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空间隐喻的认知初探

2010-12-13 02:55何燕萍
文学界·人文 2010年8期
关键词:新编教程现代汉语

何燕萍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出发,对汉语“来”“去”的空间隐喻的表达形式及其隐喻意义进行分析,尝试通过空间图式对“来”“去”的一些非空间范畴用法做出相应解释。

关键词:空间隐喻;认知;来;去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39-04

1.空间隐喻与认知

隐喻是人们透过具体有形的事物去认识抽象无形的概念的一种手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认知语言学者较为认同这一认知模式:“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隐喻方式的(Lakoff,Johnson,1980,5)。”

所谓空间隐喻是人们把一些本属空间范畴的具体概念用非空间范畴的抽象概念表达出来,是~个空间的范畴和关系向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的投射过程,这一过程源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和丰富想象。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空间隐喻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体验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在我们社会物质化的环境之中找到(Lakoff,G&M,Johnson,1980,14)。”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人的存在首先要以周围的环境为依托,人们主观性地以自身为参照,去认识周围的环境,于是在自身与环境间形成一种空间概念。人的空间概念是原始的,基本的,人们习惯于透过空间关系去认知别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架构,诸如时间、状态、范围等。

2.关于动词“来”“去”的空间隐喻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对“来”“去”的解释是:“来”指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去”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换句话说,“来”是从远处到近处的移动;“去”反之,它们的基本用法是作位移动词。但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来”“去”的非动词用法并不少见。对此,学者多有研究:王改改就概述词“来”作了调查和研究(王改改,2001);梁银峰就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梁银峰,2004),梁先生说:事态助词表示在过去时间里事态出现了变化,所表达的事件或过程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梁银峰,2004,57);同时,梁先生还就动相助词“来”“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梁银峰,2005),“动相助词”是赵元任的提法,由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翻译过来的(梁银峰,2005。27)。

以上都是对动词“来”“去”动词以外用法的研究,但还不是专门对其空间隐喻的研究。应该说,对动词

,“来”“去”空间隐喻研究还不是很多,笔者能力范围内可以找到的只有史佩信的嚣汉语时间表达中的“前后式”和“来去式”》;此外,上文提到的梁银峰的《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及《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两篇文章亦都涉及到“来”的时间方位词用法。

3.“来”“去”的空间隐喻表现形式及喻义

3.1.“来”“去”喻指时间

我们认为,位移动词“来”指运动物体朝着说话人的方向靠近;位移动词“去”指运动物体背离说话人的方向远去。这主要是从说话人与周围环境的空间方位关系而言的,亦即位移动词“来…去”的空间性状描述。从人类的认知顺序来看,空间认知总是先于时间认知的。因为人自身与空间的关系是实在的、可感知的,也就容易把握;而时间是人们摸不着、看不到的抽象概念。于是把空间概念意义的映射到时间领域去把握时间就成为了可能。

关于时间的空间喻指表征,Clark总结出了两种类型:“时间在动”隐喻(the moving time metapho)和“自我在动”隐喻(the moving ego metapho)(Clark,1973)。

在“时间在动”的隐喻表征中,时间被认为是在空间直线运动的实体,它的运动以说话者为参照点。时间指向说话人,向说话人靠近为“来”;时间背向说话人,远离说话人为“去”。这是“来”“去”的时间表征特点,如下图所示:

3.1.1.“时间在动”隐喻模式

3.1.1.1.“来”“去”对过去时间的表征

“来…去”表征现在以前的时间,两者的语义表征存在差异。时间从过去指向现在为“来”,表示一段持续的时间,骨‘以来”的意义。这种语言用法古以有之,是“来”的时间表征的基本义项,如:

(1).“吾数年来欲买舟。”(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数百年来,人不复行。”(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3).“我得仙来,已三万岁。”(唐·戴孚《广异记》《太平广记》卷450)

现代汉语词汇和句法中也保留了“来”的这种时间表征,常用的词汇有:“近来”“以来”、“从来”、“向来”“素来,等等;在句子中的例子,如:

(4).“几天来,我发现这个城市骑自行车的人不多。”(《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81)

应该说,在表示现在以前的一段持续时间的隐喻用法上,“去”和“来”是不相称的,相比较下,“来”的这一用法更普遍;而“去”则更多地表示已经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

(5).“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汉·曹操《短歌行》)

例(5)中的“去”的时间表征是,以目前为起点,指向过去的一段时间,带有持续性,这种例子并不多见;表示这一语义特征的还有“过去”。

(6).“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唐·自居易《琵琶行》)

例(6)中“去年”表示上一年,句中借助介词“从”表达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持续的时间。“去”本身只表示过去的一个时间段。同样用法的词语还有“去岁”。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位移动词“来”相对的除了“去”,还有“往”,在某些语义搭配上“往”与来的组配是更常见的。例如,“往”表从目前指向过去一段时间的用法就比“去”更普遍:

