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欧 曾红灵 曾奕禅
摘要:从新闻诞生的那一天起,媒介便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如何在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中,挑选出有用的新闻来报道给读者。在这个市场经济浪潮席卷一切、网络媒介高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介的传播能力,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新闻价值的概念应得到重新定位与认知。落地新闻在报纸媒介的广泛使用为报纸对抗网络的威胁开辟了新的道路,为新闻价值的提升拓宽了范围。
关键词:落地新闻 新闻价值 报纸媒介 互联网
新闻价值的迷失
传统新闻价值理论认为新闻价值具有五要素,即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对比报纸这类传统媒介,互联网在时效性和趣味性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的确,网络传播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但这也正是网络传播最大的不足:通过超链接所形成的深度报道,其系统性无法与专业的报纸编辑相比,且由于网络传播抹杀了地域限制,使得网民所看到的往往只是极具娱乐性、刺激性或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大新闻,而与自身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本埠新闻却不容易通过网络获得。
2008年草根新闻的快速兴起让互联网进入了全民传播的时代,但网民不是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得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哗众取宠的假新闻。2009年12月21日,一条名为“兰州城市学院学生因自习室‘抢座位引发血案7人伤亡”的帖子出现在网络上,后经证实完全是一条假新闻。传统新闻价值再一次受到了质疑,过分追求刺激、快速,缺乏深度的新闻怎能算做是有价值的新闻?新闻价值难道只是通过大量的黄色新闻来满足一部分人的猎奇心理以达到追求利润的唯一目的吗?
报纸媒介的困境
网络为资讯的传递和表述提供了更迅捷的路径,这种路径的存在,使得传统的纸媒不得不面对一种生存困境:一方面,网络的海量信息平台和资讯的“秒速”传播,使得传统纸媒看似新鲜的版面资讯,在摆到读者的面前时早已成了一堆“旧闻”。很多情况下我们发现民众在了解一个突发事件、爆发性消息时,第一反应不是去买报纸,而是打开电脑,到网上去搜寻相关信息。这种情况的出现,迫使报媒不得不寻求有效的办法,以解决传媒最根本的时效性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广大受众对互联网的普遍接受和使用,传统媒介最大的优势接近性也正在逐渐丧失,在很多大中城市,一座城市一家大报的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传统媒介的信息滞后和同质化导致了其近乎必然的没落。可以说,在时新性和趣味性这两方面,传统媒介由于其传播方式的限制,处于劣势的地位是很难改变的。
报纸媒介的解决之道
传统报纸媒介应该在哪些方面回应互联网的挑战,让自身继续生存下去?除了广告收入以外,落地新聞与深度报道是报纸提高其新闻价值和生存能力的最佳手段。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时代已经有很多年,网络与移动信息终端都已相当发达且为民众普遍接受,但传统报纸媒介活力依然,究其原因,可以说是深度报道和落地新闻挽救了陷入不利境地的报业。
网络的劣势应成为传统媒介寻求出路的突破口。网络海量的信息和快速的传播方式并不意味着传统报媒的末日来临,这是因为:一、目前网络信息的杂乱无序使得貌似丰富和快捷的信息很多情况下无法从权威和可信度方面深入人心,缺乏公信力,不能以负责任的形象影响受众;二、网络信息传播的单一和浅薄,使得受众对资讯无法形成整体把握,也无法从更广更深两个层面上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即使是网络实况转播和超链接也无法做到满足受众的不同要求。基于上面的两个原因,报纸媒介在面对网络时也就有了应对之道:在时效性困境面前,努力延伸细节和情节,以另一类型信息的深度提供,来尽可能多地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和期待,从而构建起市场需求。
落地新闻在这个背景下被寄予了巨大的希望和被无限运用扩张的可能,从根本意义上说,落地新闻就是在尽可能争取时效性的情况下,同步地对原新闻进行本土延伸和拓展,包括对细节和深度两方面的挖掘。既然在新闻的数量和速度上报纸天生无法与网络竞争,那就只有比拼新闻的质量。
何谓落地新闻
落地新闻强调外埠新闻本埠化,看重原创性与接近性,其新闻来源不是本埠,而是外埠,新闻的内容也是依托于外埠某一资讯或事件与本地的关联,或者表面上并无关联而是通过记者的进一步深入调查和采访挖掘出与本地区之间联系的。因此,落地新闻拓宽了报道范围,让原已失去价值的报纸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则成功的落地新闻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外埠新闻与本埠联系起来,放到同一个报纸版面上,而是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发现其与本地区之间的内在关系,解释和揭示事件的本质。虽然从传播的时效性来说,它是落后于网络的,但对于新闻内容来说,它又是本地区的第一手资讯,这其中对于新闻的捕捉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对新闻记者编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落地新闻是对原始新闻事件的补充,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算是一种形式的深度报道。
落地新闻的价值标准与选择方式
最成功的落地新闻的范例莫过于2008年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各省市地方报纸对于与本省、本市有关的奥运新闻的报道。例如《信息日报》2007年5月的一则新闻:《奥运商品销售渐升温?摇加盟门槛仍较高》,奥运商品并非由南昌的生产厂家生产,但是奥运会的召开无疑会刺激这一类商品的消费,那么销售升温这一信息,对于南昌市所有具备资格销售奥运商品的销售商和打算获得销售授权的商家来说,就极具新闻价值,这一消息的获得将直接改变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商业运作。那么这则新闻就可以算做是一条非常成功的落地新闻。
