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忠犬八公的故事》的网络短评看大众心理之“人不如狗”

2010-11-16 03:25廖雷朝
电影评介 2010年14期
关键词:耻感迅雷大众

1﹑影片简介及研究方法

只有一个人愿意等,另一个人才会出现。

而狗儿的境界似乎更高,哪怕那个人不再出现,狗儿八公依然会等。

这就是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讲述的主题。《八公》改编自1935年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故事,1987年在日本拍成影片,2009年又在美国由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翻拍。故事讲述的是大学教授帕克在小镇的火车站捡到了一只小秋田犬,教授对小狗发自真心的疼爱以及他在和小狗嬉戏时表现出的如孩童一般的欢愉之情感动了妻子,他们收留了小狗。教授根据小狗项圈上日文符号“八”给小狗起名“八公”,(英文发音“Hachi”, 中文音译“哈奇”)。每天早上,八公都会陪伴教授到火车站乘车上班,下午五点又准时到小站门口迎接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某日教授在课堂上突然中风去世,八公再也没能等来教授。此后的十年,无论风雷雨雪,酷暑寒冬,八公都会准时来到车站门前,等待五点零五分主人的归来。影片结尾, 在八公辞世之际,教授那熟悉的身影,温暖的笑容,一声亲切的“哈奇”在八公的想象中穿越生死而来,八公终于等到了教授。

《八公》上映后,在中国频频登上迅雷﹑风行﹑优酷﹑土豆等网站电影类排行榜的前列,得到好评如潮,在风行网获得9.8分的最高分,列经典电影第一位;在迅雷网也赢得了史上的最高分9.9分。在网友对影片的评价中,除了“忠诚﹑感动﹑惭愧”等高频词,也有部分网友对社会、他人和自己进行了反思﹑批判和检讨,发出了“人不如狗”的慨叹。这样的概叹在大众生活﹑文学作品中和影评中并非新鲜的概念。在《狗的驳诘》一文中, 提出应“痛打落水狗”的鲁迅先生,就曾在狗嘲讽“人不如狗”的驳诘下“逃走”了(鲁迅. 1925)。台湾作家李敖也曾提到罗兰夫人的一句名言:“我认识的人越多越喜欢狗。”(李敖, 2001:97)但这些评价通常只是说话人﹑文学家和影评人的一家之言。本文对迅雷网友从2010-02-05 17:36 到2010-07-31 05:21对《八公》的一句话短评进行了分类和剖析,探讨在大众心中,“人不如狗”的慨叹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网友缘何做出“人不如狗”的评价?它折射出了大众怎样的文化及心理特征﹑心理体验?之所以选择迅雷网友短评,一是因为迅雷拥有广大的客户群,且网友对《八公》的一句话短评达到5457条之多,篇幅较长的影评达到1895条。其二,匿名评论的权利使说话者没有顾忌,其言语是他们真实思想的表现。此外,短评正因为其短而代表着说话者的中心观点,所谓“一语中的,不吐不快”,正契合本文所需的进行大众心理分析的要求。

2﹑《八公》引发的网络热评及其原因

2.1“人不如狗”的慨叹

与每一部电影的影评相似,对《八公》的5000多条短评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几个类型是:1)对该影片催泪效果的反映:“真的得准备好面纸再看”(美熙);“一个词形容泪如‘雨‘(雨指特特特特特特大暴雨)下”(ˇ後退)。2)对影片中音乐的欣赏:“音乐很棒,很伤感”(aarom);“那钢琴曲也太催泪了”(海洋)。3)对于剧情和演员的评价:“俗套的故事,可是依然能感动人……”(AugustNine);“ 非常温情的片子!帅哥也能如此具备爱心,是对银幕形象的一次成功塑造!喜欢!”(猫咪宝贝)4)对影片整体效果的评论:“绝对完美演绎!值得欣赏!值得收藏!更值得推荐给你爱的人!”(稻草人)5)对狗的肯定和喜爱:“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人类应该学会尊重动物,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zxnzby)。6)对自己写影评动机的总结:“我在迅雷混了这么些年,从来没想过注册留言、推荐一部电影。为了八公,我做了!”(Localking)

