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洪卫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与战略分析
○ 路洪卫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本文分析了湖北服务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在对“鲍莫尔”成本病探究的基础上,根据全球服务业发展规律,提出了湖北服务业“高端起飞”战略。
湖北 服务业 发展阶段 鲍莫尔病 高端起飞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湖北新时期的战略使命,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迫切寻找战略突破口,成为扩大内需的高效平台。
著名学者库兹涅茨、钱纳里、赛尔奎因等对产业结构变动规律都作了许多研究,反映了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随着人均GDP的增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李江帆研究表明:三次产业比重与人均GDP(或GNP)相关。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迄今为止的最低点约为3%;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大到40%—45%左右即呈饱和状态,随后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趋增大,其就业比重增幅显著高于产值比重,至今尚无回落趋势。本文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选取38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拟合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模型和就业结构模型,根据统计描述划分服务业发展阶段。
1、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人均GDP关系。选取38个主要国家或地区为样本,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拟合服务业产值结构模型。通过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并经过比较、检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非线性的相关关系,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对数函数型关系。其方程为:Y=-10.906+7.931Ln(X)。其中,Y代表服务业产值比重;X代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模型检验的结果来看Adjusted R2=0.645;而且回归模型F值为65.395,值为0.000;自变量系数的T值为8.087,P值为0.000(sig=0),模型和系数都分别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全球主要国家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人均GDP散点图及拟合曲线见图1。
图1 全球主要国家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人均GDP散点图及拟合曲线
2、服务业就业比重与人均GDP关系。选取38个主要国家或地区为样本,根据2006年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拟合服务业就业结构模型。通过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并经过比较、检验,服务业就业比重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非线性的相关关系,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对数函数型关系。其方程为:Y=-26.445+9.472Ln(X)。其中,Y代表服务业就业比重;X代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模型检验的结果来看Adjusted R2=0.767;而且回归模型 F值为122.511,值为 0.000;自变量系数的 T值为 11.068,P值为 0.000(sig=0),模型和系数都分别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全球主要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与人均GDP散点图与拟合曲线见图2。
图2 全球主要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与人均GDP散点图与拟合曲线
根据以上分析,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来综合判断服务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发展阶段主要分为服务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发达阶段。服务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标志值和数量特征见表1。
表1 服务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标志值和数量特征
依照上述发展阶段标准模式,2009年湖北人均GDP3327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6%,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32.7%。湖北服务业发展总体处于服务业初期阶段。
从湖北自身发展看,1952—2009年,服务业发展大致呈现出“∨”的形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快“三线”建设,湖北是全国布局的重点地区之一,武汉钢铁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武汉重型机床厂、青山热电厂、武昌造船厂、武汉锅炉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铁厂、荆门炼油厂、武汉石油化工总厂、湖北化肥厂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湖北,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与所占比重迅速超过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提出“必须使第三产业有一个全面、快速的发展”,湖北省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9%提高到2009年的39.5%;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为872.5亿元,2009年服务经济增加值达到5127.12亿元。
从横向比较来看,湖北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2009年我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仅为4.3万元/人,低于全国水平(5.37万元/人),影响了服务业总体水平的提升,在中部领先优势有下降趋势。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国第12位、中部地区第3位,低于河南、湖南;人均服务业增加值897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64元。
“十二五”时期,湖北将进入人均GDP5000美元发展新阶段。根据1978—2008年数据,湖北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人均GDP关系呈对数函数关系,Y=-27.681+7.451Ln(X),其中,Y代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X代表人均GDP。二者之间的对数关系说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随人均GDP增大而增大,但变化速度先快后慢。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全面提高以及工业化发展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这将是湖北未来发展的一个长期形态。从服务于湖北“两圈一带”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视角,突出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探索发展服务经济的新模式、新经验,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建设与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相适应的服务经济,让其成为提升湖北集聚辐射力的新引擎,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1967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一篇研究经济增长的论文中提出“两部门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即“进步部门”(progressive sector)和“停滞部门”(non-progressive sector),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快速增长将导致停滞部门出现相对成本的不断上升。他认为,如市政府服务、教育、表演艺术、饭店和休闲等很多服务部门都具有这一特征,整体上看,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更难以提高。因而,随着制造业的生产率改进,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反而上升了。这就是鲍莫尔病(Baumol's cost disease),人们由此担忧发达国家服务业超越制造业的发展会引起“产业空洞化”。
从湖北服务业发展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本病”问题。一方面,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看,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力军,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但另一方面,服务业(第三产业)的人均产出低于第二产业。湖北三次产业人均产出对比见图3。
图3 湖北三次产业人均产出对比
但是,从湖北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实践看,首先是要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降低农业比重,农业相对于工业、服务业而言,更是“停滞部门”,人均产出远远低于二、三产业,而且就业人数仍占很大比重(近一半左右),需要向其他产业,尤其是服务业转移就业,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发展服务业,实现“工业兴市增加财政税收、服务富民增加就业及人民收入”的良性循环。
其次,就湖北服务业发展而言,服务业产业结构有待提升。在产业演进过程中“鲍莫尔病”的出现,鲍莫尔忽视了服务业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可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一个事实。从服务业发展趋势看,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支持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发展的突破口。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服务业时代,知识化、专业化趋势不断加强,服务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目前,湖北传统服务业仍占多半比重,湖北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近几年一直在5.0%左右,比全国低1个百分点以上。湖北的服务业优势更多体现为“九省通衢”所产生的流通功能,如以汉正街为主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西汉正街的建材交易商场以及发达的零售业态。但与此同时,湖北在高端服务业上竞争力较低,科技教育优势发挥不够,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文化创意、动漫产业、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尚未形成竞争优势。
展望全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服务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首先,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知识化、专业化趋势不断加强,包括信息服务业、研发及科技服务业等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迅速崛起为服务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服务的不可储备性得到改变,服务也可以像制造工业产品一样批量生产,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其次,服务业产业融合日益活跃,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制造业、传统农业中的服务含量越来越高,从而嬗变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第三,伴随着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国际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服务外包企业的增速大大放缓,但是从长远来看,服务国际化分工仍然是大势所趋,国际金融危机也将从另一方面引发外包业新一轮的调整,使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效率和成本缩减成为发包企业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为亚洲国家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较高而工资水平较低,又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环境及法律环境方面的因素,中国、印度、爱尔兰、菲律宾和俄罗斯等亚太地区国家将是全球外包市场的主要承接国。
湖北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在于科教资源。现有普通高校87所、各类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1341个,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居全国第3位),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居全国第3位)。特别是武汉科教优势十分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北科教资源优势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湖北在后危机时期“弯道”超车,应实施“高端起飞”战略,依靠高端生产要素(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兴战略产业、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各大学研究所等)实现起飞。在新一轮以服务外包为重点的国际产业转移中,规避内陆城市的空间和物流劣势,培育出一个全新的经济引擎,将湖北省打造成为我国知识流程服务外包重点基地。并以武汉为中心,建成高端服务业高地,加快建成现代金融服务产业体系,着力形成立足湖北、带动中部、面向全国的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工程勘察等产业,着力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继续突出空间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制造业信息化等应用软件领域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快速抢占离岸服务外包制高点,着力建设成为有较大国际知名度的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加快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动漫、影视、传播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中部“创意之都”;发挥武汉科教资源优势,依托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发展节能和环保服务业,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注:本文属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规划资助课题《湖北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0]074。 )。
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