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更好地驾驭新闻现场

2010-11-16 04:17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宋思霖
电影评介 2010年16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主持人语言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宋思霖

浅谈地方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更好地驾驭新闻现场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宋思霖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主持人或记者已经越来越习惯在新闻现场通过出镜报道新闻。这种方式也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地方电视台采用,但因为主持人和记者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他们所处媒体的理念不同,主持人或记者在镜头前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探讨如何避免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现场播报者的素质,是为了满足地方电视台的需要,也是为了使地方电视台出镜记者或主持人在新闻现场有更好的表现。

地方电视台 出镜记者 主持人 新闻现场

2008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媒体广泛采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新闻的方式为观众提供更为鲜活的新闻事实,电视荧屏也因此生动非凡。“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报道者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1]出镜记者是电视采访和现场报道的产物,出镜记者的出现又推动了现场采访和现场报道的发展。这种报道方式因其直观、鲜活、深入而被媒体广泛采用。人们在看新闻时,不但可以了解新闻事实,还可以看到记者活跃的身影,他们中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正在深入现场。

“出镜记者也是现场采访和报道的主宰,所以出镜记者在整个新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现场的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所起的作用是报道和导视,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是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见证人的身份出现的,出镜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观众对此条新闻的关注度、了解度和可信度。”[2]

但并不是所有记者或主持人在新闻现场的表现都令观众满意,许多地方电视台的出镜主持人或记者的表现问题颇多,其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镜现场令人莫名其妙

县市每年的两会是各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重点,所以各地在这样的报道中更是提早筹划,力图多方位、多角度、更全面地报道属于当地的盛会。某市电视台的两会新闻报道对人大开幕的现场报道中,一位出镜记者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打扮,身穿鲜艳的红色西服,精神饱满地为观众介绍着会议的情况。观众猜想她应该是站在会议场外,因为镜头表现的主体部分自然是精神饱满的出镜主持人,而她所处的背景通过镜头展现给观众的只是一些台阶和所有代表委员的下半身和迈下台阶的脚,这样的镜头画面,根本没有和出镜主持人的语言相互补充,通过这样的画面受众难以了解到更多其他的信息——代表委员出席盛会的会场是个什么状况?代表委员的精神状态如何?等等。而在接下来的分组讨论新闻报道中,记者再一次出镜,这次的出镜地点显然也是经过认真挑选的,但观众只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和掩映其中身穿红衣服的出镜主持人,红与绿搭配是那样的显眼,观众却仍然没有从这次的出镜中,读出更多需要的信息,只是觉得这个背景选择与新闻主题没有任何关联。

电视出镜报道,似乎像一阵风,刮遍了大江南北。于是,某电视台一个还算葱郁的小花园,成了这家媒体记者的最佳出镜地点,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会议新闻,也不管是突发的、重大的事件,记者或主持人总是选择这个小花园来出镜。而且由于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再加上设备方面也不是很符合播出级别的要求,经常是记者出镜的部分,会听到呼呼的风声,而记者的语言并没有很清晰地收录到,这样的出镜往往让观众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段话让演播室的主持人说更好。

二、采访时机令人尴尬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从4月起,奥运火炬就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火热地传递。6月26日,奥运火炬在山西省城太原传递,锣鼓喧天的现场,三晋人民就在电视机前关注着直播的盛况。谭晶作为山西的优秀代表,是太原火炬传递的第一棒。当她郑重地把火炬交给第二棒选手后,记者立即上前采访了她。但很令人遗憾,因为此时谭晶距离锣鼓队太近,记者问了谭晶什么问题,观众根本没听清楚,现场的谭晶也略显尴尬,但她大度地、非常配合地扯着嗓子回答了记者的访问。尽管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对这次采访予以理解,但采访效果确实差强人意。

三、出镜做派令人揪心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忽视所处现场的某些规定,明显表现的是违规行为。比如,观众很容易会看到进入施工现场报道的记者不戴安全帽;记者站在车流涌动的立交桥上或交通要道作交通事故的现场报道等。而这些现象将会使观众对记者的所谓“特权”产生反感,尤其是这时的观众关注的不仅是记者报道的新闻事实本身,还有新闻现场记者的人生安全。

四、采访语言令人哭笑不得

记者要出镜,更要面对采访对象,所提问题的好坏,能否对被访者的胃口,是决定采访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新闻采制的质量所在。提问的语言往往会决定采访对象的态度,是会积极配合还是会消极应付,是非常考验记者的提问功力的。

某家电视台的出镜记者是这样和对方交流的:

问:近来蔬菜供应已经十分丰富了,是吗?

