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沪知青子女社会融入状况研究

2010-12-22 02:48:58刘小霞朱孔芳
关键词:知青移民子女

刘小霞朱孔芳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回沪知青子女社会融入状况研究

刘小霞1朱孔芳2

(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5;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上海 200237)

回沪知青子女主要指依照知青子女回沪政策从外地返回上海学习或定居的知青后代。这个特殊的移民群体,在面对人生中重大生活境遇调整时,面临着如何适应并融入新生活环境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上海市三个知青及其子女集中居住的区域展开社会融入状况调查,发现回沪知青之女的社会融入程度与生存经历、生活满意度、社会认同度相关,最后提出促进社会融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应对策略。

回沪知青子女 社会融入 精神健康

“知青”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在政府组织下从城镇下放到农村、边疆落户的初、高中毕业生,总数约1700余万人,其中“文革”10年间下乡的知青1400万人,大约相当同时期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①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进行了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要求城市初、高中毕业生到农村接受再教育,上山下乡成为那个时期知识青年成长为革命接班人的必修课。七十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持续二十余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接近尾声。部分知识青年随政策相继返城。而他们中大多已进入而立之年的“知青”已经在当地成家立业,养儿育女,一些知识青年没有按照政策返城。而他们所养育的子女也就是“知青子女”。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考虑到部分上海知青因工作和家庭不能返城,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知青子女可以回沪一人的政策。从此知青子女开始陆续顶替其父母,离开故乡,回到了陌生的都市。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顶替父母回沪的知青子女有l2.44万人,1982年抽样调查,从外省迁入上海市区的人口中,23%是以子女顶替形式迁入的。而根据上海市年鉴的统计数据,1987年l%上海市人口抽样调查,市区的青年人口数量为2722994人,其中回沪知青子女数量占了将近5%。

由于知青子女长期生活在外地,从外地返回上海学习或定居后,要面临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他们的问题相对独特和复杂。关键在于,如何适应并融入这个社会,如何面临和解决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和文化的转变乃至危机?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探寻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具体状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压力,寻求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现实途径,从实践层面推动社会各界对知青子女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的重视,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回沪知青子女社会融入状况

回沪知青子女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努力着、挣扎着,也徘徊着。赵添塘认为,相关政策的出台给知青子女带来了一个陌生城市的召唤,他们在那个城市里遇到的不仅是喜忧交集的隔代相聚,更多的是城市社会条件本身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①赵添瑭:《喜忧交集的隔代相聚——知青子女返沪纪事》,《社会》1994年第8期。而与此同时,在逐步适应都市生活时,他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寻找到内心所十分渴望的情感支持。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缺失感,并且在不自觉中寻找填充。②王裕如:《同是天涯孤客——“知青子女”与“留守女士”的故事》,《社会》1994年第9期。回沪知青子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融入这个城市,基本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同时强烈而脆弱的自尊心还是被无情的伤害了。政策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有区别地“服务”着这群“弱势群体”,让他们牢记社会依旧认为你们是“外地来的上海人”。③朱孔芳、韩毅:《回沪知青子女生活状况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知青子女相对于其他社会人群,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等特点。在社会学视域中,这些社会困难人群的出现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调的表现。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社会关系的失调,出现了生活障碍或困难的人群难以在自身的范围自我调适,影响了融入社会的程度。

本文将“回沪知青子女”界定为:依照知青子女回沪政策从外地返回上海学习或定居的知青后代。他们被视为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在当地有一定的亲属网络、返回的是父(母)辈的原生地。但他们亦要面临其他移民群体同样的问题,即如何适应并融入这个社会。知青子女返回上海后会面临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和文化的转变乃至危机。重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有效的应对压力策略和积极的未来面向是知青子女这一特殊移民群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移民理论的视角

从对回沪知青子女的初步了解来看,据估计,每年有2~4万知青子女返沪,然而,目前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学术研究乏善可陈,笔者尝试从移民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特殊群体的基本特征和社会融入路径。

在移民理论中,有不少理论视角试图去把握移民(或群体)如何融入迁入社会,例如社会学习理论④Furham,A.& Bochner,S.Culture Shock: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environment.London:Methnen& Co.Ltd,1986.、社会认知理论⑤Weissman,D.,&Furnham,A.The expectation and experiences of sojourning temporary residents abroad:A preliminary study.Human Relations,No.40,1987,PP.313-326.、压力与应对理论⑥Ward,C&Searle,W.The impact of value discrepancies and cultural identity on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of sojourn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No.15,1990,PP.209-225.。压力与应对理论可有利于我们理解移民在移民融合过程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应对策略,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个人的能动性因素在这个模式中都得以体现。压力与应对理论强调与迁移相关的变迁、困难、生活事件对整个移民适应过程的影响,并注重移民如何应对上述压力,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或如何寻求社会支持。这一理论架构被广泛运用,得出的研究结果通常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压力与应对理论的理论架构同时非常关注移民适应的后果,社会经济文化要素等宏观层面导致压力产生的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微观层面的精神健康状况都作为衡量移民适应与融合的重要指标。

