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
(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37)
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岳敏
(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37)
对于在传统校园学习的学生而言,进行远程学习的成人与教师面对面的机会很少,这就决定了自主学习对于成人学生的重要性。现今在教育领域里研究自主学习的文献很多,而研究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方面的文献则不多。文章拟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调研等方法对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远程教学的两大功能是课程设计、开发、发送和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是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最终目的之一。远程教育中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国内很早就开始关注,并且研究内容和范围都较广泛。自主学习的研究对远程教育有重大的意义,这一方面远程教育专家迈克尔·穆尔就此有专门的文章论述(迈克尔·穆尔著,1992)。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主要是对2004-2009年的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和成人教育杂志中关于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文献进行调研,以期明晰远程教育中自主学习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自主学习(Self-regulation Learning)又称为学生自治、自我调控学习、自我调节学习、自我指导学习。从文献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主客体论能推出自主学习理论的影子(陆根书、林毓锜,1990)。还有的认为现象学派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远程开放学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按照交往理论的观点,每个学习的个体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同时并不把交往的对方视为客体。交互理论为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即教师和学生各自作为主体,主动通过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信息的相互交流(何芳,2006)。
远程教育学生自治理论有:魏德迈的独立学习理论,其核心可以总结为三条灵活自主原则:第一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教育目标和选学课程;第二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决定学习进度;第三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丁兴富,2002)。穆尔理论的核心是交互距离和学生的自治。穆尔提出了三条测算学习计划的学生自治程度的准则。穆尔随之提出了一个由交互距离和学生自治两个维度构成的独立学习理论模型。
自主学习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文章认为要明确地给出自主学习的概念是很困难的,在此使用齐莫尔曼(Zimmerman)对自主学习的总结,指出有三个特征:第一,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应用;第二,强调自主学习是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系统过程,认为自主学习者可以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第三,强调学习者知道在何时、如何使用特定的学习策略,做出适当的反应(庞维国,2003)。
在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中,往往把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混为一谈。诸多教育学家曾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提出过自己的观点。Portine认为,具有自主能力,就是个体建立一个行为目标,并且管理为达到此目标而需要的一切活动。在学习上具有自主能力,就是个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并根据此目标来监控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步骤。Albero把自主学习能力在七个领域加以定义:技术领域、信息领域、方法领域、社会领域、认知领域、元认知领域、心理情感领域、语言领域(郭晶,2009)。
对比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两个概念有相似的内容但也各有自的侧重点。自主学习是一个更复杂的概念,其内涵丰富,三个特征中的每一个特征包含很多内容,是理论上的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则比较具体,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其内涵是具体的。
对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使用词频远程成人学习者和自主学习(2004年1月到2009年6月)进行文献搜索,选取25篇文章,规定词频出现在关键词、题名和摘要中,分布在以下杂志:
《中国远程教育》:9篇,《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各3篇,《电化教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会议文献:各2篇,《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各1篇(*注:会议文献《远程自主学习指导研究》和《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是山东教育学会在2004年10月1日举办的“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上由作者邢晓春发表的。早前分别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的2002年第6期和《山东电大学报》2004年第3期)。
1.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培养:有9篇,文章总数中占最多的篇数,说明在这个范围内对远程成人学习自主学习培养的研究受到了较多的关注。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自主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如何获得和加强出现了相关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对自主学习的获得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自主学习获得的文章有2篇,其余的是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阐述。对自主学习的获得培养有对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对自主学习的指导,如文章《浅议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先对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所具有的意识提出相应的外部培养手段(张信军,2004)。文章《远程自主学习指导研究》(2004),主要论述了对远程自主学习指导的主要环节,共有七个环节,从心理进行培养。
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代表文章有《关于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2007)和《掌握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008)。第一篇文章中详细论述了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第二篇文章则是根据具体院校具体科目的学习情况调查后再提出的培养措施。
2.学习者自主学习现状调查:有6篇,主要分为对电大学生和网络学院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各自代表文章是《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调查及策略建议》(2004)和《远程学习者学习参与情况及满意程度调查与对比分析》(2008)。前一篇文章是对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根据情况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措施和建议。后一篇文章是对中山大学网络学院的学生使用问卷调查自主学习的情况,对问卷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详细分解给予解决建议。总的来说,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况都不是很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和学习者自身,学校主要是硬件和课程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而学习者自身则是心理因素居多,学习者过分依赖面授,自主学习较少,而在线学习、上网的条件不等。
3.学习者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有6篇,分为两大类: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将具体的模式用于自主学习中。代表文章各是《关注前沿课题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第三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综述》(2004)和《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2004)。前者是对近年来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总结,由各广播电视大学提出建议,专家讨论,其中还涉及到构建方法和理论、具体实施。本部分有5篇文章都属于此范围。后者是将协作式学习模式用于自主学习的尝试,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4.远程教育自主学习的质量研究,及5.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心理研究:各有1篇文章,分别是《远程教育自主学习的质量设定与控制》(2005)和《基于远程成人教育自主学习的学生心理适应与调节》(2009)。前者是通过四个方面达到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达标的测定,由于评价本身很难,质量标准的不统一,标准又千差万别,因此这种类型的研究本身就是很困难的。后一篇文章分析了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心理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适应和调节的方法。该篇文章的内容很少单独被论述,尤其成人学习者适应和调节方法,本次研究中仅此一篇。其余大多是将其作为自主学习调查现状的一部分简要说明,此文章对研究自主学习影响因素有开先河的作用。
最后一类文章是综合性的文章:《七嘴八舌:远程教育中的自主学习》(2007)。该篇文章就自主学习的意义、现状、研究历程及培养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总的来说,远程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研究范围较小,涉及的研究内容不广泛,符合条件的文献仅25篇。而从最后一篇文章也可看出,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培养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但对其是否达到一定质量和如何评价也同样需要重视。由于区域、气候、学习者的特点等因素的差异,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和了解仅仅是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研究的前提。例如,研究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采取方法培养后的评价,都需要这个前提,不具有推广性。而各个区域又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多个区域的调查情况基础上,进行比较和类推可以提炼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共同特征,然后提出培养方案,这样就具有推广性。
心智模式决定行为,那么其心理状况也同样需要高度的关注,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心理状况如何,也同培养方案的实施有密切关系,今后的研究可以根据心理学的方法来制定培养方案。同心理状况相关的还有影响自主学习的内外部因素,所搜集的文献涉及到这方面也不多,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
[1]迈克尔·穆尔夸著,令柔译.自主学习与远距离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2(4).
[2]陆根书,林毓锜.论自主性和自主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1).
[3]何芳.远程教育中自主学习的过程探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1).
[4]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G728
B
2010-05-26
岳敏(1983-),女,四川广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
1001-8794(2010)12-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