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认知和共享的研究综述和发展态势

2010-12-04 06:58何明芮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0054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隐性管理研究

□何明芮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李永建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610031]

隐性知识认知和共享的研究综述和发展态势

□何明芮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李永建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610031]

隐性知识越来越成为知识型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对隐性知识本身的认知以及共享研究亦是企业的知识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隐性知识的定义、特征与分类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隐性知识认知方面的研究,并指出对隐性知识认知从这三方面均需进一步的研究,且基于个体以及认知心理学亦是其研究发展态势;同时本文从隐性知识共享途径、共享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三方面出发,综述了国内外隐性知识共享方面的研究,并指出对隐性知识共享方面的研究尚需从共享动因、共享效率的定量研究以及共享过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的认知; 隐性知识的共享; 研究综述; 发展态势

引言

在今天蓬勃发展的全球经济时期,知识被认为是组织的一项关键的战略和竞争资源,有效地在组织中管理个人知识已经成为获得业务成功的关键。知识共享是企业有效知识积累和创新的关键,OECD的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报告中指出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讲,最有价值的是他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在Cal Frappaolo等以Delphi Group为例对组织知识池构成情况表明,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占企业总体知识的42%[1]。因此,如何挖掘和管理蕴藏在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一直是知识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归纳了对隐性知识认知和共享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发展态势,为进一步研究隐性知识作出展望。

一、隐性知识认知的研究综述及发展态势

(一)隐性知识认知的研究综述

目前,对隐性知识的认知主要从对隐性知识的定义、特征和分类等三方面进行。

1.隐性知识定义的研究

隐性知识的定义最早起源于1958年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Michael Polanyi,他主要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研究隐性知识,认为“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通常被称作知识的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2]。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J. Sternberg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隐性知识与人类思维及心理过程的关系,认为所谓隐性知识指的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是程序性的,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3]。而管理大师P.F.Durcker则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的存在,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并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经验和技能[4]。

自从刘仲林教授[5]将隐性知识概念引进国内后,国内诸多学者对隐性知识进行了研究。王众托认为意会知识来源于个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形体动作或感官接受而获得的感觉与体验[6]。钟义信认为隐性知识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述[7]。郁义鸿则认为如果某种知识很难被清楚地表述出来,或者即使表述了也很难被学习者或接受者直接通过表述来获得知识的话,这种知识就具有内含特性,就属于内隐知识的范畴[8]。李一楠归纳总结认为隐性知识是没有被编码和格式化的知识,难以表达、传播和沟通;是个性化的知识;是非批评性知识;是停留在实践层面的知识;在被使用时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和方法显性化,达到共享的目的[9],等等。

2.隐性知识特征的研究

在Michael Polanyi对隐性知识的研究中认为隐性知识是沉默的、心照不宣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所有理解都是基于内心留住,即个人的心智模式[2]。Robert J. Sternberg归纳了隐性知识三个关键特征:即主要通过个人经验获得;是程序性的、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对个人具有实际价值[3]。野中郁次郎则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深深的植根于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10]。

国内学者钟义信认为隐性知识具有非结构化和专有属性[7]。郁义鸿认为隐性知识具有内含特性[8]。而李一楠更是总结了隐性知识具有难以表达、传播和沟通等等特征[9]。

3.隐性知识的分类研究

Michael Polanyi提出隐性知识三元结构模型[2],认为隐性知识具有三元结构,即集中意识、辅助意识和认识者。他把这种三位一体的隐性认知结构看作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内在机制。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包括个人的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和心智模式等,并将隐性知识分为认知维度和技能维度[10]。Wagner和他的研究团队将隐性知识分为管理自我、管理他人和管理任务三种类型[11]。Roy Lubit按功能上将隐性知识分为四类:1) 技巧;2) 心智模式;3)解决问题的方法;4) 组织常规[12]。

国内学者钟义信认为隐性知识可划分为个人隐性知识、集体隐性知识和专业隐性知识,由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5个要素共同构成[7]。王国弘、陈士俊将隐性知识分为真隐性知识和伪隐性知识,指出伪隐性知识在企业实施的知识管理战略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13],等等。

