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2010-12-22 02:48:54安秋玲
关键词:人格特质社会工作者社工

安秋玲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安秋玲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 200062)

本文以上海市的社会工作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年龄、学历、人际关系满意度、工作环境、家人支持度以及人格等因素影响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本文提出有关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政策建议,以期达到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稳定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目的。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 职业认同

一、引言

职业认同指个体在知晓职业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并稳定地投入本职工作,获得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建立起职业发展要求与自我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从而使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成为自我身份定位的重要部分。职业认同是个体与职业间的“心理契约”,不仅能反应出个体对职业的专业投入度、在职的稳定性,也能整体反应出个体职业化的成熟程度。职业认同研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人们对组织绩效的关注而成为国内外的一重要研究主题。

当前无论是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工作专题调研,还是一省一地的试点摸索;无论是机构建设的制度鼓励,还是项目招标的政策保障;无论是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考试还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的高校培育,都在展示着我国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之势。但当社会环境(制度)推动社会工作积极发展的时候,人的因素也必须引起关注,因为社会工作的环境(制度)因素需要社会工作者去实践,所以社会工作者自身对职业的感受认知,即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应成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事实上,当前因人的因素而表现出专业化程度低、在职稳定性差、职业自尊感缺乏等状况,已限制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沈黎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面临工作压力的独特性,使社会工作者自身成为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我国社会工作先行的城市已经发现社工职业倦怠加剧的状况”。①沈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国际研究与经验启示》,《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因此,掌握影响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有关因素,对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有着现实意义。

我国研究者对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劳动强度的群体,如教师、警察、护士等群体,对他们的职业认同程度、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个体职业认同获得的历程有大量研究①刘秋颖、苏彦捷:《初次就业个体的职业认同获得及其相关因素》,《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蒋晓虹:《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与策略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期。,但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研究仍较少。而国外研究者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研究伴随着其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历程,相对成熟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从历史的角度探讨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如研究者以20世纪20年代为历史背景,探讨了女性社会工作者进入社会工作领域达成职业认同的历程,研究者认为职业认同既保证了女性能参加工作的社会身份,同时也保持了女性的性别角色特征,是当时女性主义选择的结果。②Daniel J.Walkowitz,The Making of a Feminine Professional Identity:Social Workers n the1920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5,No.4,1990,PP.1051-107.

(2)从发展的角度探讨社会工作职业认同的获得过程,尤其是通过个案叙事的方法分析生活背景、政策背景、服务领域、性别、重要他人、特殊事件及认知调节等因素对职业认同获得过程的影响与作用等。这是一个研究比较集中且成果丰富研究角度,如研究发现,政府对社会工作项目的资金资助影响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③Margaret C.,Platt S.,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 Clinical Social Workers:Impact of Changes in Health Care Delivery,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VoL.25,No.3,1997,PP.238-257.;与男性社会工作者相比,女性社会工作者容易产生职业认同但会经历持续的内在冲突,而男性职业认同获得过程较复杂,但一旦确立了,则认同持久稳定④Lewis I.,Gender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A qualitative study of social workers practicing as counselors and psychotherapists,Australian Social work,Vol.57,No.4,2004,PP.394-408.;经历过特殊事件(如,飓风侵害)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建立起职业认同⑤Boyer E.,A student Social Worker’s Reflection of the Self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llowing the Impact of Hurricane Katrina on New Orleans,http://tmt.sagepub.com/cgi/content/abstract/14/4/32,2008.。

(3)从对策的角度思考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建构与培养,如研究者发现,反省能力可以提高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因此建议培养他们的自我反省知识与能力⑥Miehls D.& Moffatt K.,Constructing Social Work Identity Based on the Reflexive Self,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30,No.3,2000,PP.339-348.。

总结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发现,稳定与发展我国社会工作,需要及时关注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发展与影响因素。但鉴于针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尚有待发展,因此本文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探索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以有利于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稳定社会工作者队伍,推动社会工作者获得自我发展,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使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

