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倩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 刘晓倩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股影响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力量对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道德认知纬度,深入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从而立足于网络时代背景,为学校改革、完善现有的德育教学模式,指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达到高层次的道德水平提供建议。
网络文化;道德认知发展;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 (moral development)是指个体辨别正误,形成伦理价值体系,学会实际道德行为能力的成长。[1]道德认知发展,则强调个体道德认知结构通过不断同化吸收和调节平衡达到进一步完善,并以相应的认知阶段为依据衡量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认知的三个方面——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形成——在发展速度和倾向上直接或间接的受它们所存在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网络文化以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自主性等新特征出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3.16亿网民,尤其是网民的主力军——青少年。网络文化一方面给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冲击力,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文化作为新技术的产物,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突破了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以民主、开放的新形式对历来仅能被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正如彼得杜拉克在《新现实》一书中所说的:“信息现在是跨国流动的,象金钱一样,它没有祖国。”人们开始不断共享跨国流动的网络信息,并积极构建国际性的、全民互动参与性的文化。这对具有强烈好奇心、旺盛求知欲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开拓眼界、解放思想、放飞自我的新天地。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构建,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问题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信念。本文将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着重研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不良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道德概念理解混乱,弱化了对道德知识的把握。网络文化深化了价值观的相对与多元,尽管宽松的网络环境强化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但却削弱了其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大量的非主流思想、功利主义观念影响着青少年的感性认识,使其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肤浅、混乱,无视道德知识的学习,并渐行渐远。下面一组调查数据(见表一)充分体现了青少年在道德知识理解上的肤浅与偏差。
表一 青少年道德知识理解能力的调查
(二)抗诱惑力差,弱化了道德鉴别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然而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休闲文化、服务文化、热门网站等混杂在一起充满了新奇与刺激、挑战与虚幻,对于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确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近年来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为了上网不惜伤害他人性命的案例时常发生。例如,19岁少年王金为了索要上网费用,用铁锤砸死把他一手抚养成人的奶奶,并在奶奶没有了呼吸之后若无其事拿着钱去上网。青少年驰骋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在对道德概念的把握尚未认同内化时,极易受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冲击,在面对繁芜复杂的道德问题时来不及进行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便被网络中的异化观念所同化,进而把握不住主流的道德方向而偏离现实,形成一种模糊不定的道德认知。在一组调查数据(见表二)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青少年在面对网络诱惑时所表现出的道德判断倾向。尽管大部分的青少年还保持着善恶分明的辨别能力,但在教育上我们依然不能小视相当比例的青少年所存在的问题。
表二 青少年道德鉴别能力的调查
(三)道德情境的判断倾向于世俗化。青少年对真实道德情境的分析与判断,是在形成某一新的道德信念之前,受自身先前的道德经验或者榜样示范的影响而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对于不断成长学习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其情景判断的重要因素就是榜样性示范。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父母老师、朋友伙伴的观点态度还是网络信息中形形色色的价值倾向都会对青少年的道德情境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青少年面对世俗化、功利性的网络信息时,受利己思想的影响更容易改变立场,而偏向世俗化。在一组调查数据中(见表三),不难发现青少年道德情境判断的世俗化倾向。
表三 青少年对道德情境的判断
(四)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个人主义悄然而至。根据涂尔干的观点,在道德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自主性”或自我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成分。然而极端的自主行为会弱化甚至阻碍价值内化过程。开放、自主、平等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营造了自我决策意识的氛围,并鼓励青少年在面对各种对话时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立场。然而由于近年来新生子女数量的逐渐减少,家庭的宠爱以及宽松的网络及教育环境,养成了他们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行,缺乏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凡事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从自身角度思考看待问题。在调查青少年“个人利益是唯一的现实利益”时,竟有高达63.4%的同学非常赞同或者赞同。可见青少年存在个人主义倾向的现象已不容小觑,而这种一切以个人感觉作为评价标准的个人主义所可能导致的不是价值的颠倒,就是共享的社会秩序的瓦解。[2]
