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启示

2010-12-27 04:57:44侯惠英张长胜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农户农产品

侯惠英,张长胜

(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日本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启示

侯惠英,张长胜

(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日本农业在贫穷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快速的农业发展道路。在日本农业的发展及其变革中,比较明确显示出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及核心作用,对我国农业发展中政府的管理职能、综合服务机能及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日本;日本农业发展模式;农协经验;标准化生产模式;农业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也在快速进步,但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仍是落后的小规模农户经营,公司 +农户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进展十分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发育不足等种种因素,使得农户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相比之下,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建立在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农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在生产、技术、流通、信息、财政等全方位地向农户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建起了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集约型家庭农业经营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之路,对此,希望日本农业的发展经验及面临的改革问题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一、日本农业发展的模式与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

二次战后,日本经济陷入了瘫痪,弱质落后并延续传统生产方式的农户经营也陷入困境。由于经营规模小因而无法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秩序,在日本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建立了农协组织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作为落实政府农业经济政策的官方代理机构和执行者,并在法律、政策和扶农资金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经营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1.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生产及生活服务

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协实施定额补助金制度,对购买设备设施等给予资金面的支持。允许农协组织开展金融、保险、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等赢利性业务,为农协的运营带来经济上的收入来源。其次,指定农协代理政府将各项农业保护政策落实到每个农户,并发放贷款。特准农协为供给化肥、农药、农机具以及粮食购销等农用物资的专营组织,使农协成为政府农村经济政策的执行机构,成为信贷、保险、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及销售、技术业务指导、农村教育等具有多项组织功能的综合性组织,对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及生活等方面也进行全方位的支持 (见表 1),使得日本的农业产业在短时间内得以快速发展。[1]随着农协综合性业务经营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组织规模也迅速扩大,并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的经济组织。[2]

表 1 日本农协的主要经营范围和业务活动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农协法》(第 10条)和《农林金融》2006第 7期 430页。

2.从政策层面支持农协在融资方面保持优势

从农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发展观察,农协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主要取决于二个方面:一是因政府对农协的组织有力,农户视农协组织为自己真正的组织,即使是外出劳务等农业外收入 (如 1968年占存款的50%)也都全部回存到农协;二是农业相关的粮食贷款等资金流通过政府设立的粮管制度,也能自动地转为农协存款;此外畜产品、青果类以及化肥、饲料等购买业务要靠农协的合作才能实现,这些都有助于存款的增加,从而为农协对农户的融资提供了保障。农协贷款在农村金融机构中也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农业长期贷款占70%,国家在这部分贷款中针对农业发展项目、自然灾害资金项目等在融资上设立了利息补助支援制度。[3]另一方面,农协在经营中利用剩余资金投放于住宅建设等收益较高的农外信用业务,从而填充了那些用于部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部分亏损,通过上述模式,农协保持了二十多年运营状况的健康发展,为日本实现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政府为主导推动下的日本农业发展模式,在经营上主要从两方面帮助农户解决了困难。一是在生产环节通过农协这个官方代理机构,在种子、化肥、资金等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及教育培训上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使得零散、弱质的农户短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二是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物流体系的构建,解决了农户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并且还可分享到流通领域的平均利润,成为了促进农业再生产的动力。

(二)日本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垄断经营对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日本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日本政府在法律、政策、信贷等全方位对农协这个“政府代理机构”的大力支持,而农协凭借对农用物资和粮食购销的特权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具有垄断性质的综合性商社。但是,随着农协的发展和其影响力的增加,一些矛盾也越来越突显出来。一方面垄断经营造成了农协的机构复杂、庞大臃肿,管理成本高昂和管理效率低下以及市场应变能力迟缓等。导致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与国外农产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垄断经营妨碍了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也阻碍了其它农业经营组织以及农户生产者自身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多数农户只能选择效率低下的农协来提供服务,其结果导致对农户服务功能的弱化和农户经营效益的下降,使农户经营陷入新的困境。

