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创造

2010-11-16 05:06赵仁涛,何春耕
电影评介 2010年15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工业

文化产业,一个新颖而又令人充满信心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已是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文化产业具有商业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即从它的诞生到它的日益羽翼丰满,都始终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操控和拨弄;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其产品自然而然的充当着文化价值传播的工具。但是,文化产业的根本属性是经济属性——文化产业的各部门和生产环节都是在为它的终极目标努力,创造更多文化产品,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的回报。在经济学的行业划分中,文化产业被归类为第三产业或服务业的范畴。在当今的文化产业背景下,传统的精神创造活动也被文化产业划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文化产业链条中,艺术创造活动是基础环节,在文化产业中处于原发地位。当然,有的艺术创造活动不在文化产业的行列,他们只有以授权的方式才能进入文化产业的行列中去。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精神活动。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艺术创造活动很早就出现了。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艺术创造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从个体的灵感性艺术创造变为集体的社会生产行为;第二,从手工作坊变为大批量的工业复制;第三,工业时代的艺术创造是个“去精英化”的过程——“形而上”的精神产品让位于大规模的机械复制,商品属性得到空前突出。

在前工业时代的艺术创造活动,主要是为了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的志趣、理想,或者是为了从世俗社会找寻些许的安慰,其商业性质没有真正的显现出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追逐利润回报成为了艺术创造活动最为直接的目的。他们不去考虑是否表达了多么高尚的理想,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福利,而是一味地迎合社会大众的口味,哪怕这种口味是低俗的,或是带有黄色和暴力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能为自己带来利润,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艺术创造活动从个体性的生产变为市场中的社会化生产,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交换的繁荣,艺术创造活动的商品属性得以逐步显现;文化艺术品属于精神产品,人们通过对它的消费,实现人们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文化产业进程中,文化艺术品特别是大众文化产品的普及,既是生产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产品精神属性的社会归属。

然而,文化产品的天然的超功利性和文化工业时代对商品属性的过分追捧,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悖论。纵观社会文化生产发展史和当今艺术创造活动,其商品化无疑是必然趋势。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艺术品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文化价值属性,无论是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还是文化艺术品本身来说都是很有益的。再次,文化艺术的生产始终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操控着,但是市场本身也具有其自身的弊端。在文化工业时代,由于对文化艺术品功利性的过分追求,从而导致了艺术品个性的丧失和品位的低俗化倾向。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文化工业时期,由于资本和商业操控的介入,艺术的娱乐功能被极端的放大,审美意蕴、批判尺度、人文关怀和对现实与自我的反思都逐渐的淡漠。实际上,无论是对传统的艺术创造和文化模式,还是对人们的审美体验方式,文化工业时期的“大众文化”都在对其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解构。传统的文化的权威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已经完全丧失,与之一起走向衰退的还有艺术对人的精神和灵魂的洗涤、净化、批判、提升和完善;艺术审美的无限性、精神性、永恒性、超越性和不朽性的神话也随之破灭。

那么,为什么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不是对文化艺术的拯救,而是对艺术创造活动本质的异化呢?马克思认为,随着艺术市场化现象的出现,艺术品变成了在市场中流通、交换并获得利润回报的商品,从而丧失了以往的光彩。在前工业时代,人在宗教、民族、政治等方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却总是作为生产的目的出现。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光彩以人为目的并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生产。因此,马克思认为自己的作品绝不能看做是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但是,文化艺术品一旦进入商品生产的领域,艺术就产生了反本质的异化。也就是马克思说的,财富一旦成为目的,艺术就会迷失其本性。资本主义生产带有的强烈的功利性,即追求利润成为了商品生产的根本动机。文化工业时代,艺术生产的产品转变为商品,成为消费的对象。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使文化被剥去了高雅的外衣,从贵族宫廷中走了出来,也使艺术生产成为了独立于社会物质生产之外的精神生产领域;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精神产品商品化,审美追求让位于交换价值和经济利润,从而造成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以及对人们审美欣赏的消解。