(二)隐性知识认知研究的发展态势

从以上文献研究综述来看,研究者们针对隐性知识定义、特征和分类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并从多方面角度对隐性知识进行了阐述,但还是存在不少理论上的难点和疑点,比如说对隐性知识定义和特征的研究中,对隐性知识具有难以编码的特性基本上已经取得了共识,然而难以代表的含义是可能自己不能用语言或文字进行部分或全部编码,或许别人能;今天不能用语言或文字进行部分或全部编码,或许明天能,这就为隐性知识到底能否显性化提供了争论点。因此还需对隐性知识定义、特征和分类做进一步研究。又因隐性知识个人化程度非常高,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亦是研究隐性知识认知的发展态势。

1.基于个体对隐性知识认知的研究

在组织中隐性知识可分为个体隐性知识和组织隐性知识,而个体隐性知识是组织隐性知识的源泉,且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的特征决定了个体对其表征、认识和共享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个体隐性知识的认知研究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但已有研究者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如国内学者李作学、王前对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已作了相关研究[14]。

2.基于认知心理学对隐性知识认知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类知识学习、创造和应用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与人的心理过程更是密切相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认知心理学在认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隐性知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工具,也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如刘景钊探讨了隐性知识与内隐认知的深层机制,认为它们揭示的问题的性质是一致的,可以说内隐认知研究从心理学层次上为意会知识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而意会知识学说则从认识论层次上为内隐认知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15]。李祚、张开荆探讨了隐性知识的认知结构,认为内隐系统机制、成分转换机制和动作作用机制共同构成了隐性知识的认知结构[16]。

二、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综述和发展态势

组织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把蕴藏在个人头脑中的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散播出来,成为组织共有的知识[17]。隐性知识共享毋庸置疑的成为现在组织中一个普遍奋斗的管理性目标[18]。因此如何进行隐性知识的共享一直是知识管理的重点。

(一)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综述

1.隐性知识共享的路径分析研究,包括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方法、传播模型和技术途径

1977年,Teece最早提出知识转移的思想,他认为通过技术转移可以帮助企业积累对其有价值的知识并促进技术扩散,从此缩小区域间的技术差距[19]。Stuart Barnes认为隐性知识的转移不一定非要显性化才可以实现,通过建立包含个人兴趣的用户档案来描述其隐性知识,并促进其传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20]。随着知识经济时代进一步发展,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课题研究被提上日程,隐性知识大量应用于知识型企业。野中郁次郎提出知识转化的四种基本模式:社会化、显性化、结合化和内隐化,即著名的SECI模型[10]。Choo认为通过深度谈话方式,包括类比、讲故事和隐喻,隐性知识可以被显露出来[21]。Koskinen等认为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转化可以通过下面两个途径: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和技术创新中人们之间的非正式的交流[22]。Swap在回顾了一百多篇管理及认知心理学的报告后,认为通常非正式的学习、讲故事以及师徒制是隐性知识内化和社会化的最有效的方式[23]。IBM公司的Thomas和Heights提出一种用讲故事的方式实现并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的方法并进行了实地验证[24]。

学者们还从信息技术工具的角度对隐性知识的共享进行了研究。Mitri指出知识管理系统运用相似的技术,包括远程交流工具、数据存储技术,还有支持决策技术。其中的一些技术如电子邮件、视频面谈、合作工作系统被用来捕捉和共享隐性知识[25]。斯滕马克提出一个新颖的应用信息技术来开发、利用隐性知识的想法,而无需将其显性化。他们研究的基于软件代理程序技术的信息检索系统通过识别组织内部网络上的隐性知识以促进知识管理[26]。Rodhain认为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ping)是用来把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移的有效工具[21]。

在这方面,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探讨。张生太等建立了组织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性模型,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传播的渐近解的主要控制参数[27];高晓云等建立了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28];梁启华等认为非正式的关系网络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渠道[29];唐建生、和金生分析了知识具有的生物活性,运用放生学的理论,借鉴生物发酵过程,提出了知识发酵模型[30]。