(7).“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数十人。”(清·方苞僦中杂记》)

(9).“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杀他怎的?”(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二折)

“往昔”即从前;“往岁”指过去的年头;“往日”指过去的日子。同样用法的词语还有“往时”、“往年,,等。

3.1.1.2.“来”“去”讨未来时间的表征

“来”“去”表征现在以后的时间,以目前的时间为起点,以未来的某一时间为终点。其中“来”表征时间从未来指向现在;而“去”表征时间从现在指向未来。

(10).“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1).“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益感喟。”(《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

(12).“至从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13).“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东晋·陶渊明《游斜川》)

“来者”、“来日”、“从今去”的时间参照点都是现在,它们隐喻着时间的运动。“来者”和“来日”隐喻时间从未来向我们走来;“从今去”隐喻着时间远离我们而去;三者所喻指的时间都是未来的时间,但是指向性不一样。

要注意的是“来者”、“来日”偏正结构的名词;而“从今去”则是一个介词结构。“去”要表达以后的意思必须要借助介词“从”,而“来”是不需要的。换句话说,在表征现在以后的一段持续的时间,“来”和“去”的语法功能是不对称的。再如,有“未来”、“将来”的说法,但却没有“未去”、“将去”或者是与“未来”“将来”表示相似概念的带“去”的说法。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与“将来”相搭配,时间指向未来的,有“往后”的说法。结合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去在表示时间隐喻的语义特征上,有和“往”重叠的部分,甚至“往”取代了“去”在时间隐喻上的某些表义功能。我们可以假设在时间隐喻的表征上,“往”出现得比“去”要早,出于用词经济的原因,“去”的某些与“来”相对的表义特征是缺失的,而在“往”的表义功能上我们可以找到类似的用法。当然,这一说法有待进一步的考查。因主题所限,此处无法详细讨论。

3.1.2.“物质世界在动”隐喻模式:

Clark所说的另外一种时间隐喻方式是“自我在动”,即在线性时间轴上,时间实体相对静止,取而代之的是说话者沿着时间轴在动。根据“来”“去”的实际用法、通过对其语例进行分析,本文更倾向于史佩信的“物质世界在动”(史佩信,2004,13)说。该理论认为,在时间轴上运动的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事物,而时间和说话者则是相对静止的。具体到“来”“去”的时间隐喻表征,客观物质世界靠近说话者而动的用“来”;客观物质世界远离说话者而去的用“去。”如“别来无恙”、“来历”、“来龙去脉”、“本来”、“原来”、“后来”、“来得及”;包括“往迹”、“往事”等都以物质世界为动体的隐喻表征。这类隐喻在表达上一般都存在一个时间标记,或以过去发生的谋事件起始时点,或以说话人所处的时点为起始时点。时间始于过去某事件而终于说话人所处的时点为“来”;时间始于说话人而未来为“去”。

“别来无恙”中的“来”表征从分别到现在谈话的时间;“来历”指一个人前期的经历或履历,“来”隐喻该人从出生到目前的一段时间;“来龙去脉”原来是迷信的说法,把接连着的山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地连贯着,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现在指导一件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汉语成语词典》,1978,349)。由此分析,其中“来”喻指从龙存在到其被发现的一段时间,“去”喻指从龙现身往后的一段时间,这里龙被发现的时间亦即说话者所处的时点。

这里也一并谈论一下“往”,词语“往迹”、“往事”中,“往”的时间表征与“来”是一致的;另外,还有“从此以往”的说法,这里的“往”却表征时间从现在开始指向未来。相比之下,由“去,表征的上述两种时间隐喻,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说没有,但至少是不多见的。

在古汉语中,“来”“去”的这些隐喻,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例子的:

(14).“吟罢回头索杯酒,醉来屈指数亲知。”(唐·白居易《对镜吟》)

(15).“今冬腊后无残日,故国烧来有几家。”(唐·司空图《南至四首》其一)

(16).“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唐·李白《相贺歌辞·相逢行二首》其一)

(17).“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唐·孟郊《病起言怀》)

“醉来”、“烧来”分别从“醉”、“烧”开始,一直延伸到诗歌中的主人翁发表慨叹为止,其中,“来”起到了这一时间隐喻作用。“老去”、“贫去”以诗中主人翁发出慨叹为开始,语义指向未来,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终止时间,这是“去”的时间喻指在起作用。

3.2.“来”“去”喻指数量

“来”“去”是带方向的运动,一般来说,“来”是由远而近不断靠近说话者的,有接近的意思;“去”是由近而远不断离说话者远去的,有远离的意思。“来”、“去”的这种或接近或远离的指向性可以用来喻指数量增减。接近参考数目为“来”;与参考数目相去甚远为“去”。

