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夫苓
(山东经济学院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文献综述
韩夫苓
(山东经济学院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通过对国内外摔跤项目研究文献的分析整理,发现有关摔跤运动员的体能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体能分类结构的某些构成因素的研究,即从运动员的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层面进行分类指标的研究,且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摔跤;体能;形态;机能;素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physical ability research ranging towrestling sport is comprehensive both in home and overseas.Through analyzing and classifing research literatures on wrestling event in home and overseas,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physical ability researches on wrestling athleteswere more fastened some ingredients of athletes’physical ability structures,namely from three aspects-shape,function and making,and still have a lot of deficiencies.
Key words:wrestling;physical ability;shape;function;fitness
摔跤是两人直接接触、互相搂抱或抓握着把对方摔倒的一种对抗性运动。目前被列为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国际摔跤包括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种。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动作的部位不同:古典式摔跤只许用手臂握抱对方的头、颈、躯干和上肢,不许握抱对方下肢和用腿使绊;自由式就比较自由一些,不仅可以使用古典式动作,而且可以抱腿和用腿使绊。
对于绝大多数竞技运动项目来说,体能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摔跤也不例外,该项目虽然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但体能对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却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摔跤运动的体能研究范围较为广泛。通过对国内外摔跤项目研究文献的分析整理,发现有关摔跤运动员的体能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体能分类结构的某些构成因素的研究,即从运动员的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层面进行分类指标的研究,归纳如下: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任何一个运动项目,总有其一定的身体形态特征,特殊的身材可以促进某一技巧的获得,使机体对特定的专项表现出适应性方面的优势。
自 1924年以来,苏联、芬兰、美国、蒙古等不少国家的许多专家,对摔跤运动员身体的整体指标、身体各项指标的比例和身体结构特点等等,都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З·Г·Мартиросов(1968)研究认为 ,从整体指标来看 ,摔跤运动员的各项指标都比非运动员高。
对摔跤运动员身体每一体重级别的各项指标进行单独评定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如 Г·К·Бирэин(1925)制订了五种体重级别的材料 ; М· А· Миикевич(1931)和 Н· Ю · П·Лутовинова及其同事 (1964)制订了三种体重级别的材料 ;А·Н·Крестовников(1939)制订了六种体重级别的材料 ;З·Г·Мартиросов(1968)对 202名世界优秀摔跤运动员的体形进行了最详细的人类学评定 ;Н·Тарва(1972)论述了十种体重级别的蒙古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
有许多专家对于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各项指标的比例早就有所研究,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材料又都很不一致,矛盾很大 。 Г·К·Бирзин(1925)认为 ,摔跤运动员是横径大 ,颈围 、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指标特别大,腿的指标相对短些。Kohlraush(1929)和 Arndld(1931)同样也认为,摔跤运动员是腿短、体重大、肌力强,属于力士型。Boardman(1933)对此还作了补充,他认为摔跤运动员的颈短,肩膀宽而有力。但美国的专家 Eriksen(1938)和 Kroll(1954)对上述认识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摔跤运动员的体形特点是全面发展的。Kroll(1954)认为,Boardman(1933)的看法是不对的,不能拿摔跤运动员的体形与举重运动员身体各项指标作比较。芬兰专家 Telkka等 (1951)认为,摔跤运动员的躯干相对较长些,四肢较短,胸围、大腿围、上臂围指标高,而肩和骨盆同样比较宽。手长,有利于牢固地抓握;臂长,则用力的杠杆臂也长,有助于发挥补助用力;手宽说明肌肉发达有力 。 Кръстев等 (1963)提出摔跤运动员躯干相对较长 ,但小腿短。 Н· Ю·Лутовинова(1965)提出每种体重级别的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比例都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重量级和轻量级相比较,腿和臂相对比较长些,骨盆宽些。Merhautova(1965)提出:摔跤运动员的身材高及四肢长对于完成摔跤动作的时间有不利影响。另外,增加身高会导致体重增加,相应地增加了绝对力量而减少了相对力量。身高和四肢都很长的人并不完全是个有利的因素,只会给控制动作过程增加困难,故高水平的摔跤运动员大多数是中等身材 。 З·Г·Мартиросов(1968)提出,除去重量级以外的所有摔跤运动员的骨盆相对地说比较窄。与普通人比较,他们的臂都比较短。认为相对力量与杠杆臂的长度成反比,即臂越长,需要付出的力量越大。下肢长度也是选拔各种体重级别摔跤运动员的特殊标准,次最轻量级的摔跤运动员与普通人不同的是腿比较短,最轻量级和次轻量级的腿为中等,而其余级别的腿都比较长。
