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福华
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拓展思维、提升技能、熏陶情感的重要手段。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对于如何诱导,叶老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可见,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技巧。
一、推敲提问用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提问用语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提问的有效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
1.注重语言的选择。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不仅有巨大的词汇量,就是同一个词语也能表达不同的意思。课堂中的提问用语也应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和教学进程的不同而精心地选用——采用叙述性语言或者是描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是指提问时简洁明了的用语。采用叙述性的语言提问,它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下一步学习任务一目了然。如说明文类型的课文或在开课切入课文时的提问,就通常采用叙述性的语言。描述性语言是指提问时采用充满情感的描绘性用语,并运用上一定的修辞,甚至讲究一定的句式。这一类的提问有利于调动起学生情感,有助于学生情感与文本感情的融合,在一些情感性较强的课文教学中的提问就常采用叙述性的语言。
2.注重提问的语气。在语言的表达中,不同的语气也能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在提问中,为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有时教师也要注意选用不同的语气:有时用追问,有时可用质问,有时又可用询问……不同提问语气的选择不但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促进课堂情感的生成。
3.转换提问的角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站在文本的第三者角度,用第三人称去提问,如:同学们,文中的××人物为何会这样选择呢?他当时又会怎样想呢?如果在课堂中,适时地转换一定的角度,换用第一人称去提问,学生往往能学得更加兴趣盎然,达到与文中人物或情节融为一体的效果。如在《画家和牧童》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完文中插图,进一步感受人们对画的“纷纷称赞”时,如能将提问“想想当时人们还会怎样称赞这幅画”转换为“现在你就在现场,你会如何称赞这幅画作”,学生就能在瞬间穿越时空来到文本中描绘的场景,达到与文本合二为一的学习效果。
二、把握提问的“度”
新课程改的核心之一,就是让学生学得自主,因而要尽量避免教师的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过于死板,避免对学生学习产生禁锢的弊端。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实践经验和方法有所欠缺,又亟需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因而,把握提问时机,控制提问的尺度就变得尤为重要。
1.把控提问节点——何时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了提问把握住时机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一般可在学生找不到突破口、思路无头绪的迷惑处,在学习到重点、难点或需要追根求源处等。
2.把握提问的量——精问。课堂的提问不能过多,应多提有广度的、有包容性的、探究性的问题。不提没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另外,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
3.把握提问的难易度。学生的认知领域主要有识记、领会、应用、创新等层次,教师的提问应做到难易适度,循序渐进,既要关注学习的进程又要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如学习《晏子使楚》时,可以先设计识记型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文中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如何应对的?再设计理解型问题:多读几遍晏子的话,想想晏子的话妙在哪里?最后设计创新型问题:晏子回到齐国后,人们会如何欢迎晏子,会对他说些什么?
三、开放提问主体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思考时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把教师“一问到底”改为提问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课堂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还可以是作者提出的。唯有开放提问的主体,才能有真实的、充满灵性的、可探究的语文课堂。
提问应做到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抓住学生思维的聚焦点。有了精雕细“问”,必能塑造学趣盎然的语文课堂。◆(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