在汉语中,“来”用来表示数量概念是很普遍的,“来”用在数量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一般是比较接近所说数量的。如:“两米来高”就是指两米多一点的高度,但也可以理解为差不多到两米的高度。不管怎么理解,“来”的数量表征总是离确数跨度较小的一个范围。“二十来个”、“三十来岁”、“一尺来深”等都是一样的用法。

在喻指数量上,“来”“去”是不平衡的,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找不到“去”喻指概述的用法。但不排除方言或古汉语中存在相关的用法,“相去甚远”中“去”就表征距离;方言有“不差分毫来去”(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的说法,“来去”意思是误差,表示或大或小的距离。由此可推理,“去”在数量喻指上还是有是潜在的可能的。

3.3.“来”“去”喻指显潜

“来”“去”可以喻指事物,包括实在事物和抽象事物的存在与消失。从人的视觉角度,客观物体从远而进靠近说话人,就是事物的逐渐显现的过程;客观事物自近而远离开说话人,是事物逐渐消失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来”表征事物的显现;“去”表征事物的消失、不复存在。

(18).“问题一来就马上解决。”(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19).“他一听这话就来火了。”(同上)

(20).“这些天没去看她,一来路太远;二来没功夫。”(同上)

(21).“看来,你活一百岁没问题。”(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01)

(22).“说起婚姻来,您给我们介绍介绍中国人的婚姻家庭情况,好吗?”(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45)

(23).“总的来说,汉语不难学。”(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57)

(24).“想起来了,那天晚上你还唱了一段京剧。”(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422)

例(18)“来”表征“问题”的出现;例(19)“来”隐喻“火气,从无到有的过程;例(20)-(24)中的“来”都有一个共同的语法特征,那就是引出话题。例(20)“来”引出的是原因;例(21)引出的是说话者的观点;例(23)引出的是“婚姻”这个话题;例(24)引出的是过去的一段回忆。通过以上语例可以看出,“来”作为显现表征的用法是很明显的。

“去”作为消失的表征没有“来”作为显现的表征明显,笔者的找到关于“去”隐喻消失的语例比较牵强,但还是可以拿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25).“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

(26).“大事去矣,可痛惜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例(25)中“去,指离世,消失于尘世,喻指人于世上从存在到消逝的过程;同样例(26)中的“去”表征“大事”不复存在。另外,现代汉语中的“去世”一词也表征消逝。

3.5“来”“去”喻指主观愿望

“来”、“去”的“靠近性”和“远离性”可以借以喻指人的主观愿望。人们的愿望是主观的,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希望得以实现的,就期待它的到来;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不希望其存在的,就盼望其离开以至消失。

鲁迅提倡“拿来主义”,他希望大家“拿来”的是外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谓“取其精华”;同时他也强调要有辨别能力,不好的东西就要抛弃,即要“去其糟粕”。这里的“来”和“去”就是很好的喻指主观愿望的例子。

(26)“大有来头。”(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这是一种方言的说法,意思是大有赚头,这里,“来”表达了人们希望赚钱的目的。

(27).“拳击有啥来头?滑冰多开心。”(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这大概也是一种方言用法,这里的“来头”指的是一种玩乐的兴趣,拳击对于说话者来说钩不起他的兴趣,滑冰对他来说才是“来头”。

(28).“他头脑灵活,挺会来事的。”(中教网·网络字典·汉语·词典来)

这里,“来事”是处事的意思,是一个褒义词。“来”在此表征能够做事,事情处理得当。

(29).“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去仁义”,抛弃仁义,这里被抛弃的是“仁义”,一个正面的词:但是,在句子中,这是被否认的一种做法,所以它没有违背“去”隐喻不被接受的主观愿望的语法功能。关于“去”的这一表征,例子是还不少的,如:“去粗取精”、“去任”、“去官”、“去绝根株”、“去邪归正,等,即使所被“去”的东西不全是不好的,但至少是违背人们的主观愿望的。就如同人们希望“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至少是人们愿意看到的、愿意去做的,见以下例子:

(31).“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来杯咖啡吧。”(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170)(32).“下个月你去了中国以后,别忘了给我来信。”(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266)(33).“来,为我们的友谊干杯。”(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23)

(34).“大家自己来,不要客气。”(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23)

“来咖啡”、“来信”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描写,但是结合整个句子,还是可以看出来,这是说话者意愿的一种表达;例(33)、(34)中的“来”同样也隐喻着说话者希望大家为祝福友谊而干杯、希望大家能尽情地享用晚餐的美好的愿望。

猜你喜欢
新编教程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大力士”纸片人
新编报到等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挽碧制作教程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故事新编
《亡羊补牢》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