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燕
(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苏 江阴 214421)
哲学是一门“授以知识,启人智慧”的学科。我在讲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这一知识点时,感觉学生对什么是理想做到了知其然,然而对于知其所以然,却无法真正理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该做到关注生命的成长,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得到升华,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
理想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同时,还可以转化为现实。那么,理想怎样转化为现实,成功怎样实现,现实的此岸如何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除了让学生知道理想的概念之外,成功还需要哪些主观因素呢?这是我在教授这一内容时觉得应该让学生明白之处。
教学必须回归生活,给学生创造一种他们熟悉的、亲切的学习环境,是每位学生的真正需要。以往的教学情境设置所采用的内容也可能来自于“生活”,但是,往往由于这种“生活”不是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和观察到的生活,不是他们正在过着的、体验着的生活,因此不能构成学生自己的生命活动,不能给他们以真正的触动。
我在教授这一知识时经常听到学生如此感慨:“为什么成功总是离我那么远?”为此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实例:
先把一只老鼠紧紧攥在手里,老鼠用尽全身力气也逃不出去。这只老鼠挣扎了一段时间后,不再抵抗了,几乎一动不动。这时再把它放到一盆水里,它立刻沉了底,根本没有试图游水逃生。再把另外一只老鼠不经过手攥阶段直接放到水里,它很快游到了安全的地方。
环境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你自身的努力。成功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条件具备、一切顺利时,成功的获得也许并不值得惊讶,只是身处逆境、身陷困境时,你还愿意争取吗?
其实学生缺少的是对成功的一种态度。态度是什么,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怎么看,怎么办,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积极的态度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单纯的说教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只知道概念是不够的,在端正态度的基础上,还必须让学生知道想象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加入了大量的实例。
实例一:大量的名人名言,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所谓天才人物本来就是指那些十分富于幻想的人。……天才人物总是积极主动地使用幻想能力。总之,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用幻想来开道,……在幻想的遥远彼岸获得启示之后再返回到现实之中,因而思想的跨度极大。(高桥浩)
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幻想、梦想和预言,即对潜在的明天的想象。(托夫勒)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
让学生在名言警句中获得直接的感受。
实例二:老年的托尔斯泰婚姻事业都不是很如意,当他沉浸于无法自拔的悲伤、仰天长叹、苦苦思考时,无意间却看到窗外树上的一只乌鸦,这只乌鸦在树上来回徘徊,最后突然振翅一跃,飞上长空。托尔斯泰幡然醒悟:人不也需要有一双能飞翔的翅膀来冲破现状吗?
展开讨论:爱因斯坦所说的“能飞翔的翅膀”是指什么?我们的成功需要想象力吗?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知道人的一生中,总有难以达到的境界,总有无法企及的深度,总有不能逾越的高度。所以,不能没有想象,想象力是心灵的眼睛。只有打开想象力的翅膀,才会有力地展开幻想的翅膀,充满活力的思想浪潮才会不止歇地翻腾。人的任何愿望,只有经过想象力的阶段,并且与信心、计划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一个人如果不能“想得美”,那他怎能有开发自己能力的欲望,怎会投入精力去获得成功呢?所以,打开想象力的翅膀,“想得美”又何妨,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美的将来,它才会引领着你不断走向成功。
我在设计《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让学生了解自信对成功的重要性。
实例: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
其实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一种“教与学”的新课改观念,强调因学而教,而不是因教而学。在这种新的观念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必须保持与生活零距离接触,贴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从中提取鲜活的生活素材,尝试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化解学生学习,甚至是生活中的难题。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实情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得到真正的陶冶,学生的知识、能力才会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获得真正提升。高中学生在本质上仍然是孩子,是发展中的学生,给予生活化的故事使他们体验自信的重要性,可谓水到渠成。
要充满希望。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你的世界,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
目标实现之后怎么办?我不是成功了吗,我要不要再努力了?经常有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的教学设计中,我也注意不断找准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设计。我采用了这样一则实例:
早期的登月太空人艾德林在登月成功后不久即发生精神崩溃,事后他在一本书上写到,导致他精神崩溃的主要原因是他忘了登月之后他仍然要生活下去。除了登月之外,他再没有其他可供追求的目标了。据说企业界的一些高层主管在他们退休之后,大概只能活18个月。
目标的实现,就是成功?如果是这样,成功不免肤浅。成功是什么?学生最后和我一起探讨的结果是:不断超越自己。
我们往往看重的是追求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追求本身,其实比成功更为可贵的是追求本身。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攀登者的眼里永是山顶上高高飘扬的红旗,永在前方的骄阳是夸父不停追赶的目标。但有人因成功而停止追求,他不是真的成功。单纯追求成功,只是不断趋向既定目标,在达到梦寐以求的高度后会流于虚空,会寂然相对,会英雄落寞。任何一次目标的达成,只是你无限人生发展链条中的一环,如果你认为自己达到了终点,那你就错了。成功并非追求的终极,而是追求本身,追求使年轻和不再年轻的心永不落伍。
通过《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知道》的课堂反思,我知道高中的哲学课堂,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认同我们主流价值观而不流于说教,如何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统一,如何使充满叛逆、想要挑战权威的中学生认同书本理论观点?这是长时期摆在政治课和所有政治教师面前的难题。
[1]何东亮,丁瑜主编.师范教育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2][美]罗伯特·宾厄姆·唐斯.塑造文明和心灵的巨人及其思想.华夏出版社,2006.
[3]叶良周.教育是一门艺术——读《我以性命担保她行》有感.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