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穿插,“活化”课堂教学

2010-12-13 02:55
文学界·人文 2010年8期
关键词:活化艺术性课堂教学

田 青

摘要:教学不但是科学,而且是艺术。在党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同时,给学员以美的享受?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实录,就艺术穿插有利于激活学员的潜在能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行了形象地阐释。

关键词:艺术性;党校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145-02

党校是轮训和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阵地,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坚持党校姓党、严谨、科学是党校教学的命脉、根基,这从来就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反观党校课堂教学,有多少课在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同时,能给学员以美的享受?教学不但是科学,而且是艺术,党校教学也是如此。如若党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总是一味停留在或满足于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而忽视了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考,那么,即使很有魅力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也终究有点寡淡,教学效率自然难以令人乐观。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党校教师,头脑中始终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学员在课堂中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理论,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清晰,课就会呈现清晰,学员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教学思路新颖,课就会呈现新颖,学员就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适度艺术地穿插一点与主题相关的授课内容,则或扩展、或加深、或增加直观,课堂就会“活起来,学员思想的闸门就自然打开;相反,明诏大号、生灌硬输,课堂就会死气沉沉、一潭死水,而要做到中央党校提出的使学员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谈何容易?

教学艺术是教师本质力量的显现,其实现方法不一而足。本文拟结合执教党校《现代领导魅力构建思考》一专题,撷取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实例,为如何通过艺术穿插,活化课堂提供一点思考的依据。

一、电影艺术穿插例

问题: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要想搞好班子团结,就要学会退让艺术,特别是在进退两难的境遇中,更要学会折中退让。如果莫衷一是,就是领导者的失职。领导者一旦使指挥中出现杂音,就会降低其在下属中的信任指数。

穿插:电影《巍巍昆仑》中有一个镜头颇能给人以启迪。一次,昆仑纵队面对敌人的围剿,需要进行战略转移,在转移方向上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向北,即往延安以北穿插迂回,一是向西,即向马宏魁的辖区方向挺进。纵队总司令任弼时则认为西边是马的防范区,那里人烟稀少、路途艰难、补给也很困难,向西转移比较危险,毛泽东则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当时两人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周恩来出现了,他经过权衡,做出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抉择:为了避免与敌人发生正面遭遇,先向北走一段,渡过一条河流,翻过一座大山,然后再向西迂回前进。对此毛泽东和任弼时都欣然同意。按照这一决定行动,昆仑纵队果然化险为夷。

启示:这一决策的绝妙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正确,还在于它使两个主要领导人的自尊心都得以维护,从而维护了班子的团结。决策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双方的意见进行辩证取舍,综合各自的合理成分,使之带有“折中”的色彩。

二、雕刻艺术穿插例

问题:有的同志讲,在领导实践中,往往不是工作难干,而是团结难搞。确实,由于性格文化等的差异、各人的思维水平参差不齐,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各不相同,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分歧,从而导致领导班子的不团结。但是,话又说回来,要求班子每个成员都从同一个方向去思考,都思考到同一个点子上,彼此没有任何摩擦纷争,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搞好班子团结,还有赖于班子成员树立大局意识、整体意识、顾全大局,使局部利益服从、服务于整体利益。

穿插:法国著名画家罗丹,塑造巴尔扎克塑像的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罗丹完成了巴尔扎克雕像后,请他的学生前来观赏,学生们对老师的杰作无不敬佩,但是,最后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巴尔扎克的一双手上,并且异口同声地喊道:“多么奇妙的一双手啊!”于是,罗丹就毫不犹豫地砍掉了这双“奇妙”的手,这就是人们现在看到的无手的巴尔扎克塑像,罗丹对学生们说:“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应该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启示:确实,手是没有了,最好的元件被砍掉了,但整体形象更为完整、更为传神。这对我们领导工作不无启发。我们在工作中,要切实树立起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局部一定要服从整体,要追求整体效应。为此,当班子出现矛盾、分歧时,就要在不丧失原则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善意的退让。退让,不是放弃,而是一种求伸的方式。经历一次忍让,会获得人生的重塑。

三、笑话艺术穿插例

问题:在现代领导实践中,领导者要干事创业,就必须打破各种思维定势。经验型思维定式就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出现,需要特别注意防范的。

穿插:有一个寓言故事可以很好地解读凭经验思维所带来的不好的结果。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这一天卖草帽卖得累了,就将草帽担子放在路边的树下,休息了一会儿,等他打了个盹醒来,发现草帽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每只头上都戴着顶草帽,他就吆喝猴子将草帽还给他,猴子根本不理睬他,后来他就想到猴子是很善于模仿的,于是他就将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扔到了地上,果然,不出其所料,猴子纷纷模仿他,也将草帽扔到了地上,他非常高兴,回家后就把这条经验告诉了他的儿子、孙子,若干年后,孙子继承了祖业,这一天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于是孙子就想起了爷爷的经验,但奇怪的是没有一只猴子模仿他,孙子心想,怎么爷爷的经验到我这儿就不灵了,正在他困惑的时候,一只老猴子走近他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呀?”

启示:经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要珍惜经验;但如果过分地迷信经验、依赖经验,抱着老经验不放,形成一种定势的话,就会影响我们的思维,从而影响工作目标的最终实现。客观情势发生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领导者要与时俱进,就必须破除习惯型思维定势。

四、情境艺术穿插例

问题:作为副职领导,在领导职务上是“配角”,但是在分管工作中是“主角”:在决策上是“配角”,但在谋事上义是“主角”,这种特点决定了副职领导在工作中既不能“越位”,又要主动“到位”,工作中把握好分寸、进退有度,其难度是比较大的。

穿插:《韩非子》里记载了一个昭侯酒醉的案例,微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一天,韩昭侯酒醉睡着了,典衣(专门管:衣服的人)不在,典冠(专门管帽子的人)怕昭侯着凉,拿衣服盖在昭侯身上。昭侯醒来,十分高兴部属对他如此关心,问:是谁盖的?左右答:典冠。昭侯因越权而处死典冠,因失责而处罚典衣。请问:1、如果你是昭侯,你会怎样处置?2、如果你是典冠,你会怎样应对?怎样才能既不越权又不失责?

启示:在这个案例中,典冠可以说是最倒霉的人了。担心昭侯着凉,好心好意把衣服盖在他身上,反而招来杀身之祸,无论从哪一种角度来看,似乎都令人心生恐惧,不敢多做事情。但是,试想如果典冠存有这样的心理:反正事不关己,干脆不管不问,结果会怎样呢?肯定会遭遇同等的恶果。这种“左右为难”、“东也不是,(上接176页)西也不是”的两难困境,也是副职领导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要设法变左右为难为左右逢源。整个个案就是在说明要把困难看成是一种转机,做到了这一点,也就随时可以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只要方向正确。危机就是转机。

应该肯定地说,严谨是教学的一种境界,尤其是党校教学。但是,若死守“严谨”以至呆板,则会渐渐远离艺术。从艺术性的角度考察课堂教学,使学员思维活跃是极为可贵的。

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恰到好处的激趣和引思。教师诱导学员,学员推动教师;教师游刃有余,学员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课堂其乐融融。这是课堂教学的和谐境界,作为党校教师也应孜孜以求。

猜你喜欢
活化艺术性课堂教学
大别山精神在红色小镇打造中的传承与“活化”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