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氏漂流记》背后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2010-11-16 03:25屈义植
电影评介 2010年14期
关键词:御宅族炸酱面孤岛

一、“一碗炸酱面”的希望

希望可以给人力量和动力,现实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希望。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正是代表了大多数人们的想法与希望,而这种表现虽然俗套,但却恰恰又是一种原始的单纯的体现。金先生在孤岛上生存了下来,没有任何外界的联系和帮助。从繁华都市的白领沦落到原始人的生存状态。他在岛上学会了拾荒、采野蘑菇、爬树甚至钻木取火,一些原始人的生存方式金先生都做到了。这是很令人佩服的,当然这也说明了人的潜能与生存意识是很强大的。

在孤岛上因为没有任何外界的联系,生存需要就是最基本的问题,所以金先生每天就只有在岛上寻觅可以吃的食物,当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包炸酱面的调料时,他的希望便就此而生。他开始回忆过去,以前的他从不吃炸酱面,而现在,多么微不足道的一碗炸酱面却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希望。为了能吃到面他开始想办法自己做面。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荒岛上自制出一碗梦寐以求的炸酱面。特写镜头停在男主人公脸上,他激动地把第一口炸酱面送入自己的嘴巴,然后痛哭。那一刻,似乎我们都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来自生命内部质朴的喜悦。从电影一开始到现在,金先生的一路坎坷,破产,自杀未遂,漂流到荒岛上无人问津,他近乎绝望。昔日的西装革履与如今的落魄身影,两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而使他要坚持健康地活着的便是他内心的希望,这种希望常人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却徒手创造了只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过着原始简单纯粹的生活。而现实中的人们也未尝不是如此。人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打拼最终目的不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着。所以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一碗炸酱面”的希望。

而希望是源于人的需要本性。也就是人先有需要,后有希望。正如生存需要决定着人的生存希望。生存需求是人最为基本的本能需要,当逐步满足了生存上的物质条件,人们又会进而对精神层面有所需求。当然,正是这种需要与希望的互相协助促使了人类的发展。人总是在不断的追求和希望当中延续生命的。在人类生老病死的每个环节中,都是受着希望的引导而前行。弗洛姆曾说过:“希望,它是以生命为名义的运动。”所以,人类社会也是以希望的方式而存在着,不管是虚无的还是存在的,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只要有需要,就会有希望,那么也就会不断地延续存在。

在影片中关于希望的另一个象征物就是那只一直出现在镜头里的“鸭子”。它其实是一个破旧的鸭船,也被漂流到了这座孤岛上,在孤岛上被金先生发现之后便与他作伴,成了金先生的“居所”。关于“鸭子”金先生有一段台词是这样的:“存了七年钱买房子,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鸭子就是我的家。我是一只丑小鸭,变成了懒汉而不是天鹅,只是一只丑小鸭。”“鸭子”在影片中表现了两层含义:首先,它代表了一种单纯与童真,因为现实中人们心中都会保存着一种最单纯的最原始的希望,就像童真一样,也许会被现实的压力打败,但那是内心深处的伊甸园,因为人都会有希望与梦想。其次,破落的鸭子就像落魄的金先生一样,他说自己只是一只丑小鸭。这也说明了在现实与社会的压力面前,人们会变得不自信和孤独。因为“丑小鸭”内心也希望变成天鹅,但是自己不自信再加上外界的压力,“丑小鸭”的命运就会向两个方向发展,要么是努力变成天鹅,要么就是自暴自弃,而保持现状却是最不容易做到的。正如金先生一样,选择自杀的道路。这也正是现实人们的一些心理问题所在。而这种心理问题也正是一种有关“希望”的哲学。首先,人们的希望在还没有实现之前,这种希望是虚拟的而不是现实的。但是它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正是希望,人们才不断地努力而把它变为现实,那么就需要不断地为了希望而努力,经过了这样的过程,希望才会由虚拟变为现实;其次,希望又是失望与实现的矛盾体,这也是导致现实中人们会走向两个极端的心理问题。因为人的希望是以实现为目的的,目的达到则如同达到幸福彼岸,若未能如愿则如同掉进深渊。所以人们关于希望的心理始终是矛盾的,但是希望是作为一种人的本性而始终存在着的。

