就在方寸之间。
茨威格后来因为反感德国纳粹,三十年代以后先是移民到英国,后来又移民去了美国和巴西。可是,不管移民到什么地方,作家看不到自己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意义,1942年2月23日,他与妻子一起服毒自杀了。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文章,可是,始终都因为事情太多而无法写,这个文章的题目却是很早就起好了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读者来说,三岛由纪夫这个作家总是与他切腹自xuPDHV+fxbt5E5soTy748Q==杀这件事情有关,在我很小的时候,还听说这个作家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宣扬者,我因此对他缺少一个很好的印象。在很长的时间里,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在中国的书店里是看不到的,甚至连图书馆也难以借到。时间长了,就使我对这个作家产生了一点兴趣。
1999年我意外地买到了由叶渭渠和唐月梅两位日本文学专家主编的三岛由纪夫三卷本的小说选,我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接触了这位作家。
最近上海译文出版社也出版了三岛的多部小说单行本,其中有著名的《金阁寺》、《骚潮》、《爱的饥渴》、《假面自由》等,这让我喜出望外,赶紧去电话索取回来。
对三岛由纪夫,很多专家都认为他是唯美主义和男性美感崇拜的作家,我也是这个看法,他的小说当中,写到女性的时候,不像另一位日本大作家川端康成那样,总是以赞美和美化的手法来刻画,而是很多女性形象都是残缺不全,缺乏美感的,小偷、残疾者、穷苦潦倒者、妓女以及没有正当职业的,这倒并不是他对女性有什么歧视,而是他希望以这样的环境来实现他着力刻画具有男性美感的形象。
关于三岛由纪夫这个创作倾向的形成,很多研究日本文学的学者都提出与他从小受到的家庭影响和教育有关。他的祖母有贵族血统并曾在日本皇室学过礼仪,这给他的父母以及家庭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从小就崇尚威严肃整的皇室尊严。加上日本这个国家处于岛国的位置,因此,自尊心出奇的夸张强盛。这些都对作家性情的形成打下了最深入和坚实的基础。而日本文化根基就是武士文化,因此对男性的崇拜和推崇是很自然的事情。有关日本文化精神的来源,我当年在大学时代读书的时候,我的东方文学老师曾说过,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我对这点十分认同。
三岛由纪夫在五十年代初期,到访欧洲,尤其是访问了希腊,这对他日后形成新的艺术观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从古希腊文化当中证实了自己推崇和主张男性之美的历史文化根据,这对他之后的写作起到了极大的推进和催生的作用。
三岛一生当中著作非常多,他的全集有35卷之多,中国在对他作品的选择上采取的是比较谨慎的态度。我想这个问题以后会逐步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这位作家的看法也会更加科学和准确,而他的作品也并不只属于日本,而是属于全人类。
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由于反感战后的日本长期受制于别国,不能有自己的军队,他对此深恶痛绝。在他的策划下,他组织了试图推翻当时日本政坛的军事政变而未获成功,最后,只有以切腹自杀的方式才能表达出他内心中对失去尊严的日本民族的痛心。他自杀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获准进入,这个人就是日本大作家川端康成,尽管川端并没有亲眼看见三岛的自杀,但是,这件事情也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半年后,这位作家也与他一样,切腹自杀而亡。
最有个性的作家海明威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二十世纪美国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也是我很早就喜欢的作家。大概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文革”刚刚结束,我就开始认识到海明威的非凡之处,到处搜寻他的资料。几乎在那个年代里全国出版的有关海明威的各种小说、传记、评论以及研究文章我都买了。
国内出版的海明威小说版本最好的就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海明威小说全集》,翻译者有鹿金、陈良廷、吴劳等。在这本小说集里,几乎集中了海明威最好的短篇小说,其中有《乞力马扎罗的雪》、《白象似的群山》、《大河双心》、《医生夫妇》等著名的小说。
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海明威写于1921年的短篇小说《在密执安北部》。这一年,海明威刚好22岁,他以他小时候居住的密执安州的生活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始终都有争议的小说。这个小说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写两个富有的家庭相邀出去度假,两个家庭的仆人也跟着一起去了。两个仆人一男一女,结果,就在两个家庭举行晚宴的时候,这两个仆人却在海边发生了激越的感情。
对海明威为什么要写这个小说,以及怎样来解读这个作品,全世界很多号称是海明威专家的学者都弄不明白。因为这个问题,甚至有人专门请教过海明威本人,海明威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的创作意图,他只是很幽默地说,这难道真的是我写的吗?我有写得那么好吗?