2.隐性知识共享因素的研究

Szulanski的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源、转移渠道、信息、接受者和情境[31]。Koskinen发现交流频度对隐性知识的转化产生影响,而这很大程度上受到组织机制、契约安排以及个人、团队或企业之间存在的信任等因素的影响[22],而后他进一步认为影响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因素可能被归类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那些为个人所占有或者绝对控制的因素,进一步分为记忆系统、传播系统和激励系统,其中记忆系统包括经验、心智模式和直觉,传播系统包括互动、语言和接近度,激励系统包括承诺和信任;外部因素是个人控制较弱的因素,是情景系统,包括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32]。

国内学者王秀红等主要从组织制度、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三方面分析了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垄断知识的心理和缺少激励[33]。韩庆峰、刘立民认为隐性知识需要更深层次的开发,它的转化受个人的价值观念、心理、组织文化等内因的影响,转化的成本则依赖于诸如知识的层次、组织制度、时间、技术以及人脑的能力等因素[34]。曹建东等认为接触性传播是隐性知识传播的特点,其影响因素分析应该围绕传播者、实践环节和学习者进行[35]。张晓燕等指出隐性知识的转移存在着认知和机会主义障碍[36]。夏德等认为隐性知识在识别和获取上存在诸多障碍,有隐性知识本性造成的障碍,有主体认知能力造成的障碍,有激励考核制度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37]。

3.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措施的研究。

要真正实现隐性知识在个体、团队和组织等各个层次的传递和共享,组织就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有效克服阻碍隐性知识共享的不利因素。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Leonard等认为,建立知识共享的组织惯例和激励机制,对隐性知识的共享具有重要的作用[38]。Megan等在开放资源的社区和传统组织之间的对比,发现自我效能模型在隐性知识共享的情景中是一种有用性的框架[39]。近期,Chieh-Peng Lin 发展性地运用组织契约和合作者之间的信任作为关键的调节变量,为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了理论性的框架[40]。

国内张生太等指出要想使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广泛迅速传开,组织应尽量增大组织成员之间的接触,尽量减少组织成员的知识遗忘率,尽量减少组织成员的调入(调出)率[27]。张晓燕等在通过促进内激励方面对组织的建议是人际关系、公平、参与与授权[36]。夏德等提出要进行制度的设计,营造一种有利于隐性知识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构建连接知识库信息网络[37]。

(二)隐性知识共享的发展态势

从整个国内外隐性知识共享的路径分析研究看来,国外学者更侧重于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而国内学者往往更注重模型的建立;对隐性知识共享因素研究来讲,国外对共享因素的分析已经深入到属于个人能够完全控制的内部因素,而国内这方面起步比较晚,研究还没有国外那么深入,而针对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措施研究,往往提供理论建议的较多,对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的验证较少,即缺乏隐性知识共享效率的定量研究。而纵观整个隐性知识共享研究,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动因研究

个体知识是组织知识的源泉和基础,个体是否愿意共享其知识,共享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成败,因此对个体隐性知识共享的动因的研究极其重要。但在组织知识共享中个体的动因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少[24]。

2.对隐性知识共享效率的定量研究

隐性知识共享一直是组织中知识管理的重点,但隐性知识共享效率的定量研究却一直困扰研究者们。隐性知识具有无形性和高情景嵌入性,其质和量本身难以准确衡量。目前理论界对这方面的定量研究极少,在研究共享效率的时候,只是简单借助于一些相关指标加以映射,缺乏足够的信度和效度。

3.隐性知识共享过程的研究

目前对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共享的过程本身的研究还比较欠缺。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隐性知识是如何有效转移、吸收和保持对提高隐性知识共享效率具有重大的影响,亦是研究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课题。

[1] 黄荣怀, 郑兰琴. 隐性知识论[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

[2] 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3] ROBERT J. Sternberg et al. Practic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 DURCKER P F. The New Productivity Challenge[M].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1:11-12.

[5] 刘仲林. 认识论的新课题:意会知识——波兰尼学说评介[J]. 天津示范大学学报, 1983(5): 20-24.

[6] 王众托. 知识系统工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7] 钟义信. 知识管理:老树开新花还是新瓶装旧酒[EB/OL][2005-3-1].http://www.cies.org.cn/article view.asp?docid=311.

