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山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人类经济活动,是通过供给满足生存发展需求并实现增值的活动,价值究竟是什么?到底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人类追求的价值是什么,或者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选取怎样的方法生产,交换什么,交换多少,按照怎样的比例交换,这些都是由人类生存发展需求与供给矛盾运动决定的,受到需求定律和效率定律的制约。
所谓需求定律,是指人类生存发展需求是不断增长的,需求增长是质无限与量有限的统一。质无限,即生存发展需求在质地层级或效用上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量有限,即每一具体质地层级或效用的需求在数量上具有有限性,少了不宜,多了无用甚至有害。需求定律反映的是人类生存发展需求本身的规定性,当某一质地层级或效用的需求在数量上得到满足后,人类就会追求更高质地层级或效用的生存发展需求。
所谓效率定律,是指人类生存发展的得与失,得的价值是生存发展需求实现后的价值;失的价值是在实现需求过程中的耗费,即供给成本。效率定律反映的是生存发展需求与供给关系的规定性,只有得大于失,实现增值,人类才能够发展。即:
得的价值=增值+失的价值
从需求定律来看,由于生存发展需求存在着不同的质地层级或效用,所以,生产、交换的事物必须能够实现特定质地层级或效用的生存发展需求,才具有价值。由于生存发展需求具有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所以,特定质地层级需求量越大,意味着越不易满足,需求价值就会比基数价值大;供给量越大,意味着越容易满足,需求价值就会比基数价值小。也就是说,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来说,事物的需求价值在基数价值的基础上与需求量成正比,与供给量成反比。比如,自行车能够满足一定质地层级的出行需求,人们认识到之后,产生一定量的现实需求与供给,如果需求量较大,供给量较小,自行车的需求价值就会比基数价值高;如果需求量较小,供给量较大,自行车的需求价值就会比基数价值低。生存发展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所以,当自行车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供不应求,价格较高;当供不应求加剧时,价格就会上涨;当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时,供过于求,价格较低;当供过于求加剧时,价格就会下降。
明确了生存发展价值与需求量成正比,与供给量成反比之后,还有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当需求供给相对均衡时,生存发展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比如,自行车满足出行需求,而粮食满足吃饭需求,自行车与粮食所满足的需求质地不同,在需求供给相对均衡时,它们的价值不一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探讨效率定律对价值的影响。效率定律决定着某种事物的供给量,当得大于失,即能够实现增值时,供给量就会增加。在经济活动中,当某一事物的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时,达到需求供给相对均衡,这时事物的价值,就是社会主体生存发展得的价值,即增值加上失的价值。失的价值就是成本,它是由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关系及其增值与成本决定的。增值越大,成本越高,得的价值也就越高;增值越小,成本越低,得的价值也就越低。
将需求定律与效率定律对价值的影响综合起来,不难看出,生存发展的价值其实是质无限量有限的生存发展需求与供给矛盾运动的一种反映,是事物满足社会主体生存发展需求的难易程度。如果将供需相对均衡时获得的价值称为价值基数,则事物对社会主体生存发展的价值就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
价值=价值基数·需求量/供给量
也就是说,社会主体生存发展过程中追求的价值,蕴涵于社会主体生存发展与事物的关系之中,在价值基数基础上与生存发展需求量成正比,供给量成反比。
2001年,我国经济学界就“吉芬商品”和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定律发生过一场争论,参战高手之多,讨论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极为罕见。为了更好地说明生存发展价值规律,正确把握价值变动的趋势,下面不妨就这场争论进行一些分析。
在这场争论中,一方坚持认为,需求定律讲的是随着价格下降,商品的需求量一定增加,据此划出的需求曲线一定是向下的。价格P是自变量,以其为纵坐标,需求量Q是因变量,以其为横坐标,依据需求定律得到的需求曲线一定是向下倾斜(如图1)。若问需求曲线可不可以向右上升,逻辑上可以,绝对可以,但是,那就不是需求定律了。另一方则认为,存在向右上倾斜的需求曲线。他们举例说,在特定的成本分摊方式和激励机制下,确实可以出现“越贵越买”的现象,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如对“文凭”的需求,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可以出现“向上倾斜”的情况。
图1 西方需求定律曲
而今,这场争论似乎已尘埃落定,但并无结果,对于广大读者或经济学界人士而言,还是一头雾水:需求曲线是否必定向右下倾斜?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吉芬商品”?英国吉芬爵士提到:面包是一种主要的粮食,如果面包的价格大幅下降,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会多吃肉类,少吃面包,所以面包价格下降,但需求量却减少了,这样一种实际现象到底应该怎样解释呢?