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种类型的评论,在5457条短评中,明确用人与狗作比较的一句话短评有约253条, 其中,只有不到10条评论从人与狗应相互给予真情这个角度来比较,而超过95%的比较评论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有倾向性或明确做出了“人不如狗”的评价。1)虽未明说,但认为人不如狗:“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动物的爱都是相互给予的吧!也许人类还少了那份坚守和执着”(仙人掌)。;“满脸胡渣的我,眼睛泛红 老婆笑我像个小孩 这真挚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好像?”(塘里望)2)强调八公对人的教育意义:“官员更适合看看 八公见到母狗也不为所动 尽职尽责不抛弃 不放弃”(小健);“很有教育意义。大人小孩都应该看看”(亭亭玉立)。3)对狗更胜人做出明确评价:“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有时候狗比人强!!!!”(飞飞);“人不如也~~~~惭愧惭愧!!”(疏影横斜)

2.2 慨叹背后的原因

2.2.1 人不如狗忠诚﹑执着﹑单纯……

八公是一枚镜子,让观众看到了自己。如:1)狗比人更忠诚:“.一条狗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人就做不到!爱与忠诚在八公身上淋漓尽致,惭愧的很啊……”(whk110236)。2)狗比人更执着: “让我流泪的是狗的那种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缺的么”(lisuzhen)。3)狗比人更纯粹(单纯):“引用一句‘你的狗也许不是你的全部,而对于你的狗,你就是它的全部’” (yubbcctvgw)。4)其他:“有时会觉得动物比人更真诚,更朴实,更有感情”(scuate);“狗狗有时比人还有灵性~ ”(andy);在动物身上体现的爱,是比人类更加高尚的爱,是纯真的爱,是无私的爱(hc84833639)。

2.2.2 对现代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失望

从“人不如狗”的悲叹中我们看到网友对现代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失望。排在迅雷网《八公》影评第一名的帖子“谁能等我十年?”,由网友“右手年华”于2010-02-08 20:51发布。截止2010年7月9日,此影评得到1782人的回应,610人的推荐。文中写道:“我难以置信,一只狗可以忠诚到用它的一生来等待他的主人。你可知,十年是什么样的概念,它或许只占取你人生的几分之一,但十年,是狗的一生!”其后的网友跟帖中写道:“一只狗教育了整个道德缺失的社会……”

网友在短评中纷纷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综合各方观点,笔者挑出了八大关键词:现实﹑势利﹑物欲横流﹑冷血﹑ 浮躁﹑尔虞我诈﹑脆弱﹑金钱。比如:1)“八公的忠诚让我感动,让我的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哭了啊,现在的人为何如此现实哎”(の比天蓝※)。2)“好片..尤其对现在满眼势利的人们…绝对好片…不解释”(曼切阿利)。3)“这部片子表达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人们最想得到的东西”(祭奠余生)等等。网友们在鞭笞社会的同时也在审视他人和拷问自我:“你(我)是否能做到?”比如网络短评: 什么是至死不渝的情感?感觉大部分人和这只狗相差十万八千里,真是感触万分(NING);谁能等我10年?我会为谁等十年?惭愧,惭愧。哈其,哈其,听到这声,泪流满面 (我准备好了)。

3﹑从短评看大众文化心理取向变化及社会意义

3.1 人不如狗的心理基础

《八公》所触发的网络热评反映出中国大众文化心理正在发生变化。大众文化心理定势的形成,是由传统文化、制度文化、时代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流行文化的训练决定的。各民族的大众文化心理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倪震. 2010:59)中国人对狗的认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汉语字典里,带“犬”字旁的有100多个词,与狗关联的词或俗语常常带有贬义。比如汉语中有:走狗、丧家狗、狗吃屎﹑狗咬狗﹑狼心狗肺、人模狗样﹑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负面意义的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词汇中有关“狗”的词语多为褒义。如: 如a lucky dog (幸运儿);top dog(夺魁者, 优胜者); a big dog(要人)等。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 (立功者受奖);He worked like a dog (他工作很卖力);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等等。

随着西方文化观念的渗透和中国社会的逐渐富有,最近十几年,狗已从其传统的看家护院的角色上升到宠物和人类的伴侣,尤其是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单身家庭数量的急剧上升,狗成为老人和单身人士排遣孤独的最好伴侣和愈合失恋、挫折、失败等伤口的良药。这一切都使得国人对狗的情感不断加深,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八公》使观众怀想自己与狗接触或生活的经历﹑情感,加上观众生活及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带来的情绪需要宣泄,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就是做出“人不如狗”评论的心理基础。