Kroll(1954)认为,美国最优秀的摔跤运动员的体形大半是外胚层和中胚层形 ,按 Шелдон评分法分别为 3823和 5010分 。内胚层形必须是 2740分。在测量了摔跤运动员的脂襞以后指出 ,他们的皮下脂肪含量平均不高 。 Н·Ю·Лутовинова和 Н·М·Глаэкова(1966)认为 ,苏联摔跤运动员属于肌形和肌腹形。同时部分轻量级和中量级摔跤运动员在这个范围内是不能评定的,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身体结构;摔跤运动员的胸廓形状主要是圆桶形 (轻量级为 68.0%、中量级为 70.3%、重量级为 86.6%);扁平形胸廓的少见 (轻量级占 23%以内);圆锥形胸廓在中量级中常有(26.7%),而重量级摔跤运动员中就比较少 (14.4%),并且发现重量级摔跤运动员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
HALLC J,LANE A M(2001)认为去脂体重的增加可以使摔跤运动员身体更加强壮,体能保持较高水平,更好地完成各项专项技术动作[1]。
我国摔跤运动源远流长,虽然在长期的实践中跤坛前辈总结了“气、甲、由、申、同、天、贯、日 ”八字体形择徒法 ,但对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形细致研究开始较晚,数量较少。
北京体院沈海琴等 (1981)对摔跤运动员的体形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摔跤运动员和大学生身体主要形态学指标,以及指标的指数相比较,摔跤运动员的身材较矮,下肢较短,但躯干长,各项围度和宽度都比较大,粗壮有力,体质较好;优秀摔跤运动员与一般摔跤运动员相比较,优秀摔跤运动员身体主要形态学指数较大,体质较好,力量较大[2]。
景兆绵 (1986)提出:优秀摔跤运动员的形态概括起来是手大、腰长、肩的宽度适中,足、腿、背的形状正常,骨盆相对较窄,颈、臂、胸、大腿等围度指标较高,肌力较大,臂长,腿相对较短,除少数大级别外,均在各级别中属于中等身材[3]。
武汉体院黄斌 (1987)提出:摔跤运动员上肢、躯干较长,胸较厚,下肢较短;上肢要直,轻度的内收也可,但不宜外展;手长而宽,脚长而大;腿要直,轻度的“O”型也可,但不宜是“X”型腿;颈不宜过长或过短,应适中;跟腱清晰且长,足弓较高[4]。
许永鹏等(1995)提出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与普通女性相比具有身材矮而体重大,躯干、上肢相对较长而下肢相对较短,手大,肩较宽而骨盆相对较窄,躯干和四肢的围度都较大,体脂含量少而肌肉发达[5]。
张连强、马忠义 (1998)提出:项长的选材指数 (项长 /身高)在 0.079~0.083范围内较为合适;摔跤运动员躯干相对地比较长;我国摔跤运动员 (与对照组比较)下肢长度和相对长度 (下肢长 /身高)都短,但高水平的摔跤运动员 (与一般运动员对比)下肢长度相对比较长;摔跤运动员与对照组比较,其上肢趋向于短,而相对长度 (上肢长 /身高)较长;高水平摔跤运动员与一般摔跤运动员比较,其上肢相对长度比较长;肩宽和骨盆宽是高水平摔跤运动员的突出特点[6]。
田麦久 (2000)认为: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身高和较长的四肢,身高和体重保持恰当的比例。摔跤运动员要求四肢较长、肌肉发达有力[7]。
林小青 (2005)提出,摔跤运动员应具备发育匀称、颈粗短、肩宽体阔、强健有力、脊柱正直、四肢围度大的形态特点[8]。
李大永,夏洪涛,屈静力 (2007)认为,摔跤运动员的整体形态为:四肢匀称,上肢略长,肩宽,胸阔,颈短,纬度粗,腰长,纬度适中,各关节灵活,肌腱柔韧性好[9]。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总体看来,本部分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国内外优秀摔跤运动员的外部形态特征 (各环节高度、围度、长度、宽度和充实度等)的描述性研究;虽然部分专家对摔跤运动员身体每一体重级别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单独评定,但以上材料比较难以使用,因为不仅体重级别的数目经常改变,而且每级体重的最大与最低限度也经常改变;许多专家对于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各项指标的比例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不大一致,甚至矛盾很大;关于摔跤运动员身体结构诊断的研究非常少。因此,对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生理机能是人的各器官系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大小。它是构成运动员体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Hyman(1962)和 Barnes(1980)的研究表明,如果摔跤运动员抓握力量相对较小的话,其前臂肌肉中的血流就会增加,而如果相对紧张度超过大约最大主动收缩的 50%时,血流速度就会突然的减缓甚至停止流动[10][11]。
Hors will(1989)通过对优秀摔跤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皮脂厚度和无氧做功能力进行比较,发现优秀运动员的胸、腹、大腿和背部四个部位的皮褶厚度均小于一般运动员。在 wingate无氧功率测试中,优秀运动员无氧功率峰值、相对无氧功率均显著高于一般运动员[12]。
Boyadjiev等 (2000)对长期连续大强度训练的摔跤、举重和游泳等少年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这些运动员 Hb水平和单位体积红细胞数显著低于未参加训练的对照组青少年。提示,长时间连续大负荷运动训练可造成运动性贫血,运动员应当科学地调整训练负荷,注意休息,合理营养,积极促进血红蛋白的恢复[13]。
Hohnny nilsson等 (2002)经研究后发现,短期的间歇性高强度训练使摔跤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显著升高,且主观体力感觉随着比赛时间的延长也明显提高。大多数摔跤运动员感觉到前臂屈肌极为疲劳,这表明前臂肌群承受了较高的专项负荷[14]。
翟士领等 (1988)提出,我国摔跤运动员安静时血液尿素氮水平较一般运动员和普通常人为高;摔跤比赛前后血乳酸含量增长较高,表明糖酵解供能在摔跤竞赛中占有较高的比重[15]。
冯美云等 (1996)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 10名摔跤运动员摔跤模拟比赛后血、尿一系列生化指标的实验分析,结果发现:摔跤是以糖酵解系统为主、无氧有氧代谢供能的运动项目;摔跤比赛使肌内嘌呤核苷酸分解增强,血氨和尿酸生成增多,血氨和血尿酸与血乳酸指标一样,可作为运动强度和机能恢复的指标[16]。
