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 王永珍 张建忠 马 华
(1.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037008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但缺点是单纯激光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本研究采用CO2激光治疗后益气扶正法联合干扰素治疗4周的联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其与单纯使用干扰素的复发率,研究益气扶正法对尖锐湿疣激光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
本研究入选病例共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疣体分布男性多见于包皮内外、冠状沟、包皮系带、肛周及尿道口等处;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尿道口、肛周等处。对照组30例,男 21例,女9例;年龄33.63±11.07岁;单发病灶 17例,多发病灶13例;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 13例;年龄34.03±10.13岁;单发病灶19例,多发病灶11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灶类型和病灶直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基础数据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采用随机法将所有入选的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皮损局部常规消毒,局麻后采用CO2激光治疗仪(YJZ—3型,北京双桥激光医疗器械厂),按皮损大小选定输出功率,焦点束对准疣体及醋酸白阳性区域的皮肤黏膜组织点状发射,快速汽化。对较大疣体可用止血钳夹住根部,用组织剪先剪除疣体,再用CO2激光将根蒂汽化切除。治疗深度达真皮浅层,激光后外搽莫匹罗星软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治疗组:术后3天给予干扰素300万U(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疣基底部皮下注射,1周2次。同时口服益气扶正法组方煎剂(由黄芪、生薏苡仁、鱼腥草、土茯苓、板蓝根、党参、紫草、马齿苋、莪术、柴胡、甘草,大同市四医院制剂室提供)150ml,每日2次,疗程为4周。
对照组:术后3天给予干扰素300万U疣基底部皮下注射,1周2次,疗程同上。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标准:治愈:疣体完全消退,肉眼无增殖性病变,醋酸白试验阴性,3个月内无复发。复发:治疗后3个月内在原皮损部位或其周边2cm范围内出现新的皮损或醋酸白试验阳性者。
自激光治疗结束后开始计算随访日期。治疗组、对照组在激光术后3天、7天、11天、15天、19天、23天、27天、31天各检查1次,共观察4周,以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期为3个月。
临床疗效评价: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各随访阶段(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复发情况,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33%、3.33%、0;对照组为 16.67%、6.67%、3.33%,治疗组各随访阶段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2例复发患者和对照组8例复发患者的复发频数,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3。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的比较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情况比较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尖锐湿疣复发患者复发频数比较
安全性评价:部分患者在第1次注射干扰素后有头痛、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5~8h消失,不需特殊处理,严重者可给予扑热息痛对症治疗。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系统性不良反应发生。
尖锐湿疣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这些方法短期疗效尚好,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益气扶正法组方中黄芪、生薏苡仁共为君药,寒热并用,共奏益气扶正、健脾渗湿、清热除痹之功;党参、马齿苋、板蓝根、土茯苓、紫草、鱼腥草6药为臣药。党参补中益气;马齿苋酸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经郁热;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入血分,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土茯苓甘淡平,淡渗利湿解毒;紫草甘寒,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鱼腥草清肝胆湿热,泻下焦郁火。又因初除疣之后,体内仍有热毒之气郁于血分,故方中以柴胡清热舒肝解郁;莪术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功能固本培元、行气利湿,解郁散结,益气扶正,活血解毒,健脾利湿,行气解郁,具有补益不恋邪,祛邪不伤正,达攻补兼施、标本兼顾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可使人体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促进人体淋巴细胞转化,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的作用,有利抗菌、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而由于其生肌作用,因此术后皮损易愈合,不留瘢痕。薏苡仁有解热、抗癌、抗风湿等作用,可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1],增强细胞免疫力及NK细胞活性,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2];马齿苋有抗菌、利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还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板蓝根可干扰多种病毒DNA的合成,并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起一定促进作用[3];甘草具有抗病毒[4],提高NK细胞活性,促进干扰素生成作用[5]。
干扰素是在特定诱生剂的作用下由细胞基因组控制产生的一种(或多种)糖蛋白。主要有三种:α-干扰素(IFN-α)、β-干扰素(IFN-β)、γ-干扰素(IFN-γ)。具有抗病毒及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临床上以重组白细胞α-干扰素(IFN-α)为常用。作为一种抗DNA病毒复制、抑制及提高T淋巴细胞功能药物,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1982年对干扰素(IFN)疗效的评价中认为,疣是IFN临床治疗各种病毒感染中最有效的一种。
本研究中治疗组采用益气扶正法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组各随访阶段的复发率及复发频数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益气扶正法增强肌体的免疫应答,产生针对HPV感染的免疫活化反应有关。综上所述,益气扶正法联合干扰素具有明显降低尖锐湿疣激光术后的复发率,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1]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2).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388.
[2]骆和生.中药与免疫(补益类药).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2:50.
[3]陈民,陈晓锋,顾振纶.板蓝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3-6.
[4]常雅萍,毕无邪.甘草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89,14(4):44.
[5]杨贵贞.甘草多糖的体内外免疫效应.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基础理论研究特辑):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