访谈主要由研究者依据半结构式提纲一对一进行。访谈对象是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六名社会工作者。访谈的目的是分析职业认同的表现、组成要素、影响因素以及职业认同的发展过程等,为问卷编制奠定基础。访谈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后进行录音,事后转录。

问卷调查工具主要使用自编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问卷》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问卷》的初步编制依据自我认同理论,参考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量表,并结合对社会工作者的访谈资料进行设计。初步编制的问卷经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进行修订,形成最终施测的正式问卷。该问卷共18项,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三个因素,分别是“价值与情感体验”、“规范承诺”、“职业认知”。总问卷以及各个分问卷的同质信度在0.781~0.887之间,重测信度在0.689~0.741之间。《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当前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一套人格测评量表,该量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可靠的信效度。本研究使用华东师范大学1988年修订后适用于中国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对象

以上海市472(男176,女296)名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他们主要来源于:(1)上海市专业社团中的社会工作者,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新航社区服务总社、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乐群社工服务社、上海乐耆社工服务社、上海浦东中致社工服务社、上海青年会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等社团中的专业社会工作者;(2)上海市各区的居委、街道、残联、妇联、社会福利救助站、民政局社会培训中心等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部门以及社会工作管理部门中的社会工作者。为便于分析比较,本研究将以上两类来源的研究对象分别定位为社团社工与社区行政社工两类不同单位性质的社会工作者。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性别差异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不显著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性,男性与女性社会工作者对职业的认同度一样。

2.年龄影响职业认同,其中40-49岁的社工职业认同程度最高,20-29岁的社工职业认同度最低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社会工作者在职业认同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差异分析发现,差异均来源于40-49岁与20-29岁的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差异方面。其中40-49岁年龄的社工的职业认同程度最高,20-29岁年龄的人的职业认同度最低,见表1。

分析这一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20多岁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工作者队伍的时间有限,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社会工作的职业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规范承诺与职业认知,而40-49岁的社会工作者因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对当前的工作具有深厚情感并能接纳相应的职业规范,因此职业认同度比较高;另一方面是20-29岁的年轻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对本职业的怀疑与动摇,如社会地位、工资报酬、上班地点等因素影响青年人的职业认同;而对40-49岁的人来说,已建立起稳定的家庭与职业发展定位,职业变动的概率极少,他们可能已把职业当作自己人生的一种事业追求,因此更可能认同当前从事的职业。

3.单位性质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不显著,对职业认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单位性质的社会工作者在职业认同方面没有差异,无论是社团社工还是分布在居委会、民政等系统部门中的社区行政社工,他们对社会工作职业都具有相同的职业认同,但是两者的职业认知具有显著性差异,社团社工对职业的认知更明确与清楚,见表2。

4.学历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不显著,对职业认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学历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职业认同没有差异,但是在职业认知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进一步对差异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主要表现为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与其他学历层次的人之间的差异,相对来说,学历越高的社会工作者对职业的认知也越清晰。但鉴于本硕士以上学历的被试数较少,因此研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探究,见表3。

表1 不同年龄社工职业认同的差异检验(N=427)

表2 职业认同在不同单位性质间的差异检验(N=427)

表3 职业认同在不同学历间的差异检验(N=427)

表4 职业认同在家庭支持度方面的差异检验(N=427)

5.家人支持度影响职业认同,且与职业认同之间呈现出“U”型曲线关系

家人支持对职业认同具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家庭支持与职业认同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即家人非常支持、非常不支持的社工的职业认同都比较高,而家庭支持性一般的社工的职业认同最低。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在于,职业认同作为个体内部的一种态度,更多地受个体内在动机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当家人的支持比较少的时候,个体反而可能会更加强调与坚持自己的内在价值选择,从而表现出比较高的职业认同;当家人的支持比较多的时候,个体也会接纳与坚持自己的内在价值选择;而家人的支持处于一般水平的个体,其与家庭之间的情感沟通有限,因此无论职业认同还是自我认同都有待于整合提升,见表4。