庞晓洁等 (2001)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血乳酸、心率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后提出:摔跤比赛是以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自由式摔跤的激烈程度高于古典式,同时对乳酸系统的输出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摔跤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率达到较高水平,自由式摔跤比赛后平均心率可达198±6.0 beats/min,古典式摔跤比赛后心率可达 204±4.9 beats/min,显示出摔跤运动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提出较高的要求[17]。
张漓,魏良忠等 (2002)测定了 8名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不同强度训练期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短期 (1~2天)大强度训练即可引起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血红蛋白的显著下降,同时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显著升高。经短期 (2~3天)调整后可恢复正常,经 1周左右的调整,血红蛋白水平基本可恢复到理想水平;血尿素在以强度为主的古典式摔跤赛前训练中不是敏感的疲劳指标,且易受到降体重的干扰。但血清 CK在大强度训练后和调整期间差异显著,基本能较灵敏地反映摔跤运动赛前训练的强度以及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情况;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和 T/C比值能较好地评价运动员的疲劳程度。但由于内分泌指标有一定的滞后性,应结合血红蛋白、CK、血尿素、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等综合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18]。
龙国东 (2004)通过研究提出,搏击类项目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 (CK)随训练强度的提高而升高,而且因为疲劳积累,继续训练引起的血清 CK升高更为明显;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受运动影响比较明显,大运动负荷训练周后血清 SOD降低,而调整周后 SOD恢复到正常水平。血清尿素 (Urea)对于运动员训练量的变化比较敏感,大运动量会使血清 Urea升高,而且会因疲劳的积累而持续升高。另外,搏击项目在赛前减体重时会使血清 Urea升高[19]。
封飞虎,刘勇 (2005)通过对古典式青年摔跤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期间部分生化指标的跟踪监测提出,大强度摔跤训练初期可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血红蛋白 (Hb)值明显下降;青年摔跤运动员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 (CK)的“基础值”、“恢复值”、“调整值”都处于较高水平,在大强度摔跤训练期间,血尿素、血清 CK的“训练值”主要反映机体对运动负荷大小的应激程度,“恢复值”能敏感地反映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和训练后的恢复状况,可作为青年摔跤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期间医务监督的重要参考指标;大强度摔跤训练可引起血清睾酮 (T)明显下降,血清皮质醇 (C)明显上升,T/C值明显降低。在实际中,建议结合血尿素、血红蛋白、血清 CK等指标共同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况[20]。
何子红,陈观云等 (2005)对参加第28届奥运会的 8名中国摔跤运动员的训练疲劳和恢复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进行系统研究后提出,训练负荷 (大强度和大量)周的血清 CK和BU平均值与调整周的平均值相比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优秀摔跤运动员恢复和疲劳的各项指标的最高值、最低值、波动范围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某些运动员之间有显著差异;血清 CK和Amm可能是一个反映优秀摔跤运动员疲劳的敏感指标,但应根据个人参考范围来判断[21]。
孙健,苏祝捷等 (2006)通过对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 4周大强度训练时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后发现:古典摔跤大强度训练开始运动员便出现明显疲劳症状,RPE等级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随运动强度变化,肌肉酸痛程度出现延迟性变化,第4天达峰值。两者在休息一天后均明显恢复;血清 CK及血红蛋白在第1周大强度训练期间出现显著升高与降低,而长期训练也没有使它们继续改变;血尿素在整个训练期间出现显著升高。而运动强度很小的第4周的血尿素值已恢复到理想水平;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肌肉酸痛程度、CK、血尿素及血红蛋白可以作为反映古典摔跤大强度训练的有效指标[22]。
何子红,陈观云等 (2006)对备战 2004年奥运会的国家女子摔跤队 7名重点运动员的常用训练手段的系统监控发现:一周4次大肌群力量训练对肌肉的刺激有累积现象,对肌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一周4次小肌群力量训练对肌肉产生的影响能够及时恢复,故建议二者穿插进行;4400m+30s专项素质的间歇跑是有效的速度素质训练方法;运动员的比赛负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因此专项训练和教学比赛的监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评价运动员训练技术课的训练强度[23]。