海明威的小说以语言精练,人物性格突出,构思精巧而著称,凡是喜欢过海明威小说的作家。我敢说,至少语言上的警觉一定会高过以其他方式成材的作家。海明威还有另外一篇也值得一说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这个小说全部用对话组成。从对话中我们搞清楚了事情的脉络。原来是两个年轻人在一个乡间的小火车站上的咖啡馆里坐着,他们出现在这穷乡僻壤是因为女孩子怀孕了,必须离开纽约到这没人的地方来堕胎。现在手术已经完成,两个年轻人正在等候回纽约的火车。失去孩子的女孩子还是满怀着对男孩子的感情和希望,因为男孩子是个富家子弟,风流倜傥的外表和儒雅的举止让女孩子十分倾心。而这时候的男孩子在内心里已经对这个女孩丧失了兴趣,虽然他满口还是蒙骗女孩子,说回了纽约如何如何。其实,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回到纽约就将这女孩给甩了。满怀希望的女孩子看着车站对面像白象一样的群山,如梦幻一般的天真。让人看了心里感到伤心和愤怒。
海明威还有很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我几乎每个作品都看过,甚至可以滚瓜烂熟地说。以后有时间,我还想就他的名篇《乞力马扎罗的雪》写一篇体会,这个小说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是海明威小说当中最为精彩的一篇。铸就偶像
我最近获得了一本重要的书,那就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文学专家姚君伟先生翻译的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苏珊·桑塔格的传记《铸就偶像》(Susan Sontag:The Making of An I—con),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对美国夫妇,他们是Carl R0uyson,Lisa Paddock,这对我来说,简直就如同过节一般的高兴。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作家,她1933年出生于纽约的曼哈顿,父亲杰克·罗森布拉特曾经在中国的天津做毛皮生意,但是,却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母亲米尔德丽德是一个一生平平的女人。苏珊·桑塔格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个性,她对艺术敏感,热爱文学,同时,她也还是一个兴趣十分广泛的人,可以这么说,她是干什么像什么。尤其是在她成为知名作家之后,她依然使自己保持着足够的对社会对一切有关人的活动的高度敏感性。她的小说被很多美国知识分子认为是新一代美国知识分子女性主义的小说,而桑塔格本人却不承认这个说法,不过对于说她是知识分子小说家这一点她并不否认和回避。事实上,她的一生当中始终都保持着对女性生存处境的关注,保持着对社会以及公正观念难以舍弃的追问。她对一切含糊其辞缺乏是非的社会观念如同见到仇敌一般地坚决与之斗争。而对待那些包括最后折磨她致她于死地的疾病却能冷静地对待。
苏珊·桑塔格的样子从年轻时代留下的很多照片来看是非常美丽的,很多与她同时代的人都说她是个美人,尤其是她的风度极好,独特的个性,让人意想不到的随和和同样是难以意料的较真,都成为很多喜欢她甚至爱她的对她敬而远之的原因。和很多西方作家相同的是,桑塔格很善于演讲,她经常在纽约曼哈顿的书店里举行个人演讲会,很多读者都慕名而去倾听。在她的演讲里,也不仅仅只是文学,她甚至更喜欢谈论人们关注的问题,艾滋病、女性的处境、波黑战争以及英国作家拉什迪为什么重要。她每谈论一个问题,必然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新认识和兴趣,人们经常可以通过对她演讲的倾听,来洗刷自己对很多老生常谈问题的模糊认识,因此,她在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乃至作家当中,被认为是社会良心的化身。美国大作家纳博科夫也曾去听过她的演讲并亲手为她拍照。
苏珊·桑塔格2004年12月28日因为乳腺癌诱发的白血病而去世。
苏珊·桑塔格一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始终都是那么真实地活着,敢爱敢恨,敢于表达自己对一切问题的正确看法。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得知攻打伊拉克的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伊拉克囚犯的事件曝光之后,她也公开表达了对这件事情的谴责。她还在前往以色列领奖时,谴责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的行为,即使引起以色列的震怒也在所不惜。在很多美国人眼中,苏珊·桑塔格就是美国公众的良心。正义的声音所在。而她对小说艺术同样也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她的小说充满着英语世界当中自由洒脱的叙事文风,她也不会为了所谓满足读者的兴趣去随波逐流。事实上她一生当中很多小说作品的写作,心目当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读者,她更多的是在与自己心灵与未来的世界对话。
苏珊·桑塔格也许因为其父亲早年在中国生活并最后死于中国的原因,她对中国充满着兴趣,可惜的是,她始终也未能来到中国。她唯一的儿子戴维·桑塔格·里夫曾来过中国。不过,让人安慰的是,在今天的中国读者当中,有很多苏珊·桑塔格的爱好者。她的很多作品以及论著都已在中国出版。
