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冬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雷冬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如何跟上时代变化步伐,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方针,更是关系到我国实现全面复兴的重要战略步骤。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70、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之后,迅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阻碍性因素。
第一,从学历结构上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都是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新建的这些高等职业院校基本上按照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三改一补”发展思路而建立起来,由于在人才引进方面缺少更多的优惠条件和政策,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学历水平较低,许多教师只具有大专甚至是中专学历,而具有硕士和博士学历的教师严重缺乏,许多教师都不具备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格,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偏向于理论知识传授,很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第二,从年龄结构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年龄在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操作技能的老教师相继退休,新的青年教师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还有待于提升,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提高。而且由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速度过快,各个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紧缺,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第三,从教师组成结构来看,高等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比例过大,而专任教师比例偏低,虽然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来降低办学成本,节省办学费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但是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师质量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教学经验,只能成为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而不能成为专业技能人才的塑造者。特别是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大量增加,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虽然有的学校通过大量引进相关操作技能人才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但是他们却缺少必要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
第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教师主要来自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和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就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来说,急需大量毕业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这种状况直接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二,在职称评定问题上,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一直沿用着普通高校的评审标准,这些要求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而言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如,普通高等学校在职评导向方面,侧重于发表文章数量,主要以理论研究为重点,以理论教学为主,以研究水平和能力为主要指标。但是,职业教育具有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职称评定过程中,应更为偏向对其实践操作技能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考核。
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是通过中等专科学校合并而建成的,原来的中专学校由于长期实行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造成高等职业院校的许多教师实践操作技能较弱,特别是在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现场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驾驭能力较差,他们习惯于传统式授课,理论教学型教师偏多,技能实践型教师偏少。而且大多数青年教师在从学校毕业之后,便直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在实际教学经验和行业职业实践经验方面都严重缺乏,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薪酬激励机制构建的时候,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造成职业院校的教师工资待遇普遍低于普通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而且在培训进修方面的机会更少,在人才职称评定晋升机制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同时,由于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效益较差、任务量大,有的时候师资培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导致相当一部分高职教师在工作生活条件难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难于专心任教,很多教师在外界提供更为优惠待遇条件之后便立即跳槽,造成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提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04年,教育部在其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从而为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技能高低将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水平,对此,高等职业院校要通过学历进修的方式来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另外,要对教师进行短期基层培训,从而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其成为理论实践复合型教学科研人才。
由于人才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的不足,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教师的学历水平仍停留在本科学历,而硕士以上的教师比例偏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则更少,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针对这种现象,各个高等职业院校要能够大量引进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学历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逐步提高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改善学校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使学校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更为合理。
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师素质培养的时候,既要提升其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提升其岗位实践经验;既要使其能够进行专业技能教学,也要使其能够进行实践操作;既要具备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则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一,要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唯有首先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提高,才能增强他们育人意识。高等职业院校要能够通过系统培训来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其法制观念和心理品质。
第二,要进一步引进一线高素质专业人才,特别是注重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鼓励青年教师多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要重点做好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各个高等职业院校要能够根据学校发展优势和社会发展需求,有重点的选择学校的几个优势专业,重点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在设备、资金等方面对其进行政策倾斜,要能够把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并且要能够有效实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结合,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首先,要能够通过更为优惠的政策和条件,为引进的高素质、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对其进行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激励;其次,要能做好师资优化配置工作,根据学校总体教师需求合理配置师资,重点做好紧缺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合理配置,制订出合理的师资配置计划和目标,为学校师资优化配置留有余地;再次,要不断加强对原有师资队伍的培训。把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训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终身教育理论基础上,精心设计更为合理的职称晋升机制,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从多渠道“脱颖而出”。
学校管理人员要能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切实做到尊重人才和尊重知识。首先,要能够在学校营造一个更为宽松、自由、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指导,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其次,要能够制订出较为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在管理岗位上进行锻炼,使其能够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多领域展现其才能;最后,要能够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绩效激励制度,努力营造出“事业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局面。
[1]李立斌.湖南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
[2]荣革.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06(3).
[3]苇洲.也谈“双师型”教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6).
[4]李青.“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
[5]肖称萍,陈星.浅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05(29).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毕业生就业研究2008年度专项课题)
G718.5
A
2010-05-25
雷冬海(1969-),女,辽宁人,硕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副教授,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1001-8794(2010)12-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