关于移民压力,He认为移民过程涉及到社会、文化和物理层面的改变。①He Xuesong.Dynamics ofSocialNetworks: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Female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ir First Year of Resettlement in Hong Kong. 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Hong Kong: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4.移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文化与心理的危机。②Hulewart,P.Resettlement:A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Social Work,vol.41,No.2,1996,PP129-135.面对压力移民会作出应对,社会网络是重要的应对资源,它包括人际网络以及政府和机构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因此,重构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是移民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网络可以缓解移民对压力的认识,并在有效范围内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压力,释放和解决压力造成的自我和社会冲突。

本文中,笔者将回沪知青子女视为移民并借用压力与应对理论了解其困难与压力、应对策略、社会支持与精神健康。借助样本分析,了解知青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包括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压力、社会网络的构成与求助模式以及心理适应状况,并提出应对策略。

三、研究分析

笔者选取上海市三个知青及其子女集中居住的区域进行调查分析。虽然近年来市政动迁使许多知青搬离原址,但这三个街道内仍保留着相当数量的老式住房,大量的回沪知青和知青子女仍居住于此,是可以相对集中反映上海知青子女生存现状的典型代表。2009年下半年,笔者共调查回沪知青子女50名,得到有效问卷42份,有效问卷比率为84%。在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法,对接受问卷调查的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综合得出以下结论:

1.回沪知青子女社会融入程度与生活经历相关

调查发现,回沪时间为5年以内的知青子女占21.4%,10年之内的占30.1%,10年以上的占47.62%。这些回沪时间在10年以上的知青子女其学生时代基本在上海度过。在沪接受教育的知青子女的社会融入速度较快,容易和同辈群体打成一片,也更容易适应生活,具体表现在比如上海话的听和说、当地生活习惯的养成、同伴群体网络的形成等。在较长的学生生活中,基本已和本地生长的孩子无甚区别,其有着充裕的时间来认识和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重新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而较宽松的、无障碍的环境也为他们不断调整自我以符合社会对其所希望的形象提供了可能和条件。由于其尚处于求学阶段,年龄上的优势,使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返沪前的过往生活在其身上的烙印并不十分明显,可塑性极强,社会对他们的包容度也相对较大,所以这部分知青子女可以从容完成从远隔上海的文化“异乡人”到充分融入上海本土文化的“上海人”的角色转变。这一巨大的时间差优势使得他们在今后的事业以及生活的发展上都要领先其他知青子女一大步。正向的、积极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和求助模式的形成将积极促进知青子女的社会融入,从而在面对困难和应对压力时更容易调适和解决。

2.回沪知青子女社会融入程度与自身对生活满意度相关

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对自身各方面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主观满意程度,它受经济状况、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生活满意度指数影响知青子女的社会适应度。知青子女返沪后面临的是陌生的生活,原有熟悉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以及外部生活环境和已长久经营的人际关系圈将被打乱。对于未知生活的迷茫与无措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社会适应程度。从物质层面来说,在伴随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条件中,住房状况最受人关注,拥有住房即意味着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从心理层面上将获得极大的慰藉。调查中发现,知青子女自己买房的比率仅占21.2%,而“住亲戚家与租房”这两个选项则占了很大比例,而在知青子女目前“最不满意”调查中也有47.62%人选择“住房”。收入水平成为衡量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月收入选项中,2000元以下的有8人(学生除外),2000-3000元的有4人,而4000元以上属于中等收入的仅有5人。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创造丰富物质生活,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在调查中对现有生活不满意者达到38.1%,致使生活信心下降,其社会适应程度也普遍不高。

图1 住房情况

3.回沪知青子女社会融入程度与社会接受认同度相关

社会认同最初源于群体成员身份。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因此外界的认可和接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回沪知青子女融入社会的程度以及精神健康。问卷调查中,有33%的知青子女表示,因为其知青子女身份曾经受到过不公正待遇或歧视,负面心理因素的持续作用使知青子女对原本并不顺利的社会适应过程产生怀疑与否定,从而产生消极、抵抗等不良情绪,致使其社会适应进程减速甚至停滞不前。知青子女对回沪后新生活的适应产生畏难抵触情绪,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周围环境的作用。如果没有新环境的包容与接纳,没有社会给予的宽松氛围,知青子女要想尽快完成社会适应过程将举步维艰。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和个人能动性的双向影响和作用,使得回沪知青子女在面对压力和解决困难时表现出各异的特征。

