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秀,颜 军,黄 滨
(1.浙江工业大学体军部,浙江杭州310014;2.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110)
调适性体育教学在伤残大学生中的应用
王玉秀1,颜 军2,黄 滨1
(1.浙江工业大学体军部,浙江杭州310014;2.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110)
研究以伤残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调适性体育教学与传统的保健体育教学在伤残大学生中应用的不同效果。通过现场教学及心理测量的方法对104名伤残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体育锻炼态度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测试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表明: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伤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均产生了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对以上各因子的促进作用未达到显著差异;教学方法和测量时间因子对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和体育锻炼态度的大部分因子效应均有显著影响,教学方法和测试时间因子之间有一定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伤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的促进作用要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
伤残大学生;调适性体育教学;心理健康;身体自尊;体育锻炼态度
目前,全国高校因病、残、弱而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的伤残学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1],关注伤残大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运动心理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吴燕丹等分析了中国大学生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并介绍了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调适性体育课程是以适应和发展伤残学生个体水平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积极的运动体验达到主动增进健康为目标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2-5]。然而,目前伤残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保健体育教学为主,尽管该教学方式能对伤残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在培养伤残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运动愉悦感,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难以满足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该教学方式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缺乏个体关怀[6-10]。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弥补了这些不足,它强调对伤残大学生的生命关怀,目标在于全面提高伤残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论述,然而通过对该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调适性体育课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将对完善该理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调适性体育课程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运用自然实验与心理测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调适性体育教学与传统的保健体育教学在伤残大学生体育教学应用中的不同效果,以验证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促进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将为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抽取浙江工业大学保健班学生104人,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53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3人,平均年龄21岁,对照组学生51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平均年龄21岁。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同质性检验,表明他们在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各因子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健班学生入选标准是: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如有残障或通过医学检查有各种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手术后或病愈恢复期学生;因肥胖或瘦弱造成运动困难的学生和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11]。
1.2.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90个题目, 9个维度,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该量表的一致性信度是0.88,重测信度是0.85[12]。
1.2.2 身体自我陈述问卷(PSDQ)该量表由澳大利亚Marsh教授编制,杨剑翻译的身体自我陈述问卷,共包括70个题目,11个维度,即力量、身体肥胖、活动性、耐力、运动能力、协调性、健康、外貌、灵活性、整体身体和身体自尊。经检验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在0.65至0.80之间[13,14]。
1.2.3 锻炼态度量表(SPT)该量表由毛荣建编制,共包括70个题目,8个维度,分别是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经检验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在0.64至0.89之间[15]。
采用双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1是教学方法,分为两个水平,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调适性体育教学。自变量2是测试时间,分前测和后测两个水平。因变量是身体自我概念、体育锻炼态度及心理健康3种变量后测与前测的差值。
1.4.1 设计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本实验由同一个老师操作,该老师具备丰富的体育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经验。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方法,以体育保健基础知识、太极拳、有氧操及素质练习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教学评价采用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方法。实验班采用调适性体育教学方法,其在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除了保证适当的运动技能内容外,更加注重培养伤残大学生的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适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1.4.2 实施实验。在2008年3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3份心理量表的测试作为前测,本实验持续16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实验班采用调适性体育教学。在2008年7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3份心理量表的测试作为后测。
实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求均值及标准差,采用配对T检验和2×2(教学方法×测试时间)方差分析,显著水平P<0.05,非常显著为P<0.01[16]。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X±SD)
本研究通过对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方法、调适性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表2、表3)表明:与实验干预前相比较,对照班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降低了,但只有躯体化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提高了,但只有身体力量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因子得分也均提高了,但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对伤残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和体育锻炼态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与实验干预前相比较,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都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躯体化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实验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都出现了正向提高,其中身体健康、身体外表、运动能力、身体活动、身体自尊因子及总分都存在显著差异,且身体灵活、身体肥胖、身体协调因子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实验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因子的得分也有所提高,其中行为态度、行为控制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且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及主观标准因子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另外,在实验干预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较,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总分因子都存在显著差异,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班,且身体灵活、身体外表、总分因子都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调适性体育教学明显改善了伤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提高了其身体意象、身体自我效能及身体自我价值感等,使他们更加坚定自己体育锻炼的态度及行为,同时也更加体验到运动的情感体验与社会支持。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干预前后PSDQ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X±SD)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干预前后SPT各因子得分比较(X±SD)