答:是的。

问:价格比过去便宜了,对吗?

答:对。

这段采访,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既然记者什么都知道了,还问人家干什么?这种问话,人家不回答“是的”、“对”又能说什么?这样的提问能获取多少新闻信息呢?

五、出镜仪态令人不寒而栗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出镜记者,大多采用一种姿势——站立不动,这也使得鲜活的新闻现场倍添沉闷。不管是静态事件还是动态报道,记者在现场都没有活动空间,或者说没有活动意识,这就使得许多地市县的新闻报道出镜报道徒有其名,徒有其表。

还有的出镜记者,不注重自己的仪容。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在灾难现场、在签字现场、在会议现场、在……始终身着马甲牛仔,殊不知一些重要场合下,这种不得体的衣着留给人的是一种邋遢肮脏的感觉,让人不寒而栗。

出现以上的问题,与出镜记者所处的媒体专业程度有关,与记者对自己的专业认知度有关,也和记者的敬业态度有关。那么,地方电视台出镜记者应如何更好地驾驭新闻现场呢?

一、明晰角色定位

出镜记者,“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主持人”。使记者或主持人本身作为最灵活、最有效的采访手段出现在镜头中,不但凸显了电视采访的媒体优势,而且“形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有效拉近了记者和观众双方的心理距离,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3]

出镜记者不是报幕员,他的出现,一要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二要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三要利于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出镜记者就是新闻发生的参与者,是报道过程层层递进的引导者,是观众派往新闻现场的代表。

另一方面,在新闻现场,出镜记者通过个人的语言和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他们还肩负着一个媒体的责任。因此出镜记者在电视传播中既属于一种人本化的传播方式,又是一种大众传播行为。

二、明确报道法则

(一)选择出镜的典型现场并通过镜头有效展现

任何新闻都有事实发生发展的现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记者出镜的空间选择一定是和新闻事实有直接关系的,是传播内容的典型环境,是能表现特点的环境。在做电视出镜报道的时候,记者所处的位置是“我在现场”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个典型的现场位置为记者提供了报道的理由,也说明了记者现场报道的必要性。

一般来讲,出镜记者在镜头中呈现的是中近景的景别,在画面中占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那么剩下三分之二的画面要提供给观众其他的信息。如果是小型的事件,媒体的平台也不高,那这个时候记者与新闻现场几乎是零距离的;如果事件涉及的环境很广,记者可能只是在现场的一角,那么就应该明确地说出地理位置。出镜记者应该有构图意识,景别意识,否则会使得观众难以判断出镜记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前文所指,当两会代表委员从会场走出时,镜头展现的只是台阶,新闻现场的真实感被那种无信息的画面消耗掉了,虽然记者会在镜头前说一大堆的话,观众却无法明白他(或她)是在什么地方。当然也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画面的美感、色彩的绚烂而忽视现场位置的重要性。如果不管不顾新闻发生的现场,而只是事后在一个美雅的环境当中去补录一段所谓的出镜画面,这样的现场,宁可不要!

(二)抓住新闻的典型现场并恰当把握采访时机

许多新闻事件,一般都是“正在进行时”,事件发生之时,是出镜记者最佳报道之际,稍不留意就错过机会,所以记者来到现场,要把握好时机出镜,使所表现的内容能与事态的发生或发展同步进行。所以以新闻发生的现场为背景对关键人物进行采访,这种时机的把握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

要对现场进行判断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如前文所说对著名歌唱演员谭晶的采访,这种“伏击式”采访的时机虽然及时,但却忽略了现场的噪音因素,虽然记者兴奋,采访对象积极,但太过嘈杂的音响环境却使得采访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现场记者来说,面对的是众多的陌生的面孔,为了完成报道任务,记者都希望采访对象配合自己的工作,那么首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展开采访,避免封闭式回答和吃螺丝等情况的发生。