(五)网络道德观薄弱,淡化了现实中的道德观念。尽管人们将网络和现实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然而这并不表示两个世界没有交集。网络道德观念的错位会或多或少的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冲击现实生活的道德观念,甚至导致犯罪行为。根据调查,在对“与传统道德规范和法律相比,网络是?”的问题中,有77%的青少年认为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或“虚拟的,不必太认真”;关于转发垃圾邮件的态度也有13.6%的青少年认为要尝试做做;29.3%的青少年表示进登入色情网站浏览过图片或信息;36%的青少年表示在网上发布过欺骗性信息。[3]更有甚者,四川省什坊市中学生唐亮因在网络游戏中被另外一位玩家杀死23次以后,为了报复对方,竟制造了一起悲惨的网络血案。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的薄弱必定会影响到现实中对待问题的态度或行为取向。
青少年如何看待网络的伦理环境和道德问题,这主要受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和方式的影响。[4]反过来,青少年的认知倾向和认知思维能力又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承载着更多的责任,本文基于学校教育的角度,试图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高青少年道德认知能力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具体如下:
(一)立足德育目标,革新德育内容,引导青少年准确把握道德概念。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5]德育目标的变革决定着德育内容的改变,然而目前的现状是青少年德育目标是合理的,德育内容却远滞后于德育目标,无论是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方式等都不能很好的引导青少年加强对道德概念的把握。根据《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调查显示,青少年对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内容更感兴趣,那么德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就应取代过去说教式的、远离学生生活的“大道理”式的内容,而从现实的德育事例出发,提取那些围绕日常生活的、可探讨的、可操作的例子进行指导教育,在指导的过程中,通过接触感性材料,让学生自主的总结归纳道德概念,并将概念的理解贯穿到实际案例中,通过替代强化或者自我强化,深化自身对道德知识的认知并形成相应的道德经验;基于“少年儿童最喜欢故事类读物,动漫类图书最受少年儿童青睐”[6],德育课程的编排就应当将琐碎、分散的德育内容贯穿于一个个的故事情节中,尝试取代文字式表述而以漫画的形式呈现,为避免内容的枯燥乏味,概念本身不需直接体现在图文资料中,但其涵义却渗透其中,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图文资料的把握真正理解抽象概念的涵义。此外,课外读物的内容要蕴含相当的道德知识,让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感性材料,扩充认知结构中起固着作用的知识基础的范围,从而为青少年形成自身良好的道德认知提供依据。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在解决两难问题中提高青少年的抗诱惑能力和道德鉴别能力。赞可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只有在准确思考问题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作出合理的行为选择。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围绕道德情境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要遵循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采取由浅到深的原则,教师将其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外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逐步了解并认同其思维方法。然后教师逐步减少指导,引导学生慢慢的独立思考问题直至形成自己成熟稳定的思考方式。此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真实的道德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摒弃各种诱惑,作出合乎道德的选择。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问题鉴别能力的训练,根据不同维度的贴近生活的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时,能够明确事理、爱憎分明,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能力,从而形成和改善自身的道德认知,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
(三)关注认知过程,引导青少年认清世俗化、非世俗化的道德倾向,并驳斥世俗化倾向。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过程是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各阶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后一阶段总是基于前一阶段而形成。针对青少年情景判断的世俗化,借鉴心理学家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将其ABC理论和ABCDE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其基本方法是(见图一):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提供A阶段的案例,明确学生根据对案例的认识而产生的B阶段的世俗化态度,接下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在D阶段通过运用有效的德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说理与疏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先前产生的态度和观念的错误性,进而在驳斥 B阶段的世俗化态度时产生一种正确的道德倾向或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互动氛围,让学生真实的呈现出自己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并准确澄清态度的性质,进而针对出现的世俗化态度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图一 青少年认知过程
模式一:
A:他人救人只求回报的事件
B:产生肯定的态度→ → → → → → →
C:形成自己关于救人只求回报的信念
模式二:
A:他人救人只求回报的事件
B:产生肯定的态度
C:形成自己关于救人只求回报的信念
D:驳斥产生的肯定态度,了解自己先前的错误观念
