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见香,杨顶权,尤立平,陈燕, 白彦萍
患者,男,38岁。主因全身丘疹伴瘙痒20余年,来院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眼睑部出现粟粒大小皮色或淡褐色丘疹,皮疹逐渐增多,蔓延至躯干、四肢、颈部和颜面部,一直未予诊治。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病史者。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额部、眼睑周围、面颊部、颈部、躯干部(双侧乳房部为著)、四肢近端见散在或密集对称分布淡褐色实质丘疹,质硬, 直径 1mm~ 3mm(图1a,1b)。 血、尿、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未见异常。颈后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真皮上部可见由多数嗜碱性上皮细胞组成的条索状团块,部分细胞团块内有管腔,细胞团块似蝌蚪或逗号样,管壁由两层细胞组成,管腔内有非定形物质(图2)。诊断: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
汗管瘤由Kaposi于1876年首先描述,1894年由Unna命名为汗管瘤,为一良性肿瘤[1]。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据报道女性占75%以上,部分患者有家族史[2],国内刘盛秀等曾报道过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一家系3代5例[3]。依据皮损分布将其分为 :眼睑型、发疹型、局限性,包括生殖器汗管瘤、肢端汗管瘤。目前对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的诊断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马东来等[4]曾报道1例表现为粟丘疹的汗管瘤。汗管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常建民等认为孕激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确诊,典型病理表现为肿瘤位于真皮上部,由分散于纤维基质中相互连接的汗腺条索和导管组成,导管由两层扁平的立方形细胞组成,可形成有护膜的管腔,常含嗜酸性颗粒,导管与上皮细胞条索相连,形成特征性的蝌蚪状或逗号状结构。当汗管瘤伴有粟丘疹样小囊肿和虫蚀状皮肤萎缩时,不能排除Nicolau-Balus综合征。
本病如症状不明显或皮损较少者,可以不予治疗,治疗仅为美容所需要。查阅文献,目前尚未见有皮疹自行消退者报道。本例患者为男性,发生部位广泛,临床上较为少见,皮疹易与粟丘疹、弹性假黄瘤、毛发上皮瘤、扁平疣等混淆,需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加以鉴别。可建议行CO2激光治疗,但术前应告知患者破坏性的治疗方法可能出现并发症,如瘢痕和炎症后色素沉着。
[1]王侠生, 廖康煌. 杨国亮皮肤病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994.
[2]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 [M]. 3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49.
[3]刘盛秀, 周文明, 黄世兰, 等. 泛发性发疹型汗管瘤一家系3代5例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 22(10):863-864.
[4]马东来, 胡瑾, 方凯. 表现为粟丘疹的汗管瘤 [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 36(4):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