二、御宅族与孤岛

“御宅” 即”沉迷于社会大众一般难以理解的亚文化之中并且难以沟通交流的人”,广义上理解就是足不出户,每天在家里进行自己的工作,或者通过网络进行工作、购物等等,沉迷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中,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的事物。另外,“宅族”多为一些所谓的“80后”人群,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总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每天过着很满足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御宅族会寻找某种特别事物作为媒介从而辅助封闭自己。很多时候“御宅”会被认为是难与异性相处,对人欠缺普遍应有的态度,不懂适应社会,性情孤僻。亦因此,很多人会把拥有以上特征的人误认成御宅。

在影片中,女主角就是这样一位标准的“御宅”。 她穿着又脏又旧的球鞋,头发乱蓬蓬,房间堆满垃圾,三年没出过房门,每天以踏步为运动,以风扇吹出的风当做呼吸新鲜空气。睡在柜子里,躺在全是气泡的塑料上,经营着自己的小网站。她每天对着电脑,晚上给月亮拍照。她与家人的交流都只是通过短信,这是一种孤独的表达方式。在她的脸庞上有一块红色的伤疤,也许她是经受过痛苦或者伤害而使她成为了那样一个孤独,甚至令常人看起来有些怪癖的人。但这只是影片给观众留下的问号,我们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当然,在影片中所塑造的这个人物可以说也是现实的人们的缩影,正如现实中的御宅族一样。

那么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御宅族”呢?或者说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去选择一种“宅”式的生活方式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选择“宅生活”是心理防御机制的退缩在起作用,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压力和失败,而只有在虚拟世界中或者自己的小世界中寻找胜利和满足感。这种行为可能由于在社会中受挫或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它同时也是社会性退缩的表现。究其原因有三: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宅族多为年轻人“80后”,这些又往往是独生子女。而这一代人恰逢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当现实与希望相矛盾时,很多人则选择了逃避;第二,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多为家庭中唯一的孩子,从小未免父母的娇生惯养,而被滋养成的强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遇到现实的挫折时,就会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感和失落感。第三,传媒的影响。现代科技的发达无疑也会带来很多弊端,网络这种新媒介出现之后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捷,但是这也会造成人们某种程度上的懒惰,因为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所以这便造成了人们的懒惰心理。这种种原因也说明了宅族们的心理是孤独、害怕的。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

影片中女主角唯一的爱好是给月亮照相,因为这样她才不会感到孤独。片中并没有交待女主角是因为什么缘故而留下那脸上的伤疤,其实这也正象征着现实中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历经一些挫折和悲伤,而这正是心中的“伤疤”,它也代表了人们最不想面对的其实就是真实的自己。女主角这种封闭式的生活与男主角孤岛式的生活二者实质上并无差别。正如现实中的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宅”式生活的人。一种说法,可以说他们是逃避主义者,在这个社会里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另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是因为他们同时是个完美主义者,却由于世界总不如想象中美好,从而产生了严重的适应不良,所以要逃避。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那么一小片孤岛,无法触碰,不能被理解。而孤岛上则关着很多不能放出来的小兽,他们就是最本真的希望与梦想。逃离城市生活在孤岛上快乐地改造自然的金先生与躲避现实永远宅在家里天天给月亮拍照的孤僻女孩,其实就如人们性格的多面性一样,既想要回归自然,又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这种矛盾其实就是人们心理的内在矛盾。

