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 刘 辉 华 丽 高 军 鲍洪恩 黄 挺 王定国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新沙检验检疫实验室,广州 510730)
进口大豆质量比较分析
陈 萍 刘 辉 华 丽 高 军 鲍洪恩 黄 挺 王定国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新沙检验检疫实验室,广州 510730)
对近年来广州新沙港口岸进口大豆(巴西、阿根廷、美国)的品质各项指标 (水分、杂质、热损伤、损伤、破碎粒、容重、粗油脂、粗蛋白)进行分析比较,发现 2005~2008年广州新沙口岸进口大豆 (巴西、阿根廷、美国 2号大豆)品质均相对稳定。其中,巴西大豆在粗脂肪和粗蛋白两项重要指标中均比其他两国大豆要高,美国 2号大豆在不完善粒(损伤粒、热损伤粒、破碎粒)方面比其他两国大豆的含量要少。并针对日常大豆品质检测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进口大豆 品质 质量 比较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植物油和豆粕消费需求总量不断增长,在国内大豆产量减少的情况下,进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我国成为大豆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广州新沙港是华南地区进口南美 (巴西、阿根廷)及美国大豆的一大港口,年均业务量 200万吨,并逐年增加。不同年份进口大豆的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近几年来广州新沙港口岸进口的大豆品质情况作一比较分析,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大豆质量及其稳定性情况。
2005~2008年广州新沙港口岸进口大豆 (巴西、阿根廷及美国 2号黄大豆)。
按以下相应标准进行检验:《进出口油料水分及挥发物检验法 SN/T 0803.7—1999》、《进出口油料不完善粒检验方法 SN/T 0803.2—1999》、《进出口油料杂质检验方法 SN/T 0803.6—1999》、《进出口粮食、饲料粗蛋白质检验方法 SN/T 0800.3—1999》、《粮食、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 GB5498—1985》和《进出口粮食、饲料粗脂肪检验方法 SN/T 0800.2—1999》。
进口巴西、阿根廷及美国 2号大豆的合同品质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及理化检验,具体如下:水分、杂质、热损伤、损伤、破碎粒、粗油脂、粗蛋白,其中美国2号大豆还包括容重。本文数据来源于近 4年来广州新沙港进口散装大豆:巴西大豆 69批次共约 250万吨;阿根廷大豆 46批次共 150万吨;美国 2号大豆31批次共约 90万吨。2005~2008年广州新沙港口岸进口大豆(巴西、阿根廷及美国 2号)品质项目检验结果见表 1~表 3。
表 1 广州新沙港进口巴西大豆品质分析结果
续表
表2 广州新沙港进口阿根廷大豆品质分析结果
表 3 广州新沙港进口美国 2号大豆品质分析结果
在进口大豆贸易合同中,均对大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等质量指标做了相应的规定。巴西、阿根廷大豆的合同质量标准相同 (具体见表 1~表 3);美国大豆质量标准是按容重、破碎粒、损坏粒 (热损、损伤粒)、杂质等分为 4个等级;美国 2号大豆在热损伤粒和损伤粒的指标比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的均要严格,美国的规定热损伤粒限制在0.5%,损伤粒限制在 3.0%,而巴西、阿根廷的规定热损伤粒限制在5.0%,损伤粒限制在 8.0%。每个国家的大豆根据合同的质量标准进行折扣,使买卖双方得到相应的补偿。
在品质合格情况方面,在 2005~2008年期间,共出现 6批次不合格情况,合格率为 91.3%。其具体如下:损伤粒含量高于限量共 4批次 (其中 2005年 1批次,2006年 3批次);热损伤粒含量高于限量共 2批次(2006年)。
在品质稳定性方面,重要指标粗脂肪和粗蛋白均稳定,变异系数分别为 0.06和 0.01,粗脂肪的均值为 20.96%,粗蛋白均值为 36.03%。由表 1可见,热损伤粒项目的结果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 1.63。
在品质合格情况方面,从 2005到 2008年期间,仅在 2005年出现 4批次粗蛋白含量不合格,合格率为91.3%。
在品质稳定性方面,重要指标粗脂肪和粗蛋白均稳定,变异系数分别为 0.05和 0.02,粗脂肪的均值为 20.50%,粗蛋白均值为 35.15%。由表 2可见,热损伤粒项目的结果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 1.51。
在品质合格情况方面,近四年来,共出现 12批次的不合格情况,合格率为 61.3%。不合格情况具体如下:粗蛋白含量低于限量共 3批次(2008年);损伤粒含量高于限量共 6批次 (其中,2005年 1批次, 2006年 1批次,2008年 4批次);热损伤粒含量高于限量共 2批次 (其中,2005年 1批次,2008年 1批次);容重低于限量共 1批次 (2008年)。近四年的美国 2号大豆合格率相对其他两个国家的来说是最低的,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①批次相对其他国家少。②不合格的项目在 2008年的批次中出现最多, 08年从新沙进口的美国 2号大豆质量相对往年的差,影响了近四年来的合格率。
在品质稳定性方面,重要指标粗脂肪和粗蛋白均稳定,变异系数分别为 0.05和 0.02,粗脂肪的均值为 20.36%,粗蛋白均值为 35.48%。由表 3可见,热损伤粒项目的结果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 1.03。