梭罗与他的《瓦尔登湖》
诗人海子1989年卧轨自杀的时候,据说他的身边有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瓦尔登湖》(另外三本是新旧约全书,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耐人寻味的是,《瓦尔登湖》这部散文的译者、作家徐迟1996年12月也因为患严重的忧郁症而在医院跳楼自杀。
两位艺术家尽管自杀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却都与《瓦尔登湖》这本书有着某些关联,这就不能不使我们要去关注这本书,究竟这本书有什么特殊之处。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1854年出版的。出版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少关注。事实上,梭罗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名作家,而且由于他的行为十分乖张,因此,注意他的人并不很多。他在这之前出版的另外一本书,几乎就卖了十多年也没有卖出去几册。
梭罗1817年7月12日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于1841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在爱默生思想的影响下,他后来干脆辞去了教书的职业,一个人到爱默生买下的一块靠湖的荒地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瓦尔登湖》就是他在湖边生活的两年当中,一点一点地写出来的。整部书就像是一个自言自语的人在说话一般,自然而且毫无虚假之处。
这部书我总共阅读了五遍,第一次阅读是在我去欧洲的飞机上,但是,飞机轰鸣的声音使我无法安心阅读下去。后来回到家里,在一个冬天很冷的夜晚,我似乎是与梭罗住在山里一样,安静地阅读了这部书。徐迟的译文很干净,文字几乎保持了原小说的风格。我被这一百多年前的奇怪的作家内心的那种理性和清纯的情感所感染。与我们现在的人不同的是,梭罗对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是不是要享受那么多的生活恩赐好像根本不关心,他强调人的生活应该是简单的,简朴的。根本没有必要那么讲究,那样浪费,人的生命就如同森林里的一株树或一棵草那样,就应该贴近自然而存活。在梭罗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才起步,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资源完全是掠夺性的。但是梭罗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社会将会变得无比糟糕。(这一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一样预见到了,他明确地反对将自然界当做人类社会的库存那样去巧取豪夺)梭罗不是理论家。他不会也不喜欢去单纯地说理,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对瓦尔登湖的观察中。他每天面对着的都是这样一块静静的湖水,和人迹罕至的森林,他尽情地欣赏着自然界的美色,感受着生命与自然的交流。这甚至也影响到他书写这本书时的感受,整部书的文字都是那样的纯净,没有任何雕饰,文句优美,寓意深刻。后代人对梭罗的称呼是先验主义文学大师。
梭罗这样的思想后来对很多欧洲艺术家都产生过深刻持久的影响。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物质化程度很深的时代里,我们重新阅读梭罗,阅读《瓦尔登湖》,我感到意义重大,他可以带给我们的东西很多都是作家本人都未曾料到的。这是因为,在梭罗之后,我们的时代竟然几乎就是按照他预言的那样变化着,“发展”着。我们在这样发展的时代里,需要牢记的是,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去生活。
丢失国度的游牧作家亲保尔
英国是文学大国。可是,现在居于英国文学前位的作家却并非英国人,而是移民作家,这些作家当中有两位都与另外一个与英国有着很密切关联的国家印度有关,这两位作家就是拉什迪和奈保尔。拉什迪因为牵扯到复杂的关系,我这暂且不谈,主要说说奈保尔。
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sad Naipaul),印度裔英国作家,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特立尼达岛(位于向风群岛最南端、委内瑞拉东北部海岸外)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祖父1880年作为契约劳工从印度北部漂洋过海移民特立尼达。奈保尔年幼时,他的父亲Seepersad(希普赛)凭自学成才在特立尼达英语《卫报》做记者,于是举家从乡间小镇搬迁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Seepersad非常喜爱英国文学,他也把这个爱好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儿子。奈保尔在18岁的时候,十分意外地得到了特立尼达政府颁发的奖学金,一举考上了英国的牛津大学。这让他以及他的全家喜出望外。他到了英国之后,发奋读书,1961年,也就是他还没到30岁之前,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比斯瓦斯先生的房间》。奈保尔在这个作品当中,尝试着以小说的方式来纪念给他以深刻影响的父亲。奈保尔的母亲Droapatie(朵帕特)也一样给他很多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他成名之后,为他做传记的作家Patrick French(帕克·弗兰卡)说,“奈保尔继承了母亲鲜明、坚定、粗犷、略带嘲讽的语气口吻,没有母亲和母亲一家的刺激,他不可能达到以后的成就。”这本书的出版,轰动了整个英语世界,连续重版十多次后,登上了当代英语文学经典的位置。奈保尔本人也因此在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爵。