2.金融自由化影响下的农协组织经营与服务宗旨的偏离

农协组织系统运行收入主要依赖于金融业务,金融业务的基础是广泛吸收农村存款,进行资金的筹集,[4]金融业务的赢余被用来填补生产部门的经营赤字。[5]自 90年代后日本实施了金融自由化。地方银行、信用金库等区域金融机构以及大商业银行纷纷进入农村地区,参与对农户信贷业务的竞争,从而加大了农协经营上的压力。农协为维护自身的经济效益,热衷于扩大信贷、保险等可以带来利润的服务业务,[6]而对难以带来利润的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服务及农业生产经营这个农协最根本的使命则消极对待。在经营方面农协与农户之间的矛盾也日显突出,如农协为规避经营风险,采用委托销售收取手续费的方式销售农协会员的产品,按一定期间内的销售均价统一平均与会员农户结算,虽然农协的经营风险减少了,但使得一些生产优质产品的农户得不到肯定。另外在农户购买生产资料时,如果农户不从农协购买就很难得到农协的融资。[7]这些利益矛盾的产生造成了一些经营能力强,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专业农户开始脱离农协,去寻求更低生产资料成本的供应商、更高农产品价格收购的商社以及能够提供较低息融资的金融机构,其结果造成农协对农户影响力的下降。另外,近年来在日本各地还涌现出许多农产品直卖所,通过直卖所农户可以直销的方式将农产品直接进入流通渠道[8]。综上所述,农协作为经营组织在努力提高自身经营效益的同时,渐渐违背了农协服务于农户的基本经营理念,与日本政府为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政策目标也相背离。

二、日本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日本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纵观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即一方面我国农业产业由于本身的弱质,生产农户难以靠自身力量来改变其劣势地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不完善、农业产业市场体系的发育还不完全,商品流通手段落后等因素,造成了市场秩序不规范、公用产品及基础设施缺乏、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买方垄断等现象还大量存在。所以改变农业产业的劣势格局必须依靠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特别是对于一些非赢利性农业发展项目,通过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援助和税收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扶持等对农业进行反哺,从而引导信贷、保险以及农业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在融资额度、保险范围以及其它相关服务力度的投入。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政府是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监督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对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机构。有效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必将提高农业产业的比较利益,增加农业产业对资源配置的吸引力,使生产要素资源回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全方位服务是加速发展农业的前提

农业产业涉及到产前、产中和产后多个环节,在农业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从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生产技术流程的优化、农产品的储藏加工和配送以及流通销售,到农村教育培训、农业技术指导、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等,需要整个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以及诸多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的提供。日本农业成功的经验就是因为农协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步的建立并完善了其服务机能的综合性,因此才能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支持,使得整个产业协调发展。在我国发展农业的服务主要以生产技术为主,组织功能单一,服务体系不完善,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以及资金信贷等环节的种种障碍依然存在,必然的制约着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因此政府对农业产业应当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指导和服务,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类似日本农协的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组织体系。

(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政府主导的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如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由国家及地方政府投资和补贴,[9]短时间内就使农产品流通领域实现了升级改造,在农产品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0]使得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关系得以优化和协调,从而实现了农产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对于一些农业产业中投资周期长或收益率低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性产品,如农产品的物流、加工仓储及信息化建设等配套设施极为匮乏。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性存在着只有农产品集贸市场而缺乏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远期交易的问题,造成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交替发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农民合作组织等规模化经营方式,由于流通及市场环节的制约,伴随着组织经营规模的扩大,而面临着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往往在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之时,由于产销衔接不畅而出现货贱伤农的现象,严重打击了农民组织化生产的积极性。为了弥补和纠正市场在公共性产品的缺陷,政府应直接参与投资来承担这些必要设施的供给。以此加大仓储加工、市场流通和信息化等商品交易和物流配套设施建设,逐步进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使生产和流通相互衔接保持流畅,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但是,政府投资的原则应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以避免产生类似日本农协的综合性商社的经营模式。