(三)学会运用肢体语言和服饰语言

毫无疑问,出镜主持人或记者应具备视听表现能力,也就是面对镜头用自己的形象和语言(包括声音语言和非声音语言如形象、神态和手势等)进行现场报道。也就是说,除了有声语言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就是肢体语言,或者说叫“体态语”。出镜记者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说话,再辅助必要的现场声,这样的出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在重大或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比如暴雨、干旱的受灾现场,如何说明暴雨对城市的影响有多大,单纯用数字显然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记者挽起裤腿,站在水中,积水已经没过膝盖;西南旱情到底有多严重,通过镜头我们能够看到龟裂的大地,记者俯下身来,从裂开口子的大地抠出一块土,展现旱情的严重……这些肢体动作细节让观众对现场环境有了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

出镜记者体态可以是固定不动,但也不能一味不动,以不动应万变。出镜背景是运动状态的话,记者就以静态姿态报道;反之,出镜背景是静态的话,记者就应该以动态出镜。[4]如果是可以预见的新闻,那么对于出镜活动区域的选择,就显得有章可循,事前可以充分准备,记者也可以事前走场。这是直播顺利的必要保证,在什么位置说,说什么,说多久,通过事前的走场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动态的体姿,变化报道的环境,体现报道的目的,同时也不至于使得长篇的直播报道因为背景单一而枯燥乏味。而且出镜记者就在现场,所以运动中的讲述可以让观众对现场环境有更直观的感受。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还要进行一些实物的演示,要借助体态语言,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信息的传达。那么这个时候,要把握动作的“三度”,即出镜记者的“动作力度、动作速度、动作幅度”,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习惯。[5]

记者的有声语言可以体现新闻的立场,可以表达媒体的观点。但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豪言壮语,更不需要累累赘述,也许出镜记者的服饰、动作能够传递“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更为丰富的信息。可以说但凡出镜,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都会在意自己的形象,这个时候要注意服饰和环境的协调。出镜记者或主持人在现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特点,更要把环境作为第一要素来选择服饰。2008年5月汶川地震,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去灾区做报道的时候,穿的衣服是草绿色,是一种不太鲜亮的绿,这是她认真斟酌后的着装。当时中央台统一的衣服是黑色的,敬一丹身穿这种不鲜亮的绿色衣服,她想通过这种生命的颜色,传达一种情感,因为里面包含一种暗暗的祈愿,除了悲痛,还有更大的希望。这是一个成熟新闻人的立场,通过这种服饰的语言,立现无遗。

三、规范出镜语言

出镜主持人或记者在现场的语言可以分为四种,即新闻事实的复述语言、现场情景的描述语言、现场采访的语言、现场评论的语言。

出镜记者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劳动者,要想感染观众,必须先感染自己。所以在现场的语言表述中,首先,状态要积极兴奋,并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感;其次,要注意节奏。一快一慢,一松一驰,要善于调整语言的速度,要善于把控新闻的主题,要善于把现场引向深入;再次,要有适当的个性化评论。出镜记者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要适时适度地敢于评论,敢于抒情,敢于表达自身情感;最后,出镜记者要有规范的口语表达。“广播电视节目的公开性和示范性等特点要求语言的使用必须严格、规范,一般来说,用语要确切、清楚、通俗、扼要。”[6]

当今,各级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也正吐故纳新,开发新的形式突破新的领域,出镜记者也会被赋予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坚持正确的导向,保持谦虚的头脑,秉承创新的思维,地方电视台出镜记者将会创造出一片更为广阔的蓝天。

注释

[1][4][6]宋晓阳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ISBN 978-7-5043-5490-7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159页、第90页 、第204页

[2]巨浪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ISBN 978-7-308-06636-5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 第111页

[3]朱羽君 雷蔚真《电视采访学》ISBN7-300-03342-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96页

[6]符进叶《广播电视口语》ISBN7-203-05359-8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77页

宋思霖,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主任播音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3年参加工作,在朔州电视台任主持人、策划、制片人,2005年供职于山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任主持人、出镜记者、制片人。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6.030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主持人语言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