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黄冈市实验幼儿园 林少玲
优化环境,提升幼儿生活活动质量
■ 湖北黄冈市实验幼儿园 林少玲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始终。正确、有序、科学、合理的生活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优化环境,提升幼儿生活活动质量呢?幼儿教师创设、提供的生活活动环境不仅要与幼儿相适应,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还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生活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以完成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这一基本使命。
幼儿 环境生活活动 质量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始终。正确、有序、科学、合理的生活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第三部分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创设、提供的生活活动环境不仅要与幼儿相适应,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还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生活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以完成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这一基本使命。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实践中,如何优化环境,提升幼儿生活活动质量呢?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具有无言的沉默力量。环境既是教育的背景,也是教育的手段,同时又是教育自身。在经过优化、美化的物质环境中,能够使幼儿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从而提升幼儿生活活动质量。因此,我们在组织实施生活活动时,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更好地把生活教育渗透在环境中,使幼儿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
1.盥洗室。
在盥洗室的水龙头上方,我们为幼儿准备洗手流程图,起到了环境暗示教育的作用,让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可以以本班某一幼儿为例,图片上分别演示每一个动作,图片上方配有文字:卷一卷、拧一拧、淋一淋、搓一搓、洗一洗、甩一甩,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还可以张贴节约用水的卡通图,让幼儿养成洗完手后拧紧水龙头的好习惯。
在男、女便器上,我们分别用男孩、女孩的图片,提醒幼儿根据性别选择适合的便器。有的还贴了小脚印,提醒幼儿要学会站在小脚印上排队洗手、上厕所等等。
2.寝室。
寝室的墙壁可以手绘,也可以贴图片。如:小伙伴睡在温暖的小床上,正在做美梦;月亮姐姐、星星弟弟酣然入睡;小兔的耳朵耷拉着,眼睛闭上了……无声地告诉幼儿该午睡了,从而保证幼儿的睡眠时间。小床边用即时贴贴上脚印,幼儿就知道鞋子应该怎样摆放。有的墙壁贴有叠被子和穿衣服的示意图,让幼儿看了就知道如何来穿衣、叠被。不但给幼儿有提示作用,而且还形成了温馨的睡眠环境,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就寝习惯。
3.开餐间。
为了便于幼儿取放杯子,各年龄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贴不同的图标。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教师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标,各种动物、水果或植物,贴在杯子的上方。对于中班幼儿,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认识了数字,教师可以用数字做杯子的图标。另外,此数字可以当幼儿的学号,书包、彩笔、图书等都可以用同一个数字做标记。大班的幼儿,基本上会认识自己的姓名,可以用名字区别。
为了避免幼儿去开餐间拿饭时一哄而上、挤挤嚷嚷,在幼儿排队的地面用即时贴贴一条直线,并有指示箭头,幼儿看见直线就知道要排队,要站在直线上,看见箭头,就知道进出的方向。小小的开餐间,在地面不起眼的直线和箭头的指引下,使幼儿拿饭时井然有序。
4.活动室。
衣柜上由幼儿自己设计独特的标记,提醒幼儿放衣服之前,叠衣服、整理衣服。提供幼儿生活自理的机会,增强自主性,培养自信心。
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由幼儿和教师共同设计各种小图标,时时提醒幼儿遵守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鞋带散了要系好、手脏了要及时洗、把东西放回原处、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乱丢垃圾、不浪费水、不浪费粮食等。
生活区角的创设与生活内容相结合,幼儿通过在活动区操作材料,逐步掌握生活活动技能,激发自我服务的兴趣。
如小班的“巧巧手”:教师请有针线活专长的家长,在硬纸板上用漂亮的花布,做成有四五颗扣子的小衣服,这吸引着幼儿动手将纽扣扣上。在幼儿一步步扣扣子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学会了简单的自理能力。大班幼儿逐渐使用筷子进餐,在幼儿使用之前先在活动区增设“夹珠子”、“喂喂小动物”的活动材料,投放了筷子、珠子及废旧材料制作的青菜、骨头等,引导幼儿在用筷子夹物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学会了使用筷子。大班“娃娃家”区角里,可以创设“系鞋带”内容,提供三种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第一层次:给娃娃梳辫子(打结);第二层次:我是小小包装员(打蝴蝶结);第三层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模拟的鞋上系鞋带),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内容,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操作和需要,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包饺子”的活动区中,我们让幼儿反复使用筷子、勺子;在“礼品小屋”的活动区中,通过包装盒子,幼儿学打蝴蝶结,练习系鞋带的技能;在“实幼休闲区”的活动中,幼儿自己动手,倒水、端茶,强化巩固正确使用餐具的技能,同时渗透文明礼仪,礼貌待人、大方应答等。使幼儿通过游戏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娃娃医院”、“娃娃理发店”、“娃娃餐厅”等区角,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区,教师提供幼儿模仿的机会,体验劳动创造快乐的生活经验。
幼儿在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生活,这会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宽松和愉快,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在组织实施生活活动的过程中,创设符合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的精神环境,提升幼儿生活活动质量,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幼儿,既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同时还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个性特征。有的幼儿体质好,可以少盖被子;有的幼儿食量大,可以吃三碗饭;有的幼儿睡眠时间长,到了起床时间还在做美梦;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内向……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时,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人,允许幼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尊重幼儿的需要。
我们要“管”,但又不能“管”死,应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我们要“放”,但又不能“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管”不能束缚幼儿手脚、扼杀其自主性;“放”不能脱离教师的视线,无视于常规的培养。教师如何处理生活活动组织中“放”和“管”的关系,对不同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引导呢?