其实,“吉芬商品”的问题,一直是传统经济学没有解决的难题。即使在美国学术界,也一直存在争论。如2001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文译本《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中,就有专文讨论这个问题,但依然没有定论。在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吉芬商品”都是作为需求定律的例外存在的。
生存发展价值论认为,不是“吉芬商品”例外,而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需求定律未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规律。它所说的需求并不是社会主体生存发展需求,仅仅可以看成某一事物在需求量未满足前的市场需求;它所描述的现象实质是由于事物供给量增加,导致了价格降低,由于价格降低,满足需求的成本下降,这时在效率定律作用下,人们开始将未满足的现实需求转化为市场有效需求,表现为该事物的市场有效需求量增加。如果生存发展需求量满足了,价格再降低,市场需求也不会增加。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旧有型号的家用电器争相降价,结果市场需求量不升反降,这种背离西方经济学需求定律的现象,就是生存发展需求定律、效率定律和价值规律的必然结果。
人类的经济活动,首先受到人类生存发展需求质无限量有限的制约,事物对社会主体生存发展的价值是在价值基数基础上,与需求量成正比、与供给量成反比。这说明价值是与特定主体生存发展状态紧密关联的,随生存发展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化而变化。原来是财富,现在可能是废物;原来是废物,现在可能是财富。所以,在经济活动中,必须从生存发展需求定律与效率定律出发,把握价值变动的趋势。
在生存发展需求量与价值的关系中,生存发展的需求量Q是自变量,价值V是因变量,价值决定着市场价格P。用横坐标表示生存发展需求量,纵坐标表示价值,生存发展需求定律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下到右上的曲线(如图2所示)。可见,生存发展需求定律曲线总是向右上的,这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价值曲线。所谓“吉芬商品”问题,实质上是随着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提高,在食品的需求上开始追求质地的多样性和高层级,面包的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其价值减小,在市场上表现为价格降低。所以,不是价格决定需求量,价格低了导致需求量变小;而是需求量决定价格,需求量小了导致价格降低。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定律完全撇开了人类生存发展需求质无限量有限这一内在基础,将生存发展需求与供给决定价值,价值又决定市场价格的因果关系颠倒了。
图2 需求价值曲线
在需求量不变的条件下,以供给量Q为横坐标(自变量),以价值V为纵坐标(因变量),就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自左上向右下的生存发展供给价值曲线。由于供给量增加引起价值下降,价值下降又会引起增值减少,增值减少又会引起供给量走低,以生存发展价值V为横坐标(自变量),以供给量Q为纵坐标(因变量),就可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自左下向右上的生存发展价值供给曲线。
图3 供给价格曲线
图4 价值供给曲线
生存发展的需求价值、供给价值、价值供给三条曲线,充分说明了价值是由生存发展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决定的,反映着生存发展需求实现的难易程度,受到质无限量有限的需求定律和得大于失的效率定律共同制约。
[1]吴宗熿等.社会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刘正山.天下有没有“吉芬商品”?——评张五常、汪丁丁需求定律之争[N].国际金融报,2002-08-16.
[3]吴宗熿.智能时代宣言——主体学破解人类命运之谜[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4]白景山,张建映.从生存发展价值论出发分析市场的作用[J].中国经济导刊,2010(15).