[8] 郁义鸿. 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9] 李一楠. 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 情报杂志, 2007,(8): 60-62.

[10] 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 Organizational Science, 1994:(1):96-98.

[11] WAGNER R K, STERNBERG R J. Tacit knowledge inventory for managers[M]. San Antonio: The psychology corporation, 1999.

[12] LUBIT R, tacit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keys to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1,29(4):164-178.

[13] 王国弘, 陈士俊. 企业隐性知识的分类与外化模式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08, 26(3): 79-82.

[14] 李作学. 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15] 刘景钊. 内隐认知与意会知识的深层机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15(6): 11-14.

[16] 李祚, 张开荆. 隐性知识的认知结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4): 38-41.

[17] BORDUM A. From tacit knowing to tacit knowledgeemancipation or ideology[J]. Critical Quarterly, 2000, 44(3):50-54.

[18] DESOUZA K. Facilitating tacit knowledge exchange[J].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2003, 46: 85-88.

[19] TEECE D. 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77,87(June):242-261.

[20] BARNES B J. VIDGEN R T. Measuring Web site quality improvem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forum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knowledge exchange [J].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s, 2003,103(5):297-309.

[21] HITT S J. Tacit knowledge contained in internet/web-based discussion group message[J]. The Union Institute, 2001, (2):36-37.

[22] KOSKINEN K U, VANHARANTA H. The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in innovation process of small technology compan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2, (80):57-64.

[23] SWAP W, LEONARD D, SHIELD M, et al. Using mentoring and storytelling to transfer knowledge in the workpla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1, 18(1): 95-114.

[24] JOHN C. Thomas, Yorktown Heights, Story-Based Mechanisms of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Report of IBM[R].TJWaston Research Center, 2002,27-29.

[25] MITRI. Applying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J].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2003,41(2):173-189.

[26] 斯图尔特.巴恩斯(编). 知识管理系统:理论与实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7] 张生太, 李涛, 段兴民. 组织内部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J]. 科研管理, 2004,25(4):28-32.

[28] 高晓云, 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29] 梁启华, 何晓红, 空间聚集: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机理与途径[J]. 管理世界, 2006, (3): 146-147.

[30] 唐建生, 和金生, 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的知识发酵模型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05, (1): 86-88.

[31]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summer special issues),1996,27-43.

[32] KOSKINEN K U. Tacit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sharing in a project work contex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 (21):281-290.

[33] 王秀红, 韩光平, 卓德保, 等. 主体隐性知识共享调查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 4(11): 944-947.

[34] 韩庆峰, 刘立民. 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本因素分析[J]. 情报杂志, 2004, (1): 23-25.

[35] 曹建东, 潘杰义, 司公奇. 组织内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以及量化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8): 69-72.

[36] 张晓燕, 李元旭.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19(1): 28-33.

[37] 夏德, 程国平. 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J].华东经济管理, 2003, 17(6): 47-49.

[38] LEONARD D, SENSIPET S. The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in group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J], 1998,40(3):112-128.

[39] ENDRES M L, ENDRES S P. SANJIB K. Chowdhury,Intakhab Alam,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self- efficacy theory,and application to the open source community[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7, 11(3): 92-103.

[40] LIN Chieh-Peng, To share or not to share: modeling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its mediators and antecedent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7, (70): 411-428.

Literature Review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gnition and Sharing of Tacit Knowledge

HE Ming-rui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LI Yong-jia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Tacit knowledge is becoming a key point to achieve success for knowledge organization.Cognition and sharing of tacit knowledge are also the focal point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 The paper makes literature review of tacit knowledge cognition from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of tacit knowledge, and points out that cognition of tacit knowledge needs further research from above three aspects and also needs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individual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makes literature review of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from ways, factors and management action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needs further research from motivation of sharing,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sharing efficiency and process of sharing.

tacit knowledge; cognition of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of tacit knowledge; literature review; development trend

F273

A

1008-8105(2010)03-0010-05

编辑 范华丽

2009 − 09 − 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1099)

何明芮(1975 − )女,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永建(1955 − )男,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隐性管理研究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