匡晶等(2006)在研究了运动训练对 8名备战十运会的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入冬训大负荷训练期 4周后部分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后提出,长时间大负荷摔跤训练可使运动员血清 C、BU、CK和 CK-MB值显著升高,而 Hb、T、T/C、CD4+/CD8+比值和 NK细胞数显著下降,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各项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对具体的、不同内容的大负荷训练的应答反应程度可能是各不相同,在时间上可能也不同步。因此,单一的、少数的指标评定均具有很大局限性[24]。
胡玉玺,田文林 (2007)应用美国惠普公司产 SONOS-4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对 18名优秀男子摔跤运动员和 30名普通男大学生进行直立位安静时、踏车运动负荷状态下及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超声心动检查,对比两组心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后发现,摔跤运动员在安静、各级负荷和运动后恢复期不同时段左心室结构表现出显著的适应性腔室增大现象,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也有增厚,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为摔跤运动员发挥无氧能力提供条件;摔跤运动员左心室泵血功能和收缩功能改善,心力储备大于大学生组。在完成同等运动负荷的条件下反映出从增加心肌收缩力量和提高每搏输出量的方式动员心脏机能储备,较大负荷时心脏可通过进一步提高心率来搏出机体运动所需要的血量,呈现机能节省化[25]。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长期从事摔跤运动对高水平摔跤运动员前庭分析器稳定性、运动分析器敏感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均具有良好的影响;摔跤是以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本部分主要侧重于摔跤运动员在安静与负荷后的一些生理、生化、免疫及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特征的研究,为运动员的训练监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单一的、少数的指标评定均具有很大局限性,因此,采用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评定,并结合各运动员自身情况,进行纵向对比,长期跟踪研究和监控才更具有实际意义;当前对摔跤运动员生理机能的研究多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较少。
通常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进行其他特殊专业训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形成完善和高难度的运动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必须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与提高。摔跤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格斗类项目,需要全面的身体素质。其共性的定性特征主要有:握力大,臂力大,背力大,腿部力量强 (首先要有强大的上臂伸肌、前臂伸肌、上臂屈肌、躯干伸肌和大腿伸肌的力量),爆发力强,专项反应、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快,专项耐力好,以肩为主的上肢关节柔韧性好且弹性回缩力强,垫上反应灵敏,各种应变能力强,平衡能力强[26]。
Tan(1999)经研究后认为,在摔跤比赛中为了保持力量输出,需要肌肉力量的发展。循环训练法可以满足这个需要,它可以提高清除代谢性副产品的潜力,从而可以在训练中更好地处理代谢性酸中毒[27]。
Hasegawa等(2002)认为摔跤运动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力量、爆发力、肌肉耐力以及能够承受代谢性酸中毒的能力[28]。
William J.Kraemer等 (2004)提出优秀摔跤运动员需要突出的力量和爆发力,然而每位运动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战术,这将会影响到个体训练计划的制订。比如说有的运动员进攻意识强,而另一些则偏重于防守,并善于减慢比赛节奏。然而无论怎样,全身性一般力量和爆发力是影响摔跤运动员体能基础的重要因素[29]。
许奎元,黄定保 (1990)认为,摔跤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它要求运动员具有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速度、速度耐力、力量、爆发力以及灵敏、柔韧等各项素质。这些素质在对抗中往往是综合体现出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对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能力进行考评中,重点应放在考查速度与耐力、腰腿力量和爆发力、上肢力量和爆发力这 3类指标上。这 3类的测试项目可简化为 400米跑、前蹲、卧拉;女子摔跤运动员的 3类身体素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综合运动能力,上肢能力,下肢能力。在训练中,应以此去评价运动员身体运动能力的强弱[30]。
李福轩 (1994)认为,古典式摔跤运动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肌肉力量,力量是保证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主要条件之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与其力量的特点相符合;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练习的选择是力量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同一练习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又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因此,选择正确的符合该项目特点的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保证[31]。
郑念军,宋作本 (2001)提出,如果将摔跤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全面增长 (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作为一个完整的周期考虑,力量训练要经历基础性 (建设性)力量发展阶段,力量耐力发展阶段,肌肉体积增长阶段,最大力量发展阶段,快速力量发展阶段。对于一般摔跤运动员来讲,这样五个阶段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力量训练周期。实际训练时,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局部的调整,增加或减少某 (几)个阶段的力量训练[32]。