经过各国大豆的质量分析结果可见,从品质合格情况来看,巴西大豆和阿根廷大豆的合格率基本一致,均约 91.3%;美国 2号大豆的合格率仅为 61.3%。不合格的项目在各国大豆出现不一,其中,巴西大豆的不合格项目出现在损伤粒和热损伤粒;阿根廷大豆则出现在粗蛋白;美国 2号大豆出现在粗蛋白、损伤粒和热损伤粒。从表 1~表 3可见,各国大豆的水分、杂质、破碎粒检测项目在这四年期间均未出现不合格情况。
在品质稳定性方面,三个国家大豆的重要指标粗脂肪和粗蛋白均稳定。其中,按含量高低来看,巴西大豆的两项指标均为第一,阿根廷和美国 2号大豆其次。三个国家大豆质量变异最大的均体现在热损伤含量方面。从表 1~表 3可见,杂质、损伤粒、热损伤粒、破碎粒四项感官项目的变异系数比理化项目粗脂肪、粗蛋白、水分、容重的要大,主观误差在感官检验中影响最大,因此,制定合理完善的检验标准或方法,减少主观误差,这对于感官检验尤为重要。
由以上分析可见,2005~2008年广州新沙口岸进口大豆(巴西、阿根廷、美国 2号大豆)品质均相对稳定。其中,巴西大豆在粗脂肪和粗蛋白两项重要指标中均比其他两国大豆要高,美国 2号大豆在不完善粒(损伤粒、热损伤粒、破碎粒)方面比其他两国大豆的含量要少。
总结进口大豆的品质检验,存在几点值得关注的问题:
①感官检验欠缺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标准,容易造成主观误差。如大豆热损伤定义欠缺全面,虽然关于大豆热损伤粒的行业标准有(SN/T 0798-1999,NY/T 1599-2008),但是关于热损伤引起大豆子叶的变色程度没有给出清晰的阐述,在实际中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差。例如,本实验室和某企业检测室对同一个样品进行热损伤粒的比对,所得结果大约相差 4倍。究其原因即是对大豆热损伤定义理解不一。
②关于热损伤粒限量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中国关于植物油料卫生标准中没有规定大豆热损伤粒的限量,而大豆热损伤粒日益引起重视,在大豆现货贸易合同中,05年黄大豆 2号新合约增加了热损伤粒指标。美国大豆分为4个级别,美国2号大豆热损粒要求小于等于 0.5%,美国 4号大豆 (质量最低的级别)热损粒要求小于等于 3%;而南美大豆热损粒要求小于等于 5%。从贸易标准来看,美国与南美大豆的差异性极大。如果按照美国贸易标准,大部分南美大豆无法交割。如果按照南美标准,热损伤粒过高,则不利于安全储存且严重影响大豆油脂的品质,给国家和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③大豆感官检验项目的合理性值得探讨。散装进口大豆一般都是用于榨油和豆粕生产,储存的时间不长,因此,大豆的有毒有害物质情况和出油率、蛋白质高低是国家和企业最为关注的。在感官检验方面,破碎粒是品质未损坏的不完整粒,对于不需要长期储存的大豆来说,影响不大,此项目检验显得相对次要,并且破碎粒的合同指标定得很宽 (≤20%),多年的检验均是在 15%以下。此外,霉变粒作为大豆不完善粒的一种,其对大豆卫生安全影响较大。中国关于植物油料卫生标准中规定大豆霉变粒的限量,但进口大豆合同中并没有单独列出此项的检验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探讨破碎粒检验的合理性和限量问题及霉变粒检验的必要性,使检验工作更加有效,符合实际要求。
[1]王继峰,赵小铭.浅谈大豆外观品质对化学品质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5):23-24
[2]张春雷,任艳军.大豆种子外观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4,24(1):29-30
[3]潘良文,邬宏.进口美国小麦品质稳定性研究[J].粮食与油脂,1998,(4):13-15
[4]王晓丽,李伟.浅谈粮食破损粒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建议[J].粮油加工,2006,(11):27-28
[5]迟维念,于承东.进口散装大豆残损贬值要素分析 [J].检验检疫科学,2002,12(4):36-37
[6]李霞辉,王乐凯,廖辉,等.黑龙江省大豆与美国大豆质量比较[J].中国粮油学报,2003,18(4):26-29.
Quality Comparison of I mported Soybean
Chen Ping Liu Hui Hua Li Gao Jun Bao Hong′en Huang Ting Wang Dingguo
(Xinsha Branch of Guang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nrantine Bureau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uangzhou 510730)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main quality index of the soybean that shipmented to guangdong xinsha port and imported from America,Brazil and Argentina.The quality index included that moisture,foreign matters,damage beans,broken beans,oil content,and protein content.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these quality data,the quality sta2 tus of the imported soybean from these countries is reviewed.
i mported soybean,quality,comparison
S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74(2010)06-0125-04
2009-06-19
陈萍,女,1978年出生,硕士,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