三、“漂流瓶”——渴望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潜在心理需求

正是在一次俯瞰中,女主角发现了金先生留在小岛沙滩上的求救信号——“HELP”,见证了他从消极被动的HELP转变为积极主动的“HELLO”。她很好奇,以为金先生是外星人,为了结识外星人她第一次走出她的小房间,来到了外部世界,尽管是在夜色的掩护和雨伞头盔的护佑之下。她向金先生投出了带有字条的漂流瓶,两个被现实社会遗弃和忽略的个体,用这种早已被现实淘汰的古旧方式,完成了交流。虽然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交流的内容非常简单甚至观众会觉得有些可笑,但却反映了一个现实的心理问题,那就是,人们内心是渴望与外界联系的,他们希望找到同类找到能够被理解的人,包括孤独的人。林少华在《海边的卡夫卡》的序言里写过他对村上春树的采访,其中村上春树谈到他对孤独和沟通的认知:“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同时又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人们总要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或者说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挖下去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当然,要真正使孤独的人迈出他的孤岛这也是需要勇气的,而这种勇气就是来自于希望。正如女主角为了她那位“外星人”朋友也要种玉米而迈出自己的房门去向自己的母亲要求,当母亲看到她走出屋门那一刹那,母亲惊讶并激动得落泪了。是这种希望带给她力量与勇气,她才可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影片中,漂流瓶是女主角与男主角沟通的中介。他们不用网络、电话等等这些便捷的交流工具,而选择漂流瓶这样一种算不上是交流工具的东西来沟通彼此,所以在这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现实生活中,像网络、电话等等这些沟通媒介,它们十分便捷,并且能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打一个电话或者通过网络便能得到交流。但是看似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但是心却拉远了。网络固然很好,可是毕竟是虚拟的,回归现实之后却会增加心理空虚感。漂流瓶正是对现实的一种象征。在中世纪,漂流瓶是人们穿越广阔大海进行交流的有限手段之一。密封在漂流瓶中的纸条往往包含着重要的信息或者衷心的祝福。发现一个可能从未知领域而来的漂流瓶,对于古代水手而言或许是一种惊喜。神秘、偶然、期待,漂流瓶俨然是航海时代人类跨文化交流的象征符号。如今,漂流瓶作为许愿的象征。电影中选用漂流瓶作为交流的工具,也是体现了人们希望告别孤独,希望被理解等等一些心理愿望。所以,看似不现实的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恰恰是最现实的人类心理现状的反映。

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的结果。对于御宅族来说这种失衡正是人际交流的失衡。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交往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不依赖于他人而存活下来。当然人际交流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因为除了物质需求以外,人还需要精神与爱。这些都需要通过与他人交往而实现。“宅族”正是缺少与他人沟通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会造成恶性循环,也就预示着社会性的退缩。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宅族的绝对封闭,其实通过网络虚拟世界也可以表现出他们是有想与外界交流的愿望,只是不敢去尝试,害怕受到现实的伤害所以才会选择虚拟世界。

这是一个个性张扬和追求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人终究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因为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相伴而生的,所以人们既需要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又需要个性化的创造。所以人们在保留着自己的个性与希望的同时,也应较好地适应社会。只有适度把握,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1]张世英:希望哲学,2001年03期《学海》[2]杨莉萍《社会建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姚渊、魏殿林:网络人际交流动因分析,2010年4期《消费导刊》

[4]王彬:希望,就是一碗炸酱面——关于《金氏漂流记》;2009年11期《世界文化》

[5]〔美〕弗洛姆著,人的希望.都本纬,赵桂琴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4

[6]赵思:浅谈“御宅”现象及其心理分析,2009年12期《科教文汇》

猜你喜欢
御宅族炸酱面孤岛
老北京炸酱面
“La palabra en español que más me gusta es chévere”Jimena Li Yu,una influencer con una mirada en América Latina
日本动漫宅人达685万
不再是孤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Des nouilles pour vivre longtemps
孤岛求生记
日本“宅文化”消费市场商机凸现“御宅族”助推经济引人关注
互联互通破“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