俸晓东,李建平 (2001)在对格斗性对抗、隔网对抗、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了对比研究后指出,摔跤项目的主导运动素质以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灵巧、动作速度和耐力排序;机体机能的训练主要是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抗击打能力和内脏器官抗震能力,提高前庭器官的机能及肌肉的耐酸能力;训练实践中,格斗类项目通常采用最大强度和次最大强度的短时重复法,以此提高非乳酸能供能的最大能力,发展动作速度能力和爆发力,采用极强性间歇和强化性间歇方法,分别提高非乳酸与乳酸代谢的混合供能能力和乳酸代谢能力,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力量耐力,提高肌肉的耐酸能力,采用组合训练和循环训练法发展近似场上搏斗所要求的速度素质、力量和体力耐力,采用变换训练强度、密度、方式的训练法,使机体在功能和结构上产生与比赛实际相吻合的训练适应[33]。
何钢,史琳 (2007)指出,摔跤运动员在发展不同性质的力量素质时,应在方法、手段、负荷阻力、重复次数、练习组数、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的搭配有所区别,以提高训练效益;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各不相同,教练员应给予全面系统的安排。具体到训练安排,力量训练在准备期以发展最大力量和与技术动作发力特点相似的快速力量为主,比赛期则以发展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34]。
冯尚君,周存生 (2007)认为:在摔跤力量训练中,主要是发展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发展最大力量的途径一是依靠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改善,二是通过增大肌肉体积以增大肌肉内收缩力。练习强度从本人最大负重量的 50%~100%,练习次数随着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练习的方法手段应与专项动作特点紧密结合,着重从动作结构,动作速度,肌肉收缩形式,肌肉用力的顺序等方面进行。同时注意大小肌肉群的平衡发展,突出快速力量的训练,将不同性质的力量交叉安排,避免局部负荷过大。并且要注意考虑运动员特点、性别、年龄和训练程度等,做到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发展力量耐力,应以动力性的练习为主,同时,也要进行一定数量的静力性练习。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摔跤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格斗类项目,需要全面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训练在摔跤训练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在摔跤运动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摔跤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多集中在力量上,而对身体素质其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从总体来看,目前对摔跤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的研究还多是从经验和逻辑分析出发进行的定性描述,而量化、深入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国内外对摔跤项目的研究总体来说范围较为狭窄,研究不够深入,定性描述较多,定量研究较少。通过对有限的国内外摔跤项目研究文献的分析,我们看到有关摔跤运动体能的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体能分类构成指标的研究。如形态研究:多集中于选材领域或对部分优秀运动员的定性描述,这些指标与运动成绩具有多大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大小则研究较少;机能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负荷下运动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训练过程中负荷的监控提供依据,而对各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也缺乏定量研究;素质研究:主要涉及到身体素质特征、训练方法手段方面,或者是某些单一身体训练指标的研究。尽管以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反映运动员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指标,且从不同的方面加深了我们对摔跤训练的认识。但这些研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是分散的、零碎的和不系统的,尚存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体能研究多从微观入手,过多关注具体指标本身,即主要研究运动员或运动员之间在某一或某些指标方面的表现特点及差异情况。而这些指标与体能及运动成绩的关系,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定量化的描述。特别是进一步把上述指标融为一体,综合的反映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建立优秀摔跤运动员体能结构模型及对优秀摔跤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则尚无报道。然而,这种综合性研究,无论是为摔跤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的体能结构模型,还是深化我们对优秀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实践的认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HALL C J,LANE A M.Effectsof RapidWeightLossonMood and Performance among Amateur Boxers[J].Br J Sports Med,2001,35(6):390-395.