场景一:下午3:40,孩子们都在有序地进行区域活动,老师在每个区域巡回指导,保育员在整理起床后孩子们自己叠的被子。有个小姑娘睡眼惺忪地躺在床上,我对她说:“都快离园了,快起来吧,别的伙伴都在玩游戏呢。”听了我的话,她干脆闭上了眼睛,转过身,用背对着我。我潜意识地认为,这个有个性的小姑娘,肯定中午不老实睡觉,老师罚她多睡一下。保育员放下手中的活,笑眯眯地告诉我,这个小姑娘随妈妈旅游了一周昨天才回来,美美地睡了一中午不说,别的伙伴都起床了,怎么拉她也不起来。
区域活动——床铺整理——悠然赖床,和谐的保教配合——和谐的师幼关系。
场景二:小班的小朋友在老师和保育员的帮助下,大部分穿好了衣服、裤子。穿好了的小朋友,为了安全,老师要求他们坐在床上,不要讲话。五分钟过去了,爱讲话的张子依有些坐不住,开始与左右隔壁的伙伴嬉笑,老师制止后,骚动的寝室又变得安静了。过了一会儿,张子依和几个小朋友坐不住,又开始讲起话来,又被老师制止。又过了一会儿,张子依下了床,笨手笨脚地帮伙伴穿起鞋子来,其他的两个小朋友也下床像模像样地帮那些没穿好的伙伴。虽然偶尔有交流声和窃窃私语,老师还是满意、赞赏地笑了。
安静的寝室——骚动的寝室——友爱的寝室,和谐的保教配合——和谐的师幼关系。
场景三:中班午饭后,老师带领大部分吃完的孩子们在散步,保育员一边喂今天肚子疼的小朋友,一边督促刚吃完的钱昊源:“吃完了,跟着老师散步去!”钱昊源一边摆凳子,一边扭捏,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怎么了?不舒服吗?”“今天不想散步,我想拖地。”我园要求孩子们进餐后,保育员要把地拖干净。原来钱昊源观察到了这个生活环节,想尝试一下。刚进入中班的孩子,哪会拖地呢?保育员一边喂饭,一边对钱昊源说:“好吧,你去拿拖把来。”过了五分钟,钱昊源从卫生间回到了教室,没有拿到拖把,鞋子和裤子都打湿了。此时是保育员一天中最忙的时间,既要照顾孩子吃饭,又要洗碗勺,还要做卫生。保育员趁老师带小朋友进寝室入睡时,自己把钱昊源的裤子、鞋子脱下来,放在外面晒干,已备起床时有干衣服穿。“不是想拖地,是想玩水吧。”一句亲昵的话语,让钱昊源诡秘地笑了。没有批评,没有抱怨,只有最后一位下班的身影。
愉快地进餐——轻松地散步——打湿的衣物,和谐的保教配合——和谐的师幼关系。
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既要重视班级常规的培养,又要重视个别幼儿的情绪和需要,在活动中既“放”又“管”,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教环境,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在相互交往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幼儿交流思想,鼓励同伴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玩具共享、礼貌待人等。这主要靠教师提供积极支持的环境氛围,提供社会性交往的活动机会以及通过积极的指导来进行。
场景一:大班的小朋友起床后,老师让孩子们比赛叠被子,其实是为了让孩子们又快又好地完成自己的事。孩子们干劲很足,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被子叠得最好。几个动手能力强的女生,以最快的速度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老师说,叠完的小朋友去隔壁班帮小班的弟弟妹妹。于是小班多了几位哥哥老师、姐姐老师。先叠完的小朋友又避免了无所事事,消极等待,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叠被子——互帮互学——和谐的生生关系。
场景二:小班的孩子为了培养他们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老师开展“穿鞋子”比赛。两只小鞋子一左一右摆放在凳子面前。老师下指令后,小朋友开始穿起来。有的孩子动作较笨拙,有的左鞋穿到了右脚,有的得意洋洋已经穿好了。老师说:“多多真棒,鞋子一左一右,穿得又快又好。帮帮伙伴们吧。”原来多多是班上偏大的姐姐,她认真地当起了小老师。“壮壮,你辨认一下小朋友有没有穿反鞋子,帮忙换过来。”壮壮一副认真的神情,仔细辨认其他伙伴鞋子的正反。
