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特征与问题研究——兼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2010-11-12 09:04张海燕马仁锋袁新敏
创新 2010年2期
关键词:科技园长三角大学

张海燕 , 马仁锋 , 袁新敏

(1.华东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

(2.上海市闵行区行政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上海 201100)

(3.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上海 200051)

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特征与问题研究
——兼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张海燕1,2, 马仁锋1, 袁新敏3

(1.华东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

(2.上海市闵行区行政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上海 201100)

(3.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上海 200051)

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经过近20年发展,已成为区域重要创新与孵化基地,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实地调查上海杨浦、南京鼓楼、杭州江干三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并结合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报告,经综合分析发现: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较好但融合进程慢,目前仍处在融合初级阶段;且“孤岛效应”、“围墙现象”严重;溢出作用较弱、经济带动不明显等严重问题。基于此提出长三角大学科技园战略定位与运营方式、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思路等战略转型策略。

长三角;国家大学科技园;地方社区;融合发展

21世纪初,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加大教育改革与高校科研创新成果的孵化,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也蓬勃发展。当前对大学科技园与地方互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科技园对促进地方创新能力的建设[1-4]、大学科技园建设对地方经济或产业发展的作用[1,4-8]、“大学科技园、地方社区、高校”如何互动促进区域发展[4,9-18]等方面,而长三角地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9-17]、南京和杭州[19,20]三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密集区域的大学科技园与地方创新能力、产业升级的研究。总体看来,现有研究未能明晰阐述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科技—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也未能对全球—地方化背景下如何依托大学科技园促进地方又好又快发展提出战略性政策模式。基于此,以长三角19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梳理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基础、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性提出科技园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方式的转型,以推动大学科技园科学建设及其与地方协调、共生,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地方的协调发展。

一、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全球与国内背景

(一)全球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与趋势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经过50多年的发展,斯坦福研究园已演变、拓展成今天的Silicon Valley。这种把大学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得到了快速推广,兴办大学科技园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的一种发展战略。纵览世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自发形成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详细历程与特征如表1。全球大学科技园的入园企业的构成(见图1):入园企业中服务类的占了51%,研究机构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类)的占26%,工业类企业占18%,其余的类型占5%。①国际大学科技园协会(IASP,International Associattion of Science Park)2002年11月调查统计,http://www.iasp.ws/information/statistics.php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园还是以科技研发类的企业为主,也有少数工业生产型的企业入园,但所占比例不大。从园区用地面积看,用地面积最大的(100万m2以上)科技园占总数的20%,中大型面积(60-100万m2)的科技园占5%,中小型面积(20~60万m)的占21%,小型面积(20万m 以下)的占到了51%,其余没有统计的为2%(见图2)②同①。

全球大学科技园发展至今,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从其发展过程可知全球大学科技园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以科技创新或研发为主的高校与科技园互动阶段→以科技成果孵化为主导的科技园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阶段→科技园与大学和社区网络性联系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阶段”三个基本阶段。当然最能体现这种过程的典型代表是“从斯坦福大学的Stanford Research Park发展成为现今世界的Silicon Valley”,硅谷的发展代表了全球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

表1 世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图1 全球大学科技园中各类企业占入驻百分比

图2 全球不同面积大学科技园所占百分比

(二)国内大学科技园发展阶段与趋势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89年东北工学院在沈阳南湖高新技术区正式创办我国第一家大学科技园,随后全国著名大学的科技园区发展起来,截至1998年年底,全国建设有33个大学科技园。此时期中国大学科技园处于诞生且初步发展状态,但也形成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同济科技、东大阿尔派、西交大开元等一批具有标志性高技术企业。二是1999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关于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的通知》(1999)、《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2006)等一系列重要政策,促进了大学科技园的规范化、加速化发展。截至2009年8月,经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69个,涉及109所大学和31个城市。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器功能在不断的强化(见表2),科技园的硬件建设和科技园的孵化绩效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表2 2002~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

二、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基础

(一)建设起步较早、建设标准较高

长三角大学科技园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的科技园萌芽于90年代初。全国首批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中该区域便有3个;2001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评估会”中,长三角5个大学科技园通过了评估;而今在全国69个己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长三角有19个,占28%。《2004-2006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大学科技园要优于北京、珠三角等区域。

(二)科研优势突出、发展基础较好

长三角是我国高校密集区之一,而且大学的质量与规模都位居全国前列。从在学研究生、拥有国家实验室等方面(见表3)看,该地区大学科技园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与优势。而且长三角高校主要密集在上海、杭州、南京三市,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奠定了特色竞争优势,如上海已形成6个特色高教园区(杨浦教育园区、松江大学城、奉贤海湾大学城、紫竹大学园、南汇教育园、临港新城教育园),南京市以鼓楼区研究型高校密集为特色,杭州市又以浙江大学为最。