在我们看来,工业生产和商业资本运作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对艺术创造的异化,从另一层面上来说,作为传统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精神产品也被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所异化,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工业。《启蒙辩证法》一书首次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阿多诺在他的《文化工业再思考》(1967)中对其进行系统论述,他说:“在我们的草稿里,我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后来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了那个表述旨在从一开始就有别于和大众文化概念拥护者相一致的解释:即认为它不过是某种类似文化的东西,自发的产生于大众本身,是通俗艺术的当代形式,‘文化工业’必须与上述说法严加区分,‘文化工业’把古老的东西与熟悉的东西熔铸成一种新质。在其所有的分支中,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多或少是按照计划炮制出来的。”

首先,文化工业生产方式和内容消解了几千年来便存在的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的分野,并使他们聚合在一起。结果导致了这种结果:高雅艺术由于对娱乐性和通俗性的追逐,其严肃性逐步丧失;由于文明化管制强加在了低俗艺术自身固有的反叛性上,而导致了一系列“伪批判”的诞生和严肃性的丧失。而这种反叛性在社会控制尚未形成总体性之前便已然存在。尽管文化工业会考虑到千百万人被诱导的意识和无意识状况,但大众只是文化工业生产的附属,他们成为被算计的对象和机器的附件。

其次,文化工业标准化和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大众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文化工业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复制,制造出了所谓的主流文化,即“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肯定的文化”,它维护的是一个更美好和有价值的,必须无条件肯定的世界。大众文化为人们营造出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公平、正义,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社会秩序井然,犯罪者得到惩罚,而执政者执法如山,大公无私,即使有“个别”的“越轨”,也最终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不仅如此,大众文化推崇“个性”,它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着独特的个性,鼓励人们做独特的自我和独特的个性。

然而,实质却是截然相反。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言,大众文化让人们不加以批评,对整个社会都具有催眠作用。它为人们制造了出一番太平盛世的假象,让人们在他们设置的规则中活动,并被其操纵。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大众文化会形成一种免疫力,变得愈加麻木不仁,最终连解读和辨别的能力都会退化和丧失。比如,好莱坞大片通过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来消解他国大众群体已有的文化传统,并以此转移本国内部存在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将带来一个“完满”的结局:

艺术创造活动继续以工业化方式进行,并把它发展到极致,人们不再关心它自身的内涵和文化价值,而是更多的关心他的娱乐价值。这样,文化工业继续有序运转,并获得越来来越多的利润回报。

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主体,不再追求自身的精神和审美追求,而趋于功利化,更多的追求市场为自己带来的利润。他们艺术创作的第一要求便是符合大众口味,因此他们制造噱头和发掘刺激性因素。

固有的艺术创作模式瓦解,由原来的灵感式个体创作变为集体式合作。如果说传统的艺术文化创作,更多的是依赖于个体的天赋和才能,那么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创作活动则是集体合作。这种集体合作不是指集体创作,而是个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为附属地位,现代文化工业生产更多地强调了艺术投资、艺术经营、艺术策划、艺术中介和艺术制作。

作为艺术接受者的大众,对娱乐性的追逐也达到了另一新的“高度”。正如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所言,“被控制了话语权的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思想的贫瘠和枯竭,然后死亡。他怀念着印刷术治下的世界。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和‘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铅字有序排列而产生的推动理性思考的魅力使得作者为理性主义的流逝而心痛不已。”虽然波兹曼是说的印刷品,但又何尝不是对整个文化工业时代的警示?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的原理表明,艺术会不断革新艺术生产力,推进艺术前进。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得到肯定与支持。但是,对于艺术生产和技术变革的力量,我们也不能过分乐观,不能只看到了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进步,而没有看到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技术对艺术所造成的不好影响。艺术不再服从于自由的创造本性和审美的精神需求,而必然要迎合受众、大众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还有就是文化艺术过分的平民化,会造成深奥东西的浅俗化。还有就是我们不能只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理解艺术,没有注意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复杂关系,没有看到艺术的阶级性。

[1]郭振宇、李秀岩:《艺术创造的文化反思》【M】,《大众文艺》,2009年第2期。

[2]顾毅白:《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M】,《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2卷第1期。

[3]金元浦:《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艺术》,《美术观察》,2004年第4期。

[4]马知遥:《传媒高新技术革命中的艺术创意》【M】,《理论学刊》,2008年第9期。

[5]张力群:《艺术创造对艺术个性的追求》【M】,《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7卷第4期。

[6]王晓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M】,山东工艺美术学院。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567952.aspx

[7](美)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工业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工业人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