奈保尔的写作与他自小就具有的对其家族屈辱地位的认识,以及对殖民宗祖国英国文化的蔑视有着强烈的关系。他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随着求学进入英国,这之后就开始了他彻底迷失自己国度和文化的生活。从严格意义上说,他的祖国应该是印度,他在南太平洋岛国特立尼达出生就意味着他对祖国的丢失,更不要说他后来又进入英国那样一个曾经使他的家园破碎的国家。事实上,奈保尔在成名之后,就开始了在全世界尤其是非洲和南美洲的游走式的写作与生活。当奈保尔成为国际知名的作家、把整个世界作为他的写作主题后,他喜欢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个不受承诺约束的男人,做到其他易感情用事的灵魂做不到的那种无拘无束地观察世界、讲出真相一一“把自己仅仅当做一个‘写作者’,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旅行使奈保尔的视野更加开阔,他观察现实,质疑历史,旅行让他变成了一个游牧的知识分子,一个文化的旅行家,一个“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的深刻体验者。他除了小说之外,还写了大量的游记、书信、散文等文字,奈保尔试图告诉人们:没有人能和他们所处的异质文化背景相互融合,移民所感受到的永远是文化上的无归属感和异化疏离感。
奈保尔的个人和婚姻生活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结过三次婚。第一个妻子是非印度教的白人英国女子PatriciaHale,(帕特丽夏·黑尔)来自一个不幸的低中产阶级家庭。她让奈保尔免于沉沦。在这段婚姻中,妻子处于无可争议的强势地位,但是,在奈保尔的书在英国取得巨大反响之后,生活的天平迅速地扭转,妻子不仅成为他的写作助手,而且还要充当他的保姆和出气筒。由于妻子不会生育,两人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奈保尔也因此经常在妓女那寻找快乐。
使奈保尔的命运发生转变的是他于1972年在阿根廷认识的一个名叫Margaret,全名是Mar—garet Gooding(玛格丽特·戈丁)的女人。这是一个盎格鲁一阿根廷女人。她30岁,婚姻不快,有三个孩子。与Pat恰恰相反。奈保尔认为她“个性火暴、玩世不恭、性感诱惑”。奈保尔对这个女人产生了极大的冲动,在前段婚姻还根本没有了断的情况下,他与Margaret发生了充满激情的性关系。他甚至经常在与其性交的过程中打她,虐待她,但是,在Margaret看来,这都是奈保尔爱她的表示,所以,两个人更加疯狂地跌入到对性快感无休止的追求当中去。奈保尔与Margaret的关系在他与Pat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居然保持了25年(直到Pat因患乳腺癌于1969年去世),这给Pat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她后来把这些都写进了自己的日记和与自己亲人的通信当中。这些日记和书信现在还存放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Tulsa大学的奈保尔档案库里,连奈保尔本人至今都还没有看到过。
和Margaret一起的生活使奈保尔得到了极大的情感与感官的释放,开启了奈保尔1970年代最富创造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他创作了后来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两部作品,那就是1971年出版的《在一个自由的国度》(In a FreeState),和1979年问世的《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也正是这部作品使得他最后在2001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让人们感到惊诧的是,奈保尔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竟然是《我感谢妓女》。
奈保尔的创作,源于他强烈的来自祖国的种姓观念,在印度,奈保尔的家族具有很强的优越感,可是,从他出生起,他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这种优越感,有的却是贫穷不堪的生活和低下的社会地位。而他对英国的殖民主义和固有的价值观念也充满者敌意。至于对那个让他度过童年的特立尼达小岛国,他更是具有强烈的自怜的感受。他把自己在文学当中的追求比喻成是无根的追寻。有研究奈保尔的专家认为,奈保尔是一个典型的后殖民时代作家,本根在印度,生于加勒比,受教育于英国,成年后游荡四海,他失却了自己的民族身份,不再眷恋故土,而是自愿地在外漂流,寻找自己“想象中的家园”。