通过众多的一系列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落地新闻的第一个标准,即资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对现实世界产生改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但它们从根本上来说新闻发生地都不在落地的区域内,而是由于新闻自身蕴藏的影响和价值对该区域内的人群和社会引起直接或间接的变化,或者区域内的人群和社会将会对其产生阅读诉求并意识到其对区域内的影响。落地新闻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让本埠读者看到新闻之后产生反应和行动,这是落地新闻的本质特征,即相关性。也就是说,落地之后的新闻对于本埠读者一定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相关性越大,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报纸要在传播和市场上取得区域市场上的营销和影响力,就必须在兼顾时效性的同时提供大量的深度信息报道满足区域内受众对相关资讯的需求。资讯对社会的影响,实际上是对人的影响,一条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如何,要么是与较广大范围内的受众相关,要么是与某一部分对社会具备更大影响力的人群相关。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汶川的特大地震为落地新闻提供了第二则选择标准:发生在外埠的新闻是否在人类的共同命运和共同价值上与本埠民众有直接或间接的共鸣与冲击。这种冲击可以是与重大事件和资讯相关,也可以是在事关公共伦理道德上的共通。在地震之后的众多报道与评论中,最典型的落地新闻的例子就是《南方周末》2008年5月29日第一版《真相比荣耀重要》一文以及该报其他关于“5·12”地震中倒塌校舍的报道:“百余位家长,手捧孩子遗像,试图沿公路向德阳市区进发,要求政府追查教学楼倒塌的真实原因。”这一新闻直接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学楼的新闻调查和相关报道,各地报纸电视台纷纷将这一新闻落地,许多建设项目的负责人落马,这一现象体现了落地新闻的巨大威力。
那么,除了与重大事件、政策法规相关的新闻报道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类型的新闻可以落地呢?当然是有的,例如,近日移动终端制造商诺基亚公司起诉苹果公司所生产的手机iphone侵犯诺基亚十几项专利权,苹果公司随后反诉诺基亚侵犯苹果的专利技术,该新闻看似与南昌这一局部地区无关,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两家公司在南昌的代理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竞争情况,那就不能不说有关联了。笔者认为该新闻要实现落地的话,记者可以一方面了解当前联通公司为iphone举办的全国巡回产品展销会;另一方面考察诺基亚新年演唱会南昌地区的情况,同时联系本地的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卖场,采集足够的资料,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一则类似市场分析的新闻报道,让读者能够客观理性地做出购买决定,这则落地新闻就极具新闻价值,可以说是新闻性和服务性兼备。毫无疑问,网络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虽然关于IT产业的新闻往往最先出现在互联网上,但由于网络枪手的存在,这类新闻既无真实性,又无贴近性(原因在于其他地区的新闻对本地受众不具有新闻价值),因此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有用信息的落地新闻就显得尤为必要。
落地新闻的选择标准归纳起来其实只有四点:快、准、新、美。快,指的是时效性,在可能的情况下,越快越好,因为当前一些地方新闻网站同样能够实现网络新闻本地化,如果不够快,报纸仍旧没有竞争优势;准,要求新闻贴近本地群众,落地新闻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了解本地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从质和量两方面满足受众;新,指落地新闻的文体要有新意,不能拘泥于传统报业标准化的新闻稿方式,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新闻文体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本土风格;美,也就是指落地新闻尤其要注意新闻用词与文稿的构思写作方面的细节,尽量向读者提供具有文化艺术内涵,高雅、优美的新闻报道。在这四个方面,报纸媒介都可以向网络媒介积极学习,吸收和借鉴网络媒体的优势。
落地新闻与报纸媒介的未来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媒介融合的曙光,报纸媒介利用网络获得第一手資料,弥补其时效性的不足,网站则利用报纸扩充其新闻渠道,提升影响力和可信度。现如今,无论在报纸还是网站上,都经常能看到转载于对方的新闻消息,可以说,新闻价值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出现了一次融合,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此后,还有许多新闻,尤其是互联网新闻在报纸的落地尤为普遍,这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未来传媒产业的发展方向——媒介融合,报纸不仅可以将网络新闻落地,网络有时也会因为缺乏地域优势而将报纸新闻转载至网站上。
落地新闻的诞生和广泛应用,实现了新闻价值观双重标准的统一,即采写时选择价值标准和刊载后社会效应价值的合二为一。因此,熟练运用和掌握采写的技巧对于新闻工作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各地的联系日趋紧密,任何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都可能给其他地方带来变化,落地新闻的新闻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纸质媒体应对新媒体的出路探索》,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e889c70
100g7xe.html,2009年12月。
2.《传媒展望——“落地新闻”如何“落地”?》,《城市党报研究》,2006(3)。
3.顾玮:《化远为近实现本地新闻突围——文化专栏落地新闻报道初探》,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4月14日。
4.宋国庆:《强化本地视角,让新闻落地》,《青年记者》,2008(4)。
5.陈黎:《重大新闻落地为都市类报纸竞争另辟蹊径》,《新闻知识》,2009(9)。
6.陈创业:《落地新闻:本埠新闻的突围》,《新闻大学》,2008(4)。
(陈翔欧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传播学2009级硕士生;曾红灵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曾奕禅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南昌大学学报原总编)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