表3 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及其科研实力统计

(三)孵化功能居前、成果转化率较高

国务院和长三角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科技园发展,主要是将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当地总体发展规划中,出台具体的资金与基建等政策。据2006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长三角15个大学科技园用于孵化的孵化基金总额、现有孵化场地面积、在孵化企业、在孵企业创造营业总收入、在孵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累计孵化成功已经毕业企业分别占全国6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38.1%、36.1%、45%、41.4%、35.3%、30.6%。通过对比,可知长三角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位居全国前列。从在孵企业、已毕业企业的主要产品与长三角市域主要产业门类比较分析,可知大学科技园不仅引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部分毕业企业已经成为一些市主要产业的重要支撑企业。

三、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新旧校区布局分散、科技园依托科研资源分散

中国高等教育起步晚,大学校区建设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一般位于大中城市内部或近郊并形成自然集中的大学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开始在城市边缘大规模的建设新校园(规划建设大学卫星城或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建大学新校区)”两阶段。由于新校区与大学科技园建设在选址上的错位或者临近性程度低,导致校区分散影响科技园创新服务体系空间供给临近性程度低。如上海新建的松江大学城和奉贤海湾大学城、南京的仙林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等就造成了大学科技园在老校区,而主要实验室等资源位于松江、奉贤、仙林、下沙等地;再如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和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分别位于普陀区、徐汇与长宁等区,但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闵行新校区又集中了相当数量的重要实验室和研究生,这种空间供给的错位导致了大学科技园与母体高校之间的互动存在着诸多不便,影响了科技园孵化器的孵化效率。

(二)溢出作用较弱、经济带动不明显

据相关研究和实地调查南京鼓楼、杭州江干、上海杨浦三区的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2006年长三角建立较早的复旦、上海交大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在全国位于较落后水平,长三角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溢出水平整体上呈现较低状态,甚至低于中西部地区;从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紫竹科学园等园区的产业集聚度和企业关联度看,长三角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普遍追求跨国研发机构或国内知名研发企业带来的品牌效应,不重视本土高成长型创新创业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政策支持,造成了大学科技园技术孵化难以落户本地或者园内研发机构与本地产业技术关联非常低,造成了大学科技园溢出效率较低。

(三)“孤岛效应”、“围墙现象”阻碍了融合发展

由于主体归属与利益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致使高校、大学科技园、社区在融合对接点上接口不明、纽带不畅;划区而治与围墙意识甚浓,中间地带存在众多服务洼地,严重影响三方融合效率。主要表现在:科教升级与地方产业转型相脱节;校、园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隔离;园区配套服务能力差;园区企业多为“体内循环”,外溢作用弱等严重问题。

(四)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最为明显特征是:第一,大学科技园吸引的外资跨国研发机构与本土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较多,与地方企业合作很少;与科研院所合作的首要动机是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获取信息;其次是利用中国科研院所的机器设备;再次是利用中国首位度很高的知名科研院的品牌所开拓中国市场[21]。而与本土企业的互动研发或作基本处于萌芽阶段。第二,科技园内跨国研发机构主要与其地区总部关系密切。近年来在华设立跨国公司分支涉及不同层面的业务,据上海市科委2007年7月统计世界500强的56家在上海张江高科、国家大学科技园、紫竹科学园设立研发、贸易等地区中心。但这种登记注册的法人单位通常实行纵向管理,研发设备、经费和任务由母公司全权分配,在国内大学科技园或者高新区内落户的地区研发中心的研究进展和日常业务直接对母公司负责[21]。这种“体制内循环”严重制约了其外溢效应,而当前长三角地区各大学科技园争抢跨国研发机构,忽略了本土中小成长型高技术企业的培育,造成了地方科技实力难以持续、稳定的提升,严重影响了其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总体上看,当前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融合的主线是科技园与其依托高校或者开发区的融合为主,对于与地方企业和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基于融合发展问题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转型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战略转型应注重:

第一,科技园战略定位应从“吸引跨国研发机构形成品牌效应”为主转向“积极培育本土中小型成长性高技术企业形成地方根植性网络”为主。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经过近20年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发展定位和发展过程,不断引领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才能保持科技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围绕科技园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强化研发产业的集聚,尤其是培育本土相关联的中小型成长性高技术企业。通过中小企业的集群和相关产业快速孵化与就地产业化,促进区域知识集聚、人才集聚和技术集聚,增强长三角大学科技园的集聚、根植和结网效应,促进科技园与地方融合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大学科技园运营战略应积极主动融入地方教育、科技与产业发展规划之中,利用规划的战略性与衔接性[22]促进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科技园战略规划与地方科技、教育、产业发展与空间规划脱节或衔接不紧密,因而未来必须打破战略规划之间的沟壑,以规划制度为融合发展的基本依据,促进科技园与地方的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

