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冉玉平,杨翰君
患者,男,54岁。主因左耳轮疣状增生物3个月,于2009年10月14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因左耳轮瘙痒,反复搔抓后出血,遂自用云南白药外敷止血,结痂愈合后发现该部位长出一疣状增生物,并逐渐增至黄豆大,表面粗糙,摩擦或碰刮会有少许出血。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耳轮外侧近中部可见一黄豆大小疣状增生物,基底部有蒂,表面粗糙呈黑褐色,有少许血痂,质地中等,压痛不明显(图1)。耳前、耳后及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表面结痂,灶性糜烂,棘层肥厚,真皮内含有大量增生的内皮细胞及毛细血管,部分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管腔内可见红细胞,间质内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图2)。组织病理诊断:小叶状毛细血管瘤。治疗:局麻下将皮损手术切除,切口一期愈合。
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是一种后天性、良性结节状增生,多在皮肤穿通性外伤后发生,新生成的血管形成息肉状损害。常发于头面部和手足等易受外伤部位,一般单发[1]。因本病最具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小叶状毛细血管增生,1980年,Mills等[2]主张采用小叶状毛细血管瘤(1obular capillary hemangioma)这一描述性名称,随后很多学者认为这一命名更能反应该病的特点。该病发生于耳部罕见,有时需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相鉴别,后者曾被称作假性化脓性肉芽肿,临床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红色至褐色的丘疹或结节,也可发生于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其次是头皮和面,常为多发,无蒂,以女性多见,其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血管增生、内皮细胞突入管腔以及混合性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3,4]。依据组织病理可鉴别二者。本例患者发病过程符合小叶状毛细血管瘤特点,但皮损发生部位较特殊,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1]赵辩. 临床皮肤病学 [M]. 3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42-843.
[2]Mills SE, Cooper PH, Fechner RE. Lobular capillary hemangioma:the underlying lesion of pyogenic granuloma. A study of 73 cases from the oral and nasal mucous membranes [J]. Am J Surg Pathol, 1980, 4(5): 470-479.
[3]刘金耀, 袁尔恩. 假性化脓性肉芽肿: 附1例报告[J].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1, 20(3): 140-141.
[4]陈连军, 杨勤萍, 戴艳. 13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J]. 中国临床医学, 2006, 13(2):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