采用2×2(教学方法×测试时间)方差分析发现(见表4、表5、表6),教学方法和测量时间对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和体育锻炼态度大部分因子效应均存在显著影响。教学方法和测试时间因子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主要是对伤残大学生心理症状自评的焦虑、抑郁、总分因子存在显著影响,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对伤残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身体健康、身体肥胖、身体活动、身体自尊及总分因子存在显著影响,身体外表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对伤残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行为认知和行为态度因子存在显著影响,且对情感体验和主观标准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这表明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伤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等产生了显著的改善作用,调适性体育教学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的心理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调适性体育教学在改善伤残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提高身体自尊及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方面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
表4 SCL-90各因子方差分析结果
表5 PSDQ各因子方差分析结果
表6 SPT各因子方差分析结果
参与体育保健课的学生有残缺、身体异常、慢性疾病、身体虚弱及轻度功能障碍者,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轻度肌肉萎缩、肝炎治疗后恢复期、乙肝(大三阳、小三阳)、高血压、慢性病经治疗后恢复期、其他意外损伤经治疗或手术后恢复期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数表现的性格内向,思想压抑,怕羞;上课消极沉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部分学生怕影响评三好生、奖学金;担心因身心健康状况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前途。他们绝大多数认真锻炼,希望早日恢复健康。因此,不应忽视伤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现有的体育保健教学目标来看,都把提高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缺乏对提高伤残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建立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视。对于这一特殊群体,体能与技能目标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某些障碍已经无法通过体育手段得到明显改变,那就应该努力找到调适的路径。身体的局限有时是我们所无法弥补的,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悦纳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是可以通过课程培养出来的[17-21]。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心理、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积极提高非障碍部位的代偿功能。教学手段要能有效改善伤残学生的自我悦纳、人际交往、抗挫折能力及运动动机等,教学内容要注重应用心理健康调适的针对性策略。
因此,本研究在调适性体育教学中采用的心理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题讲座: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如何正确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②如何摆脱自卑,增强自信;③影响人际交往的个性分析及人际交往技巧方法;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办法;⑤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使用社会支持系统。讲座采用师生互动形式,学生可以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和角色扮演。(2)健康教育手册:每人发放一份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手册,内容主要为向学生介绍心理保健的技巧和方法。(3)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成立伤残大学生成长辅导与训练小组。其中,心理辅导与训练共进行了10次,采用强化训练的方式,主要的目标包括: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人际交往,表达与沟通;团体凝聚力,信任与合作;情绪管理,了解情绪与调节情绪;挖掘潜力,超越自我;压弹培养,承受挫折与排解挫折;身心合一,自我放松;塑造个性,完善人格;培养爱心,关爱生命;增强自信,拥抱未来。(4)个别咨询:包括门诊咨询和电话咨询。每周二下午是门诊咨询时间,每周二、周五全天是电话咨询时间,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2-26]。以上的教学活动都针对伤残大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教育,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的各种障碍,使其充分认知个人身体上的疾病或缺陷存在的客观性,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现实,积极消除心理上的各种不利因素。特别强调塑造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坚定战胜疾病与困难的勇气。
本研究在实施调适性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了既具体而又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与行为训练教学,比如辅导他们改善对健康、运动、生活等的积极认知与行为方式。这不仅利于他们重视体育锻炼、增进体质,更重要的是利于他们从运动中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心理支持,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学会在体育课堂中体验身体活动时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积极性变化,从而产生了良好的心理效应。实验数据也进一步验证了调适性体育教学在改善伤残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
对照组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沿用传统的保健体育教学,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运动技能的传授,而没有采用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康复、心理保健与行为调适的教学。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与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教学类似,不强调个体关怀。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在采用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模式下,他们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和体育锻炼态度有一定的提高,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传统的保健体育教学并不能有效地促进伤残大学生身体、心理和思想各部分的统一和谐。
身体自我概念是存在于个体自我意识中的有关身体的认知与体验,对个体的身体锻炼活动产生自我调节的作用,随着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整体自尊水平也相应提高[27]。它不仅对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这种身体确认与我们的身体活动的选择、参与或回避竞技运动、休闲活动、体育锻炼、减体重、及其它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有关,它的变化能引起整体自尊水平的同方向变化[28-30]。笔者以往的研究表明:适宜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且身体自我概念可能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中间变量[31]。
本研究在实施调适性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身体自尊的培养,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采用太极拳、瑜珈、八段锦、易筋经等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灵活、力量、柔韧素质,以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学评价模式,增强学生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以及自己参加体育运动的信心。通过语言暗示、注意力集中及意向放松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自己身体部位的感知和身体功能的调节能力。通过互动教学、合作学习、自我指导及认知调整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躯体功能缺陷和运动困难的应对能力,从而促进其身体自我概念的发展。
很多研究都在围绕着如何采用心理学的方法使更多的人参与并坚持运动这一问题来展开,如钱铭怡等的研究表明:运动的心身获益、人际因素和客观条件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坚持性的主要因素,并建议加强体育运动心理获益的宣传和教育[32]。运动心理效益的重要途径是锻炼者体验到充分的愉快感和产生积极的运动态度,运动项目类型、领导、社会和其它情景因素,都影响着愉快感和运动的坚持性。另外,参加者的个性特点和自我认知态度也是运动中愉快感体会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愉快感本身就具有直接的健康效益,使参加者更易激发积极的运动认知、行为与习惯等,并且能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效益[33,34]。
我们在以往的多年教学过程中也发现特殊体育班学生在开始上课时都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流,对体育课充满了困惑与无助。他们不仅因身体问题产生了很重的心理负担,还有却是因心理问题(如神经衰弱、情绪障碍等)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解决伤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同等重要。考虑到伤残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淡薄、自卑、压抑、怕羞、害怕的情况,实验组的教学内容编排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采用多种方法与策略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与运动参与的行为,以便促进他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正向情绪,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在本研究中对实验组还实施了个体化的运动处方,主要包括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别参加术后康复组、慢性病有氧练习组、残疾肢体功能锻炼组等。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够做到量力而行与力所能及,并切身体会到了身体机能与心理状态的改善,这就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信念,激发和维持了他们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并且还组织实施了体育游戏、音乐有氧练习、球类练习和健康教育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们充分体验到运动愉快感,它不仅改善了伤残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同时也利于培养伤残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
