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尔山台地傩况看湘西傩的遗存特点与保护

2010-12-21 02:45莫祥章
学理论·下 2010年11期
关键词:遗存保护

莫祥章

摘要:腊尔山台地地处湘、黔、川三省交界的武陵山脉前沿,世居苗族。作为湘西目前傩事仍旧盛行的地区,无论从台地傩的价值还是其遗存发展,都有其自身的本质特点。本文从台地傩的客观生境出发,探索了台地傩遗存的封闭性、长久性、灭落性,提出了系统挖掘与整理、寻求繁衍的价值与途径、维护生境与民俗等保护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腊尔山台地;傩;遗存;保护

中图分类号:K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143-02

一、腊尔山台地的傩况

腊尔山台地泛指湘西自治州凤凰腊尔山、禾库、雅酉、米良、吉卫等乡镇及周边地区,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与武陵山脉交界处,由于其地势陡然抬升(海拨800~12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一级向二级(西南部)迈进的台阶,故此,多数学者就此谓之为“腊尔山台地”。该地区面积约为四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及六万。其内居住九层以上为苗族,台地地区山高路险,生产力极为落后,百姓生活相当困难,人们受教育的水平极低。

笔者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音乐工作者,曾多次深入台地采录傩事音乐,亲历傩坛法事数10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作了较为详细地调查和了解。台地傩况大致如下:

1.傩坛法师年岁均高,后继乏人,传承艰难

腊尔山台地,现存傩坛法师(苗语:巴代咱)86人,年龄大部分在50岁以上,以六七十岁以上的法师居多,当然,中间也有20~30来岁的(此类傩师为数不多,略占1/5)。就整个台地摊师们的技艺而言,除个别老法师对其法事套路、经文较为熟练以外,相当一部分法师只是套路不乱而经文诵唱却丢三落四(笔者常常看到几个坛师一齐诵经却不知下句该唱什么而敷衍蒙混)的现象。许多年事太高的法师在整个法事过程中仅是坐坛掌控,而法事中的唱、舞等体力活,只能靠稍年轻的法师来完成。据笔者调查,后继法师多是小学、初中水平,只是粗略了解各项法事的大体意义和做法,对每场法事的经文内容一知半解。另外,台地傩师传承普遍存在局限性(一师一徒,只传儿子)和强迫性(凡是傩师如果不将技艺传给下代,则子嗣不旺、多难),因此,虽然有年轻人加入,一般都是出于无奈。后继力量的不足和敷衍以及质量不高是台地傩师普遍的境况。

2.傩坛法事逐步减少,其生境日益艰难

台地之所以每年还有部分傩坛法事进行,是因为台地地区至今仍然贫困落后、闭塞、悬昧。尤其是需要做法事的决策户主年龄较大,深受环境影响而畏惧神灵降罪,有些也是出于历史风俗所迫。尽管目前台地地区每年仍有傩事30~40场(多为驱病、请愿、还愿),但对于台地近百傩师来说,仍旧是僧多粥少。由于地处贫困地区,户主经济状况普遍不好,每场傩事,傩师们顶多分到几斤猪肉和几十元工钱,再无可观报酬。此种情形,在当今物欲世界里,不是思想上迫于神灵降罪,又有几个傩师愿意折腾几天几夜?除了傩师方面的原因,台地傩事日趋减少的原因还有两方面:一是受众观念改变,不再迷信(受教育的结果);二是经济原因(一场法事,开支太多,一般人很难承受)。一场法事一般需要猪三头、羊两头,有些还要牯牛一头,鱼上百斤,豆腐上百斤,酒饭若干,可谓大鱼大肉!法事一般要三天两晚,其间席如流水,随到随吃,事主所在村寨、家屋堂的所有村民更是全体出动……事实上,一场法事就是一场村寨聚会、公众牙祭!而苗族人民又生性好客、死讲面子,饭管饱、肉管够、酒管醉!因此,一场法事花费少则万余元钱、多则几万元钱!有些户主为了一场法事要准备好几年。而对于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地区来说,一场法事等于一场灾难(笔者调查,一般家庭一场法事下来,至少三五年才能还清欠款)!因此,大多数做傩事的家庭都是逼不得已,不到山穷水尽,很难请傩师做法。这样,傩师们一年到头做不了几场法事,赚不了几个钱,“生意”日下,自然也就提不起更多兴趣,没有了“消费市场”,没有了“经济驱动”,台地傩自然就生境日艰了。

3.傩堂法事不能与时俱进,呆板老套,不能适应当下民众的口味爱好,受众极少

就笔者在台地参观的多场法事来看,围观欣赏整个法事过程的人九成以上是老人,且观者廖廖无几,大多为文盲。少有年轻人参入。法事过程中的程式、手段、内容繁杂陈旧,老套泛味,再加上法师们“业务能力”日下,唱词混乱不清,致使欣赏者不知所云,即便有些老人观傩也多是出于礼貌和规矩。傩这种依附于神灵鬼怪的本质文化现象,实在是难以与现代社会生活发展交融。它不像其他一些与现实生活交融的文化事象(笔者曾在湘西龙山看花鼓表演,虽然程式守旧、套路单一,但其演唱内容贴近生活,即兴性、娱乐性都很强,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喜欢听看。每逢红白喜事,夜屋灯下,花鼓响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将艺人围个水泄不通,唱到凄惨痛苦处,人们声泪俱下,幽默高兴处,人们开怀大笑……)这种地方文化现象与时俱进,充满时代气息。当然,傩事过程的陈旧老套也可能正是一化石文化现象的本质所在。