进一步的事后分析发现,差异主要表现在非常支持与比较支持、支持、比较不支持等各程度之间,不同支持感受的社工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6.工作物理场所的满意度影响职业认同

访谈中发现,社会工作者对工作环境,如办公设施等方面的满意度也是影响其职业认同的重要方面。问卷调查结果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见表5。

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影响职业认同以及职业活动过程中的价值与情感体验、规范承诺以及职业认知。对工作物理场所的满意度越高,职业认同及其相关方面的得分也越高。

7.对工资报酬的感受影响职业认同

研究发现,个体对工资报酬的感受影响职业认同。这主要表现在工资报酬的感受影响个体的价值与情感体验、规范承诺等方面。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工资报酬水平感受非常低与非常高的两端人群的职业认同度都比较高。分析其中原因,我们认为作为职业认同更多受个体的内部价值感的影响,因此对具有积极职业情感的社会工作者来说,他们主要不是以工资报酬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价值。在当前社会工作者的工资报酬有限的现实情况下,收入少而坚持在从事社会工作说明了他们对自己内在价值观的肯定;收入高而在从事社会工作说明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很高,因此对收入的评价水平也比较高,见表6。

8.人际关系满意度影响职业认同

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影响职业认同,不同人际关系满意度的个体之间的职业认同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为人际关系满意度越高,个体的职业认同度也越高;人际关系满意度越低,个体的职业认同度也越低,见表7。

表5 职业认同在工作场所满意度方面的检验(N=427)

表6 职业认同在工资报酬方面的差异检验(N=427)

表7 职业认同在人际关系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检验(N=427)

9.人格特质与职业认同之间有密切关系

根据职业认同分值的分布状态,选取分布于分数27%处的两端人群,定义其为高职业认同人群与低职业认同组,比较他们在卡特尔16个人格特质中的差异性,见表8。

研究发现,高职业认同与低职业认同的社会工作者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高职业认同的社会工作者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自律性等方面得分更高;在忧虑性与紧张性特质方面,高职业认同的社会工作者得分更低。

研究发现,高职业认同的社会工作者与低职业认同的社会工作者在聪慧性、恃强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独立性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10.次级人格类型与职业认同有密切关系

次级人格因素是在16种基本人格因素基础上,经过相关计算而得出的一种对人格类型进行综合整体描述的因素,如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心理健康类型等,见表9。

研究发现,高职业认同与低职业认同的社会工作者在适应与焦虑型、内外向型、怯懦与果断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方面以及创造力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高职业认同的社会工作者的焦虑性比较低、偏外向型、果断性高、专业成就能力比较高。

五、建议

本研究在调查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以下促进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1.围绕职业认同要素,从价值与情感体验、规范承诺以及职业认知入手,积极推进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1)改善奖惩体系,强调社会工作者内部的价值体验,使其获得自身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访谈发现,当前上海的社工考核仍多从“工作量”角度入手,以奖金作为奖励机制的调节手段。这一外部考核与奖励措施有时会降低社会工作者的内部动机,使其以外在指标来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从而降低其内部的意义感,导致他们机械应对各类考核。为此,可以探索建立内部考核机制,以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成长以及价值感受作为考评的角度,强调社会工作者在职业服务过程中的“质”的投入与意义感受等,突出其内部价值体验。

(2)理顺社团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工作者的情感归属性。社会工作者所在的社团组织是为社工服务而不是管理社工,因此可从社团的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如使社会工作者有系统内项目决策的参与权、有直接和不同管理层级对话的建议权、有对各类行政管理公平性的监督权,从而使社会工作者融入到社团管理过程中,产生对社团发展的强烈责任感、荣誉感,实现社工对社团的情感归属需要。

(3)以“仪式”增强组织承诺,强化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身份。加强职业准入的要求与标准,采用仪式性的活动增强新社工的组织承诺等,如通过入职宣誓、标志性的服饰、荣誉性称号等,使社会工作者明晰组织的规范要求,增强自身对组织的规范承诺。访谈中,有一社工谈到自己当时被录取的经过时这样说:“当时考试很正规,有笔试、面试、体检、正选。这样一路下来我觉得特别正规。而且录取单子还是用快递送过来的。晚上11点了,用摩托车送来的快递,感觉像高考录取通知书一样,红色的一张纸作为信封。我认为自己很幸运,找到了好工作,专业对口,自己特别开心”。这突出说明了特定的程序行为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

表8 人格特质在职业认同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检验(N=171)

?

