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城市周边务农

2010-12-27 12:18本刊编辑部
中国商人 2010年12期
关键词:猪头市中心菜园

去城市周边务农

常常听准备移居加拿大的朋友说:“大不了,我们买个农场,到加拿大当农民。”其实,把当农民当成梦想的并非只有中国人,海子般的浪漫情怀正是全世界的“城市农民”的写照。

城市农民不种地,他们大部分都在市中心工作,却把房子买在郊区和农场。他们和那些在城市中心工作,守着几个高雅咖啡厅和市中心高级餐馆的“城市文艺居民”势不两立。喜欢住市中心的人说,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喜欢城市密集的社交、文化场所,生活在人群之中让人更有存在感。而他们最重要的论据是,不用每天开车2个小时,既浪费自己有限的生命,又浪费和地球上有限的能源。而城市农民则说,郊外才有绿色的生活,安静的田野,大片的牧场,大朵大朵飘过树丛的云彩和新鲜的空气。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人会放松并生活得更加健康长寿,从而也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我认识的人中就曾经有这样的两派阵营。在加拿大做高管的Mathew住在城市郊区的一个10多平方英里临湖的农场里。他和太太养两匹马,几只狗。春季农场里有很多小鹿,野山羊、小豺狼甚至大驯鹿路过。为了避开交通高峰时间,他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开车一个小时,7点钟就已经到了办公室。而另外一位叫做Peter的朋友则住在离公司5个街区的一座高级公寓顶楼,130平方米面积的公寓里,活动着他和太太及两只猫。每天他只要7点钟起床,步行15分钟,8点钟就到了办公室。当“农民”Mathew下午3点半钟已经为了避开交通高峰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城市人Peter还在和客户喝下午茶。在喂马劈柴之外,幸福人的代价包括在回农场路上的堵车。

作为生活方式,其实没有孰错孰对。居住在市中心的人无疑节省了很多花在交通上时间和花销。在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存储量有限,地球上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节省汽油的消耗无疑更加环保。即使这些道理对环保意识很强的加拿大人来说很清楚明白,但是依然没有多少人可以抵挡当一个“农民”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住在乡下,即使他们不种庄稼,也不种花,住在农庄也算农民了。

假如你既喜欢拥有一个农场,又无法忍受每天在高速公路上开一两个小时车的距离,那么就只好在市中心和城市边缘之间地段买一个小点儿的房子和一个象征性的小花园,在花园里种满了韭菜、蒜苗、黄瓜、西红柿,权当是一片很小的“农场”。当然前文提过的屋顶农场也是个好办法。

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住在市中心,工作日的时候是再典型不过的城市人,到了休息日,他们举家驱车到郊外,来到租赁的土地上,当一个正宗的周末农民。

“宝宝的成长乐园”、“超人梅比斯的农场”、“美羊羊菜园”、“虫虫特工队”、“火星猪菜园”,这些名字并不是开心网上的电子农场名,而是一个个家庭在位于深圳市郊西丽农场里的学耕园租下的菜地。这些菜地,每一片都独一无二,孕育着一个个家庭的开心农场梦。“猪头”夫妇当初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租下了这块12平方米的土地。插上“猪头菜园”的牌子,属于“猪头”和妻子曹颖的真实版开心农场就此宣告诞生了。

两年前的一次公司活动,让曹颖发掘了学耕园这块宝地,带上老公,带上妈妈,挽起衣袖,扛起锄头,从此种子真的要亲手播洒,杂草真的要亲身拔除,化肥真的要亲密接触了。刚拿起锄头那一阵,韭菜被当成小麦,香菜被当成小草惨遭毒手是常有的事。除草、翻地、耙平、播种、浇水、施肥,这些流程下来,“城市农夫”们种菜的同时,也种出了健硕的身躯。近年来北上广周边都兴起了这样的农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办公族们,是时候回归自然,做个农民啦。

猜你喜欢
猪头市中心菜园
闪耀在曼谷市中心的蓝宝石 路创光旅名邸汇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菜园里
谁的菜园
送礼
猪头的爱情
落魄镖师
猪头和猪头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