第三,大学科技园和地方政府应协同作战,制定融合发展的政策和利益分配机制,深化融合发展的平台,积极促进地方企业与科技园及园内公司合作研发。融合发展是一种战略合作,需要双方的全局性和长期性推进,参与主体必须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以共同的智慧和胸怀,构造符合“基础研究→运用→技术转化→商业化和企业的成长”产业化链的融合发展平台,实现整个区域创新网络自主创新能力的共同发展和区域研发成果产业化率的提高。首先,需要深化和改造正在打造的“资源共享平台、合作创新平台、自主创新平台”,深化与改造的方向是三方规范各自的利益分成、在合作平台运行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其次,构建符合研究开发商业化流程的信息沟通与公示平台,它主要包括:一是承担基础研究工作的大学、科技园企业、政府的专业机构、其他商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双边与多边联系与接触平台建设,这将有利于研发人员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诸多研发机构对“原材料”的高度利用且提升创新潜力。二是基础研究的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贸易网络。三是科技成果的技术转化(样品开发),即商业试验研发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知识产权人的技术孵化辅导者、商业企业决策者间互动网络信息平台。四是商业研发机构将科技成果的样品试制成果予以产业化所需求的办厂等诸多信息。“三区联动”平台的运转是否高效,只需要看它是否能制度性的或企业性的构成区域创新策略,是否有助于区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加强了知识生成与知识应用之间的流动。当然除了制度性的融合安排,大学科技园与地方融合发展更要注重区域创新氛围的培育,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特色创新创业文化网络;创新氛围和文化的网络化集聚,会进一步增强各参与主体的互动、融合、共享和协同。

[1]唐良智.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作用及发展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5):54-56.

[2]李应博,何建坤.大学科技园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机制与发展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6,(7):60-63.

[3]徐小钦,唐潜宁.我国大学科技园推动区域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48-52.

[4]Malcolm Parry,Eulian Roberts.科技园在英国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框架中的作用[J].国际城市规划,2008,(1):118-126.

[5]曹泽华,黄世贤,陈根木.“民营科技园”: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85-89.

[6]梁英.大学园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关于珠海大学园区建设状况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3,(1):7-10.

[7]吴承春,唐仁华,胡紫玲.大学科技园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源动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6,(10):62-64.

[8]诸大建,鄢妮.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27-33.

[9]谭震威,张希胜.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三区”联动之同济模式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6-13.

[10]官远发.上海杨浦“三区联动”战略实施中的问题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7,(6):19-23.

[11]官远发,王雁,章仁彪.环大学经济圈:从知识外溢到科技转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13-19.

[12]夏辉,夏光.论“三区联动”创新网络与城市创新系统的对接[J].上海经济研究,2008,(4):66-72.

[13]吴志强,杨帆.“三区联动”组合都市知识经济圈[J].上海城市规划,2008,(5):6-10.

[14]夏辉,夏光.“三区联动”创新网络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地位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8,(10):73-78.

[15]马祖琦,孙晋芳.国外高校与区域的联动发展[J].城市问题,2009,(1):82-85.

[16]董晓玲,张健明,叶聚丰.现代“三区联动”模式的分类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9,(3):57-60.

[17]李建强,黄海洋.“三区联动”的主要模式及其多维视角解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3):127-131.

[18]刘芹,张永庆,樊重俊.基于动力机制的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55-58.

[19]韩峥.大学园区的建设对杭州城市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83.

[20]王秀敏,王刚,李君.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189.

[21]杜德斌.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3-204.

[22]马仁锋,沈玉芳,张海燕.上海大都市协调发展的规划体制创新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3):17-22.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s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MA Ren-fengZHANG Hai-yanYUAN Xin-min

The University Sci.Parks(USP) has been in existence for over 20 year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It became the important innovation and hatch bases,and promoted the industrial’s upgrade and the reform.Through investigating USP of Yangpu,Gulou and Jianggan,and reviewing the bulletin of the China’s national USP,we found that the inosculation of USP and local development had a better but slower progress,“the isolated island effect”and“the fence phenomenon”also existed,the problems that weak overflow function and unobvious economical impetus and so on were serious.At last,we proposed the tactics on strategic reform including the loc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the USP,and the mentality for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USP and local and so o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national university Sci.park;local;inosculate

F127.51

A

1673-8616(2010)02-0073-05

2010-01-29

上海市党校系统课题、上海市闵行区软课题联合资助阶段成果

[责任编校:李君安]

猜你喜欢
科技园长三角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大学》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