(4)以“规划”形式建立起社会工作者与社团的目标一致性。社团针对每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情况,为每一社会工作者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使其建立起自己与组织之间长期的身份认同关系,这可以有效地推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建立起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如一个社工谈到“有一段时间自己也很困惑,也想不做了……现在已经清楚了将来自己的发展,知道自己在下一阶段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知道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目标,所以还会做下去”。

(5)建立社会工作者的定期培训学习制度。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行政社工以及高学历的社工的职业认知水平要高出低学历的人员,因此可通过学历教育、专题培训、在岗学习、社团内部的交流学习等形式,加强专业社会工作知识的普及与提升。

2.从环境与人积极互动的角度,协调与改善外部环境,推动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1)建立统一规范的办公环境。建立规范洁净的物理环境,既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愉悦地投入工作,也有利于前来的案主获得积极的知觉等。因此,社团或单位等可以在下属的社工点统一设计面向本机构服务对象的一些标志性的空间摆设或艺术装饰等,建立规范与整洁的办公环境,从而提高社工的职业认同。

(2)建立社工家庭背景资料,并定期慰问与联系。建立起每一社工家庭的基本信息,如家人的生日、年龄、健康情况等,了解每一社工的家庭情况,努力为社工解除家庭中的后顾之忧。机构可定期到社工家庭访问,在节假日时进行问候表达,可有效传达出社团对社工的重视以及对其家庭的尊重。

(3)有效利用社工家庭资源,将社工家庭纳入社会工作的社会支持网络。根据社工家庭的特征,可邀请社工家庭参加本社团的活动,如将社工家庭成员纳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或服务对象中,或邀请他们参加集体的休闲活动等,可有效增进社工家庭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4)强调稳健性队伍的建设。研究发现,40-49岁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比较高,因此队伍建设可以从年轻化建设向稳健性队伍建设转向,选择年龄比较大的人员为主,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推动其他社工的职业认同以及他们的专业化提升。另外,通过聘用高学历人员,培养有专业发展动机的年轻人,搭建一支结构合理的社工队伍。

(5)协调人际需求,营造和谐人际氛围。可通过搭建人际利益一致、需求一致的平台,促进人际需求的双赢。另外,为协调整体人际氛围,对于那些消极职业认同的个体,社团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如转岗等,从而体现社会公平性、营造和谐的社团舆论。

最后,根据研究发现,高职业认同与低职业认同的社会工作者在10个人格因素以及4个次级人格类型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可以从人才选拔的环节进行调节,在社会工作者培养与选拔的测评工作中,综合衡量以下因素并把其作为参考指标:如乐群性人格特质、自律性人格特质、稳定性人格特质、兴奋性人格特质、有恒性人格特质等人格特质的因素均与社会工作者的高职业认同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而焦虑性人格特质、怯懦性人格特质、紧张性人格特质等与低职业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The Effect Factors on Social Work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 Qiuli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factors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taking social workers in Shanghai for example.By way of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we find that age,education,interpersonal satisfaction,working environment,family support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affect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Some suggestions are advanced to enhance the social work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well as to stabilize the ranks of social worker.

social work,social worker,professional identity

安秋玲(1975-),女,汉,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与教育、社会工作评估、社会心理学。

C916

A

1008-7672(2010)02-0039-09

徐澍)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社会工作者社工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现代企业(2022年5期)2022-05-31 23:28:22
青春社工
草原歌声(2021年4期)2021-11-19 15:15:56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社会建设(2016年4期)2016-12-01 04:34:22
社工
幼儿100(2016年10期)2016-11-24 13:19:00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康复(2015年4期)2015-04-10 1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