二、台地傩的遗存特点

1.地理环境促使其遗存的封闭性

台地地区千山万壑、沟谷纵横、交通险阻,先古苗民为了躲避统治阶级的欺压,隐于山涧河谷,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经济上贫穷落后。由于地理环境造就的山高路远,致使该地区苗民少与外界联系,政治上统治者鞭长莫及,一旦某种文化现象根植于此(台地傩是汉傩传入台地之后与台地楚巫文化结合的產物,由于其与巫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植于台地后便在该地区生根开花)并被人们所普遍认同,就必然会在一定范围成长、成熟。这种成熟的文化现象由于环境的相对封闭,少于交流,便以其原本状态封存起来。就整个湘西地区来看,傩事虽然还有几处遗存(凤凰县城周边,泸溪个别地方),但就其遗存的完整性来看,只有台地地区是较为完善和普遍的,这种封闭性的地理环境,致使了台地傩的相对静止。

2.神鬼文化的信仰促使其遗存的长久性

楚巫文化与傩文化统属神鬼文化的内容。就傩的产生来看,都是基于对天象、自然的敬畏而起。台地地区文化落后,思想愚昧,观念陈腐,基于神鬼文化的巫傩信仰自然就根深蒂固。“原始巫仪中随心所欲,扮演神灵以及全民彻底投入的那种用心态一旦为理智和礼节所制约,纯粹戏剧由其间萌发的步子就要减缓和停止”(《中华文化通志·戏曲志》)。在台地地区,请愿得泽,必要还愿以报,否则神灵震怒,后果严重!但凡家中不顺、三病两痛、六畜不旺,必是神灵怪罪或鬼怪附身,驱鬼酬神自然必不可少。(这一点,从前文提到的傩师授徒传承的强迫性也可看出),由于这种对巫傩鬼怪的信仰流淌于苗族人民的血脉,傩巫遗存的生命力及永久性也就自然现象。

3.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使其遗存的灭落性

台地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几乎就是贫穷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开发的政策实施,台地地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村村通了公路、家家用上了电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使广大青少年享受了先进文化知识的教育,从思想本质上产生了对巫傩信仰的动摇和不屑。既便作为一种艺术欣赏,也对其粗糙繁杂、单调枯躁而表现出寡味无聊!(傩事现场就算有个别年青人出现在现场,顶多就是担水劈柴、应酬帮忙,很少有表现出对傩事的兴趣,儿童就更不必说了)。这种代表台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人群从信仰上对傩的不解不信,从形式上对傩的不识不赏,使其从根本上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尽管现阶段傩事还在台地地区气息尚存,但总体来看,其生存空间将会日益狭窄,其走向灭落应是情理之中)。

三、台地傩的保存与发展

台地傩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文化事象,其社会文化价值对湘西巫傩文化的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强对台地傩的保护与传承是新形势下政府和学界必须严正关切的问题。从笔者对台地傩的调查结果看,台地傩的保护与发展应着重从以下三点入手:

1.系统地挖掘和整理

台地傩作为巫傩文化的结合,有其自身的生存特征,不管是其傩仪、傩技、傩戏、傩舞,还是其经文、法器、服装、祭品,都有其较固定的程式(比如,台地傩师的手诀就要一百零八种之多),对其进行保护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台地傩有什么、是什么。系统地挖掘和整理台地傩的风格特征、真实地记录和还原台地傩的实际风貌,是台地傩保护的首要手段。

2.深入研究和寻求台地傩繁衍的文化价值和生存道路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生存,其本质原因是这种文化是否有价值——即有用!深入地研究台地傩有什么用、在哪里用、在何时用、是怎么用的?就可以探求到其存在的必须性、实际性、功用性。对于其价值的提炼是唤起人们主动接受和参入的前提。有了这种前提,台地傩的生存自然也就成为可能。

3.保护台地傩的生境,提升文化保护手段

傩作为一种鬼神文化,多少具有些迷信之嫌。主管部门只要不刻意打压,并表示出对此的扶持态度,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傩事生存的可能性(笔者每次参入当地的傩事活动,哪怕照个相、录个影都会使傩师们倍感兴奋)。如果政府文化部门常常开展一些傩事汇演,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那么,一则可以提高傩师对自己职业的价值认知度,二则可以加强傩师之间的交流与切搓,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三则可以促进当地百姓对傩事的参入和认可。当然,如果将其与凤凰的旅游开发进行协同,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挂钩的话,台地傩自然会从内、外两方面得以极大促进。

总之,台地傩化石性生存至今,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存在,这与它的价值取向、生存境因及當地的风土人情存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目前状态下台地傩生存日艰,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其深入台地人民血脉的文化认知。正是这种千百年来一直根深蒂固的认知和信仰,才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台地傩的文化价值,努力探究台地傩的遗存动因和特点,科学寻求保护和发展台地傩的方法和途径,那么,湘西腊尔山台地的傩文化依旧可以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廖奔.中华文化通志·戏曲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彭梦鳞,湘西傩文化之迷[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孙文祥,巫傩之祭[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遗存保护
穆坪土司官寨及墓园遗址考察
论信阳地区民俗活动中的巫风遗存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明代俗曲文献遗存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