[2]沈海琴,王德英,等.对我国摔跤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与选材的初步探讨[J].北京体院学报,1981,(2):1-11.
[3]景兆绵.对摔跤运动员选材的探讨 [J].青海体育科技,1986,(1):1-4.
[4]黄斌.浅谈摔跤运动员的选材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7,(3):38-42.
[5]许永鹏,等.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型特点及选材的初探[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5,(1-2):44-49.
[6]张连强,马忠义.现代摔跤与训练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314-330.
[7]田麦久.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89.
[8]林小青.山东省古典式摔跤运动员选材指标的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5,(1):33-34.
[9]李大永,夏洪涛,屈静力.对影响摔跤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124-125.
[10]Rohter,F.D.and Hyman,C.Blood flow in the ar m and finger during muscle and joint position change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1962(17):819-823.
[11]Barnes,W.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ximum isometric strength and intra-muscular circulatory occlusion.Ergonomics,1980(23):351-357.
[12]Horswill CA et al.Comparisofmaximal aerobic power,maximal anaerobic power and skinfold thickness of elite and noelite juniorwrestlers.Int.J.sport..Med.1989,10(3).
[13]BOYADJ IEV N,TARALOV Z.Red Blood Cell Variables in Highly Trained PubescentAthletes:a Comparative Analysis[J].Br J SportsMed,2000,34(3):200-204.
[14]Hohnny nilsson et al.Work-time profile,blood lactate concentration and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in the 1998 Greco-Roman wrestlingworld Championship[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2,20:939-945.
[15]翟士领,宋成忠,王德英.摔跤运动员某些生化特点的初步探讨[J].体育科学,1988,(3):46-48.
[16]冯美云,等.摔跤运动员模拟比赛后疲劳和恢复的生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2):18-25.
[17]庞晓洁,等.F ILA新规则实施后摔跤运动员竞赛期间血乳酸、心率指标的研究[J].天津体院学报,2001,(1):68.
[18]张漓,等.中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200-205.
[19]龙国东.冬训初期摔跤、拳击、跆拳道运动员血指标变化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9.
[20]封飞虎,刘勇.古典式青年摔跤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期部分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58.
[21]何子红,等.优秀摔跤运动员训练疲劳与恢复的生理生化监控[J].体育科学,2005,(11):43-46.
[22]孙健等.几种生化指标在古典摔跤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机能评定中的应用[J].广州体院学报,2006,(2):77-80.
[23]何子红,陈观云,等.中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常用训练手段的生理生化监控与效果评价[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5):569-573.
[24]匡晶,等.摔跤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间若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监测研究[J].体育科学,2006,(5):37-40.
[25]胡玉玺,等.直立位运动时优秀摔跤运动员心脏形态与功能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6):526-532.
[26]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古典式自由式摔跤[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56.
[27]Tan,B.Manipulating resistance training program variables to optimize maximum strength in men:A review.J.Strength Cond Res,1999(13):289-304.
[28]Hasegawa,et al.Periodized training programmes for athletes.In:Strength Training for Sport.Blackwell Science,2002:69-134.
[29]William J.Kraemer,et al.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Wrestling Implications for Conditioning Programs[J].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Association,2004(26):10-15.
[30]许奎元,黄定保.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其训练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0,(2):54-57.
[31]李福轩.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与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4,(3):12-14.
[32]郑念军,宋作本.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J].山东体育科技,2001,(1):1-4.
[33]俸晓东,李建平.对抗性亚类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2):26-27.
[34]何钢,史琳.对我国高水平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1):40-41.
Literature summaries on international wrestlers’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HAN Fu-ling
(Institute of PE,Shandong Econom ic University,Jinan250014,China)
G886.2
A
1009-9840(2010)02-0001-06
2010-04-2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Y2008C181)。
韩夫苓 (1975- ),男,山东人,讲师,博士,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