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地位、问题与路径
王 健
(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性路径。
高校;意识形态;多元文化;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作为反映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发挥着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寻求新的路径。
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树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1]。马克思称之为“观念上层建筑”“观念文化”。它是文化的基本内核和标志,是文化的灵魂,而文化又是社会的思想灵魂,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文化是四者之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则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民的思想下手。”这说明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之争不仅没有消亡,而且演绎得更为激烈和残酷。理查德·加得勒于1983年3月20日发表于《纽约时报杂志》题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推销美国》的文章提出“与我们的对手展开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方针。高校是知识、人才密集的地方,是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敏感中心和前沿阵地,对全社会的思想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如今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新形势、新矛盾、新特点,给高校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带来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冲击、新的挑战。而且高校师生是富有科学文化知识,最为敏感、集中和迅速反映、折射社会大环境文化的特殊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求新、求异,富于独立性。又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意识还处于形成时期,又富于激情,容易冲动,使得高校往往成为某些事件的发源地,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美国新闻出版署的一篇报告明确建议:“美国应当对中国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念。”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阵地。
第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示范基地。高校是文化的传承和示范基地,是社会的精神家园,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组成部分。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并通过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实践和展示出的精神风貌,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特别是高校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就像一颗颗传播先进文化的种子,植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感染着社会,实现广泛的文化传播,不断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起到推动、示范和导向作用。正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说,大学训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
第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创新基地。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特别是利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方面的优势,深入研究国情、世情和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加强对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并借鉴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做法,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创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创新与发展。高校就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创新基地。
高校作为精神家园,非但不是生存在真空之中,而且还处在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交锋的漩涡中心,面临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一,多元文化与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文化是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历史的范畴,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而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实际上是文化建设的一项中心内容。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文化正呈现出交融的趋势,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控制的传媒,在文化交汇中实施其文化霸权。这样,随着各种思想、理论、流派大量涌入处于经济弱势的我国,文化多元化的局面就逐渐形成。高校作为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文化思潮积聚、交汇及相互激荡的前沿阵地,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尤为突出,甚至出现一股持续不断的西方文化热,并且有些倾向和观点值得关注。如文化非意识形态化、“全盘西化”论,甚至形成了“民族虚无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有害思潮。同时,还存在着政治上冷漠化、生活上物欲化,在价值取向上重现实功利、轻理想信念,重物质创造、轻政治方向,重科技能力、轻人文修养,重实践能力、轻理论学习,重个性自由、轻纪律约束,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等不良政治倾向。诸如此类的观点与倾向会使青年师生产生文化观上的迷惑和歧义,也提出了多元文化条件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课题。
第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学生教育与教师教育的问题。在通常的情况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仅指对大学生的教育。当然,这是主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所以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有学生工作处、团委、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一整套的工作队伍、机构、体制和机制来保证。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实际上往往忽视了作为教育任务承担者和教育教学实践的主导者——教师。教师的思想道德、理论和学识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和艺术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文化多元化同样会给教师的思想造成重大的影响,而对教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制度上的保障。而在现实中,校园中流传的各种思潮、理论、观念,很大部分是教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播和介绍进来的。如何做好教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实践的问题。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不仅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进行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教育,而且有规范的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对接受意识形态教育的热情大不如前,主渠道和主阵地也已成为强制被动接受的负担。尽管有教育教学方法僵化落后等方面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与当前社会实践内容之间严重脱节。在内容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宏观层面、轻微观生活的倾向,对原则性、战略性的东西研究较多,对微观操作和生活实践关注较少,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求尚有一定距离。加之意识形态教育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封闭型的,缺乏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脱离实践,远离生活,对于实践中的问题不去解决或不能解决,大大降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学校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问题。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在培养和塑造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和师生服务的工作等方方面面,其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训是高校的主要任务。长时期以来,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理论上视其为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但事实上教育教学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理论体系,还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任,而一些专业课程则变成了纯知识性的业务教育,课程被人为地分成了意识形态教育课程和非意识形态教育课程两部分。于是,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身,也有一个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关系问题需要处理。至于教育教学以外的其他工作,虽有诸如“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口号,但实际工作中,能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度加以认识和贯彻落实的很少,成效就更难尽如人意,意识形态建设没能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有必要开拓创新,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原则性的路径和对策。