教师在不经意中创设了一个幼儿之间既可以“帮”又可以“学”的班级氛围,增进了同伴间的友谊。
穿鞋子——互帮互学——和谐的生生关系。
场景三:孩子们在室外体育活动完后,满头的汗水,大家都往教室里跑,你碰我,我碰你,没有相互嚷嚷,也没有向老师告状,而是相互礼让、相互关心,全班有一种关爱他人、友爱相处的氛围。游戏时他们玩具共享,碰倒伙伴扶起他人,“请”、“谢谢”、“对不起”在孩子之间广泛运用。接着教师组织玩游戏活动:送伞、爱护小同伴、让座,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你碰我,我碰你——互帮互学——和谐的生生关系。
孩子们因为交往的成功,增加了愉快的情感,极大地培养了自信心。
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始终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要提高幼儿生活活动质量,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对家长既“教”又“导”,形成家园合力,共同教育好幼儿。
场景一:离园的时间到了,老师对年轻的妈妈说:“吴宵中午总是难得入睡。”妈妈有些为难地说:“不知怎么搞的,为这事挨了不少打。”老师安慰道:“孩子是无意识的行为,入睡前讲一些安静的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教师认真地“教”、“导”,家长虚心地听、记,不时地微笑,不时地点头:“谢谢老师,我再不打他,按您说的做。”
离园时的交流——真诚地“教”、“导”——和谐的家园关系。
场景二:阳光小七热闹非凡,今天是重阳节,孩子们的爷爷奶奶都被请到了现场,一场激烈的“穿衣服比赛”开始了。在老师的指令下,孩子们给爷爷奶奶穿上衬衣,扣好纽扣,剥好一个桔子,先完成这些动作的为胜,规则是只能孩子独立完成。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笑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既得到提高,也使他们懂得孝敬长辈,同时爷爷奶奶也得到了重阳节最好的礼物。
亲子活动——无声地“教”、“导”—— 和谐的家园关系。
场景三:幼儿园家长学校正在举行辩论赛,正方辩题:幼儿用热水洗手好。反方辩题:幼儿用冷水洗手好。年轻的老师们唇枪舌剑,各个口齿伶俐,时而正方占上风,时而反方暂且为胜。家长们座无虚席,爸爸妈妈们时而写笔记,时而专注地聆听,爷爷奶奶们戴着老花镜时而左右交流,时而反思自己的行为。辩论结束后,我们请家庭教育专家做总结发言,结论在辩手的交流和专家的总结陈词中,越来越明朗,家长们慢慢悟出了道理:任何事情,没有绝对,孩子洗手也一样,根据季节和身体的状况,合理选择热水或冷水。
家长学校——科学地“教”、“导”——和谐的家园关系。
家庭与幼儿园好比一车两轮,必须同向、同步培养幼儿,他们才能获得最快最好的发展。
如:亲子活动《设计菜谱》,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使幼儿知道均衡营养的重要性,知道不能挑食,体验了什么是良好的饮食习惯,积累了健康的生活经验。如:亲子活动《保护牙齿、保护眼睛》,请家长带上幼儿参加步行街上的“爱牙日”、“爱眼日”等宣传活动。在这样的亲子活动中渗透了爱护自己、保护自己和安全教育的内容,使幼儿逐步形成保护牙齿、保护眼睛的好习惯。同时家长在陪伴幼儿的过程中,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可以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处处做个有心人,根据幼儿的特点,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让幼儿能充分自我服务,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从而提高生活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