3.2“人不如狗”的社会意义

3.2.1 “等待情结”的唤起

《八公》唤起了一种等待情结。影片中的八公代表的不只是秋田犬,而是任何一种忠犬;等候地点可以是日本或美国的任何一座火车站;被等候的人可以是教授或其他任何职业的人,只要他是一个对动物有爱心,值得等的人。现实生活里的每个人都有过等人或被等的经历。观众们可以假想自己与狗儿一起在等;也可以把自己假想为被狗儿等待的某个人。

这种心理体验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了渲染和抒发,变成了一种仪式性的、群体性的等待。首先,八公日复一日的等待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等待路径、等待位置、等待姿势等方面都体现出十年如一日的相似性。剧中多次出现车站的挂钟,五点零五分这一准确的时刻。仪式化能让体验者八公和观众感受到一种节奏,产生精神的共鸣或共同心理期待。其次,八公的执着苦等安慰了在生活中曾被人背叛过的观众的失望, 使他们心理上的沮丧感、失落感和焦灼感,通过八公等到主人的幸福感的实现得到了宣泄。再者,人们需要英雄,八公平淡中的坚持更为难得,因为平凡的人们大都做不到。所以片中教授的孙子把八公当作他的英雄,很多观众也把八公当作了英雄。

3.2.2 “道德耻感”的激发

电影《八公》激发了大众的道德耻感。道德耻感是指“行为主体因忽视或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德性而使自己的自我价值遭到贬低、自我尊严受到损害时产生的羞愧体验 (杨峻岭 任风彩. 2009:56)。由于电影属大众传媒,网络又是开放互动的,这种耻感在网评里呈现群体性。正如《伊索寓言》,《八公》借助狗的形象来阐释、演绎为人之道。在八公身上,凶残、丑陋、低级、野蛮和奴性等“狗性”中的负面因素完全没有显现;除了不会说话﹑调皮﹑爱玩爱吃等“狗性”中可爱的一面,在八公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其与众不同的灵性,如一直不肯捡球却在教授出事那天破天荒地为教授捡球;如教授死后不愿意和教授的女儿一家住在一起,而是选择了流浪和继续等待教授;八公这条狗身上表现出的忠诚﹑执着﹑纯粹等品质甚至超越了人引以为傲的“人性”中的积极一面,从而使大众在人与狗的比对中做出了“人不如狗”的反思和评价。

3.2.3 社会现实的反思

迅雷网友对《八公》的短评表达了大众对现实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思。“人不如狗”的失望情绪源于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金钱至上,适者生存”的现实;人们以“向前看”和“向钱看”为准则;学习的是竞争、淘汰、遗忘。在财富管理方面,理财专家让大家“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教人们“分散风险”并“购买各种保险”。在感情生活方面,人们调侃:“永远有多远?”;“喜新厌旧”成为时尚达人的必备品质;中国人开始像西方人那样进行婚前财产公正或签署婚前协议。在对未来的信心方面,电影《2012》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末日到来的恐慌:逃离到各种宗教信仰中的人比比皆是;用酒精或毒品麻醉自己,不去正视现实的“逃兵”大有人在;罹患各种精神疾病﹑自杀﹑变态杀人的案例时有耳闻。在精神生活方面,当代人更相信李太白《将进酒》中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在生活中实施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类自私的理念。所以,当八公这样一条寿命仅有十二年左右的狗用了十年去等待一个永不可能再回来的人,观众被深深打动了。

结语

“认识你自己”!据说是镌刻在古希腊宗教中心戴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一句箴言,它给人类提出了一个永恒的思辨主题。苏格拉底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认为“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赵敦华, 2007:40) 电影《八公》起到了这样一种唤起大众的道德耻感和理性的作用。中国的教育家孔子也指出 “仁者,爱人”, 电影结尾有一句话:“永远不要忘记所有你爱过的人”。透过“人不如狗”的网络短评,可以看出大众的心灵是追求“真”和“善”的,八公让人更好地认识了自己。

[1]鲁迅. 狗的驳诘. 语丝(周刊). 1925. 5.4[2]李敖. 李敖有话说.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1:97

[3]倪震. 大众文化心理的满足和扩展——中国主流商业片的回顾. 当代电影. 2010.02 :57-60

[4]杨峻岭, 任风彩. 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 2009. 9(5):56-59

[5]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0

猜你喜欢
耻感迅雷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李迅雷:迈向共同富裕共识下的投资思考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迅雷“内讧”结束大数据将不再使用迅雷品牌
耻感、耻感伦理与转型期道德建设
——评章越松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
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迅雷上市“扫雷”
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实效性和平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