知青子女的社会适应困难,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大多数回沪知青子女都是从小跟随父辈在外地生活。回沪后,不同的城市节奏和城市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是迷茫与无助。多数回沪知青子女是带着压力与热情来到上海,但他们在上海的人际关系网络不健全,除了一些亲戚略有走动,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人,缺少交际圈子和社会支持网络。长期的亲子关系冷淡、学业和工作不理想、心理调适能力不强等都是造成社会适应不良,难以真正融入社会的主要因素。

四、结论和建议

基于本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在促进我国知青子女社会融入和适应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方合力,建立知青子女的积极社会支持网络和求助模式。

访谈中,有68%的调查者表示因知青子女的身份而曾经产生过自卑及厌恶心理。近33.3%的知青子女表示对于知青相关政策不了解,而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将影响到其各项福利以及资源的获得,对于其社会适应也是相当不利的。此外,有六成受访者希望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获得外部资源。

随着上海户籍政策与知青回沪政策日趋完善与健全,随着老知青的返城,上海的知青子女数量将持续呈上升态势,这一群体的壮大将使现有资源面临再次分配。而目前市、区两级政府只能从宏观政策层面对知青及知青子女予以扶助,心理调适与关怀工作都需要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有序推进与落实。在心理辅导、政策解读、资源获得方面,社会工作者对知青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帮助的空间将会非常大。知青子女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全部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特别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方面往往缺乏专业指导与帮助。如果不能充分融入新环境,对今后的生活、事业及心理发展将极其不利。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促使个体社会功能的完善,将有利于缓解知青子女社会适应困难这一问题。

可以通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了解知青子女的需要,使之拥有诉求的通道。可利用各类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及交友活动,拓展知青子女社交范围和社会关系网络。

家庭方面,家庭成员应该多从情感上给予关心,多沟通、多包容知青子女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避免歧视或排斥、埋怨知青子女等负面行为;通过鼓励和调动知青子女本身的个人能动性,促进其心理适应,加快社会适应和融入。

社区方面,社区是知青子女社会适应的重要场所。知青子女可以较快学习上海本土文化,结交有相似背景的同辈群体。对于知青子女来说,宽松的社区环境能够使他们较快较平稳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社会政策方面,政府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知青子女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如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为知青子女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公共政策倾斜和公平求学与就业机会等,保护其权利和利益。同时,由于知青子女诉求构成状况的复杂性,对知青子女进行社会救助的公共政策也必然呈现层次性、多样性和针对性。政府应积极倡导平等尊重的社会风气及宽松包容的社会氛围,使知青子女的身心健康能够真正得到发展。

第二,增进知青子女的知识技能,增强个人能动力,提升社会适应力。

劳动者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成功应对社会竞争,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回沪知青子女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及回沪前后所接受教育的明显差异等因素限制,职场竞争中可能会处于劣势。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拓宽回沪知青子女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渠道,针对那些低学历但就业动机较强的回沪知青子女,提供各种免费或低收费的职业培训项目,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

第三,重视知青子女的就业工作,增强社会适应的资本和条件,促进社会融合。

知青子女的就业问题作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遗留问题,政府在解决知青子女就业问题上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知青子女就业工作的开展。在全社会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形成长效机制,从解决生活紧迫问题上入手,促进就业,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融入社会的信心,为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最基本和根本的前提基础。当然,作为知青子女,自身的努力和积极的社会能动力是问题解决的关键。要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发挥个人能动性,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改变命运,书写人生。

Research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Zhiqings’Children in Shanghai

LIU Xiaoxia,ZHU Kongfang

Children of Zhiqing in Shanghai refer to the offspring of Zhiqing who returned to Shanghai according to the policy.This group of special young men face the key problem that how they adapt to the life in Shanghai.By studying,we find that the degree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Children of Zhiqing in Shanghai is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experience,their own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identity.Finally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establishing a social support network for Zhiqing’s Children having returned to Shanghai.

children of Zhiqing in Shanghai,social integration,mental health

本文获得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回沪知青子女的社会融合与精神健康问题研究”(S T2007-02)的资助。

刘小霞(1979-),女,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朱孔芳(1975-),女,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区工作研究、家庭与儿童社会工作研究。

C913.5

A

1008-7672(2010)02-0055-05

徐澍)

猜你喜欢
知青移民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难忘知青岁月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4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青年歌声(2017年9期)2017-03-15 03:33:18
签证移民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Immigration移民
留学(2015年12期)2015-12-19 06:18:40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