E:形成关于救人的正确信念
(四)利用同伴权威力量设计合作学习,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决策意识。社会关系的民主化加之青少年阶段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与教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开始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探讨新领域。然而由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使他们自我决策意识增强的同时容易走向个人主义的极端。科尔伯格主张,从一个认知水平向另一认知水平的转变,可能得到认知刺激的支持帮助,这种认知刺激有助于在儿童已经掌握的和尚待掌握的东西之间形成最大的差异。[7]根据布朗费恩讷的调查,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倾向于依赖同伴赞许,那么这种认知刺激更适用于同伴权威而非成人权威。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群体中的榜样作用,设计合理的合作学习过程。这种合作学习既不是将学生随机划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学习也不是引导全班学生进行大范围的讨论学习,而是将班内学生按认知水平的不同划分成同质小组,每个小组中都有几个在学生群体中较有威望的学生。教师给予一个令学生感兴趣的道德情景或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进行组内讨论、组间交流、集体评价,充分利用群体约定的力量和同伴权威的力量纠正个人主义,使学生在明确个人立场的同时形成准确的主体意识,明确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对自我的准确定位,把握正确的决策方向,从而为青少年正确对待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出发点,促进道德价值观的顺利内化。
(五)突出主流道德观念,使学生的网络道德观与现实道德观协调一致。尽管网络时代推崇多元的思想文化、价值倾向,强调构建一种相对的、多元的道德价值体系。虽然教育不能剥夺学生接触这类道德价值体系的权利,但却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向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对于德育目标中明确提出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养成一定要避免非主流价值倾向的干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文化知识外还要有意识的突出主流的道德观,围绕知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并接受主流价值观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自身为榜样或将精选出的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体现主流价值体系的氛围下成长,从而使学生在未受到异化思想的影响前产生对主流道德观念的认同并身体力行。另外。学校应开设适量的网络知识课程,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普遍存在的网络行为进行评析,针对错误的网络行为和网络观点进行指正,并在评价与指正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定行为标准,引导学生认识到此标准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按标准行动的积极性,促进其形成正确的网络认知,完成主流道德观念背景下网络道德观与现实道德观的协调一致。
(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涂尔干曾说过“社会生活消失,道德生活将随之一同消失,因为它将不再有任何目标”。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现有的认知经验来源于社会活动和交往、来源于实践,那么要纠正青少年错误的道德认知或形成其新的道德认知还要回归到实践活动中去。学校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对社会热点、难点及弱势群体进行关注的前提下,不断创造机会让青少年真实的接触实际,切实以主人公的身份面对问题,完成心灵的交流与感触,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意见分歧或认知失衡,促进其正确认知的形成。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从网络中提取可借鉴、可操作的道德知识,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对现实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认识能力,从而为有效完成下一阶段的道德认知提供条件。
总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共享资源的工具。它所承载着的新型文化正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在开阔了青少年眼界的同时也造成了道德认知的错位。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强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教育,强调对青少年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选择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接受训练的同时形成自身合乎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取向的认知,在学生具有正确道德认知的前提下,促进个体道德发展,保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协调一致,并进一步指导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良好的道德行为。
[1]约翰·马丁·里奇,约瑟拂·L·戴维提斯著.姜飞月译.道德发展的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6.
[2]易晓明.接受理论在德育实践中的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1997(1).
[3]刘洁.初中网络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8-12.
[4]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2.
[5]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32-136.
[6]孙红艳编.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91-192.
[7]彼得斯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94.
刘晓倩/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本文系张茂聪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 “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DEA080175。
(责任编辑: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