第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指导能力。社会主义高校就是要办成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坚固阵地,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殿堂,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然而高校已不是纯净的象牙塔,已越来越成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争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必须勇于面对这错综复杂的情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理直气壮地加强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要从理论阐述和实践论证两个方面入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化内在的核心,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凝聚力和指导力。
第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为此,首先要科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前提。对此,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做狭隘和功利化的理解,使得课程陷入简单化或片面性,结果欲速则不达,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去意识形态化”“价值中立”的倾向,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变长期以来那种教条和被动局面,然而,这是相当幼稚和不可能的。事实上,“去意识形态化”虽然可能摆脱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却会履行另一种意识形态的职能,因为根本不存在一种超越经济和政治的纯粹意识形态。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和学术建设,这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是真理,然后才转化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通过学科和学术建设,使其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以及教师的素质得以提高,才可保证所倡导的意识形态教育能像春雨一样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和效果。再次要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增强实效性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创新教师和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方式方法,加强对教学中热点、焦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的研究,使理论同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联系,关注和解答现实问题,才会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才会被理解和接受。最后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这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途径。必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及变化趋势,关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采取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以受教育者为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实效。
第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加强教职工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强教职工的意识形态意识。教职工是学校的教育者,也是意识形态的建设者,对教职工的教育关系到整个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因此,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只有掌握了这门科学的人,才能在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确保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主动权和指导权。要着力造就一支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事业,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科学领域和现实中的问题,既有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责任感,又有学术造诣和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牢牢控制高校意识形态理论阵地的制高点。其次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认真实施学生政工干部素质提高工程,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再次要加强教职工整体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意识。教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他们同样承担着育人的神圣职责,也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不能忽视的因素。要真正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性。
第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学生社团建设,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覆盖。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是要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所以,首先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使高校党的各级组织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领导、组织和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基地和第二课堂,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党组织必须提高阵地意识,占领这块重要阵地,引导和推动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力争实现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全覆盖,从而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覆盖。为此,一是学校要在政策、资金和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推动学生社团的发展。在政策上,应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体系,与学生的评优、入党、深造、毕业等挂钩,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资金和场地上,要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证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学生的全覆盖。二是要加强引导,占领阵地。尽管学生社团具有自发性、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必须通过指导教师、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对社团加强引导。特别是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培养起健全的人格、互助协作的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的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为精神品质。
第五,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重视利益取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活动,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选择。意识形态是由于利益的形成而逐渐形成,由于利益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源同样在于利益,在于所代表的利益关系是否得到特定群体的认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源自对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的准确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仰、价值、规范的科学性。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文关怀,适应意识形态人文化的发展趋势。首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宣讲,让广大师生了解和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既注重人民群众的整体,又不忽视具体的个人,这是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时刻关注广大师生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师生的利益。再次要在处理涉及师生利益问题时促进公平正义,如教师的晋职晋级、收入分配、福利待遇、评选先进等问题,学生的评优、入党等问题,都要为广大师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和畅通的渠道,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尊重人、理解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高校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养成的氛围,使所宣传、引导、主导的主流政治观念、价值观念内化为广大师生的精神,外化为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一致的社会理想。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2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3.
Status,problemsandpathofsocialistideologyconstructioninuniversities
WANG Jian
(College of Marxism Studies, Inner Mongolia Univ. for the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43, China)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alyz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and proposed some principal paths to solve the problems.
universities; ideology; multi-culture; Marxism
1671-7041(2010)05-0091-04
B036
A*
2010-04-19
王 健(1963-),男,内蒙古通辽人,副教授;E-maillbhw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