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等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医院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使用资料的统计,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给予预警,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从检验科获取2013年全年的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分析全院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取全院排名前五的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进行WHONET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排名前五的细菌耐药率按30%~40%、41%~50%、51%~75%、>75%进行抗菌药物预警。 结论 细菌耐药和抗药物的使用是有相关的,参照药敏试验结果,以细菌耐药监测为依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的产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 细菌耐药;抗菌药物;预警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1-19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give a early warning to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by analyzing the date of the 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a and antibacterial drug use of the hospital,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Methods Pathogen infec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2013 was obtained from the clinical laboratory.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top five bacteria(e.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pseudomonas aeruginosa,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WHONET software. Results The early warnings of the top five bacteria were provided by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30%-40%,41%-50%,41%-75% and>75%. 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a and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 are related.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referencing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based on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monitoring and avoiding the generation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it is the key to reduce hospital infection.
[Key words] Bacterial resistance;Antibacterial drugs;Early warning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菌药物已经成为医院使用最广泛、进展最快、品种最多的常规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针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2013年全年的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预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分离菌资料
1.1.1 菌株来源 收集医院2013年全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所有病原菌。剔除同一患者同一
部位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1.1.2 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规定的方法,对本院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VE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采用MIC法,按照美国标准委员会推荐的药物进行实验,采用美国标准委员会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判断结果[1-4]。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
2013年全年检出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5%)、肺炎克雷伯菌(12%)、铜绿假单胞菌(11%)、金黄色葡萄球菌(10%)、鲍曼不动杆菌(6%)。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较小。
2.2 院内排名前五的细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
3 讨论
近年来出现的“超级细菌”新德里金属13内酰胺酶-l(new delhimetallo-B-lactamase 1,NDM-1),几乎可以跨越不同的细菌种类,几乎对所有的抗菌药物都耐药。各种研究资料表明:细菌耐药率呈普遍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己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对患者甚至造成无抗菌药物可用的严重局面。因滥用抗菌药物,对耐药的后果认识不足,是耐药菌大量出现和耐药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十分普遍。2012年原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中规定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可见我国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待规范。控制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拖延的任务。细菌耐药检测和抗菌药物预警工作,我们医院从2010年到现在已经检测了4年,以季度监测、年监测在医院内网上公布,供临床医生选择抗菌药物时提供参考[5-12]。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在2013年细菌耐药中排名第一,它是临床上引起多种机会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和超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情况日趋严重。本次监测结果显示,该菌对二代头孢头孢呋辛、三代头孢头孢曲松以及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达到50%~75%,选择这些抗菌药物需要参照药敏试验结果,不能进行经验性使用。肺炎克雷伯菌在2013年细菌耐药中排名第二,对该菌敏感的药物有阿米卡星、氨曲南、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奈替米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供临床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在2013年细菌耐药中排名第三,该菌的耐药机制复杂,是临床主要致病菌之一。对该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有环丙沙星、奈替米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可以提供临床医生选用。而复方新诺明、、头孢克肟、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对该菌的耐药率大于75%,应避免使用这类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013年细菌耐药中排名第四,环丙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四环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唑啉、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对该菌的耐药率达到了50%~75%,临床医生需要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青霉素类的青霉素G、阿莫西林、阿洛西林、羧苄西林应避免使用。鲍曼不动杆菌在2013年全年细菌耐药中排名第五,对该菌的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供临床医生选用。其中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耐药率达到50%~75%需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药。值得注意的是氨曲南对该菌的耐药率>75%,应避免使用。细菌耐药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有关联的,参照药敏试验结果,以细菌耐药监测为依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的产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
本研究是以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甲医院常见细菌耐药现状,通过引入统计分析方法,对多类抗菌药物使用与临床常见细菌耐药率的临床研究,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吉林地区细菌耐药及抗菌药物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海大学出版社,2006:715-920.
[2] 杨江明.我院2005-2006年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安徽医药,2007,11(6):554-555.
[3] 朱德妹,汪复.2010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6):436-445.
[4] 马越,李景云,金少鸿,等.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12):762-769.
[5] 沈波,许琴芬,荣菊芬,等.2007-2009年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0,28(5):378-380.
[6] 洪旭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病原菌分别和耐药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7):969-971.
[7] 凌保东.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5(4):241-254.
[8]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127-1129.
[9] 肖永红.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
[10] 李慧.安徽省2004年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51-1052.
[11] 田勇光.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变迁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6):1383.
[12] 王芹,薛波.描述细菌耐药性变化的新指标[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4):282-285.
(收稿日期:2014-1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