奈保尔文学世界的价值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他对自己祖国文化的追寻和想象中(也还有很多批判和不敬),对殖民主义的谴责和在西方世界中建立起来的特有的价值观念的批判上,对世界文化霸权一元化下的各民族散乱文化的细致观察与分析上。他的很多小说,杂糅着小说、散记、新闻、速写、议论以及政论的成分,以驳杂、混合的面貌表现一种多元的世界主义文化所包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在冲突。瑞典皇家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奖时强调,之所以颁奖给奈保尔,是想以此来表彰他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前殖民地国家受压抑的历史现实。瑞典文学院称:“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由于他将极具洞察力的叙事方式与不屈不挠的探究精神融为一体,从而迫使我们更加正视世界上那些受压抑的历史。”
奈保尔的创作对中国作家也产生过一些影响,这主要是中国的一些先锋派作家,他们惊异于奈保尔的文学世界竟然可以这样不受拘束,自由纵横。因此,在他们的一些作品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似乎很近似奈氏风格的手法。但是,要将奈保尔的文学观念引入中国文坛,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看恐怕还需要时间与条件上的准备和沟通。
我接触到奈保尔的时间并不早,但是,我却发现,中国的出版社对奈保尔具有极大的兴趣,他的小说以及游记、日记甚至书信几乎全部都有中文版,而出版它的都是国内最有名的文学翻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三联书店、译林出版社和浙江文艺出版社。我从2002年起就开始搜集有关他的各种作品以及研究著作的中文版本,在我的好友英国文学翻译编辑专家张建平兄的帮助下,到目前为止已经搜集了近二十册,这给我很大的阅读的快乐。2007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妮的《V,S奈保尔研究》一书,我感到也是一本资料翔实观点鲜明的专著,值得一读。
石黑一雄与他的《长日留痕》
前一篇写英国作家奈保尔的文章中曾经写过,在现在的英国文坛,排在前面的几位作家都是移民作家,其中除了我文章当中提到的奈保尔、拉什迪之外,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那就是日本裔的石黑一雄(KaguoIshiguro)。这三位作家并称为“移民三杰”。
石黑一雄这个作家我很早就知道,但是,真正读到他的作品却是很晚的事情了。主要是,国内关于这位作家的介绍和资料都很少,而且不是很容易找到。最近,南京的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世纪经典文丛,将石黑一雄的重要著作《长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也收入其中。
《长日留痕》讲述的是一个纯粹的英国故事。一个做事严谨、性格保守的管家史蒂文斯守候在自己的主人达林顿交给自己的城堡里,这位管家对自己的职责无比自觉和忠诚,即使是自己的主人不在,甚至主人已经将城堡卖给了另一位性格潇洒出手阔绰的美国人法拉戴,他也还依然是那样终于职守。他的新美国主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趁我不在的时候,开着我的豪华跑车出去度假而是整天守在那样一个没有生气的城堡里呢?史蒂文斯对自己的人生原则就是一个标准的英国管家应有的样式,那就是“永远都站在阴影中尽可能不露面”。他对这样的生活很满足,他希望自己的管家工作在别人看起来天衣无缝无可挑剔。他在这样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平静地度过了三十年。然而在新主人的动员下,他还是驾车出门游了,在到处都充满着阳光和花香的大自然面前,他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从来都不曾想过可以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他的内心当中唯一关心的就是一个主人和管家所应有的尊严。正是这种愚忠使得他还帮助过自己的主人达林顿勋爵去帮助过一个德国纳粹战犯,不知不觉成为帮助纳粹上台的帮凶。也正是这种愚忠使得他无法与自己深爱着的女管家肯特小姐有什么美满的结果,在一起工作那么长时间,肯特小姐最终被他那公事公办的刻板乏味的性格而激怒,离他而去。而即使在自己心爱的女人离开了,他也只是在内心里感到遗憾而丝毫没有任何举动。
作家因为这部小说的写作,1989年获得英国文学的最高奖布克奖,从而成为一流的英国主流文学作家。这部小说出版以后,英国美国的报纸都发表了大量的赞美文章,称赞作家写出了一个标准的英国绅士的刻板乏味曲折的生活。认为这是“一部精心的杰作,它既对个人心理做了令人折服的分析与研究,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败落的社会秩序”。
都说日本民族与德国民族十分相像,可是从这部小说中我发现,其实日本民族的很多个性与旧时代的英国也很一致。石黑一雄作为五岁就跟随父亲移民英国成为外国移民的新一代的英国人,他的血液当中流淌着日本和英国两个民族的血液,他也因此能那样细致地发现小说主人公史蒂文斯内心当中那样隐秘的世界,而他的描述又是那么的纯粹英国化。
我很惊讶于这位小说家那种复制现实并巧妙加入自己创作成分的天分,这样的小说在中国小说家的作品当中我感到还不多。这样不留痕迹的创作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上帝制作的,非常完美。
责任编辑 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