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校园经历谈大学生成功创业

2010-12-31 13:46:20王继健
文教资料 2010年33期
关键词:校园同学大学生

王继健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大学生毕业后的路该如何走?是寻找一份工作,还是大胆迈开青春的步伐去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逐步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之,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就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主动改革,迎接大学生就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在这个经济转型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给当代大学生创造了更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培育一批主动性强、有强烈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开创属于自己的产业,是高校就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思维敏捷,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知识来源广泛,消息灵通,容易掌握高科技;热情高,充满理想,有旺盛的进取心。这些都是大学生得天独厚的地方,正因为有这些优势,当代大学生才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迅速掀起创业热潮。但据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发布的2009年度盘点指数,分析中国大学生在2009年的就业创业情况得知: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平均成功率占这5%中的3%,在地区分布上,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占这5%中的4%,广东成功率只有1%。由此可见,虽然国家为大学生创业开通层层绿色通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如此低的成功率依然让人望而生畏。我结合本校的学生创业情况,从学生大学的经历探讨大学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1.成功创业毕业生的校园经历情况分析

我通过统计本校2009届与2010届毕业生得知,分别有14人和6人共20人进行了自主创业,联系到其中的14位同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了他们创业情况。调查问卷共十四份,收回有效问卷十四份。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七个大的问题。调查结果如下:在问及“你在学校或院系班级中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时,有64.3%的同学持肯定答案,这其中有班长、学生会主席或各部部长等职。创业者们反映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确历练了自己,清楚地认识到了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些经历对他们目前的工作很有益处,使他们能更快适应目前的状况,很好地领导一个团队进行创业。当被问及 “在校期间有没有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78.6%的同学都说自己曾经参加过,其中不少同学大二、大三时就开始到一些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给自己积累经验。他们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他们获得创业思路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体验工作,拓展思路,了解公司单位的运行体系,这些都是他们在以后创业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当问及“是否参加校园活动”时,参加过的同学占到71.4%。此外,有57.1%的同学在校学习成绩良好,获得奖学金;在这14人里共有5名党员或预备党员,占35.7%。说明创业者们在校期间学习态度是很端正的,成绩也相对优异,在大学期间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角色。他们活跃于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在体验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的同时也在相互的交流中获取灵感,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同时注意自己的学习,学习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第一要务,不仅学习成绩合格,学习做事,学习做人,而且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当问及“当初你们为什么决定创业”这个问题时,回答“兴趣爱好”的同学占42.9%,其次是“家庭影响”和“发财致富”。当问及 “你们从创业至今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是什么”时,很多同学从主观出发,认为自己“经验不足”,还有少数同学觉得“资金不足”。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有4位同学的创业源于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并且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启发下萌生创业冲动。(见表1)

表1 大学生校园经历情况调查表

从本校2007、2008、2009年校级创业计划大赛的获奖名单中发现,有两位创业者是曾经参加过创业计划大赛的参与者。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端。随后,1999年,由清华大学承办了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随着创业计划竞赛的举行,掀起了一股学生创业风潮。而在清华大学创业计划中表现优异的视乐美、易得方舟、乐都、博创4支创业团队正式在清华科技园注册公司则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实践。所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大学生毕业后创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同时激励了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通过了解得知,本校的两名创业者虽然参加了校级的创业计划大赛,但仅仅是理论上的尝试,没有根据计划大赛上的创业计划书付诸实施,在实际的操作中遇到了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这是理论和实践脱节造成的结果,创业者们鼓励现在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并且寻求机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创业,不要怕失败。

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的校园经历与大学生创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校园内各种职务的锻炼、校园活动的培养及各种校园知识的学习,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业素养。通过对问卷的综合分析,给高校今后的就业教育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大学应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多样性,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打造更好的创业教育平台,使学生强化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素质,这将是高校拓宽就业渠道,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的重要途径。

2.开展创业教育的建议

第一,要形成全新的现代教育模式。在如今的知识信息时代,传统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重视理论知识水平而忽视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淡薄,这与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不断创新的特点极不吻合。因此,现代的教育模式要努力实现几种转变:由“知识+智力”模块向“智能+创新”模块转变;由封闭半封闭教育方式向开放教育方式转变;由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转变。鼓励大学生进行本专业以外的课程学习。

第二,要将创业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重视自身的创业知识再学习,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触动学生的创业激情。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要训练学生理性分析和正确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了解创业的相关内容,并借鉴身边与学生有相似性的成功创业者的经验,以此推动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第三,要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去。教师在教授各门基础课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广泛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他们不拘泥于书本的开创个性。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学生视野,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和挑战精神,从而推进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开展。

第四,在课余要大量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的人才,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技能。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如校内的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业社团的开展,以及和有关企业合作为同学提供岗位实习等,只有通过带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才能使他们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知识。

目前,各大高校日益重视创业教育平台的打造,但是,能否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给大学生的创业打下良好基础,是高校创业教育能否成功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我作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对近几年内本校毕业生的创业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调查,总结出这些目前成功创业的大学生的在校表现,由此总结出大学创业教育的一些措施。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园学生事务工作,锻炼自己,拓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一位成功的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就是在校园事务中磨练出来的。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自己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体验生活,为成功创业提供直接经验。加强学习,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不仅仅是单纯的分数,更大意义上体现出对待学习的态度,认真的态度是一种习惯和性格,是成功创业必需的基本素质。

[1]张喜梅等.大学生创业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罗天虎.创业学教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江春桃.新课程理念下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2008.9.

[4]肖红伟.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研究,2006.10.

猜你喜欢
校园同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