4.1.1 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伤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均产生了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对以上各因子的促进作用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4.1.2 教学方法和测量时间因子对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和体育锻炼态度的大部分因子效应均有显著影响,教学方法和测试时间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伤残大学生心理症状自评的焦虑、抑郁、总分因子存在显著影响,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对身体自我概念的身体健康、身体肥胖、身体活动、身体自尊及总分因子存在显著影响,身体外表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对体育锻炼态度的行为认知和行为态度因子存在显著影响,情感体验和主观标准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
4.1.3 调适性体育教学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的心理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调适性体育教学在改善伤残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提高身体自尊及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方面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
4.2.1 高校的特殊体育教育应更加注重伤残大学生的特殊身心需求,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及方法,并始终将生命关怀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以促进其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4.2.2 进一步探讨伤残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态度及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深入研究调适性体育教学方法对促进伤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理机制等。
致谢:感谢浙江大学王进教授对本研究的统计方法应用与论文撰写的悉心指导,同时也感谢浙江工业大学程振波老师和杨东升老师对研究工作的帮助。
[1] 林建华,郭琼珠.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5):44 -46.
[2]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26(2):64-69.
[3] 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7,27(1):41-50.
[4] 吴燕丹,黄汉升.我国高校特殊需要学生体育教育三种模式的分析与审视——基于生命关怀的理念[J].中国特殊教育,2005,66(12):16-20.
[5]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科学,2007,27(11):83-96.
[6] 汪流.对高校体育保健班学生体育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7] 唐征宇,马妍.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研究提高残疾学生身心健康水平[J].体育科研(上海),2001, 22(1):27-29.
[8] 唐华明.对残疾学生的体育心理障碍及消除方法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1,5(4):14-16.
[9] 杨敏.普通高校保健班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2):87-88.
[10] 宋卫东.康复运动处方在普通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中的教学应用和效果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28(6):40-42.
[11] 吴燕丹,白永正.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85-87.
[1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杂志社,1999.
[13] 杨剑.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的介绍与修订[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1):83-86.
[14]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学出版社,2004.
[15] 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
[16] 刘先勇,袁长迎,段宝福,等.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17] 汪海燕.对普通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实施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 (5):670-671.
[18] 江月兰,张建雄,张建明,等.关于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1):42-45.
[19] 虞荣娟.实施新《指导纲要》后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6):57-58.
[20] 吴燕丹,黄汉升.从“保健”走向“调适”——高校特殊体育课程的定位[J].体育学刊,2006,13(3):131-134.
[21] 李颖媛.体育锻炼对体育保健课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0,17(1):18-19.
[22] 张大均,吴明霞.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3] 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4] Winkelstern,J.A,Jongsma,A.E.特殊教育指导计划[M].刘昊,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5] 白羽.改变心力——团体心理训练与潜能激发[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26] 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7] 田录梅,张向葵,于海峰.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4):35-39.
[28] 张立敏,张立为.不同锻炼方式对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12(12):54-60.
[29] 吴秋娟.体育锻炼和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3):60-63.
[30] 陈荔,张力为.残障者身体自我的影响因素[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4):56-59.
[31] 王玉秀,童昭岗,黄滨.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境和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5, 25(4):39-42.
[32] 钱铭怡,王雨吟,姚萍,等.影响体育运动坚持性的相关心理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8):25-56.
[33] 理查德.考克斯[美].运动心理学——概念与运用[M].张力为,译.第5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4]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The Application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WANG Yu-xiu1,YAN Jun2,HUANG Bin1
(1.Institute of Physical Health,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110,China)
Though using two-facto r mixed experimental design,we studied the different impact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to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104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and their self-concept,attitude toward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were measured in on-site teaching. The data showed that students who attended the class with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self-concept,attitude toward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while other students w ho attended the class with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had no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bove factors.Both variable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surement time had major effects on the improvements of these facto rs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two variables also might contribute to changes of these facto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is more suitable to be applied in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teaching than the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mental health;body self-esteem;exercise attitude
G804.85
A
1004-3624(2010)05-0109-06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20070281)
2010-06-14
王玉秀(1977-),女,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与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