(三)鼓励多种形式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

农业服务组织与生产农户一般属于不同的利益团体组织,相互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矛盾。如果政府赋予的特权使一部分经营组织的势力过于强大,使其形成对市场的垄断,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垄断组织自身的经营活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制约其它经营组织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使农户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必然的也将制约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鼓励多种形式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只有多种服务组织之间竞争格局的形成,并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农户才有可能进行择优选择,才能保证农户利益的最大化。占我国农业生产主导地位的是分散经营的农户,所以,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户生产的组织化,农户生产的组织化也是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前提,所以政府更应加大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三、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管理职责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仍处于探索和发展中,缺乏与农业市场相关联的规则、制度以及有效监管,从而导致市场规则的缺失及市场秩序的混乱。例如,在种子、化肥、农药、农用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假冒伪劣及欺骗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在农产品的流通和消费市场,恶性竞争、无序竞争、信用缺失、逆向选择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着生产经营的良性发展。市场秩序的不规范,造成了市场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效率低下,增加了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从而制约农业领域的资源投入,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降低,农业产业的发展则长期徘徊不前。而市场规则的建立、实施和市场秩序的维护是政府的职能,因此,应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首先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等市场规则,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有效的法规和制度保障,制约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其次,对违反市场规则的不良性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进行相应的处罚并给与制止,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以此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农业产业的经营效率和收益性。

(二)推进标准化生产模式

我国农业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在生产资料的选择、技术应用、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总体水平较低。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总体水平,可对农户生产的整个过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模式管理。从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内容和功能来看,标准化生产模式可对农户的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规范化管理。首先标准化生产是在品种选择、生产资料使用、生产技术及操作程序、疫病防治、产品加工储藏等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可使生产在科学、有序、统一、协调、高效率的基础上进行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其次,标准化可以比较容易得使新技术和新成果在短时间大范围内迅速得到应用和推广。第三,我国标准化的推广可根据不同区域优势资源的特点,制定以地方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由地方政府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服务,在区域范围内对农户进行推广和普及,通过规范农户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可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提高农户的生产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也比较容易地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逐步实行专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经营,并通过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协同效应加快整个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1]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日本农协·区域社会中农协的作用和展望[J].农林金融,2006(7):420-430.

[2]王凤林.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30-236.

[3]鈴木淑夫.我国的金融制度[M].日本:日本銀行研究所,1986:332-341.

[4]章政.现代日本农协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48.

[5]阮蔚.日本农协面临的改革难题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中国农村经济,2006(12):72-76.

[6]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日本农业·地域社会中农协的作用和未来的展望[R].农林中金研究所报告,2006(4)3-55.

[7]高木勇树.日本的农民组织与农村金融 [J].农业经济问题,2006(12):69-70.

[8]袁平红.直卖所——日本农产品流通新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2009(2):60-61.

[9]陈炳辉,安玉发.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2):7-9.

[10]潘立亚,贺盛瑜.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J].农村经济,2006(8):127-128.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Model of Japanes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HOU Hui-ying,ZHANG Chang-s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Management,Dalian University,Dalian116622,China)

Abstract:Japanese Agriculture based on its poverty,backwardness an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Japanese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efor m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government’s key role and a dominant position,and it i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China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its management and multi-service functions,and for mulate some available policies in stimulating 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japan;japa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japan agricultural association experience;standardized mode of production;agricultural industry.

F30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2395(2010)05-0097-04

2010-05-15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 (92008lslktjjx-07)成果

侯惠英 (1961-),女,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学和区域金融研究。张长胜 (1958-),男,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管理学和农业经营研究。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农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农业(2018年4期)2018-04-08 01:20:21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农业(2017年13期)2017-08-17 0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